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多数客户对富士康的产品是免检的,因此,一旦发现问题,产品可能已经在生产线上了。客户发现问题,在3小时内,富士康人员就会收到电话,同时E-mail也发过来了。在弄清楚问题的状况以后,必须在8小时内把它反馈到工厂,而工厂的品保单位则必须在24小时之内拿出8D报告。在收到8D反馈之后,又必须马上赶到客户那里,同客户的工程师对8D的内容进行一项一项的审查——“哪里有错?”“为什么会出错?”“如何才能不犯错?”这些光说是没有用的,客户要的是具体的改善措施。作出了改善对策与承诺之后,工作并没有结束,通常情况下,还必须要面对他们的上级主管。一般在72小时到一周的时间内,客户便会约定一个时间叫你去,通常会有八九个人和你吃饭。吃饭中不停地对你进行“讨伐”,等到吃完了,你才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吃,哪有吃饭的心情啊,恨不得钻到餐桌下面去。
陈清龙说:“品质是前提,是基本,做好品质是必需的,是不能通融的,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品质出问题,就会丢订单、丢生意。面对客户投诉的时候,最让我头疼的是,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在不断地发生?我们为什么没有按照系统去做?我们的作业员一定要端正心态,严格按照标准去做事。”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如此,不过对于富士康这样的IT企业,这句话尤其重要。”郭台铭看得更宏观、更深远。
1998年9月,亚洲金融风暴强劲袭来,在迈向21世纪的大门口,IT产业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氛围一片惨淡。当时,在美国,迪吉多已经被康柏兼并;在台湾,味全更换门庭。全球汽车、金融、医药等产业的并购案一宗接一宗。
曾经,迪吉多是比尔·盖茨心仪的标杆企业,但是今天,微软已经成为全球软件业的霸主,而迪吉多则落得个从美国纽约股票市场退市消失的悲惨结局。
这些都表明,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退则消亡。经营企业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在“进”的过程中,进慢了也会被淘汰,进错了更是失败。
郭台铭认为,人可以活到70岁,但任何一家公司能存活30年已经不容易。尤其是在电脑、通信、消费电子等3C产业,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更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挑战。既然进到这个行业,就是一条不归路,没有选择,也没有退路,只能继续往前走,并且要走得快、走得对、走得准,又富有变化,才能走得更长远。
郭台铭还表示,没有品质就没有生命。企业要活过30岁,必须依赖品质,没有成长就没有明天。“我们这种产业打拼,只有成长一条路。品质与成长,都来自对‘快、稳、准’的把握。‘快、稳、准’是3C产业的特性,强调‘稳’是应该的,但我们同时要适应快速的变化和准确的变化。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不能及时变化,或变得不准,如库存建立不准、产品研发预测不准、对经济的景气循环预测不准,就只能落伍、只能被淘汰。”
质量管理四观念
如何保证质量?富士康有四项质量管理观念,它们融合在公司上下各个环节中。
轿子观念
做好一个产品,需要产品设计、制造、营销各单位紧密配合。营销单位设立的海外据点仔细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产品设计单位彻底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制造单位把客户的需求转化成产品,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需要团队协同运作。
郭台铭将此比作抬轿子。开发单位的人员在轿子前面抬,制造单位的人员在后面抬,前后互相搭配,一起上山、下山。遇到绊脚石,前面的人抬脚不告诉后面的人,后面的人看不到,就可能被绊倒。
郭台铭认为,富士康犯了很多的错误,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未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做事:制造单位未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在哪里,营销、设计单位了解了但未及时告知制造单位。所以,首先要弄清客户的需求,在不清楚客户的需求前,制造单位不要接单,否则只会造成客户的抱怨。
傻瓜观念
新产品开发出来后,就进入了量试到大量生产阶段。为了确保品质稳定,制造单位把作业规范、检验规范完全书面化,进而制定成可以控制的作业系统,由此来控制质量运行。什么是可以控制的作业系统呢?比如成型机开机后,模温如果达不到规定的温度,成型机就不能生产;成型生产条件一经确定,在制程中达不到或有变化,成型机就会自动停止。由此确保无论谁去操作都是一样,从而保证质量。
郭台铭要求把控制作业系统设计成像傻瓜相机一样。手动照相机的时代,一般人不经过培训是不会使用的,照相时要先调好光圈与焦距,有时调了半天,照出来的仍是模糊的相。随着傻瓜相机的问世,使用就方便了,没有接触过相机的人,也能照出清晰亮丽的照片来,人人都能操作。
富士康就是用这个理念来改善成型条件的控制,只要给成型机配备一台电脑,就可以控制机台压力、水、模温等。成型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电脑便自动要求停止。此外,还可以配备自动照相机显影设备来进行检测。为了精确检查产品外观及尺寸,富士康的设备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纪律观念
郭台铭举了一个案例:日本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饼干公司,每天有大量观光的客人来参观。饼干生产特别强调制造过程的环境卫生,但客人们出于对该厂产品的羡慕或好奇,都会禁不住去触摸产品,有时候上完厕所后经过生产线也要摸一下产品。这就产生了一个困扰——由于日本冬天洗手很冷,很多客户不洗手就出来接触产品,肯定会造成产品品质的问题。怎么办?刚开始,这家工厂雇人督促客人洗手,但是不行,因为总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后来,这家工厂想出了一个妙招,在水龙头和厕所门上安装了一个光系统,不洗手就无法开门出去。这样,就杜绝了饼干的触摸污染。
对于一家像富士康这样庞大的工厂,彻底依靠系统、标准管理产品品质是难以做到的。虽然有标准,但是80%以上的质量事故还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有的产品第一批没有问题,到第六批时突然出了问题,就是因为有人没有按标准来做。
执行标准,必须依靠纪律。因此,郭台铭常说:“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
智慧观念
富士康要求公司主管成为知识工作者,用脑子做事、用思想做事、用知识做事。知识即权力,知识即财富,知识即希望。
郭台铭认为,一个人只掌握书本知识还不够,那只是一名知识工作者,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快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与失败不要气馁,要注意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锲而不舍地追求新知。知识+技术+经验+毅力=智慧。富士康的干部应该成为智慧型工作者。
质量管理还要依靠工作现场全体员工的智慧。富士康广泛地开展了QC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很多问题就是由QCC发掘的。因为现场人员最清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领导匆匆到现场看过一遍难以看出问题,品质管理员在现场巡视,也不能看出全部问题,只有生产线上的员工才能把问题找出来,也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一个人肚子痛,痛在什么位置,痛到什么程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但他可能不知道是什么病,该吃什么药,该怎么治。要靠所有的现场活动把问题发掘出来,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去改善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