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历经磨难,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如此强烈地体验到,没有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无从谈起。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经过一代代中国人的顽强奋斗,现在是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时候。3国家富强指的是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构成的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进而形成与我国综合实力相适应的国际影响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祖国完全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必然。
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2012年12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题为《2030年全球趋势:
不一样的世界》的报告。该报告每四年发布一次,旨在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未来形势演变的预测,并作为总统决策的重要依据。报告认为,到2030年,随着亚洲实力超过北美和欧洲,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4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经济繁荣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当各个国家惊叹于经济发展的“中国速度”之时,当全世界纷纷猜测中国何时赶上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时,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鼓舞人心的正能量。但同时还必须看到,GDP只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指标,它只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体系里的一个重要元素,中国要在综合经济实力上赶超世界强国,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2012年12月12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长期艰苦奋斗,我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这种清醒难能可贵,来之不易。
1957年11月,毛泽东到苏联参加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赫鲁晓夫在会上提出苏联15年内赶超美国,受其影响和刺激,毛泽东提出中国要在15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又提出:准备再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美国。随着各种急于求成情绪的不断高涨,“超英赶美”的时间被缩得越来越短。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讲话中称:我们3年基本超过英国,10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由此,以“超英赶美”为目标,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大跃进”,结果导致经济混乱,甚至停滞和倒退,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损失。
惨痛的教训让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1961年1月,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指出:“现在看来,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这同人走路一样,走一阵要休息一下。”“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也许只要几十年,例如有些人所设想的50年,就能做到。果然这样,谢天谢地,岂不甚好。但是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经过长期的探索,虽然其间走了不少弯路,但获得了大量经验和教训,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正确通道。1978年以来的30多年里,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4%左右的增速。我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47.3万亿元,增长约130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2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2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1%,2012年达到了10%。到目前为止,钢铁、水泥、汽车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以钢产量为例,“大跃进”时提出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全民炼钢都没有炼出来,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达6.8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比重从1958年的0.1%左右达到44.75%。
浙江义乌,30多年前还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小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崛起,现在已成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联合国与世界银行联合发表的一份专题报告中描述说:“义乌市距上海300公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人讲述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最真实、最可信、最坚强的故事。
这个既不是交通枢纽,没有丰富矿产,也不是大型城市的县级市,连续18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成交额榜首。当然,世界瞩目的“义乌奇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突然间冒出来的,而是数十万义乌人和上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义乌人一点一滴干出来的。6正如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所言,每个义乌人都在扎扎实实打拼中实现着自己的义乌梦。义乌梦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梦的一个缩影。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是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的一道亮丽风景。2007年之前,中国还没有一条高速铁路,而短短几年间,从无到有,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2012年12月24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全线贯通,从北京到广州由普快列车的22小时缩至8小时,乘客早上还在广州喝早茶,晚上就可以到北京吃烤鸭。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铁里程接近1万公里,到2020年高铁总里程将达1.8万公里。高速铁路缩短的不仅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物理距离,更是经济距离,将对全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产生深刻影响。7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现代化目标,第一步用10年达到温饱水平,第二步再用10年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在21世纪再花30年到50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8现在第一步、第二步目标都已经实现。中共十八大重申了“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经济方面,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翻一番”
的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目标是明确的,同时还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830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9此后的100来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逐渐跌至谷底,而中华民族也经历了积弱不振,任人欺辱,水深火热的100多年,但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经济总量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这将是实现中国梦的新的起点,是艰难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每个中国人无上的荣光。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占据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挑战和困境,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
科技实力是衡量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准,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约瑟,英国着名生物化学家,因研究中国科技史而闻名,他盛赞中国是“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他给世人留下了着名的“李约瑟之谜”: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走在了前面?尽管李约瑟从哲学、文化、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解答,但他对自己的答案也不甚满意。历史的事实是,曾经以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中心的中国,在17世纪中叶以后,与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失之交臂,自此江河日下,被西方国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堕入困境。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对科技强国的追求从未断续过,但在积弱积贫,社会动荡,甚至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中国,这种梦想不可能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走上民族解放独立的道路,这种梦想才可能变成现实。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在海外学有所成的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抱着科技报国的梦想,纷纷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建设献计献策,很多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1956年,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技事业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先后制定实施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如两弹一星、卫星上天等,同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978年3月,邓小平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他强调“四个现代化”
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他指出,科学技术工作者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这次科技大会在其后被誉为是一篇气势磅礴的解放知识分子的宣言,是一面呼唤科技新时代的旗帜,激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鸣,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从此,科学技术,这一关系到国家强盛与民族兴亡的命题,列入到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86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会上发表了着名讲话《科学的春天》,他高声呼唤:“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大会预示着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时期。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中科院4位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上书邓小平,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3月5日,邓小平做出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即“863”计划的通知。“863”计划把中国推到了世界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上。随着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等相继出台,科技之光照亮了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我国在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科学、医药卫生等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当前,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没掌握生产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我国的一大批企业就只能给西方跨国公司打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我国制造业仍以贸易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低,利润率低,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下游。富士康,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在大陆31个省份都建有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达140万人,然而它对各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不高。以美国苹果公司产品iphone为例,尽管富士康为其在中国完成组装,但工厂所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仅占成本的1.8%。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知识产权的苹果公司却获得60%的巨额利润。据估算,每部iphone对美国GDP贡献达400美元。尽管我国企业只赚取到少之又少的利润,工人只获得微薄的工资,却还在中外贸易中官司缠身,经常受到反倾销制裁。还有人测算,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我国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高科技密集型企业的转变,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有过深刻教训,大型飞机研制就是典型例子。
早在1970年,我国就启动了第一个大飞机项目“运10”的研制工作。1980年,可乘坐100多人的“运10”飞机研制成功,并实现了试飞。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运10”飞机项目于1985年黯然下马。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我国虽然没有放弃大飞机研制,但思路不再是自主研制,而是立足与外国合作。
麦道、空客都曾参与中国的大飞机研制,但最终都半途而废,无果而终。究其原因,外国飞机公司与中国合作研制大飞机的目的,不是要让大家都能造飞机,而是要让中国造不出自己研制的飞机来。事实证明,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换不来的,依靠国际合作,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在关键领域是行不通的。2007年2月,国务院正式立项研制大型飞机,在上海成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这意味着中国重新自主研制大飞机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时至今日,大飞机项目已经取得许多可喜的成就。
2006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同年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了建设创新国家的主要标志,即到2020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2012年6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后,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与此同时,蛟龙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刷新了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上天入海”
标志着我国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带动了更多科技成果的研发应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我国有400余项载人航天技术成果在科普教育、矿业安全、健康医疗等方面转化推广应用,形成了巨大的拉动和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