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流经江西彭泽县和安徽宿松县之间,有一绝景,那就是小孤山。
绝,是因为小孤山四面环水,位于江心之洲,一山突峙。峰高百米,远远望去,孤独的山峰宛若古代仕女之发髻,因此旧称“髻山”。倘若乘舟环游,船移山转,“南望一枝笔,西窥似悬钟;东凝太师椅,北看啸天龙”。小孤山的神奇变化可谓风采多姿。
其实,小孤山的神奇还在山中。
有一幅画儿,叫《深山藏古寺》。画面上山峦叠嶂,飞泉汇潭,一个小和尚正在汲水。画面上并没有出现晨钟暮鼓的寺庙,却通过小和尚,使人勾想起深山沟壑中,苍松翠柏间,是藏着一座朱墙黛瓦的古寺的。这一独特的构思,令人产生无尽遐思。小孤山也有含蓄之韵,山中也藏着一古寺。只是小孤山更为绝特,那就是不知是寺在山中,还是山为寺景了。说是山寺一体,或许更为贴切。
要登山,就首先要进山门。门,是古老沉重的木门,一连串的石阶,都是巨石砌成。与外面明媚的阳光相比,门洞里黯淡了许多。同行中的惠云,是彭泽姑娘,此刻,俨然成了导游。她瓜子脸儿,明目皓齿,对小孤山的典故也是如数家珍。传说中,古时有位美丽纯情少女,和彭郎互生爱意,却不能结为连理。坚贞的小姑投江殉情,其身在江中遂化作资质卓然的“小姑山”,后因其孤独凄凉,又称“小孤山”。而彭郎因小姑之死而痛不欲生,遂化为“彭浪矶”,又称“彭郎矶”,在南岸与小孤山隔江相望。名胜古迹中,大都有凄美的爱情故事。彭郎与小姑,爱欲不能,死亦相思,也可惊天地,泣鬼神了。
小孤山的主要建筑是始建于唐代的启秀寺。与别处庙宇不同之处,这里供奉的是“小姑娘娘像”,俗称“小姑庙”。大殿内,没有其他寺庙中的那种黄墙朱柱,金碧辉煌。赭色的木柱,透露出经年的沧桑,陈旧中不乏古朴。姑娘娘妙相慈悲,似笑非笑,一双凤眼,和蔼地注视着芸芸香客。不少女子在小姑像前双膝跪地,口中喃喃,顶礼膜拜,一副虔诚之态。料想她们是否在祈祷爱神眷顾,找一位如意郎君,结百年和合之好?
在殿外,同行人对待字闺中的惠芸姑娘也打趣,怂恿她拜一拜,抽一上上签。顿时,惠芸姑娘脸颊上,飞上了两朵红晕,妩媚极了。
小孤山登山台阶共三百六十五级,这也暗合了一年的天数。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小孤山游客流连,香火常旺。这又衬出了人们的一种心态,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去追求一种满足,心理安慰。毕竟,各人对自己的生活,都充满了许多的希冀和期盼。
小孤山的WC当是最为独特了。峭壁上悬上几根木头,门,墙,顶,为木质,从窗口,可见长江奔腾就在足下,高空一线悬,不禁心生寒颤。待得出来,恐似飞流至下,疑似珍珠了。
小孤山处处皆景,移步换景。庙宇亭台,楼阁迂回。一天门,龙眼石,弥陀阁,海神龛,天妃殿,御诗碑等,山上树木葱茏,花菲草青。山顶梳妆亭,红柱黛瓦,传说是小姑梳妆之处。在这里凭高远眺,胸怀豁然。但见大江东去,沃土无垠,远舟近帆,尽收眼底。不禁使人低吟起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小孤山,一座神奇的山,有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