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宣传宜兴、展示宜兴,让读者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宜兴、认识宜兴,激发宜兴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宜兴市档案局(馆)决定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利用丰富的馆藏历史文献资料,编纂出版《宜兴历史上的今天》一书,并把这项工作任务列为2006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为保证本书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宜兴市档案局(馆)专门成立了编纂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从2005年下半年起,全局(馆)有关科室和同志就开始着手做一些准备工作,拟定了编纂方案,提出编纂要求,作出初步分工,在调查馆藏相关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列出可供编书参考的档案、资料目录,并排出了编纂工作时间安排表。为保证该书质量,编纂小组经常开会碰头,就编书工作中的一些业务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以取得一致意见。经过大家辛勤工作,于2006年6月底拿出了该书的初稿,9月底基本定稿。
本书以宜兴历史上发生的对宜兴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宜兴籍或寓居宜兴的著名人物作为记述对象。在记述上着重体现宜兴的特点、特色,着重于一些“最早”、“首家”、“第一”之类的事件和人物,并注意收集宜兴历史上发生的对宜兴发展有特殊意义的事物。有关宜兴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由于数量太多,我们仅选取部分代表性的人物,选录标准是看该人物是否对宜兴历史文化产生过重大贡献和影响,或者说该人物在某一领域在全国是否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全书24.5万字,共列条目840条,另外选配了43张照片资料,其中大部分是老照片。本书所选条目,时间上限不限,下限至2005年底,个别条目至2006年初。本书按12个月份,自然分为12个章节,每个章节中按具体日期排序,同一日期中,按事件发生的年代先后排序。个别日期(尤其春节期间)因无重大事件而缺漏,主要原因也许在于我们缺少更多资料。一些已知月份却无法查实具体日期的事件,我们只能编排在当月份的最后。一些重大事件我们只掌握其发生有年份,无法查实月份的,本书没有编人。民国及以前的农历日期没有换成公历,按原资料所载日期一并编排在公历日期之中。
该书体现了详今略古的原则,目的是突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宜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充分反映宜兴人勤劳、好学、聪慧、能干的精神面貌。当然,也由于有关近现代的史料丰富,古代的史料较少,相关内容不易考证出具体日期,有些只能放弃不用,导致本书古代的内容较少而且相对简单,近现代内容较多而且比较详细,这也是属于档案工作本身的一种无奈。
本书记述的地域范围以宜兴全市区域为主,兼及宜城、和桥、张渚、丁蜀等大镇。记述方法一般是先以编年体列出条目,然后采用纪事本末体展开记述。叙事有依据,原则上不加评论。
人物的记述力求体现“生人不立传”的原则,但个别在全国影响特别巨大或对宜兴经济发展有特别重要贡献的人物,我们也已列人。对已故人物,一般以逝世日记入,有的因无其他资料考证具体日期,以出生日记入。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宜兴视察的很多,本书选择主要的简要记入。
本书对宜兴市的常规会议从略。
本书编纂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市委书记蒋洪亮在百忙之中亲自为本书作序,副市长洪雅多次关心本书的编纂和出版,亲临我局,对本书编纂工作提出了很好意见。原市档案局(馆)局(馆)长闵全生、汤虎君两位同志非常关心和支持本书的编纂工作,他们不分昼夜,对该书初稿进行认真审阅,从文字到内容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本书编纂、出版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宜兴历史上的今天》尽管不是一本大型书籍,但涉及的面非常广、时间跨度非常长、占用资料非常多,由于时间仓促、任务较重,加之历史资料难以周全、我们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书中的漏误欠缺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