于文革 宫云波
1987年前,黄淑卿还是一名年轻的家庭妇女,为了改变贫困的家庭生活,她毅然地推着小车到街市上卖“咸鱼饼子”。黄淑卿诚恳待人,有信经营,物价便宜,生意做得十分红火。每当看到儿童、老人,她总是和蔼可亲地只收本钱,遇到困难的还不收钱。天长日久,不知黄淑卿名的顾客们就给她起了个尊称“黄大妈”。那个时期,凡是上街游闲的人,都很愿意到黄大妈的摊位坐一会儿,美餐一顿“小吃”。黄大妈人缘口碑越来越好,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大,先是成立了大连市第一家私人的“增盛饺子馆”。到了1987年,又成立了大连双盛园餐饮有限公司,亲自担任公司董事长。
15年来,黄大妈率领“双盛园”,经历了商场上的风风雨雨,紧紧依托大连市优良的投资环境及政府的优惠政策,通过科学化严格管理,“双盛园”经营得经久不衰,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资本的积累,经营的扩大,双盛园不仅形成了连锁经营的品牌,而且从经营质量、管理上都向现代化酒店迈出了一大步。一个全新的以资产为纽带,餐饮娱乐为主导,物资供应为基础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正在领跑餐饮业。“双盛园”已在大连、北京、太原、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开办分店,其中北京7家分店异常火暴。“双盛园”现有连锁店18家,固定资产超过亿元,员工2000多人,年营业额在1.6亿以上,年总接待人数220万人次,目前即将打开国际市场。为使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双盛园又在近郊革镇堡投资开辟了500多亩绿色农场,自产自销,保证上桌的蔬菜、肉、蛋天天新鲜,规模庞大的海鲜供货基地。丰富了餐桌的同时,也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
双盛园餐饮有限公司黄淑卿女士是大连市人人皆知的热心人。在多年的创业当中,董事长黄淑卿获得了大量的荣誉,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她富了不忘国家,不忘贫困地区的人民,不忘教育事业,不断将爱心奉献社会,回报国家。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几年来,公司在黄淑卿女士的倡议下,不仅安置了300多名下岗职工,还兴建双盛园小学,捐赠残奥冠军住房,爱心献功臣建房,修建供水设施等等。仅为灾区、贫困山区、残疾人等捐款捐物,各类善行义举达800多万元,为社会减轻了负担。
2003年,金三角双盛园经过重新装修,盛装开业。在开业仪式上,公司向福利院捐赠大米、面粉、猪肉各1000斤,为福利院的孤寡老人解决了实际困难,送去了爱心。同时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资助贫困大学生,继前年资助的庄河贫困大学生,2003年又领到了新学年的学费。该生含着热泪紧紧拉住总经理金铭的手说:“我一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黄淑卿女士曾这样讲:“双盛园发展到今天,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饮水思源,为社会尽一份微薄之力是我们应该做的。”
随着企业的发展,黄淑卿强烈地意识到,只有将“诚信”二字融入到服务中才能赢得顾客。因此,无论是最初的饺子馆还是今天的规模化连锁经营,正是以此在消费者和双盛园之间建立起了特殊的感情。现在尽管店越开越多,规模越扩越大,档次越来越高,但“回家的感觉”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一直贯穿整个企业。使公司在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获得了增长。
私营企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其崛起提供了条件,但迅速的发展使企业的内部管理相对滞后。为此黄淑卿通过各种途径吸纳各种管理人才,将现代管理和双盛园的实情相结合。通过多年的运作逐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方式,双盛园向现代管理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公司已实现了内部管理网络化,使统计核算分析走向现代化。对领班以上管理层也进行了多次计算机培训和现代化优秀管理模式教育。2000年开始又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实行定额定员考核),并形成了“激励、竞争、淘汰”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使企业能更好地运作,让员工真正成为了公司的主人。
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声誉为“双盛园”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十几年来,党和人民授予“双盛园”很多荣誉。董事长黄淑卿女士光荣当选全国“十大女杰”以及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省市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以来,企业先后被评为“中华餐饮名店”,“辽宁餐馆名店”,“明星私营企业”,全国、省、市“青年文明号”等光荣称号。同时“双盛园”也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和大连市著名商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双盛园”又以新的姿态迎来了第二次腾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全面开展岗前及在岗培训,在企业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丰富多彩的员工文化生活及优厚的福利待遇,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了员工爱店敬业的责任感。以“创造服务精品,激扬人间真情”为宗旨,科学管理,再创辉煌,得到了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赞誉。
如今,“双盛园”各分店经过全面的装修改造,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迎接市场经济浪潮的挑战,力争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