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变革
(一)彭蠡古泽的形成
鄱阳湖及周围地区,大约在8.5亿年前尚是一片汪洋大海。远古时代,鄱阳湖地区尚属于华南原始洋盆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堆积了数千米厚的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及陆源碎屑岩、石英岩、石灰岩。大约在25亿年前,产生了一次陆壳对地壳的碰撞,变成了古陆核。
约9.9亿年,由于火山岛弧与大陆产生碰撞,使边缘海盆地中数千米厚岩层产生强烈变质、变形,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造山带。从此鄱阳湖地区的地壳由强烈的活动阶段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古大陆。从8至2亿年,为地壳活动相对较弱的大陆板块地带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地壳运动特点为幅度较小的垂直升沉交替,时而变为陆地,时而又变为陆表海或浅海。
彭蠡古泽是长江冲积渚汇及长江南移后,遗留北岸的诸多片段河道形成的湖泊,星罗棋布而又脊线分明。当九江段、长江主江道,在今九江市向东汇入彭蠡古泽时,受到赣江等五河水流的顶托,迫使其转向东北,汇入彭蠡古泽,这些河流携带的泥沙就在主江道北侧,也就是转弯的内侧沉积下来,不断加积和九江汊道携带的泥沙相汇合,最后升高露出水面形成自然堤。大约在汉武帝之后(公元前140年至150年间),长江主江道和彭蠡古泽分离开来。大别山和南沿的长江北岸相继升高,长江南岸今天的鄱阳湖地带相对下沉,江水慢慢逼近湖口断陷盆地,其后的每年汛期长江水泛滥,在自然堤外继续沉积泥沙,使彭蠡古泽进一步萎缩,逐渐演变成只有雷池和雷水片段湖泽,至此靠武穴、黄梅、望江和宿松一带的彭蠡古泽基本消失,现在的龙感湖、大官湖就是在雷池和雷水的基础鄱阳湖的演变概况上演变而成。
史载公元前106年武帝“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这说明武帝时代彭蠡古泽仍在今天的长江以北,长江主道仍在武穴、浔阳、东陵、枞阳一线,那时的长江江道仍未靠近湖口及对岸的江洲。赣北五大河流之水仍在湖口排泄,因此推测长江河道近湖口也在公元前150年左右。
全新世以来,约1.2万年左右,湖北省内大别山隆起,缓缓升高,西边的九江盆地相对下降,迫使长江水道南移。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据专家考证,在距今6000年至7000年间,海平面高出现在海平面2米至6米,以后又下降至现在海平面。当海平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长江东流水受到海水顶托,由原来的切割冲刷排泄型,逐渐演变成淤积型。长江东流水出武穴后,摆脱两岸山地的约束,呈分散状,冲入现今的九江盆地,形成一个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南至九江市区的巨大冲积扇,前沿约在今天的安徽宿松、望江一带。这一巨大冲积水域和长江南移后,遗留江北的众多片段河道联成一片,这一巨大水域面积就是鄱阳湖前身的彭蠡古泽。《禹贡》曾有记载“大禹疏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淤汇”之说。按大禹时代推测时间,彭蠡古泽应该在4000年左右,大禹治水前后形成的。
(二)鄱阳湖古今地理位置
五湖之最数鄱湖,浩瀚波光灿楚吴。奇特楼台环四岸,田园阡陌接匡庐。
《江西要览》载:“蔡沈曰:彭蠡地志在豫章彭蠡县(今九江东),会江西江东诸水,跨豫章(今南昌等县)、饶州(今鄱阳等县)、南康军(今星子等县)三州之地,所谓鄱阳湖是也。”又《地理今释》及《方典记要》均载:鄱阳湖在江西南昌府城东北150里,饶州府城(今鄱阳,西40里,南康府城(今星子县)东5里,九江府城东北90里,《江西水道考》亦有记载。《江西通志》又明确记载:鄱阳湖东至饶州府余华县之康山,西至新建县荷坡里,南至进贤县北山,北至南康府都昌县,又北至星子县,经九江府湖口县进入长江。
现在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29°45′,东经115°47′—116°45′。地处江西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左右,宽约3公里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体湖,长约133公里,最宽处74公里左右。东邻景德镇,西倚庐山,南至南昌市,北通长江。
如今,鄱阳湖沿湖区有南昌市、新建县、南昌县、进贤县、九江市(庐山)、九江县、德安县(共青城)、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永修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共两市12县。
(三)鄱阳湖北湖、南湖的形成
由于长江水道接近湖口,受长江水流控制,江西境内五大河排水,受到长江水位的顶托,对内洪排泄的能力大减,阻滞现象明显,促使湖口至松门山一带由原来切割型地势,逐渐演变成淤积型地势。江西五大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一部分随洪流排入长江,一部分沉积于此,年复一年地沉积,慢慢地覆盖了深切的河道、峡谷、险滩。河床渐变平缓,河面逐渐加宽,水域面积逐步扩大,形成北联湖口长江,南至鞋山及松门山,东至都昌、湖口一带,西至庐汉、晋、唐、清鄱阳湖地形图
山、星子,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至10公里,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的水域,这就是彭蠡新泽,亦即鄱阳湖的北湖。古鄡阳县城在周溪司前四望山,至今旧址仍存,在《都昌县志》清同治版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经现代专家考证与史书相符。鄡阳县,汉朝建国6年(公元前201年)设县,管辖范围经考证相当于今天的鄱阳湖南湖区域,到南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公元241年)被废。这说明自汉、晋以来彭蠡新泽的大水乃局限于松门山以北,到宋武帝永初二年前,现今的鄱阳湖南湖区,还是河流、良田纵横交错的大片沃野,也就是史称的“鄡阳平原”,即鄱阳湖南湖。
公元前一万年后,称为“第四纪全新世”,进入现代气候和现代人时代。由于更新世时多次冰碛物及古长江沙砾层的堆积,形成了一系列岛状陆地与湖泊相间分布,初步奠定了鄱阳湖地区现代地质地貌景观。清《江西全省舆图》《江西通志》史载,鄡阳县废后100多年间,由于湖水漫浸到鄱阳山(今鄱阳县西莲荷山),彭蠡湖改称“鄱阳湖”,至此彭蠡泽或彭蠡新泽,彭蠡湖诸名均被鄱阳湖代替,约在公元260年左右鄱阳湖正式立名,至今1752年之久。
(四)鄱阳湖今后发展演变趋势
鄱阳湖从南到北约173公里,东西最宽处约74公里,平均宽度约17公里,湖岸线长约1200公里,湖体总面积约35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米左右,最深处约25米,容积总量约276亿立方米。它接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经调蓄后,由湖口流入长江,鄱阳湖每年流入长江的总流量超过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
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的水系流域面积约16.22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总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流量约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流量的16.3%。
今天的鄱阳湖,就像长江水系上缔结的“宝葫芦”,是世界侯鸟越冬的“乐园”。湿地中的林木,绿色和谐的生态,淳朴典雅的乡俗民情,无愧为中国五湖之最。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江西人民始终牢记温家宝总理“还鄱阳湖一湖清水”的深情嘱托,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保护好鄱阳湖的光荣使命。鄱阳湖流域是长江流域水资源主要集中地之一。鄱阳湖湖区位于地球回归沙漠地带之中,但因受带有大量水气的东南季风影响而雨量丰足,为湿润季风气候,成为地球上同一沙漠带内一个唯一的淡水湖泊,公认为“回归沙漠的明珠”。
可是现今的鄱阳湖,仍在不断的演变中,主要因素有:一是地球运动时,地壳抬升沉降的结果;二是长期以来,大别山继续缓慢升高,鄱阳湖盆地相对下沉,泥沙继续严重淤积。湖区流域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每年携带泥沙约达1120万吨沉积鄱阳湖内,沉积的主要位置是松门山前后,携带泥沙入湖的主要河流是赣江,黄沙的主要来源是江西、福建两省交界的武夷山、大庾岭。长期以来湖盆的沉降速度,远远小于泥沙淤积速度。省水利部门统计,按21米水位,195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为5050平方公里,1957年为4900平方公里,1976年为3841平方公里,1986年考察统计计算,三十年来,鄱阳湖实际水面,按22米水位计算,减少1185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萎缩38.2平方公里。
其次,三峡水库的修建,使长江下游水位降低,增大了长江水位与鄱阳湖水位的落差,使湖水迅速排泄,减少了水灾,增大了泥沙排泄。但是也使鄱阳湖的水大大减少,现在每年枯水季节,除河道老港外,南湖区北部及北湖区大部分基本干涸。荒洲一片,沿湖的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面临极大困难,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这种情况必有加速之势。
近一万两千年以来,大别山继续抬升,鄱阳湖盆地下沉的趋势已是专家们共识。但事实证明当前已演变为:大别山抬升的南沿尾部,已波及北湖区及南湖区北部,使这一区域由相对缓慢下沉,转为不再下沉或相随缓慢抬升,使相对完全下沉区域向南推移到现今的南昌、进贤、余干、瑞洪一带。这样,不仅可以更清楚地解释鄱阳湖迅速萎缩的原因,还可以明确推测,不久将因此迫使赣江改道。如果改道,可能会从赣江西岸的吴城丁家山南侧、新建县铁河北侧西之间改道。这一带地下均为红沙岩或坚实的红粘土(俗称“老黄土”),地质结构牢固,其东岸的昌邑山,蚕桑八分场到河溪,松门山湖底也是非常坚硬的地质结构,相对稳固。赣江水将沿这条断裂带向西北流去。在吴城西,永修县东与修河、辽河交汇,这里就会形成大面积湖面水体。这样以来,使鄱阳湖南湖区的吴城、松门山、都昌周溪及昌邑山、恒湖等地带基本联为一体,南湖区北部形成湖泽或支离破碎的相间湖面。若大别山继续抬升,将使两千多年前的鄡阳平原重新出现。而鄱阳湖的主要水体,将南迁至现在的瑞洪、南昌、余干、进贤一带,主要湖面还会把现在的进贤附近的青岚湖、军山湖联为一体,这片区域将是未来的鄱阳湖的主要水域;其次就是赣江、修河交汇的吴城、永修、德安一带水体,至此鄱阳湖将分为三大水体,另一水体就是现今鄱阳湖北湖区的百慕大水域,因这一水域的水源来自地下,又有其他的汇水补充,不会消失减少,更不会出现干涸。综上所述,浅析并了解鄱阳湖今后演变的趋势、赣江改道及如何改道等,并作预测性的分析十分必要。
(五)鄱阳湖上“百慕大”
1.地理位置特殊在赣北,庐山东南面的鄱阳湖中有一片水域,北纬30°,东经113°,是现今老爷庙以南,松门山以北,水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这里经常无端地发生船翻人亡,并神秘失踪事故。因此,这一水域被人们称为鄱阳湖上“百慕大”,也被人称为神秘的老爷庙“魔鬼三角”区。
“魔鬼三角”区地处庐山及众多沙山包围之中,形同盆地。群山内侧是强风化火成岩,主要成分是硅,岩石硬而脆,受力易破碎,加上长年风化,已是极为严重的破碎。群山的外围,地面上均是坚韧的、不透水的沙岩,受强大挤压隆起的山峰,像围水坝一样迫使盆地地下水向唯一的缺口处“魔鬼三角”区排出。
盆地南北宽约10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汇水面积约250平方公里,每年平均降雨量约1.393毫米,整个盆地每年约有4亿立方米雨水落下;在鄱阳湖考察期间勘探钻井数十口,收集了数百个钻井资料,证实这里的地质规律是:有火成岩的地方,下边大部分都有石灰石,内有溶洞有地下水。其原因是:石灰岩主要成分是钙元素,钙在水的作用下易溶,故而产生溶洞。地下有大大小小的溶洞群,这些溶洞群又被这里大大小小的裂隙串通,再加上盆地周围群山的地层,南北东西倾斜方向不同,整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正因为这种自然现象,当雨水落下,很快就被破碎的山体吸收,蓄存或通过裂隙流入地下溶洞,再通过相互贯通的溶洞群在低处的“魔鬼三角”区湖底排出。由于落差大,溶洞繁多,结构复杂,“魔鬼三角”区湖底又有很厚的黄沙覆盖。所以“魔鬼三角”区湖底溶洞泄水间歇状喷出,平时这些喷出的水呈分散状很快融入湖底黄沙之中。盆地每年约有4亿立方米雨水落湖,全面降雨时期,大多集中在5、6、7三个月,有时还长期连降暴雨,当盆地周围群山山体裂隙,地下溶洞全部充满水量时,加上东南山势高,东南方的溶洞也高,“魔鬼三角”区排水口很低,高差数百米,水量大,压力更大,成为湖底巨大喷涌,掀翻湖底沙壳,涌出巨大的沙水流,翻滚而出,咆哮奔腾,这时的湖水犹如翻腾的开水锅,如果这时有航船从这里经过,很难逃脱厄运,即使是万吨巨轮翻船之后也会在瞬间被巨大沙水洪流吞没,埋葬湖底。当盆地压力减少,湖底喷涌也相对减小,周围黄沙很快回堵,湖底又恢复平静,沙水湖底溶洞口仍然间歇地喷水。如再出现溶洞水充满时,“魔鬼三角”区湖底再一次喷泉,仍出现翻江倒海,万马奔腾,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永不停息。
2.水域自然环境复杂
“魔鬼三角”区水域西北方向距离约20公里处是高大挺拔的庐山,其中汉阳峰1414米,五老峰1358米,一般高度1000米以上,东北部也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只有赣江河道通往湖口与长江相通,因此,当北方的冷空气南下或南方湿热空气北上,都受到庐山阻挡及赣江河道的影响,所以这“魔鬼三角”区水域内有时风大,有时风小,有时一会儿南风,一会儿北风或东风,风向不定特别紊乱,有时晴空万里,突然又雾气沉沉,有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恶浪滔天,待会又风平浪静,气流气象极为变化无常。
“魔鬼三角”区核心水域区,是来自不同方向的五大河流交汇处,水流方向、水流大小、水流速度等特别混乱、特别复杂。
“魔鬼三角”区核心区水域的地下矿床、地下破碎带、地下溶洞、地下水等物体,产生了相对应的高空中强大的、复杂的电磁场,造成雷电的次数也最多。根据资料记载:1985年“魔鬼三角”区水域发生航船船尾被折断、船身被劈成碎片之事,也就是雷击造成的。最近几年,2799工程养鱼池边多次发生雷击致人死亡事件。“魔鬼三角”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复杂的自然环境,多变的风向、风速、水流紊乱的互相撞击,以及高大电磁场、雷电高发区等均是航难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