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
唐代有个叫子兰的,昭宗间曾任文章供奉,所写《诫贪》一诗,是他终生的明鉴。诗中写出了贪得无厌必自亡的道理:“多求待心足,未足旋倾覆。”
明代进士于谦曾任山西、河南、江西等地巡抚,为政清廉。有诗自鉴:“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苟图身富贵,剥民脂膏。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
清未刘孟扬先后任河北磁县、永年等三县知事,任内两袖清风,颇有政声。他作有一首《戒贪铭》,此诗明白如话,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居官为民、淡泊名利的可贵精神。
“财富人所羡,但须问来源。来源果正当,虽多不为贪。来源不正当,清夜当自渐。人皆笑我痴,虽痴亦自适。不痴何所得,痴又何所失。居官本为民,贪求非吾志。钱多终非福,人格足矜持。富贵等浮云,虚荣难几日?人生数十年,所争在没世。”
“名利”二者古来今往引得无数人痴狂其中,做尽嬉笑怒骂等众生百态,到终了也不过转眼云烟。“富贵于我如浮云”者,体现了看透世情后的旷达和淡然,是凝练人生精华的智者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