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演说大师拉塞·康威尔被誉为美国伟大的公民。他的演讲《钻石就在你家后院》历经50多年,亲自演说6000多次,遍及全美50个州的大小城市,感染了亿万听众。他每周工作7天,一天几乎工作16个小时,直至平静地离世。
正是这篇演讲,鼓舞了两代美国人,每一个辛勤工作的美国人都或多或少地受过康威尔这篇演讲的激励。公元1888年,拉塞·康威尔还用演讲所得的4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45亿美元)建成了美国最着名的教会大学。
虽然时光过去了100多年,但今天我们再次重温拉塞·康威尔的这个伟大故事时,仍会被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所深深震撼。它向我们揭示了获得财富的秘密,尤其是康威尔通过许多实实在在的例子告诉了人们:贫穷不应该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只要善于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每个人都是可以发财致富的。
生活中,或许我们没有那么幸运,不能在自家后院里真地发现钻石和黄金,但拉塞·康威尔却用一颗真诚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只要有心,一个木头玩具,一颗枫糖都能创造出无尽的财富。
只不过,如今的人们很喜欢做着不切实际的发财梦,在缥缈的幻想中寻找着所谓的宝藏大门,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现存的优势。相反,那些功成名就的富翁们却大多是从最普通的地方开始发现商机的,而普通的东西也正是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也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
于是,当我们总是感叹成功者的机遇可遇而不可求,甚至内心深处还希望别人的舞台应属于自己的时候,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应该去为属于自己的那个舞台打下一柱桩。更容易习惯的是,我们常会因为羡慕别人的工作而忘了自己手头的工作。所以,成功学家奥格森·马登给了年轻人如此忠告:“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机会,而他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那么他会感到更加的灰心和失望。”
今天,时代为我们创造着大量的机会,尤其是当下的中国更是如此。然而,当各种致富商机铺天盖地而来,让人眼花缭乱之际,很多刚踏进社会的年轻人,自认为有较好的学历和过人的才华,眼高气傲,心雄万夫,高不成、低不就,稍不如意就心存挫败感,直至轻言放弃对自己的承诺。他们甚至不愿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自己手上的平凡工作,乃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座丰富矿藏,如果竭尽全力做好它,就肯定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钻石田。
身处百年后这个伟大的变革年代,在我写下这部译稿的最后一个字,合上拉塞·康威尔的原着时,我也为自己能翻译这部作品深深自豪。我甚至有了自己的总结: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只要你能找到人们需要什么,把握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优势,成就一番事业是早晚的事。也许这就是《钻石就在你家后院》虽历经百年,其价值依然像钻石般夺目的根本原因吧!
在此,我愿将自己的祝愿送给每一个用心读完此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