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邻国,家有邻里。邻国之间,需要安定、友好的双边关系;邻里之间也需要融洽、和谐的睦邻关系。
邻里相处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其实,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有了家庭的出现,也就开始有了邻里相处。关于邻里相处,曾有一个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故事,这就是“孟母择邻”的佳话。说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在他小的时候,住处的四邻身染恶习,行为不羁,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洁身自好的成长环境,孟母不惜三迁其居。但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城乡居住密度日益加大,住房紧张的矛盾异常突出,后人学“择邻而居”的古训老路,一是不现实,二是也难免带上逃避现实、寻求“世外桃园”的唯心色彩。正确的做法应是,邻既来之,则要安之,并善处之。在善处邻里关系中需要注意的礼仪有:
1.扩大接触,增进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看到,在过道或楼梯口同自己的邻居接踵擦肩而过,相视无语,形同路人,颇有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干以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人们的居住条件比起前些年已大为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前的那种邻里之间共用水、厕,大伙进出一个过道,彼此互通有无的“大团结”式的杂院居住方式已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各户自成体系的居住单元。这种居住硬件环境的变化,无形中就筑起了阻碍邻里交往的“柏林墙”。同时,现代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大家紧张地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大都倦于走动,而乐醉于家人相聚的甜蜜温馨之中。久而久之,邻里关系就自然而然地疏远了。
因此,要解决邻里相处这个问题,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扩大接触,增进了解。我们要把邻里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乐于交往,勤于交往,勤在其间,乐在其中。比如,自己的住所迁移到了一处新的地方,家里安顿停妥以后,不要坐等周围的老住户先来探访自己,要主动随乡入俗,先礼貌地走访他们。到新邻居家里走动时,父母和家里的长辈可以去,如果对方家里的孩子和自己的岁数相仿,或其主人干脆就是年轻人,作为同辈人自己也可以主动去探访。自己还可以给邻居的主人或孩子带去一点小礼物,作为见面礼。不论是新老邻居,如果对方方便的话,自己还可以到邻居家找小伙伴玩。“玩”的内容可以包括,一道做作业、讨论学习问题,谈生活、谈人生理想,谈在班级、学校或社会上的所闻所见,谈所有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谈得投机,还可以扩大交谈的“外延”,甚至可以“神吹海侃”。另外,也可以一起玩游戏或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相约一道外出游玩、上青少年宫、听讲座、看电影和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等。如果可能的话,自己还可以和邻居家里的长辈交流思想,沟通邻里间两代人的感情。
有的青少年可能会觉得,邻里的交往只是长辈之间的事情,自己参不参与无关紧要。其实,邻里的交际往往是孩子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从每个家庭的年龄结构来看,有长辈,也有晚辈。有些家长不宜出面交往的场合,往往晚辈的身份最合适。如邻居家孩子过生日,为了表示邻里之谊,家里可以准备一份生日礼物,但这时如果是家长去送就显然不合身份了,作为晚辈的你去送就不显山、不露水,效果恰到好处。实际上,晚辈连着长辈心,晚辈之间的交往常常不限于这一年龄层次的交际意义,而可能在邻里双方之间牵起了融洽感情、密切关系的纽带。
2.相互关照,热心助人。邻里交往的内涵是丰富的,不止只是双方之间的串门和聊侃,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有一副关心邻人的热心肠。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句话也正说明了邻里之间需要相互关照、彼此体贴的相濡以沫的特殊关系。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如家里来了客人,自己准备沏茶泡水,可一看热水瓶却“干底”了;自己准备骑车上学,一出门自行车车胎没气了,自己家里没有打气筒,周围又没有车铺,邻居小李家倒有一支……;晚上在家里看电视,突然自家电路的保险丝烧了,屋内漆黑一片,事先没有准备,想起对门老王前天还自己换了保险丝,手里剩下好长的一根……。类似这样的“小插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比比皆是。不管是热水用完了,还是车胎没气了,还是保险丝烧了,自家不能马上解决,关键时刻拉不开“栓”了,怎么办?实际上,问题说难也不难,如果邻里之间平时处得很好,只消举手之劳,轻轻敲开邻居的家门就行了。但我们换一个角度,如果你平时和××邻居素不相识,或疏于来往,即使是心里知道这家邻居能解你的燃眉之急,又能否坦然敲门呢?
既然是这样,自己也有了类似上述的心理体验,平时就应该注意多关心邻居,方便他人。如遇到邻居向楼上搬煤气罐或其他重物,自己要主动上前帮忙;邻里老人上下楼梯,要热情相扶;自来水管断水了,自己家中有存水,可主动问问对门或四邻是否家里缺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才能赢得邻居的好感、信任,才能真正与人方便,方便自己。
3.言行自律,宽怀大度。生活不总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邻里相处也难免有锅、勺相碰的时候。象诸如在楼上劈柴扰得四邻不安,深夜大音量放音乐或唱卡拉OK,阳台上浇花不小心把水洒到了楼下邻居凉晒的衣服、被褥上,公共用水、厕所不注意卫生,水、电、煤气公用费用摊派多少等等。发生这样的一些生活摩擦和矛盾,并不为奇,关键是如果发生了,邻里双方应该怎么处理。我们说是八个字,就是要言行自律,宽怀大度。
言行自律,就是说要严于律己,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凡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要先冷静地想一想,如果别人这样做,自己会怎么想。经过这样的“角色互换”,就会心静气和,处处想人,处处让人,生活中由于自律不慎而引发的“原发性”摩擦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自己不小心有了过失,要主动向邻里陪个礼。不能强词夺理,知错不改,或表面接受邻里的劝告,背地里依然我行我素。如果遇到对方不冷静,自己认了错、道了歉还不依不饶,也不要冲动,要慢慢地软化对方。
宽怀大度,是说如果自己处于被动位置,被负于人,要主动体谅、甚至是原谅别人,有理让三分,以谦让为先。不要针锋相对,恶语相加,这样只能加深积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讲宽怀大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如自己的一家邻居如果搞一个家庭卡拉OK演唱,时到深夜,意犹未尽,搅得你辗转难眠。你最好不要立即就起身干预,可待第二天碰到那家邻居时开玩笑地说,“××,您的身体和精力真好,一夜不睡都没问题,您看我比您可就不行了。”话说到这些,你的邻居肯定会心领神会,但语意委婉,又不伤及大家的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