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脉位于中原帝国的最西边,是帝国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山脉,它宛如一条巨大的青龙盘踞其间,形成了中原与西域的天然屏障。
如此奇景,自然引发了人们敬畏的想象,因它便应运而生了很多奇妙的故事,其中最畅销的版本则要属于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
相传,中原帝国建立之初,华皇一世雄心勃勃,正带领一群能臣猛将开疆拓土,于帝国最西边广阔的平原上碰上了西域种族,言语不通之下,最后酝酿出这片大陆上有史以来最大,最惨烈的战争。
平原上方寸之地,一株之草,都只见肢体,血水而不见一丝绿色。华皇于西筑边城而望,整个平原如同铺满尸体的城墙,双方人马尽困于这尸海两端不能前行。
忽一夜有阵阵怪风吹来,空中被极浓的血腥味完全覆盖致人瞬间窒息,金戈交筹,铁马嘶鸣,喊杀之声,哀嚎之音,由远及近,由轻喃耳语到炸耳轰鸣。
这声与空中闪电齐出,异象频起之际,最后竟幻化成一声震天龙吟响彻天际。
彼时风势越来越大,越吹越急,形似漩涡,直袭空中云朵。平原上的尸体全被袭卷一空,远看时犹如一条巨大的龙形在平原上肆虐。
毫无征兆之下,风骤然停在平原正中,伴随着又一龙吟响起,但见里面飞出一条巨大青龙,就此盘踞在原来的那块平原上,便形成了现在宏伟的青龙山脉。
时间流转,经过了五百年的休养生息,中原帝国越加的强盛,百姓富足,青龙山脉再也抑制不了人们西去的欲望,特别是能带来丰厚利益的西域特产,更是无法阻止商人们前进的脚步。
如今的青龙山脉正被逐渐踏出一条通往西域的小道,偏僻幽静,人迹罕至,同时也因此产生了以此为生的山贼团伙。
其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山贼却是传说扎住在青龙山脉,龙之逆鳞处的青龙寨。
关于这个寨子所流传出来的血腥事件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吓唬人的话题,寨子里的三位当家也早被人们所熟知,个个都是官府通缉榜上的常年通缉犯。
而就在这穷山恶水,凶煞之人聚集的地方,如今却来了一位年轻的和尚。
“小僧所说的灵魂,并不是指一个活生生的事物。小僧用它来统称为人的精华,它可以包括人的记忆,情感,生命。
我们的灵魂天生是空白的,所以我们学习,我们经历,我们用眼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嘴巴去尝,用身体去触摸,用头脑去思考,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填补我们灵魂的空白。”
此时夕阳当头朝着和尚的光头照下,微风轻轻拂过他的僧袍,在场十个山寨里的小头目听了和尚这话都短暂的陷入了沉思,就连刚才一直没有发言的,山寨夫人的异族丫鬟,一双美目都盯着和尚看。
这话自然没有让人一下子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魔力,可它能无关于血腥阴暗,尔虞我诈,快乐忧伤,它让人感到一种无需辩白,生命的纯粹。
“各位施主,太阳快下山了,下回我们再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先把这第一课程说完,再说回我们这首诗。”
课程?想来列位看官看到这里已然迷糊,这山贼窝里来了和尚不说,怎么还让和尚给山贼们上起了课?
且莫要着急,眯眼休息一会,喝杯茶,再慢慢看来。
咱们说的这位和尚,法号大海,年龄只在十八九岁之间。
出身并不是以武功闻名天下,九华山上中原帝国的国寺,唯一寺,而是同样来自九华山深处却是某处不知名山峰的荒野古庙。
这古庙早以露出残破迹象,常年不见一个香客,偶有来人也只是成了山里猎户们的临时落脚。
庙里唯一的生气只剩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以及那还算新颖些的庙门上金漆牌匾,地藏王庙。
老和尚是小和尚的师傅,猎户们都称他为慧源大师,据他所说这庙的历史比那唯一寺还要久远,是真佛修行过的地方,佛法真正的发源地。
至于小和尚的来历那得追溯到十几年前迎冬后的第一场雪。
那天天气骤冷,乌云盖顶,天空中飘来成片雪花,慧源大师于庙中静坐惊醒,冥冥中感到庙外某处似乎随着这风雪飘来些许佛意。
和尚不敢怠慢,起身往外游走寻觅。
雪越下越大,慧源大师寻觅了半天,也没有见到特别的事物。眼看着前无去路,来路将断,和尚疑惑起是不是自己产生了错觉。
就在这时,一茂密草灌之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婴儿啼哭。
慧源大师一个箭步上前扒开草丛,看见了一个眉心有颗黑痣的弃婴正啼哭不止,四周不见人影,赶紧抱回庙中抚养。
在慧源大师看来,这弃婴既然是自己感受到佛意寻来的,那必然是与我佛有缘。
果不其然,这小娃三岁便能背诵经文,五岁之时已能说出颇为高深的佛里见解。
和尚教育并不偏重佛里知识,可小娃对此却情有独钟。
眼见如此,和尚也不忤逆佛意,等小娃到了八九岁之时,找了几位猎户观礼,便替他受了戒,取法号为大海,喻为大海无量,心无量,至此大海和尚开始正式修行起了佛法。
要说这慧源大师敢称此庙是真佛修行过的地方,佛法的发源地,倒也不是没有一点干货。
说起要教大海一点防身的技能之时,把他引到一间满是灰尘蛛网的藏经阁里,里面随意散落了百来本的书。
世人绝想不到这些随便拿出一本来,都将是惹起江湖上血雨腥风的绝顶武功秘籍。
师傅对此告诫大海,书可随意观看,但武功只能择一本研习。大海对武似乎不甚在意,只当是闲暇时的阅读消遣,最后在师傅的强迫下,才勉强练了本用来防身用的横练功夫《铁布衫金钟罩》。
大海的心思全部放在了一本佛经上,那是师傅在他受戒那天给他的,只有薄薄几页,封面是硬质牛皮,印着金漆书名,《佛经汇总概略》,没有署名。(以后简称,佛汇。)
照师傅的说法,这本书是这地藏王庙的唯一典藏,是真佛离去时留下来的唯一一件圣物,记录一些佛经,可若是有慧眼时,每天能打开一次,可以从中看到不同于佛经的大千世界的所有知识。
机缘到时,说不得便是大海的成佛之机,务必妥善保管。
大海在接过这本书后,想来是真有慧眼,每天在固定时辰翻开这本书,竟然都能看到不一样的精彩内容,而这就是大海为之着迷的原因。
这样神秘莫测的事对于大海来说,似乎并没有觉得不妥,他不知道其实他师傅研究了无数个日日月月,也只能从这本书里看出一卷金刚经而已。
就这样在经过了将近十年的精心修佛,大海突然心血来潮,想外出游历,于是辞别了师傅,第一次从那荒野古庙中走了出来。
好,列位看官,说到这里,咱们书归正传。
就说这大海和尚打从地藏王庙出来,一路化缘向西而来,越过十八九镇,并没有多做停留,直接到了这青龙山脉的脚下。
瞧他这架势,是准备去西域走一趟的。
要说这当今天下,不说这唯一寺武僧的名气,佛法盛行,世人也皆知和尚并无多大的油水,对于僧侣也颇多礼遇。
山贼就算多日未开张,也犯不着打劫一个清苦远行的小和尚,更不用说还是这最大的山贼窝,青龙寨。
和尚怎么就走到了青龙寨里呢?
这事是大海和尚自找的。
那日大海刚赶到了青龙山脉脚下的青龙镇,已是入秋时分,天气逐渐转凉,略作休息之后,他并不打算多作停留,赶巧碰上了一队正准备进山西去的商队。
大海找到了商队的领队,希望可以结伴而行。
领队起初不愿,怕看起来一副瘦瘦弱弱的大海会拖累商队的脚程。
幸好护卫的镖头知道是个和尚,敢独自行走江湖,该有几分功夫,于是出声挽留,若是有事,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个帮手。
领队觉得有理,这才让大海加入了他们。
这商队的规模并不大,带的货物不多,也就是十来人,几匹马。
这十来人个个都是好手,就连领队也有几手功夫防身,碰到小伙山贼自信能轻松解决,至于大伙山贼就为这点货物也犯不着大动干戈。这是商队走这青龙山脉走出来的经验,货物要细,人马要精。
商队脚程也快,才半天工夫就已经走了大半的路程。
大海与镖头谈得甚来,一路听他聊与山贼之间的那点事,有血腥交锋,也有危险智斗,引起了大海心理的一点心思。
这当口,镖头眼尖,看到前方密林里似乎有人影晃动,赶紧挥手示意人马停下戒备。
“哟,各位爷,还挺机警的嘛?看来爷这回是碰上了硬茬咯。”
随着这吆喝的声音,前方密林突然窜出了大约十人左右,个个手持兵器,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镖头看到这伙山贼的人数,心里松了口气,可又细看领头那人手里转着两颗钢珠,一副无畏的样子,心里又有点打鼓,怕是还有埋伏,正打算开口探探口风。
“各位施主,你们好,请问你们就是山贼吗?”
没成想,身材瘦弱,面容清秀,眉心有颗明显黑痣的大海和尚已经慢悠悠的走到前去,一句话就把双方人马都给问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