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永世,字叙五。康熙二十年(1681)任兴安镇总兵官,清廷平定三藩之乱,永实以总兵官从大军征讨,收四川,取贵州,吴逆大队突至,率兵力战数日,手刃数十人,兵败被执。不屈死之。事闻赠都督同知。康熙特颁诏谕祭总兵官王永实。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在兴安镇谕祭。(纂《兴安州志》)
仁者上人
四川成都人。康熙间,充郡万春寺方丈。上人博学多识。佛法精湛,早年托钵游四方,在余杭诸名山与高僧大德相印证。所至王公大人多倒屐相迎。后卓锡兴安,为寺中佛像换装,并补录兴安寺院所藏之《大藏经》,闲暇则与郡中文士相唱和,互参禅机。在兴安卓锡近三十年,对清初安康佛教作了许多工作,郡人士戴之不忘。(纂《一砚斋集》)
王育德
字行甫,巩昌(今甘肃陇西)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任兴安营守备,擢兴镇右军司马。兴之为郡,罹吴逆之变,兵民杂处,凡市肆商贾,皆流寓兹土之人。育德朝夕讲谕,戒兵弁勿犯地方,兵民各相亲睦。和平率物,慈祥仁恕,不与商贾较有无,计同异。常曰:“此攘攘而来者,皆吾梓里也,奈何其异视之也。”麾下将士皆其忠信,亦以司马之心为心,与商旅交游。不二价。自育德为军司马以来,市廛之人日益众,舟车之来日益多,货财辐辏于汉水之滨者如鱼贯。兴安为镇,地荒兵苦,多冻馁切肌肤者,育德按时发饷,锱铢不染其指,己则简精锐,料军马,饬甲乘,解衣推食,部伍为之一变。是以诵声洋溢,口碑载道,誉为兴安名将。(纂《兴安州志》、《兴安士民祝王将军寿章》)
谢瑛
福建龙岩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以左都督昭勇将军署兴安镇副总兵官。瑛幼娴韬略,慷慨方严,人不敢于以私。先是南粤尚可喜随吴三桂叛乱,瑛弹平之,授武州中权司马,十七年升副将,调署兴安镇。镇兴一载,盗息民安,交荐升任黔西都督。皇帝大悦,谕下曰:“俞猹猖,华夏盗贼奸究,汝作予干城,钦此,无废朕命”。民戴其德,去之日,兴安之兵若民,车数百辆,马数千骑,自郊关送达于东津渡口,不知几万人。(纂《一砚斋集》、《兴安州志》)
胡恺
号捷庵。北平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以中营游击任兴安镇营。先是以才略为总制姚启圣麾下效力,台湾郑经叛,随百万王师经略南海。恺赋性豪侠,然诺慷慨。两军交绥,虽大敌在前,视之如枯朽耳。时总制姚启圣,大将军施琅专制一方,诸将佐见者,皆膝行蛇伏,不敢仰视。恺则独见器重,参谋陷阵,无不奋先。姚常以麾下有恺傲之。一时台湾、澎湖、厦门诸岛负嵎者次第皆下,恺之战功居多。晋升定远将军兴安镇游击。抵兴安之日。见深山穷谷,兵惫民贫,乃曰:“是非可以海上之治治之也”。号令严明,赏罚允信,恩义沦洽,其随行壮士皆以清俸给之。兴安大水之后,恺独捐资率随行壮士修康阜桥,人称曰“胡公桥”。兴安城西北隅为翠光台,乃郭尚灶升仙之区,恺建宅其旁,癸酉(康熙三十二年)洪水稽天,阖城皆为巨壑,而恺之宅屹然于波浪中,人以弱水三山目之。兴安知州王希舜撰《回龙观记》碑文颂之。(纂《兴安州志》、《一砚斋集》)
李翔凤
字筠庵,辽东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芷阳(今陕西临潼附近)令擢升兴安知州。时值三藩之乱,吴三桂遣军窃据兴安一州六县五年之久,十八年十月,清兵进剿,始得恢复。大乱初平,翔凤严约六属:“宁为保障,毋为茧丝”,以休养生息。纡解民困为治绩,各属奉教唯谨。而连岁军兴,生聚未遑,翔凤据州县宜兴宜革者制定措施,宽严并行,民始息肩。但历年拖欠税赋银颇多,各属不堪逋负,屡次上书请免。当局遣部使踏核,翔凤躬同扪萝核查,不惮险远,往来跋涉四十昼夜,寝食俱废,遂得豁免兴属六县荒亡条银七千七百两有奇。官无拖累之忧,民鲜追索之苦,上下感念,皆谓“公不啻生死人而肉白骨”。是年旱魃为虐,自五月以至八月,野无青草,翔凤顶烈日,躬祷郡望牛山求雨,焦心如焚,遂染痼疾,州境士民闻之,日祷于城隍祠者数千人,皆祈祝公早日康健。居无何,岁大饥,道殣相望。他大病初愈,抱疾奔走台省,吁请缓征,请赈灾民,设立粥厂,告籴邻封,极赈恤之术,莫不随方措置,兵民胥安。由于战乱,兴安凡五十年科第乏人,翔凤恻然念之,亟捐俸修葺学校,课艺诸生,跻堂问难,自是兴安文士始有起而破天荒者。又创筑万柳堤,补修惠壑堤、万春堤、长春堤,汉水虽屡溢,而州得免其鱼之忧,至于通水利,劝农桑,良法美意,不能枚举。民感其德,为建生祠于西津渡,俾公治绩永垂不朽。(纂《李公祠碑记》、《一砚斋集》)
鲁仁埰
字区一,浙江绍兴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以监生就郡幕为吏目。兴安为秦之岩郡,重兵镇之,五方杂处,虽有神君,卒难稽考。而发奸摘伏,专依望郡幕一人,故郡幕之职大而兴师动众;细而溪田斗狠,皆关管辖事。然后受成于太守,而长史、司马皆不与闻。以是郡幕之贤否,关一郡之安危。仁埰莅官以来,案牍不留,苞苴不行,请谒不受。幕中有古桧一株,日吟哦其间,曰“哦桧堂”,人以崔斯立(唐时莅金州西城丞)目之。有大疑难,人所不敢当者,公毅然任之;见孤寒无告者应手施与,不少吝,人皆服其为父母焉。三十年(1691),西安岁饥,秦民就食者万人,饿殍满道路,皆赖仁埰安插。三十二年兴安大水,城堤陷,仁蜾首倡以协运西粮之夫为修堤用,不烦民力。郡城北百里琉璃河有虎为患,亲率行伍驱赶之,种种德行,民至今思之不忘也。(纂《兴安州志》、《一砚斋集》)
赵世震
字雪庵,号鼓万氏。辽东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以举人任汉阴县知县。时值平吴三桂叛乱之后,汉阴县城一望萧条,城垣崩颓,衙舍倾圯,仅存十余间耳。遂解私囊,先修公署,捐资五百,人皆食于此而劳于彼,故乐从不以为怨,由是官舍告成,内外判然。复修城垣,城垣工程浩大,捐告无由,申请动支又无专项,见军民野处,虎豹充斥,心中不安,忧思成疾,遂告家大人为国推慈,倾囊远给,又陆续捐资一千七百余两,米五百石,始鸠工庀材,重修城垣。历时两年而成,自兹民生渐集,烟火渐繁,皆赵世震之功也。诸务妥帖,始培学校,纂修《汉阴县志》,与诸名士陈典、刘应秋等相唱和。后因卓异升贵州铜仁通判,士民诵之,久而不忘。(纂《汉阴厅志》、《兴安州志》、《一砚斋集》)
陈典
号菊亭,浙江绍兴兰亭人,贡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汉阴知县赵世震卑辞厚币延入幕中。才华蕴籍,精明强干,曾助修公署、城池,皆躬自擘划经营。性耽山水,喜吟咏,诗文秀逸飘洒,人争传诵。其《凤凰山记》、《丹崖洞记》尤脍炙人口。(纂《汉阴厅志》、《兴安府志》)
黄燕赞
字定山,辽东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甘肃河西靖逆侯张勇中军升任兴安镇副将,才识明敏,凛然不敢犯,雅好吟咏,有儒将之誉。与州牧李翔凤,郡士刘应秋,司马王育德游。是年大旱,独捐资籴粮赈济,全活甚众。复忧郡城水患频仍,与郡守李翔凤捐资,于南门外修筑长堤,旁植桃柳,以备城中居民避水之路,故名万柳堤。与文士交,将珍藏之米芾、巨然、祝枝山、陈白沙、董其昌、王觉斯等诸大家书画真迹,在濯流舫展示,俾学习借鉴,增长见闻,士人德之;与商贾交,不二价,戒兵士毋犯民。喜兴安郡坊间所制纨扇,常遣军司马定制若干,礼请郡中文士染翰弄墨,馈赠京师好友。高其价值,商贾德之。是以自公镇守兴安以来,市廛之人日益众,货财辐辏汉水之滨者日益多。后以卓异升两江总制大厅去。士民思之不忘,为之讴歌云:“汉之广矣,惟水泱泱,我公来斯,霖雨其滂。乃新壁垒。乃变旃常。百忧载集,六阅星霜。受命两江,云胡不臧。芃芃万柳,南国甘棠。”(纂《怀葛堂文集》、《一砚斋集》)
古复脉
宜川县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以岁贡任白河县训导。端方质朴,不事奢华,工古文词,与郡名士刘体元、詹应龙、王运昌等相唱和。著有《砥砺诗集》。(纂《一砚斋集》、光绪《白河县志》)
李日新
字占庵,平利县人,康熙拔贡,授曲周(在河北省南部)县知县,学问沈潜,文章朴实,勤政爱民,有弊必除。后调庆阳(甘肃),因道路阻远,母老子幼,致仕归里,教学乡闾。因感自沧桑互变,故家遗俗尽失。康熙以来,地方移民杂处,古礼不存,心中忧之。遂不惮岁月之功,搜罗往事,历两寒暑,纂集《慎终录》十卷,劝人遵循古礼,反对丧葬中浮华奢靡,越礼犯分。晚年迁居兴安郡城,与刘应秋、詹从云、蒋嗣昌相唱和,号为“兴安四友”。陕西督学陆德元赞其为“道德之士”。邑贡刘应秋论其所编著之《慎终录》云:“自兹以往,俾读是书者,顾名思义,慎之又慎。去其陋则文得其中;去其野则质得其中;去其浮华则美盛得其中;去其越礼犯分则诚敬得其中。慎者,酌乎至中之谓也。”(纂陆德元《是是集》;刘应秋《一砚斋集》)
李因笃
字子德,又字天生,陕西富平人。与朱彝尊、严绳孙、潘未时称“鸿儒四布衣”。清康熙十七年(1678)应诏赴博学宏词科,授翰林院,未久,以母老告归。与顾炎武交谊甚深,治学亦受其影响。一生肆力古文辞,尤长于诗。时人论其诗“激楚凄凉,得工部(杜甫)之神”,“推为一代之首”。因笃喜山水游,所至荐绅倒屣无虚日。兴安知州李翔风曾暂摄芷阳,(临潼附近)县事,慕因笃之学品,与之兄弟交。翔凤擢兴安知州后,即盛辞邀游。因笃遂来汉上,爱其山水秀丽,作寓郡中,与武进高寄、旬阳李蓓元、兴安刘应秋等文字交。尝至旬阳访明参政李瑜后人,因赠以代大司农振裕作所《西平王祠堂碑记》。时高寄客寓平利,搜逸考校,重辑《兴安州志》,因笃因赠诗勖勉。贡生刘应秋事之惟谨。兴安文风为之大振。(纂光绪《旬阳县志》、《兴安州志》、《一砚斋集》)
梁份
字质人,江西南丰人,师事易堂彭躬庵、魏禧讲经世之学。尝只身游万里,览山川形胜,为人朴挚强毅,至老不挫,年八十九岁卒。康熙二十三年(1684),梁份白兰州至兴安会黄燕赞,遂得结识刘应秋,寓居安康城内,与刘应秋倾盖投契,诗歌唱和经年,其座谈间,论及海内诸帖,当以兰州肃王所刻宋淳化帖为鼻祖。梁份寄书兰州得兰帖拓本,在安康刘应秋家装潢。淳化阁帖完本,遂得以保存流传。梁份推崇刘应秋诗文,尝为刘应秋《一砚斋集》作序。著有《怀葛堂文集》十五卷;《西陲今略》八卷。(纂《江西通志》、刘应秋《一砚斋集》手稿)
刘应秋
字体元,一字霜威,号玉屏山人,晚号梦觉道人。兴安州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岁贡生,授神木训导,不赴。学问赡博,操行高洁,以诗古文词见重于时。关中李柏(雪木)、李颙(二曲)、李因笃(天生)咸器重之。称应秋之诗如万峰插天、星斗倒挂;汪洋万顷,舟航混混;鱼哭龙吟,撄拿上下也。赞其“力挟终南、汉水六百里来矣。”与广济金德嘉、吴门张晕、安庆朱书、南丰梁份、姑苏陈星、楚南李百第、福建哈麟昭、郭赞梁等名士相友善,诗歌唱和、书信时通。其门下士见应秋交游遍天下,往来函件颇夥,因密告当道诬应秋为复社党,以查无实据,问配甘肃,遇赦始归里园。家居讲学,多所成就,人称良师。性尤旷达,晚年自修墓圹,与友朋饮酒赋诗其中。著有《残蕉叶集》、《一砚斋诗文集》、《草堂说经》、《草堂说史》、《草堂说易》暨紫阳、白河县志和兴安州志等书行世。(纂李柏《一砚斋集序》、陆德元《草堂说经史序》、《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朱载震
字悔人,湖广潜江人,康熙时贡生,授石泉县知县,卓有循声。师事王又旦,其师殁后,梓其遗迹,其笃于古谊如此。著有《东浦诗集》。渔洋山人王士祯序之,叹为“骚人之苗裔,力追古作。”为时所推重。(纂《大清一统志》、《湖广通志》、康熙《石泉县志》)
姚载熙
直隶万泉卫(今山西西南)人,父姚世雍明崇祯十年(1637)兴安知州,在任二年卒于官。其母刘太夫人携弟流寓安康。载熙则回乡习举子业。清康熙五年(1666)领乡荐(即举人)。康熙七年(1668)母刘太夫人卒。载熙闻讣丧,千里回兴安,将扶柩归里,得结识刘应秋,早晚问教,尝曰:“居丧为诗,礼乎?”刘应秋答:“礼也。夫诗者,心之声也。”并进一步阐释说:“笑,故声也;哭,亦声也。礼曰:‘毁不灭性’,凡人悲悼痛楚而不能发,则抑郁困懑于其中,此疾之阶也。岂孝子保身之道乎?‘毁不灭性’,亦此之谓也。”于是载熙出《奔丧日录》让刘应秋正柯。刘应秋欣然题《书奔丧日录后》见示。跋文说:“载熙兄以母为心者也。凡所阅历寒暑、风雨、山川、城郭,无非母也。而遑计其他乎。予不以文遇之,而以道遇之,而尤以心遇之。读是录者,仁人孝子之心可以油然生矣。孰谓仁人孝子之言而非礼乎?姑行矣,勉之。”并书《姚载老扶母榇北上》诗送之。(纂光绪《旬阳县志》、《一砚斋集》)
谢赐琮
号邻墟,兴安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候选州同。工诗善属文,与刘应秋等相唱和,吟咏颇多。二十八年(1689),赴选补四川雅州(今四川雅安)州同。佐知州掌粮务、水利,为政实心,排难解纷,期年之内,境内粮食丰稔,四民乐业,循声载道。未几,以父亡告归。著有《羽翰诗文钞》行世。(纂《兴安州志》、《四川通志》)
张峻迹
字征士。石泉县人。明季庠生,值明末兵燹,避居山中读书。清朝鼎革,屡征出山,皆婉言谢却。与知县涂之尧以诗唱和,多有佳作。康熙二十六年(1687)已届八十岁,知县潘瑞奇延请出山,编纂《石泉县志》,张峻迹感知遇之恩,竭蹶从事以襄盛举,历时三阅月而成《石泉县志》。著有《悲愤集》数卷。(纂《陕西通志》、《兴安府志》)
潘瑞奇
广东番禺人,以保举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石泉县知县。石泉自崇祯九年(1631)李自成陷城后,至清康熙十四年(1675),五十年间,七次陷没于农民军之手。所存者寥寥数百家,瑞奇莅任九载,招抚流移,劝民垦荒种植,恢复建修,城始得苏,士庶颂为:“起死回生手,拨而活之,真疆域之功臣也。”复念石泉县旧志毁于兵火,亟议重修,乃以所见质之所闻,去荒残之邑,录全盛之风,延请张峻迹辑成《石泉县志》,而邑中文献赖以不坠云。(纂道光《石泉县志》)
柴棐
字非木,白河县人。授卢氏(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训导,教诲诸生,人庆得师,以母亡去职,寓居兴安郡城设塾教授,不计束修,孜孜于教,士人多与之游。尤工诗,郡中刘应秋、詹云从辈多与之唱和,三年服满,选授直隶定兴县丞(今河北中部)(纂光绪《白河县志》、刘应秋《一砚斋集》)
傅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