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储南强从南通卸官告归,着手开始修建善卷、庚桑(张公洞)两洞。1934年11月11日举行两洞公路通车典礼。善卷洞位于宜兴县城西南25千米的螺岩山中,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石灰岩溶洞,享有“万古灵迹”和“世界三大奇洞之一”的美誉,它的形成据考证已有100多万年的历史。相传四千多年前唐尧时代,有一位善卷老人,为避虞舜禅位给他,到此隐居,因而得名。张公洞,又名庚桑洞、张公福地,位于湖□镇盂峰山内,距宜兴县城22千米,全洞面积3200平方米,游程千余米。据有关史料载,此洞发现于春秋时代。相传两千多年以前,有一位名叫庚桑楚的老人,不愿做官,隐居在此,因而得名庚桑洞。西晋周处《阳羡风土记》载:张公洞为汉张道陵得道之处。道家典籍载:天下福地七十有二,张公居五十八,庚桑公治之。这就是“庚桑洞”和“张公福地”的由来。
1992年11月11日,省第三劳改支队(丁山水泥厂)获全国司法系统集体一等功
1992年11月11日,江苏省司法厅在丁蜀镇隆重集会,为省第三劳改支队(丁山水泥厂)荣获全国司法系统集体一等功举行庆功大会。部、省、市领导来宜兴出席庆功大会。省第三劳改支队坐落在丁蜀镇北郊。自1985年组建以来,坚持对罪犯进行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促进了改造质量的不断提高。另外,支队还与26个有关部门帮教协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致力转化工作的同时,该支队还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有近千名犯人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文化结业证书,4000余名犯人获得了市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和岗位合格证书,同时产品质量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和“江苏省先进集体”称号。支队党委针对新时期的形势要求,十分重视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各方面过得硬的干警队伍,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受到省厅、局表彰的130多人次,评为先进集体91个次,集体记功的5个次。
1997年11月11日,徐安碧获“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称号
1997年11月11日,宜兴精陶集团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书画陶艺雕刻家徐安碧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徐安碧,1953年生于江苏宜兴。曾先后在江苏省陶瓷工业学校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读深造。从事书画陶艺创作已20余年。其作品深受海内外收藏家青睐,并在各类评比中屡屡获奖,有的被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的选为国礼被外交使团带往世界各地,有的被国家领导人及外国首脑收藏。
(12日)1982年11月12日,联邦德国国立宫殿管理局局长、陶瓷专家贝尔到丁蜀镇讲学。
1989年11月12日,王志强勇斗窃贼光荣献身
1989年11月12日,罪犯方国勇在宜兴开往堰头的公共汽车上扒窃旅客财物,被其他乘客抓获,后挣脱逃至徐舍医药店批发部三楼楼顶平台,退伍军人共产党员王志强等人闻讯后追至三楼,将方犯抓住。在将其扭送当地派出所时,方犯拒捕,将扭住其右臂的王志强从无扶栏的三楼楼顶阳台推了下去,致王志强当场昏厥,经抢救无效于11月17日牺牲。1993年8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追认王志强同志为革命烈士。9月17日,市委、市政府在徐舍影剧院隆重召开王志强烈士表彰大会,向烈士亲属颁发“烈士证书”和见义勇为奖金5000元。
(13日)2001年11月13日,骆驼墩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前后的“居民新村”
2001年11月13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宜兴市新街镇内的骆驼墩联合进行考古与发掘,发现了距今6000年前后的“居民新村”地面建筑遗址。该遗址总面积逾2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太湖流域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地面建筑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器物有釜、鼎、豆、罐、盂、钵等,其中腰沿釜有罐形、筒形,皆为平底,与迄今发现的马家浜文化诸遗址之同类器具有明显区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此发现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文化的空白,被称为“环太湖流域史前考古的新进展”,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公布的2002年国内考古六大发现之一。
(15日)1952年11月15日,机关干部和教师开始实行公费医疗
1952年10月,县成立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对县、区、乡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3946人核准发给“公费医疗保健证”,实行公费医疗、疾病预防,资金由国家开支,指定在县医院和10个乡镇联合诊所就医。1957年,县级机关对机关干部子女实行统筹医疗。
1988年11月15日,旅居加拿大的工程师何九林先生回宜兴探亲
1988年11月,旅居加拿大、任加拿大联合石油钻井总工程师的何九林夫妇,应石油工业部邀请到华北油田讲学,15日回故乡宜兴探亲。19日下午与宜兴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举行座谈,并参观了徐悲鸿纪念馆、太平天国王府、大塍陶粒厂、龙池山自然保护区。
(16日)1937年11月16日,日军飞机首犯宜兴城区
1937年11月16日,日军飞机在宜城西门外尚武桥附近之京(宁)杭国道旁投弹轰炸。17日,国民党宜兴各党政军机构人员疏散,县政府迁往南庄。坐镇宜兴的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撤离宜兴。国民党太湖防线崩溃。接着,敌机连日飞至宜兴,狂轰滥炸。至25日,东大街、北大街全部被毁,西大街部分被毁。
1998年11月16日,华都绿色工程集团成为宜兴环保行业首家通过ISO9001认证企业
1998年11月16日,市华都绿色工程集团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宜兴市环保行业首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华都绿色工程集团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他们研制的MRT动能回收型风筒、淋水填料、冷却塔用喷头等5只产品分别获国家专利,其中回收型风筒还在1997年被国家科委确认为国家级新产品。该集团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污染防治设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和生产,具有独立开发设计大型环境工程和总承施工安装的能力,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
2005年11月16日,“三氿五荡”成为省级保护湖泊
2005年11月16日,东氿、西氿、团氿、临津荡、钱墅荡、莲花荡、徐家荡、阳山荡成为省级保护的湖泊,宜兴市正抓紧编制对“三氿五荡”的保护规划。
(18日)1915年11月18日,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出生在宜兴县和桥镇
中国卓越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唐赦庆,于1915年11月18日生于宜兴县和桥镇。193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1938年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改名西南联大。他在化学系继续学习,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并从事科学研究。1946年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49年11月在哥伦比亚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50年1月他辞谢了导师和其他老师真挚的挽留,回到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在北京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到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人民大学去艰苦创业,先后担任副校长、校长和名誉校长、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同年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1982年当选为中国化学学会第21届理事会理事长,还任第三届中国科协副主席。1986年唐放庆教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唐敖庆教授主要从事量子化学及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科研和教学工作,与其科研集体合作完成8部专著,发表300余篇论文,先后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配位场理论》和《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分别获一等奖,《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获二等奖,《分子内旋转问题》获三等奖,多次获得部委级奖励。唐敖庆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诲人不倦、功绩卓越的教育家,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治学作风严谨的主讲教师,现在他们已经大都成为国内教学界中的学术领导人。
1999年11月18日,市职教中心新校区正式落成
1999年11月18日,江苏省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正式落成。该工程一期占地300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1998年4月开工建设,1999年7月竣工交付使用。二期工程总投资1400万元,包括图书馆和2幢学生宿舍楼,于2000年7月开工,2000年底全部封顶。
2002年11月18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宜兴市委员会被民进中央授予“民进全国先进集体”称号。秘书长孙宜华代表宜兴市委出席会议并作书面交流发言。
(19日)1987年11月19日,全县首家集体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
1987年11月19日,全县第一家集体企业经营责任制实施大会在周铁农机厂举行。资产所有者代表、县轻工公司经理马和生与企业经营者、周铁农机厂厂长宋广舟当场签订了合同书。周铁农机厂是轻工系统的一家县属大集体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后,确立了以厂长为中心的经营者地位,树立了职工的主人翁思想,进一步搞活集体所有制企业,使之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1988年4月1日,市政府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把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作为第一批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的单位进行全面推开。1988年6月11日,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第一个乡镇企业——张渚镇农机二厂实施。
1989年11月19日,亚太地区专家来宜兴市参观砻糠发电
1989年11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印度、泰国、荷兰等9国18位专家来宜兴重点参观考察官林米厂砻糠发电。官林米厂砻糠发电在全国独此一家,1988年10月安装设备正式发电,10个月中共自发电35万千瓦时电,为国家节省平价用电18万千瓦时,并自我消化、自我完善,缓解了用电紧张、能耗高的矛盾,为赢得米价稳定,促使企业有秩序地生产打下扎实基础,据测试,每吨优质大米可节省电力3~5千瓦时,并在单项指标中节省1.8万元。专家组还参观了宜兴粮机厂的自动打包秤、离心机。
1991年11月1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来宜兴视察工作
1991年11月1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来宜兴视察工作,参观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和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为紫砂工艺厂题词:“点砂成气,文化一绝”。费老对宜兴发展很关心,早在1983年11月21日就为紫砂工艺厂留下了“阳羡溪山好,陶都富藏多”的题词。1990年3月又为紫砂工艺二厂建厂10周年题写了“天下一绝”的字幅。
2005年11月19日,由欧盟科技委员会、省科技厅、省环保厅、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流域优先污染物管理与控制对策国际研讨会”在宜兴举行。
(20日)1995年11月20日,宜兴商检局揭牌
1995年11月20日,宜兴商检局揭牌,于次日起正式办理全市除进口汽车以外的所有进出口商品检验业务。为进一步改善宜兴投资环境,适应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经国家商检局批准,1993年6月,宜兴市成立了宜兴商检局筹建处。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克服时间紧迫、资金矛盾突出等一道道难题,完成了建筑面积7852平方米的商检大楼的建设。在软件配套上,更是一丝不苟,并且实现了业务与基建同步筹建的目标。从1994年7月开始,办理了进口摩托车办证业务,对全市的三资企业、进出口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并输入微机。高速度的筹建,高效益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局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1994年9月,国家商检局正式批准建局。1999年11月20日,更名为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原宜兴商检局的基础上增设出入境动植物和出入境人员检疫的执法职能,负责宜兴市所有出入境检验检疫、鉴定和监督管理工作,是设在宜兴的直属机构,属国家涉外经济的执法部门。
2002年11月20日,无锡市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在宜兴建成
2002年11月20日,无锡市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在宜兴建成,基地由无锡市教育局和宜兴市教育局合资兴建,是无锡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基地位于宜兴市善卷风景区境内。基地充分利用无锡、宜兴丰富的教育资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集教育活动、休闲旅游、体育培训、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该基地一期工程投资1500万元,2002年11月投用以来,开设实践活动课程30多项,成功接待了4万多名学生。2005年3月,基地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2005年11月22日,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到基地考察了解建设情况,希望宜兴把该基地打造成品牌基地。
2005年11月20日,《名人笔下的宜兴》大型文集出版首发
2005年11月20日,收集历代名人描绘宜兴名篇的大型文集——《名人笔下的宜兴》在宜兴首发,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应邀出席首发式。该文集共70多万字,分散文卷、诗歌卷、书画卷三个部分,从东晋周处的《阳羡风土记》到现代郭沫若的《到宜兴去》,从清代画家石涛的《张公洞记游》到吴冠中的《故乡之晨》,通过历代名人的笔,描绘了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古老陶都。
(22日)1957年11月22日,第一批省级机关干部到宜兴县当农民
1957年11月22日,第一批省级机关干部41人(已到达28人)到宜兴县当农民,建设新农村。县委举行欢迎大会。1958年2月3日,县委召开县级机关干部大会,动员上山下乡当农民,2月11日机关集会,欢送254名干部下乡当新农民。
(23日)1958年11月23日,县委推广农村公共食堂浮夸的“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