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28日,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新建的1962平方米的县档案馆大楼落成启用。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周培源为该馆书写了“宜兴县档案馆”馆名。新档案大楼的建造,实现了库房、阅档室、办公室三分开,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一小二潮三有虫咬”的状况,从而为更好地集中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全县的珍贵档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98年初,市档案馆再易其址,迁至陶都路8号市政府新大院内,新馆(即现馆)建筑面积为5160平方米,分四层,库房在大楼西侧,占整个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三。库房符合专业技术用房的要求,四周为环形走廊,密封式门窗,配置了防火、防盗、报警监控装置及空调、去湿机、温湿度记录仪等装置,库房建设达到了“八防”的要求。大楼东侧为办公区。宜兴市档案馆是全市重要档案的保管基地和社会各界利用与研究档案的中心。现馆藏有全市218个单位的各种档案资料25万卷册。
1998年3月28日,宜兴市委、市政府迁入新址办公
为适应撤县设市后宜兴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加快宜兴老城改造进程,加快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根据实际情况和城市建设规划,从1998年3月28日起,宜兴市委、市政府迁入宜城东山新区的陶都路8号市政府新大院办公,市四套班子及主要机构一并迁入,解决了以前主要机构办公过于分散的状况,促进了办事效率的提高,也方便了基层和群众办事。
2000年3月28日,宜兴召开“三讲”教育动员会
2000年3月28日,市召开“三讲”教育动员会,市委书记、市长史祖能作总体部署。29日,史祖能书记对参加“三讲”教育的全体领导干部作“三讲”教育第一阶段动员,市“三讲”教育集中学习正式开始,整个“三讲”教育活动于5月下旬结束。
(29)1974年3月29日,国内众多媒体同时介绍丁蜀水运小学
1964年8月,县教育局在丁山、官林和宜城三地组织渔船民子女开展流动学习的试点,总结了《随船生产,靠岸读书》的经验。1965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宜兴组织渔船民子弟流动学习》一文,肯定了组织渔船民子弟进行流动学习是一个好办法。省教育厅也派人来县帮助总结、推广经验。同年4月,县文教局在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上作了书面发言。1965年8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海防高婆湾县教育科阮达帮以及日本小朋友致函宜兴县文教局,要求提供水上教育的经验。1966年4月22日,丁蜀水运小学周年校庆,中国少年报社等93个单位送来贺信贺电,新华社古萍等来宾49人到会祝贺。1974年3月29日,《文汇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中国妇女》和《人民画报》以及江苏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先后撰文,刊登照片、放映录像,介绍丁蜀水运小学。1975年3月8日,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邮电部发行了农村女教师的特种邮票一套,共4枚,面值均为8分,其中1枚印有“水上小学”的照片。
1985年3月29日,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结束
从1953年起,我国先后对粮食、棉花、油料实行统购,对其他重要农产品如毛竹、茶叶、生猪等实行派购。统购派购制度的特征是以行政手段、财政补贴和固定物价来控制商品流通。这个制度,过去曾起了保障供给、支持建设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它的弊端就日益表现出来,已经严重影响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共中央1985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之第一项,即“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制度,及时地解决了上述问题。3月29日,县政府发出《关于做好粮食合同定购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宜兴县粮食等农产品合同定购制度的实行。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的粮食,国家确定按“倒三七”比例计价(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超购价)。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生猪、水产品和蔬菜,也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取消统派购以后,农产品不再受原来经营分工的限制,实行多渠道直线流通。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搞活了农村经济。
(30日)1988年3月30日,民盟无锡市委直属宜兴支部成立
1988年3月30日,中国民主同盟无锡市委员会直属宜兴支部在市老干部活动室举行成立大会。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是以从事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该支部有盟员9人,宜兴市政协主席沙庆喜当选为主任委员。
(31日)2005年3月31日,国家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落户宜兴
2005年3月31日,市政府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建设国家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的协议,标志着国家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正式落户宜兴。氢燃料电池项目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并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该产业化基地投资20亿元,分市场开拓期、发展成熟期、扩张期三期实施。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宜兴第一位状元余中出任秘书省正字
佘中,字行老,宜兴宜城人。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状元及第。宋神宗年间,历任大理评事、国子监修撰、经义局检讨、佐太常卿、少卿助理寺事等职。哲宗元丰八年三月后,先后任秘书省正字、秘阁校理、著作佐郎。绍圣二年(1095)出使辽国。回朝后先后任湖州(辖浙江乌程、归安、湖州)、杭州(辖浙江钱塘、仁和、杭州)知州,不久辞官。逝世后葬洑溪龙潭山前杏花村(今宜城镇茶东新村)。
1945年3月。宜溧县委、宜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为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1945年3月,中共苏南二地委决定撤销中共宜兴县委、县政府,在宜兴南部和溧阳南部地区建立中共宜溧县委、宜溧县抗日民主政府,书记刘烈人,县长张之宜,下辖6个区(宜兴、溧阳各3个区)。同时,在宜兴北部与武进南部地区建立中共武宜县委、武宜县抗日民主政府,书记王子达,县长陈成,下辖9个区(宜兴4个区,武进5个区)。
1951年3月。太滆烈士纪念塔落成
1951年3月,为纪念太滆地区的死难烈士,县人民政府在西沈边建立太滆烈士纪念塔。是年4月5日,县委、县政府首次举行清明节祭扫烈士塔仪式。1952年,县政府拨款3万元,于古亦园建造烈士纪念馆。1956年9月,太滆烈士纪念馆由亦园迁移到县烈士陵园内,1957年1月1日正式建成开放。1974年,革命烈士纪念塔在烈士陵园重建竣工。1978年,太滆烈士纪念馆在烈士陵园动工重建。1979年12月31日,县革委会研究决定重建革命烈士纪念馆,并成立重建革命烈士纪念馆筹备领导小组,广泛征集革命烈士遗照、遗物和有关革命文物。1992年6月,宜兴革命陈列馆新馆奠基仪式在东山新区举行,市委、市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参加奠基。1994年4月1日,宜兴革命纪念园开园典礼隆重举行。纪念园占地面积154亩,包括烈士陵园和革命陈列馆两部分。烈士纪念碑高30.111米,革命陈列馆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星火厅”和“成就厅”分别展出建国前党史资料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兴经济发展成就。
1951年3月。闸口乡北沙滩村组织成立全县第一个常年互助组
1951年3月,和桥区闸口乡北沙滩村35户农民,在劳动模范邓槐银的带动下,组织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常年互助组,也是华东地区的第一个互助组。1952年3月,互助组转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定名为“北沙滩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全县最早成立的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
邓槐银,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住闸口乡沙滩村。1941年参加革命,1942年入党。抗战时期,任地下交通员、农会主任,积极参加减租减息和对日斗争,为新四军传送情报,筹措军粮,曾冒着生命危险救护过当时的中共宜兴县委书记徐敏、新四军独立二团二营营长王香雄等。解放后任乡农会主任,参加土改工作,并办起全县第一个互助组。此后历任初级社社长、公社副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公社机电站站长等职,领导社员发展生产,战胜自然灾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事迹载人农民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槐银办社的故事》、《我怎样当社长》等书中。1950年被评为县特级劳动英雄,获耕牛、农具及奖章、锦旗等奖励。1952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获金质奖章1枚,奖金1万元。1953年又被评为华东地区特级劳模,荣获金质奖章及双人双铧犁等奖励。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接见。
1986年3月。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褚君浩赴德国成为洪堡研究成员
著名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褚君浩,1945年3月出生于江苏宜兴。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1981年和1984年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3月至1988年11月,他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为洪堡研究成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褚君浩院士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提出了HgCdTe的禁带宽等关系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广泛引用并认为与实验结果最符合;建立了研究窄禁带半导体MIS器件结构二维电子气子能带结构的理论模型;发现了HgCdTe的基本光电跃迁特性,确定了材料器件的光电判别依据;开展了铁电薄膜材料物理和非冷红外探测器研究,研究成功PZT、和BST铁电薄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并实现了热成像,为我国物理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3月,和桥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00年3月,和桥镇被国务院体改办和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为全国小城镇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同年5月,官林镇又被国务院体改办和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05年3月,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获“全国供销社重点龙头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