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九月初一,许□拜为太尉,宜兴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位宰相许,宜兴人,东汉光和四年(181年)九月初一,自卫尉拜为太尉(宰相)成为宜兴历史上第一位拜相之人。东汉末年,外戚、宦官的内部斗争十分激烈。灵帝为从宦官手中夺回权力,令公卿根据流传的民谣检举为害百姓的刺史、郡守的宦官子弟或宾客。上任数月的许□,缺乏充分的估计,被宦官上下勾结,串通一气,毫无根据地检举了地处边远小郡,清廉而颇有政绩的26名官员。灵帝为此责备了太尉许□,故在位一年,被罢相外放,后辞官回乡。卒后葬宜兴南门外许墓墩(今宜城镇迎宾小区内),俗称“许将军墓”。
1931年9月1日,宜兴告别无公路历史
1930年前,县境内无公路,宜兴客货运输主要依靠水运。1931年9月1日,京杭国道(现宁杭公路)丰台至宜兴段通车,宜兴告别无公路历史,10月21日,境内段丰台至父子岭全线通车。1934年3月10日,锡宜公路境内段相继通车,县境内公路总里程为80.7千米。自此,宜兴开始有公路运输,公路客运由出资筑路的江南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班次很少。
1947年9月1日,中共苏浙皖边区工委发出《关于秋季工作指示》
1947年9月1日,中共苏浙皖边区工委发出《关于秋季工作指示》,指出秋收斗争的总任务是:“坚决彻底地大胆放手发动群众,把中心地区(能建立游击根据地的地区)内的六成以上的群众组织起来,在群众斗争中大大发展主力和民兵,建立游击政权,以建立广郎宣宁和太滆地区的游击根据地。”秋收斗争的中心工作和中心口号是:“抗粮、抗租、抗债”,而不再提“减租减息”的口号,以便从“抗粮、抗租、抗债”运动来转入土地改革。《指示》对秋季工作方针、政策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宜北、武南等坚持斗争的地区主要以合法斗争为主。非法斗争为辅。利用历史上年年发生的农民自发性的“抗租、抗粮”等形式,加以组织领导。《指示》要求在秋收斗争中必须开辟新地区,宜南必须打下长兴的游击区,并开辟溧南地区的工作。武宜须向丹金武地区活动,以恢复这一地区的工作。
1956年9月1日,县接收官林、苏南、丁蜀等10所私立中学为公立中学
1949年5月,县军管委接管了全县公私立中学14所和所有的公私立小学。1950年2月,中心国民学校改为中心小学,保国民学校改为初级小学。1951年2月,私立彭城中学和私立和桥初级中学合并为私立新和中学。2月28日,苏南行署文教处通知,宜兴县立中学改名为宜兴中学。1952年9月30日,又改名为宜兴县第一中学。1951年9月,私立赋村初级中学迁至高塍马坞村,改名为私立宜兴高塍初级中学。东坡和进化两初中合并,改名为私立宜兴丁蜀初级中学。同年10月,竺西中学高中部停办。1952年10月10日,全县81所私立和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立小学校,全县共有公办小学670所,学生76597人。1956年9月1日,私立新和中学和苏南、官林、杨巷、高塍、夏芳、竺西、烟林、张渚、丁蜀等9所私立初级中学均改为公办。其中私立新和中学改名为宜兴县第三中学,私立苏南初级中学改名宜兴县徐舍初级中学。同时,新办屺亭、芳桥、新庄、新建、钮家、归径等6所公办初级中学。1957年,全县共有中学18所,班级164个,学生9714人。
1999年9月1日,宜兴市首家股份制民办学校——宜兴外国语学校开学
1999年9月1日,宜兴市首家股份制民办学校——宜兴外国语学校开学。该校由市教委、宜城镇政府及在城有关中小学共同投资创办,共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坐落于宜城镇阳泉东路,阳羡高级中学东侧,学校分设小学、初中两部分,校内各类教育设施比较完善,建有四个中心(实验中心、电教中心、科艺中心、图书阅览中心)。
(2日)1991年9月2日,宜城镇阳羡中学建成
1991年9月2日,坐落宜城东北方向的阳羡中学建成。阳羡中学占地68亩,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是按照国家中小学校舍设计规范的要求而建成的一座具有一流设施的规范化完全中学。它具有功能配套、造型新颖、布局合理的特点。整个校舍由教学楼、实验楼、阶梯电教楼、行政办公楼等六幢造型别致的楼房组成。办公楼和教学楼采用连廊形式构成一体、别具一格。体育场地由4面水泥球场和8环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组成。
1994年9月2日,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连续三年(1990~1993年)被评为“全国城调系统先进集体”,受到国家城调总队的通报表彰,这也是江苏省县(市)级城调队中惟一获此荣誉的单位。
1998年9月2日,大型现代锡剧《爱河滔滔》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1998年9月2日,宜兴市锡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锡剧《爱河滔滔》获江苏省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爱河滔滔》描述了发生在苏南富裕地区的一个离异家庭双方成员用不同方式教育子女的故事,该剧社会信息量大,使观众感到亲切熟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
(3日)1924年9月3日,江浙军阀齐卢之战爆发
1924年9月3日,江浙军阀齐燮元、卢永祥之战在湖□香山打响,到10月23日结束。全县有9个镇乡受害,死伤民众百余人,经济损失达200万元。中国红十字宜兴分会电请上海、无锡、武进红十字总会、分会,派救护车来宜兴急救伤员。1925年1月25日,江浙战争又起,奉军、苏军均进抵宜兴,与长兴的孙传芳部相峙。
1993年9月3日,日本香住町访华团来宜访问,并向实验小学捐资10万元,1996年5月5日,宜城镇和日本香住町结成友好城镇,中日友好纪念匾在宜城镇门厅揭幕。香住町地处日本本州岛北部的兵库县,紧靠日本海,全町2万多人口。其经济来源主要以捕捞水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为主。
1999年9月3日,宜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
1999年9月3日,宜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该会主要从事搜集、整理新四军及其地方武装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相关历史资料,深入研究、总结、撰写新四军及其地方武装的革命战争史料,宣传革命史实和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激励后人。大会通过了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会长、秘书长、理事等,周群当选为会长。
2001年9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来宜兴视察
2001年9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省长季允石、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宋瑞祥等领导陪同下米宜兴视察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且视察了银燕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日)1985年9月4日,著名国画家钱松嵒逝世钱松嵒,是当代最著名的山水画家之一。1899年8月7日生于宜兴杨巷镇湖墅村,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师从名画家胡汀鹭学习国画,创作了大量的山水、人物、花鸟作品。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苏州、无锡等地中小学、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解放后,他当选为无锡市笫一届文联主席。1957年出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历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等。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国画《太湖壮观》,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枣园曙光》,都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钱松嵒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将留存的100余幅作品和旧居献给无锡人民,在他无锡市桥巷的旧居内设立藏画室。1985年9月4日在南京病逝,享年86岁。
钱松嵒画风早年受石涛影响颇深。但他不拘限于形似,而强调骨法用笔,在运用色彩上更入胆突破、令人振奋。作画虽把“师古人”为基根,但更注意培养对事物观察和揣摩。他一生精勤于艺术,在深入大自然,从中悟出其妙谛,孜孜不息,老而弥笃。在60岁后壮游祖国名山大川后锐意探索,成功地把握了大自然的神韵、形式美的旋律、心灵的流泻和抒发等,使他的作品独树异彩,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巧妙把传统技法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一批惊世骇俗之佳作跃然纸上,为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1988年6月22日,“钱松嵒艺术研究会”在无锡市西郊宾馆成立,薛暮桥、宫维桢任名誉会长、马健任会长。
(5日)1990年9月5日,宜兴健儿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勇夺9枚金牌
在9月1日~5日于南京举行的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宜兴市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3枚,并打破7项省纪录,取得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成绩。其中毕国洪一人夺得200米、400米、4×100米接力三枚金牌,杨亚强获举重金牌并打破两项省举重纪录,萤云芝荻举重金牌并打破三项省举重纪录。9月12日,市政府在荆溪中学为该校在省运会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举行庆功大会,表彰了在省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市体委奖励该校5000元。
1994年9月5日,宜兴市行政学校成立
1960年12月,县委在铜峰公社分路口开办县人民公社干部学校,分批对公社和大队干部进行政策教育和行政管理教育。1963年秋,县人民公社干部学校迁至县委党校(原宜兴轴承厂址),后并入县委党校。1994年,为了配合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体系,宜兴市决定利用市委党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建立公务员培训基地——市行政学校。9月5日,宜兴市行政学校在市委党校隆重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宜兴市国家公务员有了正式的培训基地。新成立的学校为市人民政府直属单位,与市委党校二块牌子、一套班子。
(6日)1957年9月6日,宜城镇2000多群众欢送10名初、高中毕业生首批到铜峰乡梅园农业社务农。年内,全县有1700多名初中毕业生和8000多名高小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1995年9月6日,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落成
1995年9月6日,坐落在宜城东山新村东侧的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落成。该校面向全社会招生,从一年级起实行双语教学实验,率先启用21世纪新教材,普及电脑教学。1996年,新建的市第二实验小学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学校占地43亩,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在校学生720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7.4%。学校初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1996年12月19日至21日,经省教委评估验收,达剑省实验小学的要求。
1999年9月6日,丁蜀镇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100多人不同程度中毒。镇委镇政府积极组织抢救,有关部门对造成这起责任事故的上海宾馆进行停业整顿。
(7日)1966年9月7日,日降雨量178.8毫米。是宜兴有统计的最大降雨日。
2003年9月7日,新长铁路宜兴北站货运正式开通
2003年9月7日,新长铁路宜兴北站货运正式开通,首列货运列车从宜兴北站出发,驶向广州站。新长铁路宜兴境内全长55千米,设有闸口站、和桥站、宜兴北站、宜兴站、丁山站、兰山站,初期开通宜兴北站、宜兴站、丁山站。1993年4月4日,在宜兴召开的新长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结束,新长铁路进入建设的实施阶段。2000年8月18日,新长铁路宜兴段在洑东境内铺下第一根铁轨。2000年11月21日,新长铁路宜兴段铺架工程比原计划提前9天完成。
(8日)1994年9月8日,“宜兴市环保产业发展中心”成立并挂牌
1994年9月8日,宜兴市以环科园列入国家“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一批优先项目”为契机,隆重召开宜兴环保产业发展中心成立大会,这标志着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建设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宜兴环保产业发展中心是经宜兴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的,它将以加强全市环保产业的行业管理,促进环科园的建设发展和搞好服务为宗旨,其目的是加强联合,搞好协调,为全市环保企业及国内外用户服务。其作用和意义是加强对全市环保行业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使全市环保产品上水平、上档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环科园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势,提高全市环保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使其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建设达到优势互补、同步发展,从而使宜兴市的环保产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9日)1958年9月9日,全县实行人民公社体制
1958年9月9日,全县撤销区、乡、镇、村建制,建立7个人民公社、110个生产大队、1086个生产队。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高级农业社的体制和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均被废弃,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瞎指挥风相继产生。1959年1月12日,县调整行政区划,全县划为24个人民公社、578个生产队、4631个生产队。2月13日恢复4个县属镇。5月,划分7个片、33个人民公社。10月,7个片划分38个人民公社、601个生产大队、4935个生产队。1960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全县设4个县属镇、7个片、46个公社、828个生产队、6600个生产队。1964年6月26日,调整行政区划。全县城镇除原4个县属大镇外,又划3个县属中镇,辖51个居民委员会。农村设7个片、46个公社、633个大队、5333个生产队。
1978年9月9日,宜兴遭百年未遇的大旱
1978年春、夏、秋近300天未下雨,是百年未遇的大旱,全年降雨仅665.9毫米,比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还少171毫米。9月9日,西氿水位降至2.29米。同年7月23日,县成立人工降雨指挥部,开展人工降雨气象科学试验,历时一月余。
2004年9月9日,新建镇被命名为“江苏省化纤纺织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