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热爱孩子,他总是把影片中的儿童演员当做与自己平等的人,去启发他们发挥最佳的演技。《外星人》中迷人的小姑娘德鲁·巴里摩尔深受他的喜爱,拍完这部片子,他产生了强烈的做父亲的愿望。他的第一位妻子是艾米·欧文,两人于1989年分道扬镳。他的第二位妻子凯特·卡普肖是一位女演员,曾经在他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片中担任过角色。当然,他早就如愿已偿,做了一名幸福的父亲。
1994年,斯皮尔伯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1995年,斯皮尔伯格又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998年,他执导的新片《拯救大兵瑞恩》一经公映就大获好评……
崇拜他的人很多,羡慕他的人很多。真是不敢相信他是如何准确地把握了艺术与商业的命脉,完整而又完美地操纵着电影,操纵着票房,操纵着观众的心。
当所有的奖项滚滚而来,溢美之词淹没了世界,斯皮尔伯格总是认为最好的,永远是“下一部”。他真正关心的,只是一个问题——发现下一部我想要拍的片子。
那是他的世界。
7.“减少痛苦”——护士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的梦想
南丁格尔,好像是从天而降的天使,当人们身处痛苦折磨之中的时候,她就会走过来。
她,好像就是为了减少痛苦,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履行她的使命的。
弗劳伦斯·南丁格尔生于意大利中部历史名城佛罗伦萨的一个富有移民家庭,后来随家迁居英国。幼小时就勤奋好学,遍览各种经典名著。曾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能够熟练地用英、法、意、德诸国语言交流。在幼年时,南丁格尔就怀有一颗慈祥仁爱的心灵。她爱护生命,家里饲养的小动物受伤了,她细心给它包扎,让伤口慢慢愈合起来。南丁格尔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南丁格尔的父母希望她发展文学、音乐才能,跻身名流社会,而她对此兴致淡薄。她在日记中写道:“摆在我面前的道路有三条: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护士。”
她不顾父母的反对而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做一个好护士,是南丁格尔生平的惟一夙愿。而做一名护士的最终梦想,实际上就是给所有的病痛患者带来温暖与舒适——减少他们的痛苦。
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该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还到德国一所女护土学校,接受短期的医护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一职。
1854年到1856年之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先后向沙俄宣战,进行了有名的克里米亚战争。一开始,法国陆军医院就有护土护理伤病员;而英国的战地医院管理不善,条件极差,又没有护士护理伤病员,士兵死亡率高达50%之多。南丁格尔主动提出申请志愿前往战地担任看护工作。在英国政府的邀请下,她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4所战地医院服务。
“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
住在充满痛苦的医院中,
病房走廊里没有欢快,
地板上飘着淫雨和寒风。
看,就在那愁闷的地方,
我看到一位女士手持油灯
穿行暗淡的微光中。”
当时前线用品匮乏,水源不足,卫生极差,医生还怀有敌意,但她毫不气馁,竭力排除种种困难,为伤病员解决必需用物和食品,组织士兵家属协同工作,增加他们的营养,从而使战地医院面目改观,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伤病员的死亡率下降到了2.2%。她的功绩顿时传播四海。
“轻盈地从一间房屋走进另一间房屋。
像是在幸福的梦境之中,
无言的受伤士兵慢慢地转过头去,
亲吻着落在暗壁上的
她的身影。”
南丁格尔慈祥可亲,热爱伤病员。她工作严肃认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组织才能。她日以继夜地不停工作着。每次,当她手持油灯巡视四里长街的伤病员时,身影所到,士兵们都以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并一致亲切地称呼她为“提灯女士”。一时成了英国传奇式的人物,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还特地写诗赞颂她的功绩。1856年,南丁格尔任陆军医院妇女护理部总监。
战后,南丁格尔回国,被尊为民族英雄,但她谢拒了官方的交通工具和一切招待盛会,决心为改善英军的卫生条件而继续努力。1857年,她促成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的建立,同年还开办了陆军军医学校。
减少痛苦,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才是南丁格尔的梦想,其他的,都不重要。
1860年,南丁格尔用英国政府奖励的4400英镑公众捐款,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内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随后又创办了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她对医院管理、部队卫生保健、护士教育培训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世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英王颁发命令,授予南丁格尔功绩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她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但世人为了表示对她的崇敬与景仰,把她5月12日的生日作为国际护士节。
“在英国的年鉴里,
永留下她的言谈话语,
那盏小小的油灯射出了
划时代的光芒。”
一辈子的梦想,一辈子的追求。其实,有些梦想并不是为了实现的那一天而存在的,它只是为了美好的灵魂与人性的光辉而存在。让这个世界减少痛苦,让美好的事物充满在周围,南丁格尔的梦想,永远没有尽头。
8.“我的世界,总有一天会有人走进来”——画家文森特·梵高的梦想
“繁星点点的夜晚
把调色盘上蓝与灰
观察夏日
山丘上的影子——用你那双可以看透我灵魂深处的眼睛,
绘画出树与水仙花,
用画布捕捉四季的变化的颜色。”
歌手麦克林站在文森特·梵高的画作《星夜》前,久久没有离去。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梵高,面对一幅画作,面对一颗心灵,无法平静,无法抗拒。
麦克林在激情与感动之中,写下了这首叫做《文森特》的歌。
1853年,梵高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
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
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当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搏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作画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我终于了解你想要告诉我什么,
你为了你的理智而受苦,
你试着解脱他人。
他们不愿意听你的倾诉,他们无法了解你的意愿,
或许他们现在肯听了。”
梵高的生命,一直是痛苦不堪的。没有一个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没有一个声音为他安慰,没有一双手支持他的思想,没有一丝温暖关怀他的脆弱。
深知,梵高的艺术都是孤独的。没有一个人喜欢,更没有一种目光承认。
繁星点点的夜晚,艳丽的花朵,变化万千的云层,梵高那双深蓝色眼睛中的倒影,清晨金黄色的稻田,受尽风寒沧桑的脸,在画家充满爱的双手下得到安慰……
长时间的精神折磨,对生命与世界的绝望,梵高在精神病院、在家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于是,那一天终于来到了。
“现在我恢复健康了,神志清楚了,”他喋喋不休地对自己说,“我现在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但是下一次发病时……一旦崩碎我的脑壳……我又将失去理智。唤,泰奥,泰奥,我应该怎么办呢?”第四天下午,他到加歇家去。医生在起居室里。梵高朝日前他放那张未装框的吉约曼裸体画的小房间走去。他捡起此画。
“我对你提过把这张画装上画框。”他说。
加歇医生惊异地瞧着他。
“我知道,文森特。下星期我将叫奥弗的细工木匠定制一个彩画框。”
“现在就装框!今天!马上!”
“怎么啦,文森特你在瞎讲些什么!”
梵高对医生瞪视了片刻,恐吓地向他跨上一步,把手插进上衣的口袋中。加歇医生觉得看到了梵高提着左轮手枪,顶着上衣,对准了他。
“梵高!”他大叫。梵高抖了一下。低下眼睛,从口袋中抽出手来,奔出房子。
第二天,他带了画架和画布,沿着通向火车站的长路走去,上山经过天主教堂,坐在黄色的麦田里,公墓的对面。
正午时刻,烈日直射他的头顶,一群燕八哥突然掠空飞过。它们塞满了空气,遮暗了太阳,把梵高笼罩在厚厚的夜幕中,飞过他的头发、他的眼睛、他的鼻子和他的嘴,把他埋在一片密密的、窒息的乌云中。
梵高画下去。他描绘黄色麦田上空的鸟群。他不知道挥笔了多长时间,当他看到已经画完,便在画角上写下“麦田上的鸟群”,带着画架和画布回到拉武咖啡馆,横倒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他又出去,但是从另一个方向离开市府广场。上山经过别墅。一个农人看见他坐在树阴下。“不可能!”他听到梵高说,“不可能!”过了一会儿,他从树前处上山,走进别墅后面的耕过的麦田。这一次是终局了。他第一次在阿尔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但尚不能断然决裂。
他要告别了。无论如何,他所生活的世界还是一个好的世界。
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扳动枪机。
几分钟后,梵高闭上了双眼。
梵高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有人能够走进他的世界,读懂他的世界。但是,在他活着的时候,这只能够是一个梦。
当梵高的画作价值连城,当世界上著名的艺术画廊博物馆都以收藏梵高的作品为荣,当一切的悲伤与苦难都成为过去,梵高只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喟然长叹——你看,我说过的,我的世界,总有一天会有人走进来!
9.“扼住命运的咽喉!”——音乐家贝多芬的梦想
一生坎坷,
没有建立家庭。26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
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代表着一种姿态。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永远都不会倒下来。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不过问。当小贝多芬只有4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
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
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像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父亲把贝多芬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年轻的贝多芬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
为了付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14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大约在这个时候,贝多芬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
莫扎特惊讶不已,马上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
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
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
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4个公寓付房租。
当贝多芬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
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没有一个音乐家像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