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融化,原野上已呈现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象。踏梦公司PVC防滑垫的生产也步入正轨。生产规模上去了,但销售却出现了“瓶颈”,库里有了一些产品积压。为了尽快地打开市场,彭景江把能出去的人都打发出去,用最原始的手提肩扛的方式,到省内外的各个城市、县镇的超市商场、集市及日杂专卖店****推销。家里有祁丹坐镇,日常的生产管理基本不用彭景江操心,彭景江也亲自出马,四处奔波,寻找销路。
彭景江与销售经理小汪来延吉已有几天了。为了节省支出,他们住在一个交通便利,但价格便宜的地下室旅店里。小汪聪明机灵,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伙子,彭景江就让他去超市商场有规模上档次的地方去商谈,自己则去一些集市小店、商业街等地方与商贩打交道。有了分工,他们便拿着地图,清早出门,日落而归。这样几天下来,彭景江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那些小打小闹的商贩不是把价格压得很低,就是订的数量太少,很难成交。不过,小汪还是有一些收获,有几个超市虽然订单不多,但有的超市同意摆台试卖。这就是好的兆头,有了这初步的接触,就可以争取到下一步的打开局面。因而,彭景江在懊恼自己的同时,却欣喜地发现了小汪的公关能力。
小汪叫汪剑锋,是祁丹从人才市场招聘来的商贸专业的大学生。祁丹的宗旨是,销售、采购、财务、设计等专业性比较强的重要岗位,一定要找有经验或懂得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来担任。而那些跟随彭景江多年打拼下来的兄弟,则给一些粗放型的管理岗位。对他们可以提高待遇,但不可掌握重权,否则不利于公司的管理及发展。彭景江对祁丹的思路十分认可,但对“愣奔头”苗犇却开了绿灯,让他担任主管生产的副总。祁丹知道苗犇对彭景江的忠诚之心,尤其在铁路广告招标的事情上,彭景江在心里总觉得对苗犇有亏欠,也就同意了彭景江的请求。而其他元老级的有功之臣虽有董事的身份和待遇,但都安排在各个管理部门中的副职或中层岗位。祁丹认为,小汪虽然年轻没经验,但思维敏捷,办事细致谨慎,少有年轻人的愣头愣脑及不计后果的冲动,经过磨炼,会是一位很有潜力的销售管理人才。所以与彭景江商议,让彭景江多带带他,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晚上,小汪照例泡了两碗方便面,招呼躺在床上闷闷不乐的彭景江吃饭。彭景江勉强起来,没吃几口就放下叉子,穿上衣服要出去走走散散心。
小汪不放心地问:“彭总,用不用我陪你?”
彭景江说:“不用,你先想想下一步的行动安排,等我回来咱们碰碰头。”
小汪叮嘱说:“彭总,注意点,有事给我打电话。”
彭景江答应一声便走出门去。
彭景江漫无目的的行走在宽阔的大街上,在霓虹灯的闪耀中,他郁闷的心情渐渐地被愉悦的感受所取代,景色宜人意味着生活的美好,现在自己也是身在其中啊。在一个琳琅满目的橱窗前,他停下脚步,借着玻璃的反衬,他看到自己因奔波劳累而显现出的土气猥琐的形象。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想必是自己的气质风度不够,影响了人们对自己的重视度。重视不够,也就影响了销售渠道的畅通,看来我得改变一下自己。他对着橱窗正了正衣领,把头发理顺,旋转了一圈,冲橱窗里的模特假人招手做个鬼脸,心想,等着吧,我让你踩着我们的“踏梦”地垫,说“感觉好极了”。此时的他,心情豁然开朗,脚步也就轻盈起来。
在拐角的墙边,一对恋人卿卿我我地黏着,心里勾勒着美好憧憬的彭景江走到跟前才猛然发现,差一点撞到他们身上,双方都吓了一跳,那男的显然要在女友面前显示自己的威风,瞪着眼睛喝斥彭景江:“哎哎,想啥呢,这么大的人看不着啊?”
彭景江连忙闪开,边退边陪着笑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让老婆撵出来了,正犯愁呢,打扰你们了,你们接着忙,接着忙。”
在市中心转盘广场的南侧,一个在建大楼工地上正在挑灯夜战,机器轰鸣,人影攒动,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彭景江想看个究竟,刚走进广告挡板墙,就被一位老大爷叫住。老大爷警惕地问:“你是干什么的?怎么随便就闯进来了。”
彭景江如实回答:“路过,见这里挺热闹的,就进来看看。”
老大爷挥着手往外赶着彭景江:“走吧走吧,灰土暴尘的,有啥好看的。”
彭景江觉得走累了,想歇歇脚,就笑着迎上去,递给老大爷一支烟,说:“这是盖什么楼哇,非得没日没夜的干?”
老大爷接过烟,看看牌子,点点头说:“这烟不错啊,你不是本地人吧?”
彭景江赶忙递上打火机,帮老大爷把烟点上,回答:“我是松江市人,到这儿来办事。”
“松江市人?”老大爷上下打量了一遍彭景江,吸口烟,口气亲近地说:“那咱们还是老乡呀,这座大楼就是我们万家集团在盖呢。”
“万家集团?”这回轮到彭景江露出惊讶之色,“你是说,这大楼是扈老板的万家集团承建的?”
老大爷现出自豪的表情:“对!怎么?你认识我们扈老板?”
彭景江点点头,说:“认识是认识,不过你们扈老板赫赫有名,财大气粗,我和他没法比。”
老大爷接上说:“这么说,你也是一个老板呗。”
彭景江摆摆手,说:“我们是一个新兴的公司,规模还很小,不值一提。你们这盖的是什么楼?”
老大爷用夹着烟的手指着大楼说:“告诉你吧,这是韩国出资兴建的釜山酒店,五星级的,延吉第一家,要赶在年底前开业。”
“噢,是酒店。”彭景江脑子里立时闪现出酒店的大厅、客房、浴室卫生间等都铺上“踏梦”地垫的样子,就迫不及待地问:“这楼要盖几层?没说是什么规模的,有多少个房间?”
老大爷想了一下,说:“楼层,可能是七层。其他么,我可就不太清楚了,”说着,他指了指一排简易房说:“那里是指挥部,你白天问问他们吧。”
彭景江兴奋异常,连连道谢地离开建筑工地。
第二天,彭景江让小汪去商业街碰碰运气,而自己到商店几番挑选,买了一套因是样品而打折的品牌西装,又买了一双因积压而甩卖的纯牛皮鞋。回到旅店,用毛巾沾清水,把西服好一顿擦,又把鞋亮亮地打上鞋油放到床下,去发廊理了发,再到浴池洗了澡。小汪耷拉着脑袋回来,本想检讨自己,没想到焕然一新的董事长非但没有问他一天的情况,而是拉着他要去饭店喝点酒,让他惊讶加意外,董事长这是遇到什么好事啦?
衣冠楚楚的彭景江出现在釜山酒店筹建办公室门前,他没有贸然进去,而是站在工程项目揭示板前,装作浏览揭示板,暗中观察屋里的情况。屋里,一位四十多岁,头发又黑又亮的微胖男子稳稳地坐在办公桌前,旁边的一张长条沙发上坐着几个人,他们好像在交谈什么,谈了一会儿,坐在沙发上的人从随身带的拉杆箱里拿出几个大号本子,摊开在桌子上,是各色的大理石样本,态度虔诚地介绍着,而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微胖男子,微闭着眼睛似听非听,面无表情。
一会儿,微胖男子在众人的簇拥中走了出来,他边走边用生硬的汉语说:“我们酒店的要求是高标准的,使用的所有材料都要通过招标来确定,你们也只能通过竞标来参选。”陪在旁边的人连连点头哈腰,“那是那是,这我们知道。今天咱们小聚一下,就是为了相互深入了解,加深感情,交个朋友。感谢朴总能赏光。来来,坐这个车。”一行人来到一个轿车前,有人开车门,有人用手挡棚,侍候朴总坐稳,两辆轿车从彭景江身边驶去,扬起一片尘土。
见屋里只有一位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在打扫卫生,彭景江走了进去,冲小姑娘微微一笑,礼貌地问候:“你好。”
小姑娘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恭敬敬地给彭景江鞠一躬,“先生您好,请问您有事吗?”
彭景江回答:“噢,我是松江市踏梦公司的,到延吉来办事,看到你们在建的酒店很气派,就过来看看,看有没有可能为你们做点什么。”
小姑娘又一鞠躬,说:“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我们朴总刚刚出去,等他回来您问问他。”
彭景江一笑,问:“那你是……”
小姑娘回答:“我姓李,是釜山酒店筹建办的文秘。”
彭景江点点头,说:“是李秘书,你们老总不在没关系,我就是先来看看。姑娘,啊李、李秘书,你们韩国人长得真是漂亮,而且你的汉语说得这么好,是在哪学的?”
李秘书脸一红,略低下头,“我不是韩国人。”
“你不是韩国人?”彭景江瞪大了眼睛。
李秘书接着说:“确切地说,我是朝鲜族的中国人。”
彭景江做出夸张的惊讶状:“哎呀呀,了不起呀,能在这么大的酒店里当文秘,了不起!看来,你的韩语一定是很棒的。”
李秘书捂嘴偷偷一笑,请彭景江坐在沙发上,用纸杯为彭景江接了一杯水,放到他面前的茶几上,用手捋了一下头发,说:“先生过奖了,我是延边大学韩语系的学生,临毕业,正赶上釜山酒店筹建,经人介绍,就来到这里了。”正说着,电话铃响,小姑娘接起电话,用韩语说了一阵,放下电话,对彭景江说:“实在不好意思,我有事要出去一下,您看……”
彭景江站起身,“没关系,李秘书,等我准备好了再来。”走到门口,彭景江突然想起,回身问:“对了,李秘书,你这儿有没有介绍酒店情况的材料?”
小姑娘停顿了一下,点点头,从靠墙铁柜里拿出一本宣传手册,递给彭景江,说:“这是我们酒店的基本情况,看看能不能帮到您。”彭景江接过宣传手册,道谢着离开小姑娘。
回到旅店,彭景江把釜山酒店宣传手册摊在床上,对凑过来看的小汪兴奋地说:“我找到了一个大商机,你看,这是一个五星级国际化的酒店,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七层,预计年内开业。你帮我算一下,如果一个楼层有四十个房间,浴室、门口、台阶都用上咱们的防滑地垫,这是什么数目?”
小汪大脑高速运算后,告诉彭景江说:“彭总,两千到三千张。”
“噢,这好像是不太多。不过……”彭景江沉思了一下,把手往宣传手册上一拍,“我现在想的不止这些,如果再能把配套的室内装饰及日用品都揽下来,那可就有帐算了,其效益一定是非常可观!”
小汪也被彭景江的情绪感染了,兴奋地说:“彭总,如能按您说的那样,咱们公司可真就大翻身了!不过……咱只有防滑地垫啊?别的……”
彭景江把宣传手册收起,跳下床,打开行李箱,边往里面装东西边对小汪说:“先甭管那些,你去退房,咱现在就去火车站连夜回去找祁总,让她想办法拿主意,坚决要把这项目拿下来!”
小汪爽快地答应一声,开门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