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摧枯拉朽旧朝亡,改弦易辙新世生7
水清终有竭,南北和衷共济——预言清朝灭亡与中华民国成立
《推背图》第三十七象 庚子
谶曰
汉水茫茫 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 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
半凶还半吉
夕阳的余晖,仍然照耀两广总督衙门门前的大街上,巡逻兵荷枪实弹地左右巡视着,即便是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也都有重兵把守望。戒备森严的氛围,自革命党人温生才刺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事件之后,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却丝毫未有减弱的迹象。原本路经此处之人,也都被空气中弥漫着的诡异气息吓得绕道而行。压抑愈发地沉重,就像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闷热的天气一样。
5点30左右,从衙门前的路上出来不少人,他们左顾右盼似乎在联络着什么,突然在远处有红色的火焰倏然升起,那是信号弹。紧接着,衙门口的几个清兵被枪杀。里面的守兵一时慌乱,纷纷找掩护。外面的人群则疯狂向里冲去。枪声、叫声、呐喊声混成一片。这个时候的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枪声四起。攻打总督衙门的带头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黄兴,他此行的目的是活捉总督张鸣歧。可是总督庭院太大,战斗一时间很难结束,黄兴与三路敢死队员也接应不上,势单力薄,与死守的清军激战多时,死伤不少。
这一天,是1911年4月27日。这一战,死难的烈士达86人之多,最终能找到的遗骸却仅有72具。这一战死难的烈士有86人之多,最终只收遗骸72具,同盟会将这些烈士葬于黄花岗,果真如《梅花诗》中预言的“憔悴黄花总带愁”。那些死难者被人们尊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也因此被命名为“黄花岗起义”。它的实际领导人是黄兴,而幕后真正的指挥者则是孙中山。
指挥这场“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起义的孙中山,也曾在康有为探寻改良之法的1894年春便北上天津,投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够“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情愿于朝廷,俾行新政”,但被李鸿章拒绝了。由此他毅然放弃和平改革的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他在檀香山华侨中发起成立了兴中会,在章程中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同时,也开始酝酿武装起义。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如何救亡成了摆在所有爱国人士面前最紧迫的问题。梁启超、章太炎、邹容等提出各自的救国思想,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孙中山也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革命政党。1905年8月20日,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确定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政治纲领。
此后,孙中山一方面积极地批判改良主义思潮,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从1907年5月潮州黄冈起义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四年间,孙中山共领导了大大小小的十次起义,但先后都以失败告终。然而革命英豪们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令清朝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革命斗志。再加上由于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清政府临时征调湖北兵力入川,创造的湖北防御漏洞,革命党人迅速做出反应,决定于1911年10月16日(农历八月二十五)在“汉水茫茫”的武昌发动起义。
无独有偶,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宝善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因为这里是俄国管辖的地盘,所以俄国巡捕当即就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拘捕刘同等6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情急之下,革命党人决定将起义时间提前至10月10日晚。当夜,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果真如《推背图》预言:“倒戈逢八月”。随后,革命军迅速夺取了楚望台军械所。经过激烈的战斗,革命军在天快亮的时候,占领了总督署。一夜之间,整个武昌都在革命党的掌控之中。
武昌起义的这一声枪声,仿佛是葬礼上的挽歌,将四面楚歌,濒临瓦解的清王朝推入了坟墓。它虽然如孙中山所说“成于意外”,却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庞大的大清帝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击了个粉碎。革命军在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汉阳、汉口,革命党人便相互应合,于11日、12日两天,先后占领了两地。紧接着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将国号改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在此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内地的十八个省中有十四个省举旗宣布独立,革命浪潮席卷全国,也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这一年是辛亥年,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同年年底,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也是亚洲第一个“和衷与共”的共和制国家。革命导师列宁对此曾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并盛赞辛亥革命是“亚洲的觉醒”。
然而,孙中山的理想,并非只是部分人的觉醒,他希望实现的是整个中国的变革,于是他与大清代表进行了著名的南北议和。双方最后达成协议:以清帝退位为条件,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的母后隆裕太后发布《逊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至此,终于实现了李淳风和袁天罡“南北不分”、“水清终有竭(暗指清朝灭亡)”的预言。中国人的思想也因此获得了一次解放。彻底打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陈腐观念。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海内竟无王”也成了大势所趋。但仓促建立的中华民国面临的依然是“半凶还半吉”的形势,因为它没有解决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问题,没有废除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而且革命的成果最后也被野心家袁世凯篡夺了。
革命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那些安葬于黄花岗和其他各处的革命烈士,唏嘘之情在所难免,但值得庆幸的是,革命完成了“不统继统”的任务,数千年来家天下的帝制终于终于结束了。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从这一点上来说,辛亥志士的革命精神和现代化理想就代表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人物纪:
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因其在位时年号“宣统”,后世之人称其为宣统皇帝,或末代兵,也被尊为清逊帝。“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建立的伪满洲国任傀儡皇帝,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新中国成立后,溥仪经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公民。1967年10月17日,因患肾癌病逝北京,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