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学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体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事业。
首先,大学体育是我国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其次,大学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对大学生身心自我完善,乃至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水平都有深远的意义。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不仅是对自身完善和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也是成为社会体育骨干,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大学体育是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建设精神文明的需要。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张,需要健康、文明、和谐的课余文化生活,以适应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活动能使校园充满活力和生机、丰富课余生活,通过参与和观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可促进大学生体能和智能发展,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大学体育的地位归纳如下:
①大学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大学教育中,德育是方向,智育是主体,体育是其他教育因素的基础;③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④大学体育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建设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大学体育的作用归纳如下:
①体育能增强学生的体质;②体育有助于德育的发展;③体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④体育能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健康发展;⑤体育能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3.2大学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1.大学体育的目的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体育的功能及我国的国情,大学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培养良好道德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毕生事业建立良好的基础,使之成为合格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学体育的任务
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学校体育要完成下列基本任务:
①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使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抵抗疾病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②学习和掌握体育“三基”,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体育文化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③通过体育向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④发展大学生的体育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体育进一步普及。
3.3大学体育的组织形式
大学体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
体育课按教学的不同任务可分为体育必修课、体育选修课、体育俱乐部课、体育理论课、体育保健课等。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早、间操活动,学生体育俱乐部活动,单项体育协会活动和课余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的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好,并有体育专长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教育过程。体育竞赛有校内竞赛和校外竞赛。
3.4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1.体育意识的概念
从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觉自发地从事体育锻炼。体育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观察,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在对体育的剖析中讲:“未来的体育是个人的自由运动原则,个人的分散的体育锻炼”。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对其学习体育、了解体育和自身体育锻炼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体育意识的分类和特点
体育意识同人的其他意识一样,都是人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同外部世界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为了指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的自身素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体育基础直接相关联。大学生体育意识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积极参与型
这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主动,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一部分学生曾经是或希望成为学校运动员,喜欢参与对抗性强的体育竞赛,将参与体育比赛作为培养社会竞争意识的手段和个体社会化形成的有力措施。另一部分学生是以娱乐健身为目的而参与体育锻炼,把体育锻炼当成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及培养社交能力和保持旺盛学习精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体育锻炼,他们强健了体魄、培养了意志、提高了克服困难的能力,缓解了紧张繁重的学习压力,为今后工作和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被动消极参与型
这类学生由于身体条件原因或思想原因,对体育活动没兴趣,而被动参加体育锻炼,是体育锻炼的弱势群体。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经常被动,情绪不高,对体育锻炼的作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更缺少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这类学生可以在集体体育活动和康复的训练中,逐步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及体育意识。
3.体育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生命的本钱,是国家、社会对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体育锻炼不仅对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有良好的影响,而且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中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加深对体育的理解,领悟体育的真谛,是培养良好体育意识的根本途径。
激发体育兴趣,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驱动力,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养成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育意识。
大学生体育活动既包括竞技性强、技术高超的运动,也包括传统的健身运动,这些多样化的锻炼形式让各种身体状况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运动形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价值的能力和自学、自练的信心,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