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深山密林,是东北虎张扬王者之气的地方。
人们对虎,似乎总有一种敬畏的心态。《水浒传》里景阳冈上的老虎,食人如麻,弄得地方人等谈虎色变。再则,老虎的形象即凶猛,又威严。单是前额上类似汉字的“王”字就令人感到气势逼人。加上它体形剽悍,敏捷灵活,皇家颜色的皮毛,嵌着圈圈黑线,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尖利的白牙,一副气吞山河的模样,难怪人们毫不吝啬地将“兽王”的雅号奉送于它。由于它伤人害禽,早先人们以弱者之态,向老虎发起挑战。武松就是以徒手擒虎的姿态,被人们尊崇为“打虎英雄”而受到阳谷人的追捧。
在和人类的交锋中,“兽王”表面虽然略占上风,但终究还是斗不过人的智慧,群起而攻之,老虎只能悻悻地躲在人迹罕至之处,显摆一下威风。甚至见群人风靡而逃。因此,可见老虎本质上还是有些惧人的。但是,它的野性,它的力量,它的凶残却是人们始终不能低估的。人们处于保护自身的本能,顽强地和老虎斡旋,见虎就灭,结果是老虎越来越少。但是老虎少了,人们却又高兴不起来。原本自然界就存在一个食物链,而人类却义无反顾地砸碎了这条链。老虎少了,人们又感到有些悲哀,不仅仅是缺少了野性的对抗,老虎那奇特的形象也是很多人梦寐一瞻的。于是乎,保护老虎的声音又同先前打老虎的声音一样,在人们的耳旁一再响起来。
时下,人们只能在动物园里一瞻虎貌了。堆了几座假山,栽了几棵松树,还有一池碧水,人们仿生态地创造了一个类似于大自然的环境,将抓来的老虎送入其中修身养性,供人观赏。老虎的外貌未变,依然是威风八面,长啸一声,令人有些惶恐。但隔着铁笼或是站在栏杆外安全地赏虎,心中早已没有了畏惧。一世英名,咄咄逼人的“兽王”老虎竟沦为了玩物。看见它懒洋洋地晒着太阳,长长地打着呵欠,拖着虎尾像绅士一样地闲庭信步,然后漫不经心地品尝着饲养员送来的美味佳肴,人们不禁暗自怀疑:这是传说中不可一世的老虎吗?它的凶猛,野性到哪里去了?除了身体肥大之外,简直和家中的宠物金丝猫一样可爱了。
又要保护老虎,又要培养老虎的野性,这似乎两难。
在哈尔滨东北虎园,则见到了一大群野性十足的东北虎。据说该园有东北虎700余只,想想700多只老虎齐聚在一起,那该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只是该园分区饲养。那些东北虎,或大,或小;或瘦,或壮。形态各异,却都是一身金黄透黑的毛色,在阳光的辉映下,显得富贵不凡。它们瞪着一双圆圆的大眼,耳朵直竖,警惕地看着坐在中巴车上的游客。饲养车一来,它们追逐,挤撞,形成了一道群虎相奔的场面。虎蹄在沙地中烙着脚印,扬起一道道灰尘,在天空中弥漫,似乎要遮天蔽日。奔突的饲养车上抛下来的鸡肉,牛肉,引得饥饿的群虎顾不上“斯文”,变得野性起来了。群虎如同弦箭齐发,奋勇争先,抢先觅到食物的老虎,叼着肉自寻地方,美滋滋地匍匐在草地上饕餮一番了。一只凶猛的大虎,竟叼着肉直奔草屋里的卧槽中,享受“战利品”了。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些乌鸦在天空上盘旋,企图从虎口中分一杯羹,吃一点残汁。天上,地下,活现了一幅自然界动物争食的壮观场景。
哈尔滨东北虎园虽然还是人工饲养老虎,但终究给了老虎一片比较开阔的环境。沙地,草丛,池塘,地势蜿蜒起伏,高低不平,任其自由来往。而且群虎群居,无形中使老虎之间也产生了一种激烈的生存竞争。这也许就是出自于人工养虎而又想培养老虎野性的初衷。园中还供应活鸡等小型禽兽,让游客投放于现场,供老虎捕猎,这也许是又一种驯虎的方法吧。
粗粗看去,东北虎园中的老虎,较之于一般动物园的老虎,似乎更野性,更猛烈,更凶狠。人和虎,相隔于车内外,老虎对人也许司空见惯了,它的眼神,只盯着饲养车,而对人却熟视无睹。而人对老虎,却还是心存戒意。有时竟想,万一老虎袭击游客,那人岂不成了老虎的盘中餐?只是绝无可能,杞人忧天罢了。
动物,也是地球的主角之一,并非只有高级动物——人才有在地球上唯一生存的权利。这就要求人类向对待同类一样,不以凶残地消灭任何一种动物为荣,以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
虎虎生威,虎虎有威。这才是老虎的本色。而人的本色,正像《三字经》里所说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保持人性的本色“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老虎,万兽之王,如今能和人“和谐”相处。这也是一件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而赏虎,也是一件乐事,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