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的示意图,分析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机制。
人体血糖浓度一般维持在80~120mg/dL(0.1%),食物中的糖类物质被消化为葡萄糖,然后吸收血液,血糖增加,此时一部分葡萄糖会在肝脏和肌肉等处转化为肝糖元和肌糖元,使血糖浓度维持在80~120mg/dL(0.1%)的正常水平;反之,血糖浓度下降时,肝脏中的肝糖元又可以转变为葡萄糖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浓度继续维持稳定状态。
人在长期饥饿状况下或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血糖含量降低到50~60mg/dL,为低血糖,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症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又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因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能是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元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所以会出现惊厥和昏迷等症状,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发生功能障碍。
教师可适时提出下面的问题:
a.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迅速缓解?
b.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状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迅速缓解?
c.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角度分析,造成人体肥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脂肪代谢与人体健康
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脂肪肝的问题,可提问:你听说过脂肪肝吗?知道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吗?知道脂肪肝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吗?
脂肪的来源太多时,肝脏就会将多余的脂肪合成脂蛋白,从肝脏中运输出去,如果肝脏功能不好,或合成脂蛋白原料磷脂不足时,会使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脂肪不能顺利的从肝脏中运输出去,积累在肝脏中的脂肪会导致脂肪肝的形成,长期下去学会使肝细胞坏死,造成肝硬化。
(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提问:
a.你觉得动物性蛋白的营养学价值高,还是植物性蛋白的营养学价值高?为什么?
动物性食物(如乳、蛋、肉)中氨基酸的种类较全,有些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缺少人体的某些必需氨基酸,如玉米中蛋白质缺少色氨酸,赖氨酸和半胱氨酸,大米等谷类蛋白质一般都缺少赖氨酸。因此,植物性食物如果不好,就容易出现氨基酸缺乏,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出现营养不良。如只吃玉米和大米,由于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蛋白质合成不能进行,结果出现营养不良。
b.为什么说在食物中掺食豆类可以提高其他蛋白质的利用率?
豆类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较丰富,可以补充其他蛋白质的不足,所以掺食豆类可以提高其他蛋白质的利用率。
【扩展资料】
GPT与GOT为什么能反映肝实质损害
转氨酶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氨基酸和酮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相互转化,将蛋白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联系起来。
根据作用的氨基酸和酮酸不同,可将转氨酶分为数十种,其中以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AL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AST)最为主要。在肝内,GP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GOT则分布于细胞浆水溶部分和线粒体中。
在肝脏等脏器组织损伤或坏死时,细胞内酶释入血流,引起血清酶活力升高。由于整个肝脏内转氨酶活力比血清内该酶总活力高1000~1000倍,只要有1%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清酶活力升高1倍(假设所有释出的酶均保持活性)。因此,在除外肝外脏器病变的情况下(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和肌病),血清内转氨酶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即反映了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又由于肝内GPT活性超过体内其他任何脏器内的该酶活性,故测定GPT比GOT对反映肝脏损害更具特异性。
肝脏在三大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在糖类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在糖类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肝脏中葡萄糖和糖元可以相互转化,从小肠吸收的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产生的某些非糖物质也可转化为糖类,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控制血糖和糖元间的转化,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另外肝脏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物质的糖异生(如乳酸异生为肝糖元)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2.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以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此外还是合成磷脂、胆固醇等的重要场所。同时肝脏在脂肪酸的氧化中起重要的作用。
3.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在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的一般组织细胞都能合成自己的蛋白质。但肝脏除了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还能合成部分的血浆蛋白。据估计,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总量占全身合成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肝脏中氨基酸代谢比其他组织活跃,这是因为肝脏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代谢酶类,肝脏是蛋白质代谢中负责转氨基和脱氨基的器官。
4.肝脏在解毒方面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糖元及其生理功能
糖元是由许许多多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它微溶于水,能通过氧化分解或酵解而迅速释放能量。糖元除由葡萄糖合成以外,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也能合成。
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合成。糖元的合成、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糖元还可以由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某些氨基酸等转变而成。
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异生作用。糖元的异生作用发生在肝脏中。
糖元是一种可以迅速利用的贮能形式(脂肪虽然贮能最多,但是不像糖元那样能被迅速利用),因此,糖元的合成和异生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当大量的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葡萄糖被陆续吸收入血液以后,血糖含量会显著地增加。这时,肝脏可以把一部分葡萄糖转变成糖元,暂时储存起来,使血糖含量仍然维持在80~120mg/dL的范围内。可见,糖元的合成,不但有利于储存能量,而且还可以调节血糖含量。在某些生理状况下,如剧烈运动时,肌肉内的肌糖元经酵解生成了大量乳酸。乳酸由血液运输到肝脏,可以合成肝糖元。可见,糖元的异生作用对于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更新肝糖元,防止乳酸中毒的发生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氮平衡
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人和动物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非蛋白质的含氮物质含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记。因此,由测定食物的含氮量,可以估算出所含蛋白质的量。例如,据测定,每100g蛋白质中有6.25g氮,也就是说,每6.25g氮就相当于100g蛋白质。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含氮物质,主要由尿、粪排出。通过测定每日食物中的含氮量(摄入氮),以及尿和粪便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就可以了解氮平衡的状态,从而估计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量和人体的生长、营养等情况。氮平衡有以下三种情况:
1.氮平衡。摄入氮等于排出氮叫做总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和分解量处于动态平衡。一般营养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2.正氮平衡。摄入氮大于排出氮叫做正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生长期的儿童少年、孕妇和恢复期的伤病员等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在这些人的饮食中,应该尽量多给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负氮平衡。摄入氮小于排出氮叫做负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小于分解量。慢性消耗性疾病、组织创伤和饥饿等就属于这种情况。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身体消瘦,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患者的伤口难以愈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