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与同事的就餐聚会后,你的爱人明确的告诉你他不喜欢的人,你对他的态度就会慢慢的转变。同样的道理在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或许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他们和老板关系很密切,与他们相处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你能和与老板有密切关系的人关系融洽、和谐,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反之,与他们关系紧张,相互拆台,经常发生磨擦,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 那些与领导关系非常密切的人对领导的决策、用人及其他问题的看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许多时候可能会是决定性的。一般人都认为,在公司里只要尽心尽力,取得业务实绩,赢得上司的赏识和老总的欢心,加薪提升就指日可待了。而对那些老板身边的心腹没放在心上,他们认为这些人员的职位不怎么高,权力也不怎么大,跟自己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工作关系,没必要重视他们,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那些与老板关系密切的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决策,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起着参谋的作用,以非正式的方式影响领导的决策。他们所处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他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一般来说,领导的心腹和他们感情都非常好,他们对领导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这种人对自己的影响,有正也有负,如果这种人和自己关系好,在领导面前多美言几句,那么会对自己的晋升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关系不好的话,则会阻碍你的发展,情况严重时,还会给你带来大祸。
老板是我们平时很少能接触到的,相反那些和老板关系密切的人是每天与我们相处时间最多的。老板对你的印象如何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他们,所以,如果你想在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必须深谙同老板亲近的人相处的学问。
一般来说,和老板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秘书型、特助型。面对不同类型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搞好关系。
秘书型是指那些时刻在老板身边,随时能了解老板想法的人。在我们的工作环境里,秘书是和老板关系最紧密、打交道最多的职位之一,和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他们的尊重,在办公室里和他们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大公司工作,刚进时所属的部门未必是心目中最理想的。这时候,就要与有关部门人物建立好关系,他们可能有助于你调职。但要注意的是,秘书有时比部门主管更重要,尤其当他(她)为你安排面试的时候。
组织管理中,秘书有他们的特定职能与作用,即围绕领导,沟通上下左右,替领导传递信息,安排活动的时间,通过相对独立的活动,在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各层次之间,发挥综合、辅助性的中介纽带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那就是什么人受人尊重、有能力、有学问、有头脑、有良好的品德,我们就跟他比较亲近。如果什么人专门斗心眼、一心钻营,我们往往躲着他们、疏远他们。结果呢?自己给自己设置绊脚石,只好磕磕绊绊地走在艰难的谋职路上。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看不起秘书这个工作,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话,那么奉劝你一句,赶快把这个毛病改了,否则的话,吃亏的还是自己。
秘书的工作不是其他职员的填补品,他们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而且这个任务相当繁琐而且还很重要。例如帮老板打印材料,帮老板整理文件,替他安排时间和日程,替上下级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些事情都是别人无法替代了的。如果没有了秘书这个职位,老板的工作量肯定会增加很多,这样就不利于整个组织整体上的效率最优。因此说,秘书不比人低一等,一个好的秘书可以为老板节省很多时间,替他做好很多事情。她们的学历有时候虽然不是很高,但其所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如果你在职场中想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话,就应该和你上司的秘书建立起友好协作的关系,否则的话,纵有一身的本领,也施展不开,和她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和她们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尊重秘书,尊重她们的劳动秘书也是人,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如果你连对她们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她们能和你关系好吗?不光是口头上的尊重,在心里面也应该是。你和她只是工作上的区别,都应得到尊重。
特助型指的是老板身边那些比较有能力的人。与秘书一样,特助也是一个与老板走得非常近的人。在一个组织中,特助的身份非常微妙,它可能没什么实际权力,但是在很多时候,他的意见却对一件事情的影响是你无法想象的。一般情况下,特助是老板最信任的人,这种信任导致了特助对事情的态度将直接影响老板的态度,这显然也包括对组织成员的能力、品格等的评价上。
很多职员对此往往颇有微词,认为某一特助没有能力,甚至认为他们只知道讨好老板,玩左右逢源的伎俩。但事实是,他们同样有可取之处,只不过你没发现而已。显然,老板不是傻子,老板信任某人必然有他更深、更现实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个在职场中苦苦挣扎的职员来说,对特助心存芥蒂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阻碍你职业生涯上的发展。
也许,特助发现了你对他的不尊重后不会特意去攻击你。但是,它在不经意间对你所表露出的态度同样会影响到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从老板的角度来说,他会认为,一个跟特助都搞不好关系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肯定存在问题。起码一点,这个人不懂得趋利避害,不够成熟。而这种印象对你的晋升则无疑是个大大的打击。更甚者,假如你不能友好的与特助共事,产生磨擦,那么毫无疑问,你不可能在组织中呆下去。道理很简单——工作是重要的,你们无法友好协作,顺利完成工作。
当你与特助之间产生冲突而影响到工作时,你面临两条选择:第一条,直接把你辞退;第二条,老板不主动辞掉你,但也不会提升你,就让你在原来的位置上默默无闻地做下去。两条路对于一个有大志的人来说都是不理想的。趋利避害是在职场生存下去的一个重要规则。
假如我们说得罪特助是不利的,那么跟特助搞好关系是不是有利的,对自己的晋升是有所帮助的?这是一个稍具常识的人都明白的道理。很多人不屑于此,特别是那些自认为很有能力的人。殊不知,这种对“能力”一词的定义本身就有问题。其实,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能力,甚至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要知道,这是一个讲究协作的社会。组织中不需要单打独斗的英雄,而是需要能够团结众人力量为目标努力的人。请记住:假如你无法让特助成为你晋升的力量,也至少不要让他成为你晋升的障碍。这才是一个聪明人的选择。
其实,在工作中,不同老板信任的人也不一样,等弄清了老板的心腹是那种类型后,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争取和他们友好相处。
首先要细心观察,看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不要表现得迫不及待地想接近他们,跟他们拉关系,有时候这样做说不定会弄巧成拙。因此,先要以平常心对待他们,观察对方的一言一行,多方打听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经历等,等你了解清楚了,就可以开始行动了,向他们表示友好。你可以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兴趣,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当他们有难事需要帮忙的时候,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帮他们,你现在出点时间、精力或者是金钱,但从长期来看,你的受益是无穷的。他们在老板面前的美言,会让你在这个单位中晋升容易得多。
但是有的老板的心腹,实在是很难相处。他们是典型一个“哈巴狗”,见了上司点头哈腰,见了其他人就横眉冷对,对别人爱理不理,很喜欢抓别人的小辫子,你要是把柄落在那种人的手里就惨了。你实在看不惯,可这样的人又偏偏“红极一时”。到底要不要与上司的“红人”斗?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与之保持距离,对方自视高明地提出意见时,如果无关痛痒,那么立刻点头称是;如果其意见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那么在表示赞同后可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总之,首先要冷静,再就是要表现出对他的充分尊敬,满足其虚荣心。无论怎样,一定不要得罪老板身边的心腹,要争取能和他们友好相处,得到他们的认同;不能的话,也不要和他们发生正面的冲突,一时的忍让可以让你换来长久的好处。
所以,职场上,千万别轻视办公室里那些无关紧要的人,更不能小看那些平日里不起眼的所谓小人物,他们的潜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甚至影响到你的业绩和升迁。
做下属的要取得老板的信赖,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取得老板的好感,还要注意与老板关系密切的心腹保持良好的关系,尊重他们,避免因和他们的关系不好造成对自己不利的影响。
放弃无用的争辩 和老板相处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重老板,不要试图和老板争辩。因为你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是,他是你的老板,除非你不想干了,否则就别和他对着干。
刘先生在一家销售公司供职,是总经理的助理。
一个客户来公司,酒足饭饱后要离开。陪同人员建议送点礼品给客户,刘先生请示老板,老板刚刚喝过酒,说:“要什么礼品?”刘先生阐述了客户的重要性,可老板坚持说,送件300元钱左右的西服就可以了。
老板的命令必须遵循。刘先生准备了几套300元钱左右的西服。可实在看不过去,人家客户也都是有身份的人,像这样的低廉货实在拿不出手。但老板在气头上,说什么也没用,可第二天客人要走,到时候再准备就迟了。于是刘先生暗自准备了几套高档点的西服,放在车上。
第二天在客户住的宾馆见面时,总经理第一句话就问刘先生:“礼品准备好了吗?”
“按您的意思都准备好了,300元钱的西服。”
“这哪拿得出手啊?赶快去换!”一晚上老板就变卦了。
幸好刘先生昨天晚上就准备好了,于是把车开出去绕了一圈,就回来了。
总经理夸赞刘先生能干。但是,当时如果刘先生和总经理据理力争说不能送300元钱左右的西服,那么结果将是另外一个样了。刘先生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无论何时何地都尊重老板的决定,避免和老板做无谓的争辩。
老板是谁?首先是发薪水的人,帮助你解决生存的问题;其次是帮你实现梦想的人。这也是工作的目的。做一个好的打工仔,需要注意这点。
当老板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提醒他,否则等执行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也难逃其咎。当然指出老板的问题时,要讲求方法,老板是有钱人,当然就要顾及面子问题(既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也不会让人直指其错误),不要在公开的场合,不要有第三者在场,其二要讲求说话的方法,我们要达到的是最后的目的,但表达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比如可以选用一些委婉的词语,或者是侧面提示,“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是否需要考虑一下这个因素”,“记得您说过要……”。以引起老板的注意,当老板再次发问时,你需要清晰地阐述你的观点,指出问题的症结,表明相应的建议,切不可把不成熟的想法不假思索地表达出来,那样老板反问的时候,你没了下文。老板会以为你只是一个爱挑剔的人,没有一个老板喜欢下属把问题推到自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