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四明人,正德二年(1507)以进士任抚民副使。时州多豪横,民受其害。吕和下车密访,获之禁锢,其闻风逋亡者,至老不敢归,民害以消。复捐俸修葺文庙,恢郭其规模。又修凿万春寺道路三里,皆不动公帑。清操卓品,士论赞之。(纂《兴安州志》)
白鉴
山西阳城人。正德三年(1508)由举人任汉阴县知县。持身廉洁,爱民好士。去之日,民皆泣恩。(录康熙《汉阴县志》)
杨本全
四川宜宾县人。正德三年(1508)以监生补汉阴县主簿。四年,流贼猖獗,奉知县丁公谕,总董筑城凿池之役,任劳任怨,甚得民爱。(纂康熙《汉阴县志》、《陕西通志》)
丁殉
山西大宁人,正德三年(1508)由监生任汉阴县令。四年,蜀人蓝廷瑞、邬本恕猖獗,扰紫阳,人心危惧,殉躬自任劳。筑城凿池,措置军饷,严为捍御,民得保全。(录康熙《汉阴县志》)
刘仲英
山东莱州人,明弘治十三年(1500)进士,正德三年(1508)任金州知州。风流儒雅,慈祥恺悌,饬学宫,表节孝,招流亡,劝农耕,士民赖之。又工古文词,清扬隽永,人争诵之。著有《新叶诗咏》行世。(纂《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蓝廷瑞、鄢本恕
四川保宁人,正德三年(1508)聚十万余人在汉中起义,横行川陕间,袭扰金州及湖广郧阳,攻陷郡县。陕西指挥使张光宇率部千人驻于紫阳滩之隘口防御,经年不下。陕西巡抚都御使蓝章檄湖广、河南兵分路围剿,湖广兵先追及,于陕西石泉县熨斗坝包围之,意在招抚。蓝廷瑞。鄢本恕等且战且退,准备突围,于正德六年六月十六日被俘,解送京城。起义兵失败后,余部廖惠、廖麻子等继续坚持斗争多年,为防御义军袭扰,正德八年立紫阳堡,寻升为紫阳县。县治设于紫阳滩。(纂《明纪事本末》)
张光字
陕西蓝田人,明弘治进士,官陕西都指挥使,正德三年(1508)率军队驻紫阳滩(时紫阳尚未建县,隶金州),防堵四川农民军蓝廷瑞、邬本恕人陕。历时三年,擒蓝廷瑞,邬本恕,境内赖以安堵。兼工诗文,著有《紫阳神峰山元帝庙碑记》、《驻防任河口诗章》,亦儒将也。(纂《陕西通史》、《中国人名大辞典》、康熙《紫阳县志》)
唐庠
金州人。正德三年(1508)戊辰岁贡生,授真定府知事,公直居心,政平讼理,吏民相安,有长厚之风。以丁忧去官。服阕,补获鹿县主簿。(纂《兴安州志》)
来球
浙江萧山人,正德年间,由陕西统军任分守关南道,时蓝廷瑞、鄢本恕起兵,来球监军至金州讨伐之,于石泉县熨斗坝包围之。大破蓝廷瑞、鄢本恕。明人林俊为奏《蓝、鄢等捷音疏》上报朝廷,朝廷嘉奖之。(纂明林俊《见素集》,四库本)
季秀
金州人,明军百夫长。正德五年(1510)任金州守御千户所昭信军校尉。时四川农民军蓝廷瑞、鄢本恕出没巴山老林,潜侵平利,二竹(竹山、竹溪),季秀幼读兵书,精于韬略,尝论:“老林设关隘,委官领军夫,备器械以防御之。”分巡关南道副使边亿闻之,激赏有加。委季秀领军镇守平利金猫关,于山顶创建玄帝庙以守望之,以防为敌所乘,因此是方遂得以保障。(纂乾隆《平利县志》、季秀《创建金猫关金鸡山玄帝宫碑记》)
徐有为
湖广石首县人,正德五年(1510)以举人任旬阳县知县。时四川蓝廷瑞,鄢本恕倡乱,往来川陕间,都指挥使张光宇驻紫阳滩(时紫阳尚未设县)防堵,檄文六邑运粮接济,邑贫不能供,遂捐俸为倡,购粮以充之。是年之冬,蜀寇自平利犯旬南,公驰赴七里关御之,奔波跋涉,偶感风寒,竟卒于任。(纂光绪《旬阳县志》)
姚昊
字玄溟,浙江仁和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陕西布政司佥事,旋补分守关南道。金州人省道,山高路险,人烟稀少,驿传邮递,常不得食。昊为建官亭于沿途,行旅商贾始安心就道。(纂《兴安州志》、《陕西通志》)
柴儒
字伯真,白河县人,明正德八年(1513)举人,十六年(1521)成进士。历官浙江、河南、四川、贵州,后归朝参知政事,有政声。王世贞《中官考十一》记载其政绩说,太监汪直霸占民田,朝廷派柴儒勘察,后报于嘉靖帝,帝准奏,不许豪吏兼并土地,时人称之。致仕载誉归里赋闲。为人谦慎,善属文,凡郡人有求,无不应之,故郡中碑版流布甚多,较著者有《金州修尊经阁记》、《处士王世杰墓志铭》、《分守关南道豫轩刘先生德政》等,著有《读易蟊测》、《守经堂诗文集》等行世。(纂王世贞《弁山堂别集》、光绪《白河县志》)
吕柟
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县人。正德进士,授修撰,为宦官刘瑾所忌,托病离去,微服策蹇,避地金州,寓郡南之纯阳宫。柟为一代理学名臣,时王阳明,湛若水学说盛行于世,他独守程,朱不变。世宗即位召回,因进谏贬谪解州判官。后累迁至南京礼部右侍郎,与湛若水等共主讲席,寓金州时,常与乡进士鲁得之就正所学。尝题壁于纯阳宫,流传至今。(纂《兴安州志》)
张琴
山西繁峙人。明正德八年(1513)以选贡任紫阳县令。创立县治,营建庙学,招商抚民,功绩最多。有《去思碑》,惜已佚。(录康熙《紫阳县志》)
田璞
四川马湖府人,正德八年(1513)以贡士任紫阳县教谕,时紫阳新立县,乃创建庙学,招诸生课艺,新邑渐有习书之人。其恩被士林,加意培植,父老至今犹称道不衰。(纂《翠峰文稿》、康熙《紫阳县志》)
许中
旬阳县大棕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行人,改山东道御史。敢言不避势要。嘉靖三年(1524),吏部尚书乔宇请罢张璁、桂萼等,而放出吕楠、邹守益于狱。蒙切责。宇遂乞休。许中偕同官刘隅等上疏留乔宇。帝曰:“朕非不用宇,宇自以疾求去耳。”及诏称兴献帝为皇考,许中偕同官王时柯等随尚书何孟春等二百二十人,跪伏左顺门,必得谕旨乃起。自辰至午,凡再传谕,犹跪伏不起。帝大怒,分别杖责,降罚有差。许中谪江南亳州州判,寻迁浙江馀姚令,未赴任卒。(纂《明史·何孟春暨乔宇传》、光绪《旬阳县志》)
翟子元
号西坡,旬阳县大棕溪西隅人。正德间(1506—1521)廪膳生。博学强记,幼与许待御中同砚席,许中每文成示子元,子元辄能成诵。调侃许中曰:“是旧作也。”无已,试覆之。许中愧服,盖砥于学。子元性跅驰,不受羁约,为文恣肆自喜。年仅二十有四,赍志以殁。遗作亦夥。康熙间裔孙文学世芳,手抄待梓。(录光绪《旬阳县志》)
卢绣
鄞县人。正德十三年(1518)以举人任石泉县知县。果敢任事,因石泉自成化十七年(1481)张翔建城以来,约三十年间未加修葺,城垣多圯。绣纠工庀材,督理加长周三里,高一丈五尺,濠深一丈,并加筑城门四,城以完固。(纂康熙《石泉县志》、《陕西通志》)
张世隆
河南彰德人。正德间进士,嘉靖元年(1522)任分守关南道抚民副使。时有地方土贼聚五峰山(今汉滨区县河乡一带),恃险劫掠,历年为患。世隆督知州张藻、判官文羽宋,领民兵,冒矢石,野宿传餐,战于山沟间,擒杀无遗种。农民安枕,行旅野宿,民为立祠,岁时祀之。(纂《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魏学思
号约庵,紫阳人。学曾之弟。嘉靖元年(1522)壬午科举人,初授河南宝丰县知县,升北直隶真定府同知,有经济才,所至皆有政声。(录沈麟《紫阳县新志》)
郑琦
南直隶建业(今江苏镇江)人,嘉靖三年(1524)知兴安州。时水旱不祲,承平日久。琦防匮于盈,轻徭薄赋,劝民积贮。表彰忠节,移风易俗,未雨绸缪,情亦切矣。《金州志》创于成化十四年(1478),至琦莅任,已逾五十余年未有续作,琦于嘉靖六年续修州志,因类附增,意取明备。序曰:“以今之有,补昔之无;以今之详,该昔之略”,其旨可知矣。(纂道光《安康县志》、《兴安府志》)
康永庆
紫阳县人。嘉靖三年(1524)岁贡。选授四川南充县教谕。敦品力行,好培植善类,会丁忧归,服阕,补雅安主簿。(纂康熙《紫阳县志》)
丁致祥
号草仓,武进人。嘉靖五年(1526)任分守关南道。见金州士子皆贫寒无给,半途辍学,慨然捐俸置学田,给本学取租,助科举之用,计置买黄洋河地六十七亩五分,每年纳租银二两三钱三分;娘娘庙地三十亩,为诸生课业纸笔供馔之费。是安康历史上第一个个人捐款助学的人。(纂《兴安州志》)
薛昌
河南卢氏县人,由监生任旬阳县主簿,嘉靖五年(1526)流贼王大、王二焚劫乡村,民惶惶不可终日,率兵追剿,亲冒矢石。死于邑东双河。人昭忠祠。(纂《陕西通志》、光绪光绪《旬阳县志》)
丁大用
紫阳县人。嘉靖六年(1527)贡生,选授四川江油县教谕,训迪诸生,先品行后文章,成就颇多,升重庆府学教授。(纂康熙《紫阳县志》)
刘阁
四川邛崃人。嘉靖六年(1527)任金州判官。时剧盗淡文省巢据州北燕子岭,劫掠荼毒,民不聊生,阁提兵二千扑灭之。阁才华蕴藉,善属文,所撰《游香溪、牛山记》,收入明版《天下名山记》中。(纂康熙《兴安州志》)
李学礼
南京人。明嘉靖七年(1528)进士,官陕西布政司少参,分守关南道驻金州,建汉阴北龙冈灌台,修城东郭门,升吏部侍郎。(纂《明史》、《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吴文远
旬阳县松木沟人。嘉靖时由岁贡初任四川汉州德阳县知县,迁秩夔州府推官。据旧志载,其率兵擒蜀寇有功,荫子桂入国子监,桂仕至山东莱州推官。(录光绪《旬阳县志》)
罗熙
四川射洪县人。嘉靖年间由举人任旬阳县知县,廉静不扰,诚心爱民,旬阳东去关口汉江上有“回复滩”,波涛汹涌,澜湍潆回,或倾客船货物,或淹溺行旅乡民,罗熙捐俸为倡,疏浚河道,并建庙于岸阜,警示往来行船。遇旱斋戒吁天,羊山之谷玺洞在县西北百里许,有龙湫,熙炷香徒步,不惮崄巇,为文以祭。里民谣云:“云从童子口中出,雨自贤侯心上来”,盖记实也。(纂《陕西通志》、光绪《旬阳县志》、《新建回复滩祖师殿显灵碑记》)
罗洪先
字达夫,号念庵,白河籍吉水人,罗循之子。幼读书旬阳临崖寺,从旬阳贡生罗肃就学。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即请告归。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以冠带行酒,拂几授席甚恭,亲没,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好王守仁之学,于王守仁“致良知”说,作发挥修正,认为“良知”并不能自发地起作用,需要经过“主静”工夫,才能达到无欲的境界。后召拜春坊左赞善,益寻求王守仁之学。及罢归,甘淡泊,铄寒暑,跃马挽韁,考图观史,其学靡所不窥,故精研舆地,增补元人朱思本《舆地图》,撰《广舆图》。隆庆初卒,谥文庄。著作有《冬游记》、《念庵集》等。(纂《明史本传》、《明儒学案》、《理学宗传》)
周臣
字子忠,江南吴县人。嘉靖十年(1531)由进士出任金州知州。作兴学校,培养士类,尝捐俸增修儒学明伦堂五间,改进德斋为博文斋;修业斋为约礼斋。叶世倬《续兴安府志》引高仲偕《兴安州志》云:“周公知郡在嘉靖十年,诗书画俱工,居官多美政,后由金州补任山东高唐州。”周臣与前明七子之一的王九思善,诗歌唱和,曾寄金州新茶与王九思品尝。王九思有《金州周守惠茶》诗二首作答。其一曰:“老去难胜酒,闲来独倚楼。使君题玉版,仙茗自金州。春泛山泉色,香分汉水头。枯肠从此润,短咏若为酬。”(纂《兴安州志》、《兴安府志》)
郭东藩
嘉靖十八年以陕西布政司参议巡抚金州,改分守关南道。关南道故在商州,是年移驻金州,创建公署,始建于小什字街之西:中建亲民堂;前建姚墟宣德坊;左为抚绥汉南坊;右为藩屏西秦坊。(纂《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田安
紫阳县人。嘉靖十三年(1534)贡生,授四川南部县主簿,博学多文,兼长治理。升泸州州判。(纂康熙《紫阳县志》)
蒋允祥
河南杞县人,嘉靖十三年(1534)以恩贡授石泉县令。此前石泉曾并人汉阴,汉阴亦曾包括石泉,犬牙交错,殊无定址,军旅商贾及两县庶民,时因税赋交恶,众称不便。遂勘定界址,刊立界石,至此人无争讼,民情始安。(纂道光《石泉县志》)
杨儒
字道夫,号柏崖子,河南孟津县人。嘉靖十九年(1540)以进士署金州,能文章而勤于政事。先是州无钟楼,无以司晨昏之节,上任伊始,即修楼铸钟,金州始有钟楼。(纂《兴安州志》、《金州创建钟楼碑记》)
任颖
亦作任寅,紫阳县人。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岁贡生,任四川达州学正,教士有方,升教授。(录康熙《紫阳县志》)
何尚德
山西猗氏县人,嘉靖二十年(1541)以举人任金州知州。历四载,清廉如一日,省刑薄敛,兴利除害,岁积谷千石备赈。罪犯抵销刑罚的罚金(赎锾),不装进自己的腰包。行之日,赎锾七百两尽上报焉。(纂《兴安州志》)
温以良
汉阴县人。嘉靖间举为义民。良家贫守义,人原公祠隙地拾一囊,出候失主。顷之,失主还,求遗金甚迫,良欣然还之。开囊乃黄金一两、白金五两。失主愿分其半、良不受。闾里高其行,举为义民。(纂《陕西通志》、康熙《汉阴县志》)
华宗元
字南田,金州郡城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举人,授河南杞县知县,清廉恭俭,慈祥恺悌,尤重学校,尝捐俸金建社学3处,为便利初学,自购书籍十余种,亲为讲解。在任三年,人称循良。因母老多病,告终养解组归。时关南道刘世用,因金州僻在一隅,士子学习期间,少见经书全籍,商之知州萧汝舟,募资购经书全籍,宗元倾宦资襄助之,遂成一时盛举。为了保存经籍,邑人拓地建“尊经阁”贮之。宗元又善属文,撰有《修理天池山迎真观圣殿落成记》传世。(纂《兴安州志》、柴儒《尊经阁碑记》)
张希仁
金州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岁贡生,授四川广元知县,慈祥恺悌,崇重学校,先是邑之士习未振,文风嚣竞,希仁亲为讲习,循循善诱,自是登甲第则再。以卓异升简州知州。(纂《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萧汝舟
山东临淄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以进士任金州知州,勤于修葺,广于积储,爱民礼士。二十六年(1547)守道刘世用对萧说:“金州僻在一隅,士业其间,少见经书全籍,要从外面购回而储之,以资士子阅读。”萧说:“是啊,学校未兴,提调之耻,经正以兴,庶民守之,固所愿也。”遂奉命拓地开基,修尊经阁于黉宫之东,经书子集兼收,自此金州始有藏书。白河参政柴儒为之撰碑刊石。(纂《兴安州志》、柴儒《尊经阁碑记》)
温训
汉阴县人,少歧嶷,博涉群书,善诗文。嘉靖二十五年(1546)乡试四十八名。授山东莱州府推官,升成都府同知,续补太原府同知,升户部福建司员外郎。所至以清廉著,居家亲侄如子,宗族婚丧与乡间贫乏者,辄周恤之。(纂《陕西通志》、康熙《汉阴县志》)
沈本泗
字近桥,旬阳县蜀河里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人。授四川广元县知县。继迁成都县知县。适值“妖人”蔡伯贯作乱,攻陷合州(今合川县),知州出缺,部议就近递补,吏部以沈本泗治理有方,晋合州知州。莅任后,“剿平厥乱”,屡膺荐牍,赐封奉直大夫。御制称曰:“尔四川重庆府合州知州沈本泗,擢颖乡书,筮仕岩邑,治理有效,遂绾州符。乃奉益勒,持行弥洁,临敭尔荐牍者屡矣。兹授尔阶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夫巴蜀僻远,而有司之事犹称剧烦,尔三仕兹土,咸有声誉,朕将观尔之才猷而甄序之。勿替厥初,乃有崇陟,钦之哉!”因政绩卓异,寻升迁河南归德府同知。年老告养归里,万历九年(1581),尝协调旬阳知县南兆创修光绪《旬阳县志》。(纂光绪《旬阳县志》、《兴安府志》)
刘世用
号豫轩,燕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以陕西省布政使按察司副使任分守关南道。悯金州僻远,诸生少见经传圣贤之书,二十九年督同金州太守萧汝舟,各捐资若干,购经史子集等书,复创建尊经阁以贮之。白河进士柴儒为撰《尊经阁碑记》志之。又复捐俸修葺万春洞古迹,天柱山道路。惠政及于民,人皆感之。(纂《兴安州志》、《陕西通志》)
盛汝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