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在群众中长期流传的固定语句,它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
谚语虽是一种固定语句,但由于它是口头流传的,有些谚语在结构上又是不固定的。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其中“合成一个”有说“顶个”的,有说“凑个”的,也有说“赛过”的。这种结构上的变化,都没有离开它的原意。
我国的谚语源远流长。据《古谣谚·几例》记载,谚语在文字产生以前就有了,有了文字后,才被记录下来。殷代甲骨文和先秦一些古籍中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等构思精巧、哲理深奥的语言,可能就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宋、明、清代,陆续有人辑录汇编成册。建国后,谚语的研究、出版工作更加得到重视。
我国的谚语浩如烟海,内容极其广泛,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谚语大体上可分为社会谚语和生产谚语两大类。
社会谚语是指理想与立志、真理与实践、阶级与爱憎、知识与学习、勤劳与节俭、谦虚与诚实、团结与友谊、爱情与家庭、体育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多具警策、醒人的特点,富于哲理性和教育意义。
生产谚语则涉及农、林、牧、副、渔、气象、日星运行、自然环境、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关联到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土壤学、医药学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谚语的主要特点,是将丰富的内容用浓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能起到使人深省的作用。例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富人一席酒、穷汉半年粮”“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等谚语,不仅思想含义深刻,而且非常形象、生动。谚语的句式一般较整齐,音节匀称,押韵顺口。如“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有麝自然香,何须大风扬”。
读来朗朗上口,使人得到艺术的享受。谚语多用比喻、夸张、拟人、对照、摹状、对偶、排比、反问和形象等修辞手法,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诙谐有趣,说理有力,读了好的谚语,宛如品尝经年陈酒、醇香沁脾。
然而谚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和阶级的烙印。我们在收集和运用谚语时,必须采取分析的态度,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例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等谚语,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反动腐朽思想意识,与今天是格格不入的。有些关于生产常识方面的谚语,由于地理等自然特征的不同,在内容上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在运用时必须把握它的本质特征,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