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辽河岸边的光彩之花——记沈阳市老根酱菜制造有限公司经理回德芬
杜晓佳
沈阳市老根酱菜制造有限公司经理回德芬,今年49岁。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她说:“商海弄潮,其乐无穷。”
她是土生土长的大民屯镇人,从一名知青到镇办商店的职工,20世纪80年代初下海经商,到如今成为拥有300万元固定资产的私营企业者。以她成功者的经验只有两句话,那就是:敢作敢为当强者,挺直腰板做女人。
(一)
回德芬1972年毕业于当时的大民屯高中,后到小民屯村做一名知青,一干就是4年。1983年,党的富民政策似和风细雨般滋润了祖国大地各个角落。她再也坐不住了,她不满足于现有的“铁饭碗”,萌生了自己干一场的念头。1983年末,她顾不得丈夫的规劝,顶住来自亲朋好友的重重压力,毅然申请下岗。她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敢干,但不蛮干。她利用很长一段时间研究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她发现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手中普遍有了钱,他们已不满足于原住的破旧房屋,纷纷扒旧房盖新房,建筑材料成为当时的抢手货。看准这一行当之后,她立刻拿出几年来的全部积蓄,风风火火干了起来。
任何事情,都是想来容易干起来难,对一个女人来讲更是如此。从200元的流动资金和一台破旧的“倒骑驴”开始了她的艰苦创业历程。为了降低成本,她既当老板又当装卸工,汗水掺着泪水在脸上流淌她也舍不得花钱雇人。当时她的体重只有40多公斤,可一袋水泥的重量就有50公斤,包装包卸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痛回到家里就只剩下一个想法,那就是大哭一场。丈夫、亲友看到她这样,纷纷劝她就此罢手吧。她也曾经有过那么一瞬间的动摇,是啊,别干了,太累了!我一个女人逞那强做什么?然而,第二天,一个充满激情的想法又立刻涌入心头:“女人怎么了?难道女人天生就得围着丈夫、锅台转么?”想到这儿,犟劲一来,干劲倍增,于是又投入到新的一天的劳作中。
就这样,日复一日,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掺和着苦涩的泪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第一年。一年下来,净赚一万多元,成为当时全镇炙手可热的人物。以后的道路虽荆棘满布,但成功的路却越走越宽,开始有了鲜花与掌声。
(二)
1988年,回德芬毅然废弃了经营几年的建材销售,用几年积累的资金办起了大民屯镇第一家副食品批销部,专营副食品批发业务。那时,她既当采购员又当销售员,又是经理。里里外外还是一人支撑。
1992年12月22日是她难忘的一天,天空中飘着雪花,从沈阳进货返回的途中,她遇到了车祸。当时她进货的汽车与对面行驶的一辆大货车相撞,致使她连续四天昏迷不醒。由于医院及时抢救,才把她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四天后,当她从噩梦中惊醒,面对丈夫儿女及亲朋好友焦急的面孔时,忽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她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今天没有死,说明我的事业还没有到尽头。”望着周围亲友们含泪的笑脸,这个一向自强的女人终于忍不住地哭了。
这是怎样的泪水啊!它包含了她的辛酸、劳累、喜悦以及对儿女的愧疚啊。从那时起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懂得了作为一个女人,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才可能取得令众多男子汉们望尘莫及的业绩,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女人自身的价值。
在党的政策鼓舞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扩大副食品批销部的基础上,回德芬又根据市场上低档饮料缺乏的实际情况,投资20万元人民币,建起了现在由她担任厂长的兴华饮料厂。2001年又建起了新民兴华酱菜厂。她的企业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还接纳了50余名下岗职工,安置了20名待业青年,为解决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作出了贡献。
她成功了,用自己实实在在的业绩证明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价值。如今,她有了5辆汽车,一座门市楼和140平方米的住宅楼,家里安装了3部电话机,还有50间厂房、仓库和13000平方米的大厂院。她为事业初具规模感到骄傲,感到欣慰。
(三)
随着事业的发展,财富的聚多,一种回报社会的强烈意识油然而生。她说:“回德芬能有今天,一是靠党的政策好,让她有展现自身价值的天地;二是靠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乃至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我现在富了,而社会上还有许多人没有摆脱贫困,还有好多学子因缺钱而徘徊在校门之外……”报纸上、电视上报道过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们那渴盼的目光使她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要赞助他们。她把这一想法与当地工商所的同志们说了,所里很支持她,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经过新民市工商局、沈阳市工商局和沈阳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协助,她很快与康平县高中贫困女学生李静红结成了帮扶对子。
她把李静红当作自己亲生女儿一样培养,从1996年开始把小静红从高中抚养到大学,共花去学费、生活费2万余元。如今,已在大连市工作的小静红每次给她写信,总有说不完的感激。她这样讲:“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我也要像回姨那样,做一个有着博爱之心的好人,以报答回姨的恩情。”此后,回德芬又相继资助了本市4名贫困学生。几年来,她累计花费5万多元。2004年,她资助的学生张勇和马成刚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了中国医科大学和辽宁大学的大门。
她常说:“人活着不能只想着自己,奉献本身也是一种幸福与快乐。”这是她几年来的切身体会。在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中她都主动捐款。每逢年节,她都会到敬老院看望那些孤寡老人,望着老人们的笑脸,她心里真是舒坦极了。
奋斗与开拓使她获得了诸多的荣誉:1993年市工商局授予她“女强人”称号;企业被市政府评为“十强企业”,她还被选为新民市人大代表。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回德芬,不愧是一株盛开在辽河岸边的光彩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