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佛部的三位头领渡日如年的时候,葛玉郎正在悠哉悠哉地进行着他的探索之旅。鉴于上次发现木薯的经验,现在他把目光盯准了有块根的植物,特别是某些变异的树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探查过三十多种植物后,终于又让他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物种——菊芋。
菊芋又名洋姜,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宿根性草本植物。秋季开花,长有黄色的小盘花,形如菊,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地上茎也可加工作饲料。其块茎或茎叶入药具有利水除湿,清热凉血,益胃和中之功效。宅舍附近种植兼有美化作用。
眼前这种高十几米,碗口粗细,茎上长满毛刺,顶端有一朵花冠直径可达一米的硕大花朵的植物显然也发生了变异,由草变成了树,现在应该叫菊芋树。它的块茎也比原来变大了不少,现在最大的有牛头大小,表皮金属化比较严重,不过块茎内部肉质基本没有变质,还是可以食用的。
菊芋没办法像木薯那样连根拨起,葛玉郎只能苦逼地在土里刨坑,将块茎一个个地挖出来。这片菊芋林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已经深入到地下五六米的地方了还有零星的块茎出现,想要将块茎全部挖净看来是不可能了。
六个牛头大小的菊芋块茎,其它的从拳头大小到人头大小不等,差不多能收三百多斤。小的放藤箱里背着,大的用皮绳串起来拎着,抱起小丫头一路哼着歌就返回了部落。一路上回荡着男女对唱的歌声。
(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男)发了一颗芽,(女)麽杆子麽叶,(男)开的什么花?(女)结的什么籽?(男)磨的什么粉?(女)做的什么粑?此花叫做(合)(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什么花?(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男)丢下一粒籽,(女)发了一颗芽,(男)红杆子绿叶,(女)开的是白花。(男)结的是黑子,(女)磨的是****,(男)做的是黑粑,(女)此花叫做(合)(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荞麦花。(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女)长子打把伞,(男)矮子戴朵花,(女)此花叫做(合)(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什么花?(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男)长子打把伞,(女)矮子戴朵花,此花叫做(合)(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莲蓬花。
……
葛玉郎很奇怪,今天部落战士们的巡逻范围居然扩大到了山下一里的地方,平常他们都在山脚下转几圈就完事了。今天是怎么了,难不成部落里又出了什么事?
还没等他开口问,就发现部落护卫队长王狗头从前面疾速奔来。葛玉郎心里一惊,果然出了大事,不然也不用王狗头亲自跑来。
“怎么回事?”
“大人,你可算是回来了,首领和两位长老都等了半天了,你要再不回来,他们可真要发飚了。”
“出了什么事儿?”
“还不是您那艺术品的事儿。”
“艺术品有什么事儿?”
“大人啊,到这会儿了,您就不要再糊弄我了吧?我们都知道了。”
“知道什么呀,我问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你尽给我扯些没用的,快说,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哎呀,大人啊,就是你那艺术品“能吃”的事儿。”
“嗯?本来就能吃啊,我是问你部落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你老提我那艺术品做什么,说正事!”
“那艺术品就是天大的正事,您知道吗?那东西“能吃”啊!”
“你这不是废话嘛,我当然知道能吃啊,而且我还吃了很多,没中毒啊?”
“哎哟我的大人哎,您没明白我的意思,这么跟您说吧,在部落里新发现一种食物,那可是天大的事儿,那是要举行大祭祀,禀告神灵的,您明白了吧。”
“嗯?你的意思是说不能自己先吃,要先让神灵吃过后,咱们人才能吃?不用了吧,人家神灵什么东西没吃过,还再乎这点东西?”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是说,哎呀,我说不清楚,您还是和首领长老们说吧。”
“没别的事发生,就这事?”
“这已经是天大的事了!”
“那走吧,回去再说吧。”
“大人手里拿得不会又是一种食物吧?”
“你说这个东西?是啊,不过当饭吃就有些勉强,腌成咸菜吃还差不多,清脆可口。”
“真能吃?”
“当然能吃,不过当艺术品摆着看也行?”
“哎哟”,王狗头一个趔趄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上,现在他一听到“艺术品”三个字就一阵头昏眼花。
“快回去报告首领和长老,就说救世主大人又找到了一种新吃食,快去!”这一句话是王狗头对身后的战士喊出来的。
一名战士飞奔而去,那速度快逾奔马。
哎呀,我的那个老天爷啊,两种食物啊,这可是两种食物啊!王狗头激动得不能自已,感觉整个人都有些飘飘忽忽地。
“还楞着干什么,你们真好意思让大人一个人拿着这么重的东西,快搭把手,让大人歇歇。”王狗头现在满眼盯着葛玉郎手里的菊芋疙瘩,生怕再被“败家子”救世主大人当了“艺术品”,还是放在自己人手里放心。
葛主郎倒也乐得轻松,把手里拎着的一串牛头芋交给了身后的战士,自己抱着小丫头走路,正好小家伙也走累了。
一群人走到凌云山脚下的时候正好撞上一路从山顶飞奔而下的首领和两位长老,虽然三个人看上去都一大把年纪了,但那气势却堪比三头下山猛虎,一时间凌云山脚下风云变幻尘土飞扬。
“在哪呢?快拿来我看看!”刚见面,气都没有喘匀,文长老那破锣嗓子就叫嚷起来。
“长老,在这儿呢。”王狗头和五名战士一人抱着一个牛头大小的“洋姜”就亮在了文长老他们面前。
文长老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从腰带上扯下一把骨匕,三两下破开一块洋姜的外皮,从里面切下一小块果肉,放进嘴里就开始生吃,看他闭着眼睛一副享受的嘴脸,葛主郎也就绝了想要提醒他这东西生吃不太好吃的想法。
半晌之后文长老睁开了眼睛,和首领相互对视一眼,并且点了点头,首领便正式宣布部落里又多了一种食物,在场的战士们无不欢呼雀跃。
葛玉郎却很好奇他是如何仅凭尝一下就能确定这种东西没有毒性的,于是悄悄地请教文长老这种辨毒的技能。
文长老高深莫测地挼了挼那几根稀疏的胡须,反问道:”阿郎你是怎么辨别这两样食物没有毒性的?”
葛玉郎也没隐瞒,直言道:“我天生精神力强大,可以直接探查物质结构,一比较就能看出有没有毒性。”
文长老不明白什么“精神力,物质结构”的,只道他天赋异秉,天生有辨毒的本事,也就不再纠结于自己没有这种先天技能,反而追问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两种食物都是树根吧?那你怎么就能轻易地找到这种深埋地下的东西呢?难道这也是天赋异秉?”
葛玉郎摇了摇头,“这可不是什么天赋异秉,我也是找了好长时间的,一开始也是找野菜野果之类地面上的东西,幸亏小玉的提醒,我才发现了木薯,后来把注意力放在地下根茎上,所以今天又发现了菊芋,我也是费了很大的精神力的。”
文长老一副了然的模样,叹了口气,“哎,我想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不然部落也不至于落魄成现在这种样子,能找到两种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唏嘘了一下,文长老的语气又郑重了起来,“阿郎啊,眼看寒季就要来了,又到了储备过冬食物的时候了,明天我安排些人跟你一块去把这两种食物挖回来,今年冬天我们也能好过些,希望别再饿死人了。”
呃?葛玉郎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好好的说着食物的事,怎么就扯到了寒季饿死人的事了?不懂就问是葛玉郎一直坚持的好习惯,“什么寒季?长老在说什么?”
嗯?这回轮到文长老纳闷儿了,疑惑地问道:“你不会是没有经历过寒季吧?”
葛玉郎还没有回答,文长老就自动脑补,“也对,传说中仙界四季如春,是没有寒季的,你没有历过也正常。”
省了自己的一番口舌去辨解,听完文长老的介绍他才知道,原来现在的蛮荒世界分为两个季节,一为暖季,一为寒季。暖季就是现在所处的季节,气候温暖,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另一个就是还剩半个月就要到来的寒季,这个季节里气候寒冷,开始的九天会连续大雪,雪层能达两米多高,封禁大地,植物萧条,动物冬眠,人类只能猫在山洞里靠储备的食物和柴草苦挨。两个季节各占六个月,一年时间对半分割,中间没有丝毫的过渡季节,就那么突兀地由暖季转变为寒季,或者由寒季突然转变为暖季。早期的人类曾因这种突然的气候变化而损失惨重,后来吸取教训形成了在寒季来临之前储备好食物和柴草准备猫冬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天。
葛玉郎没想到还有这种奇葩的气候,老天还真是嫌人类灭绝的不够快啊。首次经历寒季的人类先祖们大概会恨自己怎么就没有进化成冷血动物吧。
文长老紧盯着葛玉郎的眼睛,面色凝重,正色道:“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紧张新发现的食物了吧,不是我嘴馋,我是不希望部落里再有人饿死了,现在每一个人都是部落里最重要的珍宝啊。”
“今年长老倒不用担心了,我发现的木薯和菊芋足够全部落的人吃一年了。”
“真的?这两种食物有这么大的产量?”
“当然,这还只是我的保守估计,而且这种植物很好种植,等过了寒季,我们可以在部落周围选块好地方多种一些,以后就不用为食物发愁了。”
“这,这,竟然还能种植,真有这种宝物?”
文长老红着眼珠子,激动的脸型都有些脱离现实走进印象派的风格了。
“好好,太好了,天赐阿郎于我大佛部,我部复兴有望啊,哈哈哈……”
文长老大笑而去,看样子是要和首领还有武长老一块分享这一天大的好消息,这很符合他一贯以来喜欢得瑟的个性。
葛玉郎突然发现他和文长老的谈话好像跑题了,从一开始就跑偏了,最终也没有问出他辨毒的秘诀,似乎是老家伙故意引开了话题,难道是什么不传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