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林,(Linus Carl Pauling 1901—1994),化学家。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1922年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192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22—196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任教,1931年任化学教授。1967—1969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教授。1969—1974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1974年任荣誉教授。主要研究结构化学。曾于1973年9月和1981年6月两次到中国进行访问和讲学。他因对化学键本质的研究而获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还获得1974年度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前苏联1977年度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等多种奖章。著有《量子力学导论》(1935)和《化学键的本质》(1939)等书。
费密
费密,(Enrico Fermi 1901—1954),物理学家,对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中子物理都有重要贡献。在他领导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为原子能的利用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1901年9月29日出生于罗马。1918年进人比萨大学,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继而去德国格丁根大学随玻恩工作,后又去荷兰莱顿大学随厄任费斯脱工作。1924年回到意大利,在罗马大学任教,1925年到佛罗伦萨大学任讲师。1927年回罗马在帕尼斯佩纳大道的物理研究所工作,并在罗马大学担任第一任理论物理讲座。
1926年初,他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提出电子应服从的统计规律—费密—狄喇克统计。1927年冬,他根据费密—狄喇克统计原理建立了一个原子结构的模型理论——托马斯—费密模型。1933年,费密提出了B衰变理论,成功地解释了B衰变现象的许多特点。由于中子核反应的发现,他获得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8年意大利颁布了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法,由于费密的妻子是犹太血统,他于1938年11月利用去瑞典接受诺贝尔奖的机会,携带家眷离开意大利去美国,先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后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1939年N·玻尔去美国时告诉他钠裂变的消息后,费密就着手探索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可能性。在他领导下,他和助手们在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使它达到临界状态,产生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这一成就是原子能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后费密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为了反对把原子能用于战争目的,费密于1946年初离职回到芝加哥大学任教,转入粒子物理这个新领域的研究。一批有为的青年慕名来到芝加哥大学,聚集在他的左右,其中如杨振宁、李政道、盖耳—曼和张伯伦等人,后来成为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的同步回旋加速器建成以后,费密和他的小组于1951年发现了第一个核子共振态。1954年11月29日费密病逝于芝加哥。
林白
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 1902—1974),著名飞行家。1902年2月4日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1974年8月26日卒于夏威夷。1925年为少尉飞行员,从事航空邮运。1927年5月20日单人驾驶一架仅有一般飞行仪表的“圣路易斯精神”号单翼机从纽约罗斯福机场起飞,21日在巴黎布尔歇机场降落,不着陆飞越大西洋成功,飞行时间33小时30分,航程5810公里,实际飞越大西洋水面时间为28小时,林白以此而闻名于世。1929年,林白由其妻陪同作欧、亚、非洲之间的勘察飞行,航程46400公里。1933年为测试北、南大西洋航线,林白又飞行48280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美国航空公司和美国空军技术顾问。
冯·诺伊曼
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著名数学家。1903年12月3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57年2月8日在华盛顿因患癌症去世。从小就显示出数学天才。1921—1925年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当学生,但并不听课,只是每年按时参加考试;并于1921年入柏林大学,1923年人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化学,1925年取得化学工程师的资格。在此期间,也听数学课,受到了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施密特和H·外尔的思想影响,开始研究数理逻辑。1926年春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去格丁根大学任希尔伯特的助手。1927年任柏林大学讲师。1929年任汉堡大学讲师。1930年应聘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33年成为新建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研制原子弹的顾问,并参加研制计算机。1954年成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并移居华盛顿。
冯·诺伊曼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他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40年以前,主要是纯粹数学的研究。1940年以后转向应用数学。如果说他的纯粹数学成就属于数学界,那么他在力学、经济学、数值分析和电子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则属于全人类。
冯·诺伊曼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L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设计提出过建议,1945年3月他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EDVAC(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设计报告初稿,这对后来计算机的设计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确定计算机的结构,采用存储程序以及二进制编码等,至今仍为电子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组织家。美国研制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主要技术负责人。1904年4月22日生于纽约,192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其后两年间,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和德国格丁根大学研读,在玻思指导下于1927年获得格丁根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再次去欧洲,先后在荷兰莱顿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工作,得识泡利。回国后,1929—1942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任教和做研究工作。1946—1966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院长。1967年2月18日患喉癌在普林斯顿逝世。
奥本海默从青年时代起主要从事物理学的理论工作,在原子核理论、量子场论等方面都有过贡献。1942年奥本海默负责筹组了属于曼哈顿计划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次年任该实验室主任。在此期间,他组织领导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研究、设计了首批原子弹。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反对美国制造氢弹,主张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曾受到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即所谓奥本海默案件)。奥本海默培养了许多理论物理学家,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新的物理学中心的形成。
贝特
贝特,(Hans Albrecht Bethe 1906—2005)物理学家。1906年7月2日生于德国的斯特拉斯堡(今届法国)。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物理,在慕尼黑大学研究理论物理学,并于1928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他的论文是关于电子衍射理论的,迄今仍有重大价值。1930—1933年在慕尼黑大学和蒂宾根大学任教。1933年离开德国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布里斯托尔大学,1935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1941年入美国籍。1938年贝特推测太阳能源可能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的热核反应,但直接反应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了“碳循环”的解释。196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贝特任曼哈顿计划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理论物理部主任,负责设计原子弹。1954年贝特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长,1957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和美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被授予费密奖。1970年贝特回到天体物理问题的研究。
阿尔福斯
阿尔福斯,(Lars Valerian Ahlfors 1907—),数学家。1907年4月18日生于芬兰赫尔辛基。1930年在赫尔辛基大学获博士学位。1932年起先后在赫尔辛基大学和哈佛大学任副教授,1938年回赫尔辛基大学任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去美国,一直在哈佛大学任教授。195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贡献是在单复变函数论方面。1929年解决当儒瓦猜想,1935年建立覆盖面理论,因而获1936年首次颁发的费尔兹奖。后来转向黎曼曲面的研究,1981年因在几何函数论方面的有效新方法的创立和根本性的发现而荣获沃尔夫奖。他是迄今为止获得上述两项世界数学最高奖的仅有的两个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复分析》(第2版,1966;中译本,1984)。
巴丁
巴丁,(John Bardeen 1908—),理论物理学家。1908年5月23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城,1923年入威斯康星大学电机工程系就学,毕业后即留在该校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1930—1933年在匹兹堡海湾实验研究所从事地球磁场及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1933年到普林斯顿大学,在维格纳的指导下,从事固态理论的研究。1935—1938年任哈佛大学研究员。1936年以《金属功函数理论》的论文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8—1941年任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41—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1945—1951年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研究半导体及金属的导电机制、半导体表面性能等基本问题。1947年和其同事布喇顿共同发明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一个月后,肖克莱发明PN结晶体管。这一发明使他们三人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并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1年迄今,他同时任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和电机工程系教授。他和库珀、施里弗合作,于1957年提出低温超导理论(BCS理论),为此,他们三人被授予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同一领域(固态理论)中,一个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晚年他研究如何用简单而基本的成分理解大自然非常复杂的性质,对整个近代理论物理学发展提出明确的见解。1980年他发表题为《物质结构的概念统一》的总结性论文。
弗洛里
弗洛里,(Paul John Flory 1910—1985),高分子科学家。1910年6月19日生于伊利诺斯州斯特灵。1985年9月9日逝世。1934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杜邦公司,进行高分子基础理论研究。1948年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1957年任梅隆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1961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1975年退休。195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弗洛里在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贡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他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是高分子科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有《高分子化学原理》和《长链分子的统计力学》等。
卡尔文
卡尔文,(Melvin Calvin 1911—1997),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1911年4月8日生于明尼苏达州,1931年毕业于密歇根矿业技术学院,1935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1947年为教授,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化学生物动力学组组长、化学生物动力学室主任、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副主任等职。并曾任美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1963—1964)和美国化学会理事长(1971)。经9年左右的研究,终于弄清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的循环式途径,即光合碳循环,被称为卡尔文循环。为此,获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他除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及综述外,还著有《同位素碳的测量及化学操作技术》(1949)、《碳化合物的光合作用》(1962)、《化学演化》(1969)等书。
布劳恩
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 1912—1977)著名火箭专家。1912年3月23日生于德国维尔西茨(今波兰维日斯克),1977年6月16日卒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早年就读于瑞士苏黎世技术学校。1932年毕业于柏林工学院。1934年获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22年受聘于德国陆军军械部,作为W.R.多恩伯格的主要助手从事火箭研究。1934年研制A-2火箭,并在库默斯多夫附近的试验场试射火箭成功。1937年转到佩内明德研究中心,任技术部主任,领导设计A-4(即V-2)火箭。1945年德国投降,布劳思到美国陆军装备设计研究局工作。1950年转到红石兵工厂研制弹道导弹。1956年任陆军弹道导弹局发展处处长。在他的领导下先后研制成功“红石”、“丘比特”和“潘兴”导弹以及“丘比特”C火箭。1958年1月31日,用他设计的“丘比特”C火箭(改名为“丘诺”1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1958年10月,布劳思成为新建立的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领导成员。1960—1970年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1961年任J.F.肯尼迪总统的空间事务科学顾问,分管“阿波罗”工程,领导“土星”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1969年7月,用他领导设计的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火箭)第一次把人送上了月球。1970年他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1972年辞去副局长职务,担任费尔柴德工业公司的技术发展副经理。布劳思业余爱好写作,他本人或与别人合作撰写的著作有:《火星计划》、《高层大气物理学和医学》、《航天医学》、《越过空间前沿》、《征服月球》、《火箭学和空间旅行史》、《月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