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000000006

第6章 人类进化的两次飞跃

第一篇第五章人类进化的两次飞跃

按照生物的分类,人是属于动物,但是人类从不把动物和自己相提并论。人类有着无穷的智

慧,人类有着改变世界的能力,这些都是普通的动物望尘莫及的。然而,人之所以为人

,只因为这两点:直立行走,创造和使用工具。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人类发展史上的这两次飞

跃,看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开始直立行走和怎样开始使用火的。

人的站立行走

人们常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论是在激烈的运动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那些步

履矫

健、身材挺拔的青年人常常吸引着众多赞美、羡慕的目光。直立行走,是人类演化道路上的

第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身体上几乎所有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但你可曾想到,我

们的祖先为什么会从四肢爬行,变成了用两条腿支撑起身子,直立行走呢?

许多教科书上都讲,直立是人类为了把自己的双手从支撑身体和协助运动中和解放出来,获

得了自由的双手就可以更加自如地握住工具和武器,去猎取食物,防御敌害。这种流

行的观点只注重了行为方面,难道就没有生理方面的因素吗?

我们都知道,从猿到人的转变时期,正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的时期,林木大量减少,草原逐

渐取代了茂密的森林。作为人类祖先的那些古猿被迫到空旷的原野去寻找食物。此时,它们

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阳光的直射。身体温度的升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十分明显,大

脑的温度稍有增加就可能造成脑损伤,甚至引起死亡。而在草原烈日下活动的哺乳类动物,

比如袋鼠、狐狸等,大多生着一个长长的吻部,那是它们巧妙地散发热量、保持脑部一定温

度的生理特点。如果气温继续升高,它们还可以大口喘气,以加快空气流动,增加散热量。

而人类的祖先灵长类没有这种优势,它们的吻部变得越来越短,已经起不到“散热器”的

作用了。黑猩猩在天气太热时,只能大汗淋漓,但也无济于事。即使没有阳光的直射,当

四周的温度达到40度左右时,它们就得忍受酷热的折磨。人类的祖先怎么保护自己那日渐发

达但又不耐高温的大脑?于是直立行走成为保持身体凉爽的理想方式。赤日炎炎,直立姿势

减小了暴露在阳光下的身体表面积,比手脚着地的姿势可以少吸收60%的热量。直立姿势还

可以使身体远离炽热的地面,处于良好的散热状态。有人做过测算,同样一个人在50厘米高

的草丛中,四肢着地姿势的散热量只有直立姿势的四分之三。而且处在这两

种姿势时,即使出的汗一样多,直立时的汗水挥发也要快得多。

一些科学家猜测,也许正是行为的改变和生理上的需要,才促使人类祖先逐步地从现代猿类

那样的半直立状态演变成了直立状态。

正处于半直立姿势的人类祖先的活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它们经常从一片丛林穿越旷野进入

另一片丛林。经过旷野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身的安全。为了防御猛兽的伤害。人类祖先可

能会把那些在丛林中随手可得的木棍带在身边。每到一处停下来时,就做出在树林中习惯的

动作,用“手”握住木棍,支撑住身体。这样就能开阔视野,看得清,望得远。随着它们一

次又一次地离开避难的森林,使用“直立”姿势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正是初期的这种手扶木棍直立的姿势,不但帮助它们的下肢承受了许多身体的重量,还帮助

它们的身体保持平衡使自己减少左右摇晃和后仰。久而久之,就可能使原来又长又窄的骨盆

变成短而宽的形状,脊柱也向“S”形弯曲变化,头在身体结构中也渐渐地移向一个更加平

衡的位置。在向直立行走姿势的演变中,人类祖先的下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脚拇指的

活动能力远不如以前,但却加强了小腿骨的支撑、固定作用。大腿骨与筋骨的关节窝变得越

来越深、球形的股骨头在髋曰窝里埋得比猿类的深得多了,变得不容易滑动,大腿的支撑力

也逐渐加强。

这种由现代人推测出来的“手扶木棍”直立方式的产生与经常使用,很可能大大促进了人类

两足直立行走姿势的发展,还促使了祖先们的上肢渐渐地从支撑作用中解放出来、专门

从事于使用工具和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姿势的诞生无疑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手足分化的时

期,奠定了进化的基础。

人类点燃希望之火

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据考证,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大

约10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们用火的地点就遍及欧、亚、非大陆了。现代的古人类学家与

古生物学家们不畏艰辛地在世界各地寻觅发掘,希望找到人类的祖先们最早用火的证据,

确定人类进化史中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怎么学会用火的呢?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古人类必须生活在一种由雷击等

因素引发的自然火频频发生的环境中。他们很可能是在发现了火可以防御野兽的袭击之后,

觉得借助于火能够保护自己,才渐渐地学会多用火。他们从对火的畏惧到接近火,直至用火

来为自身的生活服务。

古人类最初用火时,本身应该具有较为进化的身体素质,才既能够躲避火的伤害,又能保护

火种。在亚洲,目前找到的人类祖先最早用火的地点在我国的云南元谋,“元谋人”生活在

距今约170万年前。在遗址发现处的土壤层中,混有大量的木炭屑。但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

家贾兰坡认为,元谋人并不是刚刚学会用火的人群,他们很可能已经掌握了生火和保存火种

的技能。

在法国东南部马塞附近的一个叫埃斯卡尔的山洞里,人们找到了欧洲最古老的用火遗迹,那

里有焦炭、烧过的石块和灰烬等,地面上有5处直径达90厘米的红烧土遗迹。这个用火的遗

迹是距今约100万年前的古人类留下的。看上去当时的人类已能很好地控制和保存火种了,

因此,也不应该是最早用火的人类。

目前,非洲大陆是古人类遗迹发现得最多的地方。在非洲东部,有一道很长很大的峡谷——

东非大裂谷,那里的火山活动十分频繁,是举世闻名的东非火山带。在这条大裂谷的火山带

上,火山的活动从距今约300万年~400万年前的上新世一直延续到约200万年前的更新世早

。这段时期正是人类的始祖“南方古猿”发展的时期。大裂谷两侧茂密的原始森林极易被时

时喷发的火山点着,因此生活在森林中的古猿们肯定对“火”并不陌生。

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科学家到更久远的历史中去寻找人类用火的起始点。他们推测,很可

能,当由火山熔岩引发的冲天大火燃烧起来时,南方古猿会纷纷落荒而逃。久而久之,它们

不但熟悉了火,而且还可能逐步懂得了基本的避火知识,代代相传。也许,它们从大火可以

驱赶一切毒虫和猛兽那儿得到了启发,也许它们发现被大火烧死的动物比生食更加可口、易

食?尽管这种发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形成一种意识,但它们毕竟是意识到了。从开始躲

避火的伤害发展到后来为了寻找火源而四处奔波。

因此,这种生活在2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用火者。然而,到目前

为止,在非洲发现的最早人类用火的遗迹,是在距今约140万年前的东非大裂谷维多利亚湖

畔的化石遗址处,那是人类发展史中“直立人”阶段的产物,比南方古猿生活的时代晚了许

多。而南方古猿用火的能力仅仅是推测而已,并且是根据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在古人类活动证

据还不太多的情况下做出的推测。近年来的发掘表明,人类始祖很可能并不仅仅出现在非洲

大陆,在亚洲大陆也可能生活过与南方古猿时代相近的古人类祖先,只是在亚洲暂时还没有

找到人类最早用火的确实证据。

人类历史中用火记录的这段缺失,为苦苦探索自己身世的后人留下了亘古之谜。但人们还是

在不断地寻找着证据,因为,用火毕竟是人类进化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是人类在自己发展

的初期阶段,向与“兽”彻底分离而跨出的关键性的一步。

同类推荐
  • 走进科学·科学回眸

    走进科学·科学回眸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青少年知识博览1

    青少年知识博览1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
  • 别跟学习过不去

    别跟学习过不去

    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去学习?怎样才能学好?这是困扰当今2.2亿中国青少年的三大问题,也是富有爱心的家长和教师日夜思考的三大问题。难道注定要这样永无休止地问下去?现在,一位教育灵魂的追寻者带着他多年研究、演讲和交流的成果来了。作为方法动力学研究第一人,在这本方法动力学的开山之作中,不仅解答了这三大难题,还提出了21世纪学习者必备的10 种基本素质及修炼方法,25种即读即用的思维方法,以及由此走向成功的6个步骤,更有作者精心收集的、与全书内容融为一体的几十个生动的故事。青少年读者将在本书的阅读中优化思想、改善习惯、提升信心、引爆潜能,快速成为自觉地经营学习和管理人生的高手。
  • 让学生充满感恩之心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充满感恩之心的66个故事

    本书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快乐成长故事之一,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而“千家诗”这个书名更是广被采用,例如清代有《国朝干家诗》、民国间有《醒世千家诗》,当代又出现《官厅湖畔千家诗》、《岭南千家诗》、《外国千家诗》等,不一而足,蔚为大观,足见“千家诗”的影响。《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为“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在《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千家诗》,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千家诗》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黑化boss浪子回头

    快穿之黑化boss浪子回头

    某一天,顾思沐从一片昏暗中醒来,身边多出了一个傻不拉叽的系统。为了找回记忆,顾思沐答应了这个傻不拉几的系统提出的条件。于是乎,这位系统带着顾思沐玩转各个位面。但……为什么攻略的反派boss一个个都不按套路出牌呢?苦煞她也!唉,为什么顾思沐感觉一切都是圈套呢……
  • 我们都是孤独的星星

    我们都是孤独的星星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星星,不停的在相遇,又在分离。总有那么一个人会照亮我们没有光的地方,而在这之前,我们要自己变得坚强。
  • 杀手异世:梦醒便孤身

    杀手异世:梦醒便孤身

    宋紫凝,堂堂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死于一个“情”字下。宋紫凝,灵玄大陆宋家直系三小姐,被亲姐姐打死。但是..当她变成了她,不在懦弱,不再无助,嫉恶如仇,护短成性。妖孽一笑,结识无数绝色美男。但是....“凝凝,去我的宫殿玩吧。”“小凝凝,别理他,我带你傲视六界。”“凝凝..”“紫凝..”这些一个个跟在她后面的各界之主名副其实嘛?!身怀绝技,铸剑本事,炼丹阶段,混沌妖孽体,宋紫凝已经不想说什么了。但是,有了前车之鉴的她又怎么会爱上谁呢。
  • 我若执剑归来

    我若执剑归来

    少年再次执起了他的剑,这次,所有人都会匍匐在他的脚下!
  • 斗破从签到开局

    斗破从签到开局

    穿越斗气大陆,获得签到系统。成为薰儿的哥哥,云韵的徒弟,嫣然的师兄……签到成功,获得至尊神体!签到成功,获得神品天赋!签到成功,获得天阶功法!看古凡如何在斗破的世界撩尽红颜,抢尽机缘!
  • 带着玄幻宗门传承的我异常谨慎

    带着玄幻宗门传承的我异常谨慎

    别人穿越老爷爷,荀惬穿越却带着一整个无人的玄幻宗门,开始了在诸天苟且的成长历程(半无敌,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主角存在感稍低,做老硬币。)(或者说主角很多?)第一世界:斗罗大陆
  • 我定塌仙

    我定塌仙

    王小宁,男,今年24岁,祖籍甘肃,现住地新疆乌鲁木齐市。从事服装设计工作,从小你就喜欢看小说,听小说,尤其是喜欢看玄幻和恐怖以及奋斗作品。
  • 腹黑总裁:老公,要抱抱

    腹黑总裁:老公,要抱抱

    冷睿凌:你此生只能是我的,只能是我的莫念初:冷睿凌,你放手吧,为了我不值得……
  • 还没出道就火了怎么办

    还没出道就火了怎么办

    平行世界。林南,高二,选秀现场。作为没开场就惨遭经纪人解约,比赛淘汰的菜鸟级选手。林南拿着吉他上了台。评委:请问你演唱的曲目是什么?林南:南山南。哗-----观众:这好像是一首民谣啊,民谣都不怎么样,没一个能打的。评委:请开始你的表演。
  • 狂战仙穹

    狂战仙穹

    炼气十六环,筑基九星台,金丹刻道纹,元婴步先天…化神、合体、炼虚……一名觉醒了仙之残躯的少年,体内无法存储灵气,受尽百般嘲讽。后有禁术——九面娑婆诃,问世!召唤青、白、朱、玄、空、南、北、三、玉,对应五行阴阳时空。那嘲笑过我的,终将被我狠狠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