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文又何尝不是如此?
散文,和小说,诗歌,戏剧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而我却对散文情有独钟,所见所闻之余,总会不禁想写些什么,于是,就相中了散文。
散文的形式是活泼的,它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可记人,可咏物,可抒情,可描写。从表面上看,结构松散,甚至跳跃性很大,不同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但散文看似的“散”,凭借想象的翅膀,许多时间空间跨度很大的相关事件,却可以浓缩在一篇文章内。当然,这些材料需讲究质量,能够围绕主题这根红线。像粒粒珍珠,被红线串起,才能成为一根惹人喜爱的项链。
散文,源远流长。先秦散文,唐宋散文,直至近现代,散文名家辈出。咀嚼精美的散文,犹如夏之甘霖,冬之醇酒,沁人心脾,暖人心怀。
耳染目濡,就形成了创作的习惯。
虽然,我的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不是散文,在报刊上所发表的文章中,散文的比例也不大。但从遭到一些嬗变之后,我就潜心学会了在电脑上写作,开通了博客。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写人,叙事,抒情,议论,让自己的思想和情怀在显示器上变成一篇篇文章。
文贵于真。
不追求华丽的词藻,不陷入功利的俗套,就像一条游在清纯的水中的鱼儿,自由地生活,自由地写作。把自己的感怀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让自己的生活痕迹永不褪色。
梁实秋先生曾说过,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将我们脑子里的思想和情绪译成语言文学。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如其人,如果掩饰那则另当别论。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过,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词能够表达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够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这就是要求表达的准确。固然,这是一种境界,很多人难以企及。但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怀着对崇高的敬畏,对神圣的虔诚,对信仰的热诚和对生活的挚爱,写出真实的情感,就无愧于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但这并不是休闲的文字所能承负。
南昌,是我求学、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这座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曾以“南昌之光”为题,赞美南昌的灵气,抒发对南昌的挚爱。感谢南昌,给我智慧,给我激情,给我灵感。是以此命名散文集。
200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