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力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一个人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的精神世界就很贫乏,智力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缺少日常刺激,感觉起作用的机会很少的环境下生活的儿童,在认识的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涣散,易受暗示,缺乏学习能力。”另一个实验表明:“仅仅遮断触觉刺激,也会使被试者智力迟钝,手指灵活性下降,感情冲动,并出现离奇古怪的思维。”既然缺乏一般的感知就会使智力活动受到如此明显的不良影响,那么,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力,对智力活动的消极影响就更大了。大量的事实也表明,观察力是一个学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
4.观察力是掌握知识、搞好学习的重要条件学数学,观察力差就容易把3写成8。要学好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只有在自然条件下或在实验室中,认真地观察各种具体事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才能认识它们的外部形态、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特性。要学好政治、历史等社会科学,必须实地观察各种社会事物和各种现象,才能深刻了解各种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了解各个阶段、阶层的外在特点和动态,了解各种社会现象的生动面貌及其相互关系。例如在语文识字教学中,两个字的字形、写法只有细微差别,观察力较强的儿童就能看出来,观察力较差的儿童就常常把它们认错或写错。在写作时,如果某学生的观察力较强,就可以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素材,对人物、景物、事物进行细微、深入、具体、生动的描写;反之,这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感到无素材可写,写不具体,或就事论事,空洞干巴。总之,要学好各门功课,都必须具有相当的观察能力。
5.观察力也是形成技能的必要条件
观察力也是形成劳动技能、绘画技能、写作技能、阅读技能和实验技能的必要条件。任何技能的训练,受训练者都需要随时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断巩固正确的动作,纠正不正确的动作,从而形成相应的技能。
6.观察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孩子未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较强的观察力,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都以突出的观察力而著称于世。
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辞辛苦、深入实际、仔细而全面地进行观察的结果;生物学家、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更是一位以观察精细而闻名的科学家。有一次他发现许多昆虫聚在一种特别的植物叶子里,而植物受到刺激后分泌出一种液体把昆虫消化掉,他仔细观察这奇妙的现象并经过16年的研究,写出了《论食虫植物》这一创世之作,在生物学上作出了又一杰出贡献。
良好的观察能力,也是神童突出的智能特征之一。
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的天才办公室曾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材料,这份材料列举那些聪明过人的孩子(美国称其为“天赋儿童”)的某些典型行为,其中指出,善于观察、非常的好奇是天赋儿童的突出特点。
一般来说,神童不仅观察仔细,而且观察的精确性、计划性及观察的速度也明显优于常态儿童。中国超常儿童追踪研究协作组对部分超常儿童进行“找出相同圆形”和“找出不同圆形”的测试,结果,超常儿童不仅成绩优于比他们大的儿童,而且在观察的速度和方式上也明显优于他们。
就是一般的孩子,为了将来能成为合格的人才,也要培养观察力。科学家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细心的观察;医生对病人的望、闻、问、切都是观察;警察破案需要细致观察;农民要观察庄稼;工人需要观察产品;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商人需要观察商品。总之,无论孩子将来干什么,都需要有较强的观察力。为了孩子成才,必须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人的智力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一般来讲,大多数孩子都有不细心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们平时多作引导和指导,特别是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从而养成观察的习惯。
观察力就是全面的、正确的、深入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也是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点。观察力是构成人的智力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然而观察力又高于感知,观察力是在感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有思维活动参加的一种稳固的认识活动,而不是感知过程本身。
观察力在智力结构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观察主要是通过耳闻目睹实现的。科学研究证明,人脑获得的知识,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进来的。所以说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门户。人们要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就必须把观察的大门打开。如关闭观察门户,不仅不能学习经验,智力得不到发展,而且还会使智力每况愈下。观察力还是智力活动的开端和源泉。事实表明,一个人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仅他的精神世界很贫乏,而且他的智力活动也成了无源之水。设想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很差,那么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个人的智力水平乃至整个心理水平的发展受到影响。
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以具有高度的观察力著称。达尔文通过对大自然长期仔细的观察,进行深入而周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进化论。巴甫洛夫就是从精心地观察狗的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立了高等神经活动学说。巴甫洛夫一生非常重视观察,为告诫自己和学生,他在实验室的墙上,写了发人深省的几个大字:观察、观察、再观察!
可以说,观察力是任何一个学者、实业家和政治家都不可或缺的品质。
观察力不仅对科研、治学和成才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智力提升也是完全有效的。因为学习和科学研究,本质上都属于认识过程,都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规律。所以,要搞好学习,应当先进行认真的观察,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校学习的,无非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这两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它们都必须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以便在充分占有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认识科学的内部联系和发现其规律性。通过观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一个学生观察力较差,他就往往区别不出类似的字形和写法的字体之间的细微差别,因而常会认错和写错。同样,他对类似或相近的事物也常会弄混。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赞可夫,根据对学习较差学生的长期研究,认为他们的普遍特点是观察力薄弱,因此也影响了其他的能力和求知欲,从而造成学习困难。
为了理解观察的实质,分析一下它所具有的品质是十分必要的。观察的品质主要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条理性和系统性、观察的准确性、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全面性等。
1.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那只能称为一般的感知,而不能称为观察。因此,目的性乃是观察与感知本质区别的特点之一。观察的目的要通过观察计划体现出来,观察计划有书面的和头脑中的。它一般包括观察任务、观察对象、观察要求、观察步骤、观察方法和预期结果等。
2.观察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观察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活动,随随便便、漫无条理不可能收到效果。观察必须全面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就是说观察必须具有条理性、系统性。观察时必须抓住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联,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可以按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先到后,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采取与上述相反的顺序。然后,再与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握事物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归类和系统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考察事物的各种特性和各部分、各方面的关联以及这些特性、部分、方面所连成的整体或体系。观察的条理性,不仅保证输入信息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而且也使所得知识逐步加深,从而有利于头脑的进一步加工编码,大大提高观察的效果,增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观察是杂乱无章的,所得信息则是一堆乱码,无法进行有效地加工编码,不利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发展。
3.观察的敏锐性
观察的敏锐性不仅使人迅速获得被观察对象的有关信息,而且使人善于发现易忽略或不易发现的东西。它是捕捉机遇,获得成就的最重要的观察品质。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此。水蒸气冲动壶盖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大发明家瓦特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为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苹果落地的现象,引起牛顿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观察的敏锐性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有密切关系。众人观察同一对象,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发现。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中,观察到许多很有意义的东西。俄国杰出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说:“由于观察建立理论,通过理论来改正观察。”这说明了个体知识理论与观察的密切关系。
4.观察的准确性
观察的准确性使观察者全面、细致而精确地获得观察对象的有关信息。精确地进行观察,就是在观察时,既能注意到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能觉察出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既能观察事物的全过程,又能掌握事物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既能综合把握事物的整体,又能分别考察事物的各个部分;既能发现事物的相似之处,又能辨别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为使观察准确,观察者应尽量避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观察的主观性错误。
5.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要求从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的发展全过程进行观察。客观事物是比较复杂的,因此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观察,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结果。由于事物发展的延续性,所以对有些事物必须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跟踪观察,才能获得全面的、有意义的结果。波兰杰出科学家哥白尼坚持观察天象三十多年,积累了大量材料,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太阳中心说。达尔文航海考察5年,获得了丰富的材料,经过长期理论分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我国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旅行考察34年,写成了一部《徐霞客游记》,对我国地理地貌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习中,我们必须把观察力的各种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按照预定的目标,去获得系统的、理解的、深刻的、真实可靠的感性知识。
让孩子掌握超常记忆的规律
科学研究表明,按理论计算,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五亿本书的记忆量,但世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激活和挖掘自己这种巨大的记忆潜能,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记忆训练。一般来说,超常记忆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记忆速度快,二是记忆保持时间长。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记忆是一般还是较超常,这就要观察您的孩子记忆方面的具体特征。超常记忆一般应具有如下几种特征:1.记忆速度快以识记形象或实物为例,一般的5~6岁的孩子在一定时间里能识记住25个实物中的10~11个,而记忆力超常的孩子能在相同时间里记忆20个以上,或者在比其他儿童少一半的时间里识记相当数量的材料。
2.记忆保持的时间长
例如,在识记相同的材料一小时后,一般孩子就会忘记30%左右,而记忆力超常的孩子几乎能全部再现。又如,对于一定的记忆材料,识记一个星期后,一般的孩子会忘记40%~50%以上,而记忆力超常的孩子只忘记20%左右。
3.记忆面广
一般的孩子往往只对他感兴趣的材料或经过专门训练的方面记忆力好,而别的方面记忆力差。例如,有的孩子对植物、动物感兴趣,能记忆大量的动植物的名称、特点及它所属的科、属、种,但是记忆算术、语文的课本知识就明显表现出较差的记忆力了。又如,有的孩子经过音乐或绘画的训练,记忆音乐和图形的能力明显强过其他的孩子,但记忆另外的材料又不行了。
记忆力超常的孩子对各种材料的记忆能力是有差别的,但综合记忆能力远远超过同龄人。
4.记忆的准确性高
在记忆一定的材料时,一般的孩子虽然回忆的数量与记忆力超常的孩子差不多,但是准确性低。一是把一些别的材料加进去了,二是记忆的不全面;而记忆力超常的孩子不但能够记住一般孩子易准确记忆的材料,就是那些不易被感觉的细微处也能记忆准确。
5.记忆的备用性强
记忆的备用性是衡量孩子超常记忆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记忆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能够在需要时随心所欲地提取、运用。记忆的备用性就是指适时提取记忆材料的能力。一般的孩子虽然能记忆不少知识,但是常不会用,或不知怎样用,到用时又想不起来。而记忆力超常的孩子却能在需要时适时地取出。从记忆的备用性的特点可以看出,它已不仅仅是指记忆力的特性了,而加进了思维的因素。也就是说,孩子要想有强的记忆备用性,他必须在熟记材料的同时,进行一系列思考活动,要记忆它的应用范围、条件、联系物以及特殊之处。
6.记忆的方法
由于孩子的年龄、心理等特征,孩子的记忆一般是利用机械重复的方法,一遍遍地重复要记忆的材料,这样的记忆效果较差。而智力超常的孩子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一些记忆方法。
电视上曾介绍过一个识字“神童”,他在记忆文字时,采用了一种比较的方法,他把形相似和意相近的宇放在一起记忆。他说:“这样很好记,我记住了一个,就记住了好几个。”这是他妈妈教他认字时把同、铜、桶、捅放在一起教他,他很快就记住了。因为这个方法好,以后每当他在课本中学习一个新字,就要到字典中查找几个与它同音或字形相似的字。可想而知,他记忆文字的量比别的儿童要多几倍,而且对字的含义掌握得也好。
还有一个识字“神童”,采用构字法记忆汉字。她把一个字或偏旁部首写出,然后在它的上、下、左、右添上其他的字或偏旁部首组成新字。她说:“我在看电视时,看到有一道题要求在‘口’字的上、下、左,右各添上一个字,组成一个新的字。这样的方法的确很好,收到很好的效果。”
7.对记忆材料知道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