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工人为了配合北伐军胜利进军,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4日,参加人数约2000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1日,先有36万工人总罢工,接着举行起义。这两次起义都由于准备不足和国民党右派阴谋破坏,没有成功。以后,党在群众中做了充分的政治工作,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准备继续起义。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同志领导下,1927年3月21日,上海80万工人举行总罢工,接着进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周恩来同志担任这次武装起义的总指挥。英勇的上海工人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经过两天一夜的浴血奋战,成功地夺取了武器,全歼了3000多北洋军阀部队和2000反动警察,于22日占领上海,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蒋介石于1927年3月26日到达上海后,立即和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进一步勾结起来,策划反革命政变。4月12日清晨,蒋介石指使一批流氓恶棍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又借口“工人内讧”,派军队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武器。13日,上海工人和人民群众发动了总罢工和游行请愿,表示抗议。当群众队伍经过宝山路时,遭到蒋介石蓄谋已久的大屠杀,死百余人,伤无数。蒋介石还下令取消总工会,查封了一切革命团体,开始大批捕杀工人领袖和群众。仅三天时间内,就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接着,蒋介石的党徒在广州、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福州、厦门等地,也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18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即蒋家王朝。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同蒋介石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此失败。
“八一”南昌起义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率领我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经过三个小时战斗,消灭了南昌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占领了南昌,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并颁布了革命政纲。南昌起义高举马列主义武装斗争的大旗,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给国民党新军阀的屠杀政策以有力的回击。但是,由于起义后没有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根据地,而是南下广东,结果在强大敌人的围攻下,起义军主力遭到了失败。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在朱德、陈毅同志的率领下,经湖南南部转战到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决定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同志赶回湖南,召开了改组后的湖南省委会议,讨论和制订了秋收起义计划,成立了秋收起义党的领导机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同志任书记。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秋收起义爆发了。参加起义的有萍乡煤矿的工人,平江、浏阳的农民武装和革命的士兵,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起义部队分三路进攻敌人,计划会攻长沙。由于敌强我弱,在攻打浏阳等地战斗中,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毛泽东同志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攻占长沙这样的中心城市已不可能,提出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的正确主张,并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的革命军队的基础。经过艰苦转战,1927年10月间,工农革命军将革命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在那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开辟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反人民的内战。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持斗争,中国人民和世界民主舆论的反对,以及蒋介石发动内战还需要准备。1945年8月,蒋介石伪装和平,三次假惺惺地电邀毛主席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的真面目,团结、教育广大人民,毛主席亲自率领周恩来等同志于8月28日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同时教育全党绝对不要因为谈判而放松对蒋介石的警惕和斗争。
国民党对国共谈判毫无诚意,毫无准备。在我党的努力下,经过43天的谈判,于10月10日公布《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这次谈判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而国民党则陷入被动。
辽沈战役
我国解放战争中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毛主席写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为这次战役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指引下,排除、克服了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在作战方针、攻击方向、作战部署等方面的破坏干扰,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连续进行了三次作战,首先解放锦州,切断了东北境内敌人和关内敌人联系的咽喉,封闭了东北境内敌人陆上的退路,造成“关门打狗”之势。接着解放了长春。沈阳地区的敌军向辽宁西部逃跑,被我军全部歼灭。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并为解放平津和全华北创造了条件。
淮海战役
我国解放战争中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毛主席写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为这次战役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参加这一战役的,有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军区以及华北军区所属的地方部队。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现名恭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
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歼敌555000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巢穴——南京处于我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平津战役
我国解放战争中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毛主席写了《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为这次战役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东北野战军和华北两个兵团,在毛主席直接领导下,克服了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在入关时间、入关路线、战役部署等问题上的破坏干扰,于1948年12月将敌人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等地。接着,围歼了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守敌。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了北平。平津战役共歼灭与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渡江战役
在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以后,人民解放军遵照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命令,于1949年4月21日开始,先后在江阴至武汉之间600公里的战线上,百万雄师横渡长江。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接着又相继解放了杭州、上海、武汉、南昌等重要城市和广大地区,歼灭敌人40余万,为解放全国大陆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广州起义
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爆发于1927年12月11日,是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下进行的。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叶剑英同志领导的第四军教导团,一些工人组织统一组成的工人赤卫队,以及基本上掌握在我们党手里的警卫团。宣布起义后仅仅两个多小时,起义军就占领了广州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并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广州起义震惊了国内外的反动派。他们立即勾结向广州进攻。在英美等帝国主义军舰炮火的掩护下,敌人从四面冲进广州。我起义军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不得不撤出广州市区。这次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张太雷同志英勇牺牲了。
广州起义是向反革命势力进行的一次积极的、英勇的反击。从广州撤出的一部分起义武装,后来又分别与东江、左右江一带的农民起义武装会合,把革命种子传播到广大农村,在毛主席光辉旗帜指引下,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关东军”,命令它的“守备队”炸毁了沈阳附近柳条沟的南满铁路路轨后,却贼喊捉贼地说是中国军队干的,并以此为借口,武装袭击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当时,东北的中国军队有几十万人,但在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命令下,放弃阵地。日本帝国主义当即占领了沈阳,接着又侵占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1933年3月又进一步侵占了热河省。1933年5月31日,国民党反动政府同日本帝国主义在塘沽签订了卖国的“塘沽协定”,使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四省“合法化”。
五次反“围剿”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把他对革命根据地反革命大进攻叫做“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就把粉碎蒋介石“围剿”的斗争叫反“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2月到1931年1月,蒋介石派兵10万,围攻江西、福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当时红军只有4万人,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一万多人,活捉敌军前线总指挥、师长张辉瓒,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2月5月,蒋介石派兵20万,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这时红军只有3万,敌军七倍于我军。毛泽东同志采取“集中兵力,选择弱点攻打”的方针,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到9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随身带着英国、日本、德国的军事顾问,率兵30万,分三路深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乘退追歼”的作战方针,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6月到1933年2月,蒋介石又派兵50万人,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围剿”。当时虽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斥了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但由于毛主席的军事路线的巨大影响还存在,因此,工农红军消灭敌人三个师,又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围剿”,并以其中50万兵力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完全违背毛主席的军事路线,在战争初期搞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实行所谓“全线出击”、“两个拳头打人”,提出什么“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等错误口号,冒险攻打敌人坚固设防的阵地。受到挫折后,他们灰心丧气,转而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处处设防,分兵把守,节节抵御,实行“短促突击”,与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使红军完全陷入被动地位。当时,林彪是王明路线的忠实执行者。
红军苦战一年,未能打破“围剿”,被迫进行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遭受失败。红一方面军被迫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转移。其他各根据地红军也先后转移。1935年1月红军到达贵州遵义。遵义会议之后,在毛主席英明领导下,红军北上抗日,一路上打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长征二万五千里,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于1931年10月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分部队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同红一方面军以及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毛主席对长征作了高度的评价:“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一二?九”运动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指使汉奸在冀东和察哈尔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采取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爱国的示威,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这个运动冲破了国民党政府与日寇联盟的长期恐怖统治,很快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中国各阶级的关系由此很明显地表现出新的变化。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一切爱国人们共同公开的主张。
蒋介石政府的卖国政策被人们唾弃。
西安事变
1936年,在西安的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六路军,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12月,蒋介石到西安强迫张学良、杨虎城镇压群众抗日救国运动,进攻红军。张、杨于12日逮捕了蒋介石。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西安事变”,又叫“双十二事变”。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何应钦妄图桃起内战。在我党内部,张国焘适应日寇和亲日派的需要,以极“左”的面目出现,提出“杀掉蒋介石”,“打出潼关去”的错误主张。毛主席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以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建立。毛主席派周恩来等同志到西安,同张、杨协商与蒋介石谈判问题。周恩来同志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方针,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