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汉明帝派蔡忄音、秦景等于永平七年(公元64年)领了十几个人到天竺(印度)拜佛取经,在大月支国(今阿富汗和中亚一带),碰到天竺的著名法师迦叶摩腾(也叫摄摩腾)和竺法兰。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两位法师来到东汉都城洛阳,带来了佛经和释迦牟尼像。他们编译了一本佛经,叫《四十二章经》,开了汉字佛经的先例。明帝命令把佛经保存于皇家图书馆中,并仿建了我国第一座佛寺,因佛经是由白马驮来的,因此得名为白马寺。寺庙大门外,安放着两匹石质白马,以作纪念。因白马寺是最早的佛寺,因此,不少史籍也称其为佛教的“祖庭”。
白马寺建成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代多有修缮,唐代武则天时兴建的规模最大。现存寺宇大部分是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56年)所建。
白马寺北靠邙山,南望洛水,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
大门不同于一般的佛寺,建成券门、牌坊式。从南到北,沿中轴线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观音阁、毗卢阁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大雄宝殿,是僧侣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台基约有1米高,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面宽5间,南北进深4间,单檐歇山顶。门窗用格扇。后壁和两山用梯形青石和青砖镶砌。毗卢阁是白马寺里最后的一个殿堂,它建在一个名叫清凉台的高台上。
这是我国高台建筑遗留下来的一个实际例子,重檐歇山顶,彩栅朱柱,具有鲜明的东方建筑的特点。寺内中轴线西侧,还建有一些左右对称的厢房式建筑。各个殿宇内佛像俱全,佛龛精美。山门内东西两侧的柏树林里,各建有一座墓冢,用弧形青石块包镶,分别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墓。墓上题刻着宋徽宗赵佶给两位法师的封号。
寺山门外东侧,建有一座密檐式砖塔,叫齐云塔,方形,13层,高50米,中空,可以上下,整个塔结构严谨、宏伟壮观。原塔是唐代木质塔,宋靖康元年(1126年)毁于火。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在原址上重建,是不可多得的金代遗物。
白马寺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经多次修整已焕然一新,成为游览胜地,也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禅宗的“祖庭”
河南省的登封少林寺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它始建于南北朝时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是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敕建的。
南朝刘宋末年,南天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从印度经过广东、南京等地,于孝昌三年(527年)进入少林寺,并在少林寺后五乳峰上部的一个天然石洞中面壁9年(号称10年),创立了我国佛教的禅宗,因此,佛门称达摩为禅宗的初祖,少林寺就成为禅宗的“祖庭”。
少林寺位于中岳嵩山的西麓,距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因其坐落在少室山阴丛林茂密之处,故得名。清初景日畛在《说嵩》中解释说:“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所处的位置自然风景绝佳,东面是太室山西麓,西面是著名的塔林,南面是少室山峭壁,北面是五乳峰,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就在寺前。山门外,少溪河似一条玉带绕寺而过。整个寺区,山环水抱,峦峰秀丽,林茂地幽,一派灵气。古往今来,不少墨客文人来此吟诗作赋,使少林寺声名日著。
少林寺创建以来,历经盛衰。唐代兴盛时,曾拥有土地930多公顷,殿堂楼阁5000多间,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清朝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特别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军阀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如天王殿、大雄殿、法堂、钟楼、鼓楼、紧那罗王殿、六祖堂、香积厨、仓库房、东禅堂、西禅堂、静室、客堂、跋陀殿、十方堂等,大火燃烧了45天方熄,使一座海内巨刹到处残墙断壁,破败不堪。
解放以后,少林寺得到多次修葺,在原来的基础上,落架修复了千佛殿、地藏殿、初祖庵大殿,翻修了立雪亭、方丈室、东西僚房、退居房、配房,恢复重建了天王殿、东西禅堂、紧那罗王殿、六祖堂,新建起了僧院、碑廊、锤谱堂,整修了院落、塔林、石刻等,一些其他建筑也在准备修复、翻新,使少林寺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景象。
目前,少林寺的建筑主要有7进院落,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最前面是山门,面阔3间,单檐歇山式,是清代建筑。门上“少林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题。山门后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千佛殿等。其中千佛殿进深3间,面阔7间,面积300多平方米,高约30余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佛殿,殿内供奉明代铜铸莲花座毗卢佛像,东、西、北3面墙壁上有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面积达320多平方米。殿内砖铺地面上有并列4行共48个少林拳“站桩坑”,是历代少林僧人练拳习武的脚坑遗迹,殿外有座大型石砌须弥座式月台,边缘建有石雕栏村。月台3面出阶,正面台阶中间卡砌“御路”,上面浮雕“二龙戏珠”、“群鹤市莲”等,形象生动,雕工精美。另外,寺内还保存有唐以来的碑碣石刻300余品,墓塔220多座,有很高的文物和建筑价值。
现存最早的清真寺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寺院,也叫做清净寺或礼拜寺,我国的伊斯兰教是由外国传入的,随着该教的传播,清真寺也在各地兴起,现存最早的清真寺是福建泉州的清净寺。
清净寺位于泉州市涂门街,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初名“圣友之寺”。元至大三年(1310年),耶路撒冷人阿哈玛出资重修,以后又历经修建,但仍保留着创建时的风貌。
清净寺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形式建造的,全部用花岗石筑造,主要建筑有寺门、奉天坛、明善堂等。
寺门南向,临街,高20米,宽4.5米,穹顶尖拱形,全部由青白花岗石砌成。门洞有10多米长。门洞上方有一个平台,平台四周砌有回字形的砖垛。
早先,这个平台上建有一座望月楼,还有一座尖塔,后来毁于战火。门外壁最高处,有一列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石刻。
奉天坛在寺门的西边,门顶为尖拱形,门楣上刻着古阿拉伯文字。进门之后,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废墟,曾经是礼拜堂,如今只剩4面石墙。南边的一面墙开了4个长方形的大窗,各窗之间,有6个尖拱形的壁龛,正中的大壁龛中,刻有7行古阿拉伯文字。废墟两边墙的正中间,还有一个尖拱形的大壁龛,是伊斯兰教的阿訇讲经的讲经台。
明善堂在奉天坛后,是一座两进式中国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大门两边是厢房,中间是天井,左右两边有走廊。
寺内保存有许多的碑刻,有些碑文记载了宋代和元代修建这座寺宇的时间和经过,有的碑文还详细记载了当时宗教仪式和教徒的活动情况。里面还有一方明代的石碑,是一道明王朝颁发的谕旨,内容是有关保护清净寺和尊重外国教民的。
10世纪时,正是我国的北宋时期,当时泉州是港口,各国的商人很多,不少人带来了宗教和西方文化。据说穆罕默德有4个得意门徒,其中有2个在泉州一带传教。清净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最大的道庙道庙是我国寺庙建筑的重要一支,遍布全国各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河南的中岳庙,这座庙宇还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中岳庙位于中岳嵩山之太室山南麓黄盖峰下,在登封县城东4公里处,占地约10万平方米,南北全长6500米,现存殿宇、楼阁、廊庑等400余间。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后几经迁徙、更名。现在的庙址迄于唐玄宗初年(713年),宋乾德二年(964年)和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两次增修殿宇、行廊等900多间,并改塑神像,绘制壁画几百幅。这座庙宇在当时“飞殿映日,杰阁联云”,是为全盛时期。金、元、明、清屡有废兴,至清乾隆年间几次大规模修葺、扩建,奠定了今日中岳庙的基础。
中岳庙现存的个体建筑及总体规模与乾隆年间“钦修中岳庙图”基本一致,这组建筑群以一条南北轴线贯穿,最南端布置了砖砌牌坊“中华门”和供过往行旅拜谒的八角重檐“遥参亭”,然后布置有天中阁、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等7幢建筑,再往北的原中岳庙旧址黄盖峰上还保留了一座黄盖亭,作为这条轴线的终端。
天中阁原为中岳庙大门,最初叫“黄中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建为阁,清代进行了重修。此外,中轴线上的建筑,除几道大门外,最主要的为中岳大殿。这座殿宇面宽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式屋顶,坐落在2米多高的台基上,气势雄伟、壮丽。殿前设有宽敞的月台,台前出三陛,正面满施木棂花门窗,与檐下精巧的斗拱品配得体。殿内当心间正中天花尚保留有一精美盘龙藻井。
解放后曾多次对中岳庙进行了修缮、整饰,使这座郑州地区最大的寺庙成为供人们游览的名胜,在几公里以外的郑——登公路上便可看到这个依山势起伏自北而南,自上而下铺陈开来的庞大建筑群,景色异常壮观。
此外,中岳庙内的早期文物尚保存有形象古拙的汉代石阙——太室阙,及石雕守门人翁仲像;书法艺术的珍品,字体雄健的魏太安二年(456年)“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铸造的形象威武之4铁人像;宋开宝六年(973年)“新修嵩岳中天王庙碑”之碑;刻有金代中岳庙庙貌的“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等。这些珍贵文物不仅是研究中岳庙寺史的主要佐证,而且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及文化史提供了极其可贵的资料。庙内还有古柏300余株,增加了古庙的肃穆气氛。
宫殿式庙宇我国最大的宫殿式庙宇是西藏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布达拉,或译普陀,梵语的意思是“佛教圣地”。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西北角的红山上,海拔3700多米,是我国最高的一座宫殿式建筑,过去曾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公元641年,吐蕃国国王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为此而建造了这座宏大的建筑。据说当时仅殿室就有1000多间,宫门外还建有一个60米宽,100米长的跑马场,场地下面砌砖,上面铺木板,非常讲究。但这最初的宫室,现在除了两处外,其他的都毁坏了。清顺治二年(1645年),达赖五世阿旺洛桑嘉措受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派总管第巴·桑结嘉错大肆加以扩建,整整修了50年方完工,后来又做了较大的扩建,才成为今天的规模。顺治十年(1653年),达赖五世由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是西藏地方的政治中心。
红山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布达拉宫就建造在山南坡,整个建筑依山而建,从山下一直修到山上。整个红山的一面,差不多都被宫室占据了。建筑式样中间高,两边低,主楼有13层,高117.19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500多米,占地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中间一部分建筑的墙为红色,两边和下层建筑的墙为白色,红白相间,十分醒目。
布达拉宫从地面到宫殿,修有250多级石阶,全部是花岗石砌成,石阶以上的半山腰中,有一个大广场。穿过广场,才进入布达拉宫的各个殿堂。
宫内除宫殿外,还有佛堂、经室、平台、庭院、金塔、五座覆盖金瓦的宫顶和最底层的监牢。整个建筑内,宫室房舍穿插曲折,飞阁层楼交错配合,雕梁画栋金光灿烂。环绕正殿有8大祭堂,每一祭堂有一座金塔。各处门廊过道,布满鬼神、菩萨图画,各处供奉着大小不等,神态各异的数万尊佛像。
在7世纪保留下来的低矮观音堂里,还保留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泥塑像。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叫白宫,主要是达赖的寝宫、客厅、饭厅、仓库、经堂和办公的地方。这些建筑十分讲究、宽阔,其经堂可以容纳500多个喇嘛念经。另一个部分叫红宫,主要是各种佛堂和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其中达赖13世(1826~1933年)的灵塔,式样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相似,外部用金皮包裹,高达14.85米,直穿布达拉宫数层楼。据统计,用在宫中一个墓塔的纯金达18800盎司(1盎司为1/16磅),珍珠20万粒,各种宝石40000多颗。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室内墓群。
布达拉宫集中表现了藏族建筑的各种式样,但同时又具有内地建筑的风格,如它的宫顶是歇山式,上面盖上镏金的铜瓦,显得十分壮丽。檐部的斗拱,也有明清斗拱的式样。因此说,布达拉宫也体现着汉藏文化的交流。
西藏的哲蚌寺我国众多的喇嘛寺院中,最大的是西藏的哲蚌寺。
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部格培山(增善山)的山腰上,距拉萨5公里,该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由嘉详曲吉受宗喀巴之命督建。白色为主调的建筑错落重叠,犹如米堆,遂以“米堆”为寺名,音译为哲蚌。
哲蚌寺与甘丹、色拉两大寺一样,类似于佛教大学。寺内有数学、教仪、教务、杂务4部,并设有4所扎仓(学院):罗塞令、果芒和德央扎仓以学习显宗理论为主;阿巴扎仓则研习密法。扎仓之下为相当于系一级组织的康村,也是习经喇嘛的宿舍。例如,桑罗康村是蒙古族喇嘛的住所;哈木东康村是青海地区喇嘛的住所;罗巴康村是四川、昌都地区喇嘛的住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