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走,远远听见前面楼房里传出阵阵女子弹唱的声音,旋律婉转动听,可惜唱词两个人听不懂。看牌匾上写的是“宴英楼”,知道这是一间酒楼。再看酒楼边上凉棚下停着的各式小轿,就知道在里面吃饭的不是普通人。
等来到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这里的人就更多了。尤其是女人们都穿的很艳丽,几乎都化了妆,让两个一身朴素打扮的山里姑娘显得很特别。
这里店铺前的匾额都很大,而且都很漂亮,一看就知道是大店。人们进进出出的非常热闹。街边两侧还有一些小贩搭着货摊卖货,货摊上摆着的尽是些小百货和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小姑娘们围着看,显得非常热闹。
郑小芸非常兴奋地跟柳如凤说:“凤姐,幸亏这次跟你来了。这城里可真热闹,我算是开了眼了。”
“这算什么,南京比这里还热闹。”柳如凤回答。
“凤姐,你咋知道的?”郑小芸有些奇怪。她很小就来到柳家寨,一直跟柳如凤在一起,没见过她出去过呀?
“我是听三婶子他们说的,三叔他们经常出门,每次听到什么新鲜事都找我妈聊,我就知道了。”
郑小芸伸了下舌头。“我还以为你去过呢?以后她们再说啥新鲜事喊我一声,我也跟着听听。”
“你就爱凑热闹。”
再往前走,远远看到前面有好几家绸布店,柳如凤和郑小芸快步走过去打听,很快她们就被告知她俩要找的陈老板已经把绸布店转给别人,全家都搬走了,已经不在贵池县城。再问他们陈家搬走的原因,大家都说不知道,也不知道搬去了哪里。
柳如凤和郑小芸又问了几家店铺,得到的回答都差不多,柳如凤感到非常茫然。
就在两人商量着下面该怎么问时,有人在她俩身后说:“姑娘,你们是找以前开店的陈掌柜吧?”
柳如凤扭身一看,是刚才一个绸布店里的老伙计,就点了下头说:“是的,大叔。你知道吗?”
“姑娘,陈掌柜的店原先就在前面,经营情况也不错,可是他家得罪了什么人,找来一伙混混隔三差五来捣乱,店就开不下去了,去年把店折价兑了,全家也都搬走了。”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我过去得到过陈掌柜的关照,这才来告诉你们一声。你们就不用再找了。”
“知道他家搬去那里了”
“呦,这我还真不知道。”
“他家得罪什么人了?是十三太保那些流氓吧?”
“这些我都不能说,能说的我都跟你们说了,我回去了。”说完他就往回走了。
柳如凤知道他不愿意多说,但心里很感激,在后面说了声:“大叔,谢谢你啦。”
那人却连头都没回。
柳如凤心想:“怪不得一年多没消息了,原来已经不在这里了。那伙混混肯定就是池州十三太保这帮家伙,以后再碰上他们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他们一下。”
“凤姐,咱俩怎么办?”
“怎么办?——先找个客店住下再说吧。回家的船要四天后才回来哪。”
两个人在街上找了一会儿,看一个挂着“悦来客店”招牌的客店比较顺眼,就进去要了一个房间。客店老板见是两个姑娘住,特意给找了间二楼靠后面比较安静的房间。
客店伙计领两人去了房间,还给打了一盆清水。两人洗了脸,换了衣裳,然后坐下休息。
两人坐在房间里休息一会儿,可是柳如凤越坐越心烦。
“不知道小姨一家得罪了什么人,真是让人生气。”
“还是咱家的地方好,虽然偏僻些,但是没有这些乱事。”
“小姨家不在这里了,咱们这趟就算是白来了。”
“也不算白来,至少咱们知道小姨家不在贵池县城了。”
“我怕母亲知道小姨家的情况后一定会更担心了。”柳如凤本来不是个心事很重的女孩,但是此时她的心情十分沉重。
“咱们回去只跟老夫人说小姨家搬走了,其他的事别让她知道。”
“也只能这样了。”
“凤姐,我看你变了。”
“哪里变了?”
“你变得心事重了,啊!是不是快要嫁人了,所以就更担心父母了?”
“瞎说,我以前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吗?”
“你说呢?嘻嘻!”
柳如凤是个拿得起放的下人,她伸展了一下双臂说:“反正就这样了,再担心也没用,就别再想了,咱们的事也算办完了。走,咱俩去街上逛一下,买些好东西给姐妹们带回去,也算没白来。顺便问一下去九华山怎么走。”
两个姑娘常年在大山里生活,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能有机会再来这种繁华的大城市,就打算买一些稀罕的东西带回去,既可以当礼物送人,也好在姐妹中炫耀一下。
两个人来到楼下,先跟客店老板打听好了去九华山的方法,然后就来到商业最繁华的街区开始逛起来,很快就把刚才的不快抛在脑后了。
两人越逛越高兴,走过一个街口时看见路边有一个老汉跪在地上向路人磕头,嘴里念叨着什么,旁边还跪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头上插着根干草。柳如凤知道这是在卖孩子,就凑近看了一下。
老汉看上去有五十多岁,一身衣服破破烂烂,满脸皱纹,头发花白,两只手的手指也是黑黑的。他身边的小姑娘头发乱乱的,脸上有两道哭过的痕迹,让人看着就心酸。老汉见面前有人停下了,马上又絮絮叨叨地述说起来,听了一下柳如凤大致听明白了。老汉是小姑娘的爷爷,小姑娘的父母都病死了,老汉养活不了她,要找个好心的人家把她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