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按事情经过顺序写,把重点部分写得具体。)3.结语: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学雷锋在家庭里学干活儿的一件事,仿照这篇习作例文,试着写一写。
第两教时
课前分析:全班学生56名,交上初稿55篇,大多数学生能按事情经过顺序写,部分学生并且写得具体。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小陈是家里的独苗子。由于主动学洗衣服,观察比较细致,写出来的初稿算较好。小珊也写得不错。大部分学生写得不够具体,未能突出题目中的“第一次”。我决定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初稿为学习习作例文“搭桥”。
课堂指导:
1,复习《第一次跳伞》的写法。
2.分组交流:主要交流写的题目、提纲,及对照习作例文谈体会。提出作文中的困难问题。(略)3.指导修改习作:
下面这篇习作,请同学们读一读,讲一讲有什么优点,跟习作例文比一比,有什么问题,该怎样修改?大家分组议一议。
第一次洗衣服
星期六下午,我在家里洗衣服。
洗衣服开始了,我先洗项领,后洗袖口。我和妈妈到河边洗衣服。洗了一会儿,我觉得不容易就不洗了。妈妈对我说:“肥皂放多些。”
分组讨论后集中评议:
——“文章基本能按洗衣的顺序写。”
——“文章能扣题目,但写得很简单。”
——“文章中洗衣地点有矛盾,又说‘在家里’,又说‘河边’。我建议把‘我和妈妈到河边洗衣服’删去,在第一段末添上‘妈妈在一旁帮助我’。”
——“怎样洗?只写‘洗了一会儿’,写得不具体,也没写碰到什么困难。‘我’搓衣服时,两手不听指挥,肥皂水溅到‘我’的脸上了。”
——“洗衣服的过程没有写完整。应写妈妈教他怎样洗后,他继续洗下去,并过上清水,把衣服拧干,晾在竹竿上。”
——“文章还不能很好地扣紧题目的‘第一次’,只简单写‘我觉得很不容易就不洗了’,应写当时的心情。”
4.指导学生参阅下面两篇学生习作,评一评:按什么顺序写?哪部分写得具体?从哪些地方突出题目“第一次”?还有什么地方必须修改?
第一次洗衣服
星期天上午,我拿了洗衣粉和一件自己换下的衣服,捧着脸盆,来到井边学洗衣服。妹妹悄悄地跟在后面。
到了井边,我把盆子放在干净的地方,先打了一桶水倒进盆里。把衣服浸在水里,让衣服吸水,然后拧干,把水倒出,再换上清水,放下洗衣粉,把它调匀。我蹲在盆子旁边,卷起袖口,照妈妈教我的方法,搓脏的地方。先搓衣领,接着搓衣角,最后搓袖口和胸前。这时,由于我将洗衣粉添得太多,又用力太大,水和洗衣粉的泡沫溅在我的衣服和脸上,弄得变成一个白面人,连眼都睁不开。站在旁边的妹妹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嚷起来:“妈!快来看哥哥!快来看哥哥!”我羞得满脸通红,急忙用手帕把脸上的水和泡沫擦掉,然后对妹妹说:“我是第一次洗衣服。你还不会像我这样洗哩!”妹妹鼓着嘴,好像说:等我长得与你一样大时,我要比你强。我不理妹妹,继续把衣服搓干净,再过上两次清水,把衣服拧干,晾在竹竿上。
我看着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心里想:洗衣服真不容易啊!今后我不能随便把衣服弄脏。
第一次挑水
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家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一进门,我连忙搬来椅子让她坐下。她随即问我:“多大了?”我说:“十岁。”“能帮家里做点事吗?”我平时不大做家务事,就回答不出来,觉得脸有点红。妈妈立即接口说:“她呀!什么事都不会做,只会吃现成饭。”我心里想:做什么事,学什么好呢?正想着,水开了,我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里,然后去添水,一眼看见缸里的水,“对!学挑水。”我自言自语地说。
第二天一早,我挑着铁桶来到井边打水。先打了两半桶,我试一试,不觉得怎么重,就多装了一点。没走多远,觉得好像有人往桶里加水,担子越挑越重。我闭着嘴,两手托着担子横着走,没走几步,就已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两脚也好像不听使唤,走起路更加摇摇晃晃,肩膀也觉得很疼。我放下担子,想回家喊妈妈来替我挑。这时,耳边好像传来妈妈的声音:“她呀!什么事都不会做,只会吃现成饭。”我暗暗地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就能胜利。我又继续挑着担子朝家里走,好不容易才到了家。
我望着桶里的清水,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在向我微笑哩!
5.教师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或重作。
3.课文导练教学实录:
十里长街送总理
教学要求:
1.激发热爱和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真实具体地描写首都人民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的写作方法,克服习作中写假、写空的毛病,修改有关文章,并进行片断练习。
3.完成课后作业;理解有关词句;给每段课文加上小标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设计:
1.结合班活动,举行以“我们的好总理”为题的主题活动,展出有关周总理的图片,简介周总理的光辉业绩和逝世前后的情况,以便使学生带着热爱和怀念周总理的感情学习这篇课文。
2.本课是本组“一真实,二具体”读写训练的重点精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如何写得真实,写得具体。
3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导读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导读课文第二、三段,并指导练习。
预习提示:
1.参阅本组读写例话《一真实,二具体》及基础训练8第六项习作,明确本组文的读写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2,参阅课后作业,明确本课学习的任务和要求。
3.反复阅读课文后思考几个问题:
(1)看一看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人为主还是记事为主?为什么?
(2)这篇课文三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能不能给课文拟提纲(给每段写上小标题)?
(3)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哪些地方写得具体?把有关文字划出来。(用“△△△△”标明)4.对不懂的问题,要自己认真思考和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可在课前跟同学交流,或者提到课堂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开始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参阅了本组文的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和课后作业,能不能说一说本组文读写训练重点的要求和怎样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
生:从读写例话最后一段可以看到,本组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要求我们写文章要写得真实具体,不说假话和空话。
生:《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是一篇描述1976年1月,首都群众在长安街告别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情景,写得真实又具体的例文,我们要重点学习写得真实和具体这一方面。
生:读好这篇文章,我认为还要完成课后的作业。
师:同学们说得好,参阅资料能力有了提高,今后还应坚持下去,学会参阅资料方法,是终生受用的。
2.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板书课题。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略)
“挽幛”、“肃穆”两个词按教参词语注释理解,有关词语随课文理解。
(2)理解课题。
师:这篇课文是写人为主,还是记事为主,你怎么知道?
生:这篇课文是记事为主。从题目中“送总理”这词语可以看出来。
师:“送总理”中的“送”表示什么意思?
生:是表示告别的意思。
生:为什么“十里长街”能送总理?我不理解。
生:课文是写告别周总理的“灵车”,为什么题目写“送总理”?
(教师不急于解答,启发学生再理解课文,探索和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师:两位同学提出了疑难问题,看谁能帮助解决?
生:告别周总理的是首都群众,“十里长街”,从课文第一段第二句话,就可以知道“长街”是指告别周总理的地点长安街,“十里”是表示很长,实际是说人数众多的意思。
生:课题定为“送总理”不定为“送灵车”,能更突出地表现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
师:两位同学对问题的理解很不错,这说明对课文能比较认真地学习。
课题告诉了我们事件“送总理”,事件发生的地点“长安街”,谁能用补齐四素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
(学生纷纷举手争发言)
生:这篇课文是写1976年1月,首都群众在长安街上和周总理告别的情景。
生:课文是记叙了1976年1月周总理的灵车经过北京长安街时,首都人民群众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
(3)理清文章思路,交流拟定的课文提纲。
师:这篇课文三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是按“送总理”这个中心事件的顺序写的。
生:是按“等灵车”、“迎灵车”、“送灵车”这样的顺序写的。(学生分组交流各人拟的课文提纲情况)教师从中选出几份学生拟的课文提纲,板书如下:
提纲一:等着灵车到来→灵车徐徐开来→灵车渐渐远去。
提纲二:等待灵车→眼望灵车→心跟灵车。
提纲三:等灵车→迎灵车→送灵车。
提纲四:写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待灵车的情景→写灵车到来时,人们眼望灵车想念周总理的悲痛场面→讲灵车过去了,人们仍不肯离去。
让学生议论:
生:第一、二、三份提纲都拟得好,第四份写的是段意,不是小标题。
生:我认为第三份提纲拟得最好,既简明,又能抓住重点,表达当时首都人民群众告别周总理的情景。
师:(称赞地)同学们评得好。(指点)标题不同于段意,段意要求意思完整。标题不一定是完整句,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
(4)交流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和具体。
师:你们学了课文,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请朗读有关课文。
生:课文中写了一位老奶奶,一对青年夫妇和他们的儿女,一群红领巾等待灵车的神情和动作,写得很真实很具体。(读的课文略)生:课文第二段中写他们怎样向灵车致敬、哭泣、想念周总理,写得很真实,很具体。(读的课文略)生:课文第三段中写灵车渐渐远去了,人们怎样追灵车,又怎样在夜色中站立,写得具体、真实又感人。(读的课文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写得真实又具体的那部分文字)3.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第一段。
师:现在希望同学们再认真学习课文,想一想人民群众是怎样热爱和怀念周总理的,课文是怎样真实又具体地描写告别周总理的感人情景的。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一段。课文是怎样描写人们等待灵车的情景的。按下面几个提示阅读、评注、交流。
(1)这段课文怎样有条理地描述,分几个层次描述?用“???”给课文分层次,理解句子间相互的联系。
(2)课文怎样描写人们等待灵车的表情动作,用“·”标明重要词语,想一想人们心情怎样。
(学生阅读课文后师生谈话)
师:这段课文怎样有条理地描述?分几个层次来描述?
生:课文先描述当时的天色“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接着总的描述人们等待灵车的衣着、神情动作,再具体分述一位老奶奶、一对青年夫妇和他们的儿女以及一群红领巾等灵车的具体表情动作。
生:课文先写天气“又阴又冷”,后写在这严寒的天气中,十里长街的群众等着灵车。这层先总写人们、后分述三种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
生:我认为这段课文分两层写,先总写人、时间、地点和人们等着灵车,后具体分述三种人物等待灵车。
师:同学们都能掌握由总描述转入具体分述这种方法,现在给这一段分层。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二句中“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是表示什么意思?
生:“挤满”是表示站在长安街两旁人行道上人们的“密”;“望不见头”、“望不见尾”是表示站着的人们行列的“长”。
生:写在长安街两旁人行道上人的“密”和行列的“长”,实际意思是表达告别周总理的人多,还有“男女老少”表示人物的多,这些都是为了突出表现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
师:刚才两位同学对这一句子的重点词语理解得比较好,当时告别周总理灵车的首都群众达百万。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三个句子“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如果把句子中三个“都”字抽掉,请读一读,通顺吗?
生:(齐声)通顺。
师:那么,对人们的表现相同吗?为什么?
生:不相同。用上三个“都”字可以突出表现所有的人都怀着一样的心情。
师:这段课文,先是写出“又阴又冷”的天气,接着总描述等周总理灵车的人们之多和人们同样的心情。二层课文三句话再以老人、青年和一群红领巾为代表进行具体的叙述。请同学们逐句仔细地读,体会课文是怎样抓住特点,具体地叙述各种人的神态和动作的,先来理解写老奶奶的。
(齐读后学生回答)
生:写老奶奶“满头银发”,“手拄拐杖”,“背靠洋槐树”可以看到年迈体弱的老人是怎样热爱周总理的。但是我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着”中的“焦急而又耐心”不理解,既是心情“焦急”,又怎么能是“耐心”,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师:你们谁能理解,请说一说。
生:“焦急”是写老奶奶年迈身体弱,等得很累,“耐心”是写老奶奶一定要等着看到周总理的灵车。
生:我认为“焦急”是说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表现老奶奶一定要看到灵车的心情,突出老人爱戴和敬仰周总理的真挚思想感情。这样的用词是很确切的。
(大多数学生同意这样的理解)
师:再来理解写一对青年夫妇的。(齐读后学生回答)生:一个抱着小女儿,一个领着六七岁的儿子,说明全家都出动,课文用“挤下”“探着”表现他们热切要看到周总理的灵车。
师:理解得比较好,大家读一读写一群红领巾这一句。(学生齐读后),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泪痕满面”表示他们对周总理很热爱,心里很痛切。
生:他们“扶着”、“踮着”、“望着”,表现想看一看周总理的急切心情。
教师随着谈话板书如下:
(一位)老奶奶:满头银发拄着背靠焦急而又耐心(一对)青年夫妇:抱着领着挤探张望(一群)红领巾:泪痕满面扶看踮看望着
师:大家学习了课文对这三种人物的分别描写,觉得怎样?
生:都是写他们怎么站着、怎样望着、等着,写得很真实、很具体、很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