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论多健康,总有患疾生病的时候。生了病,就要去求医,这是生活的常识。但我们平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事情越是不难理解的常识,就越是需要更用心地去做,争取处理得“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以免“小沟”里不慎翻了“大船”,引起别人的非议,落个“连常识都不懂”的评价和名声。到医院去看病,同样也是这个道理。而且从实际意义来说,自己或陪同他人去医院看病,注意和讲好必要的礼仪,还不仅单纯是个对他人如何如何的礼仪问题,更重要的也是对自己或病人身体健康认真负责态度的具体体现。
1.要搞好卫生。病员到医院看病,临时组成了松散群体,讲卫生更要靠自觉。除了不要乱扔杂物以外,还要注意不要与传染病人接触。但也不要总觉得医院太脏,就不断地吐唾沫。如果病号呕吐在楼道等处,陪同左右的人要主动清扫干净。
2.要维护就医秩序。各种车辆进院后都不要乱停、乱放,要按规定置于指定地点。挂号、就诊要自觉排队,不要拥挤和随意夹号。如果遇到重伤病号或危急病人,应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让他们先就诊。在候诊时,不要随地就坐,或堵在大厅、走廊的“瓶颈处”,影响他人行走与就诊。
3.要尊重医护人员。我们平时敬称医护人员为“白衣天使”和“生命的救护神”,他们的工作是重要而崇高的。不论是病员或陪病员就诊者,都应从内心里尊重医护人员,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不要认为我是花钱来看病的,是商品交易,毋需以礼相待。相反,应当体谅医护人员的辛苦和难处,他们每天接待、诊断那么多病员,工作强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一旦因为他们太忙,对你的长时间询问无暇回答时,你也不要出言不逊。
4.要信任医护人员。“信医”不但是出于礼仪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医疗效果的必备心理条件。“信医”包括相信医生的医德和医术两个方面。应该相信,没有一个医生希望自己把病人的病情诊断错,也没有一个医生情愿把病治不好。所以对医护人员一定要抱信任的态度。即使正在请医生看的病,症状与以前得的某种病相似,而医生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时,也不可仅凭“经验”就断然否定,甚至言辞过激。可以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想法给医生讲清楚,以供医生参考。如果确实感觉是误诊,可请医生写出诊断意见,然后换个医院再进行复查。
5.要客观叙述病情。在向医生叙述病情时,要实事求是,既不要夸大病情,装作痛苦,呻吟不止;也不要隐瞒病情,吞吞吐吐,闪烁其词,讳疾忌医。否则,既不利于医生全面了解、掌握病情,也不易形成配合默契的诊治气氛,甚至会贻误诊断时机,延缓疾病的痊愈。
6.不要向医生提出不合理要求。由于目前公费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在一些地区的一些家庭,存有“一人公费,全家看病、吃药”的问题,这是很不文明的。所以不要要求医生把不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单位改成可以享受公费医疗的亲属,也不要要求医生书写隐瞒疾病的假证明,以满足征兵、升学等的需要。如果这样做,本身对医生就是无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