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新的小村子有模有样了,辛湖说:“咱们也该给村子取个名字了。”
“就是,就是。”大家纷纷附和。
“大家都想想,叫什么名字又容易记又有好意头?”大郎说。
基本上人人都贡献了一两个名字出来,但大多数都很土气,也没任何新意,大郎与辛湖都不满意。以前的芦苇村是因为那大片的芦苇林,很容易就让记住了。可是这周围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杂树也野草纵横,着实取不出什么特色名字来。
考虑了几天,辛湖灵机一动,说:“不如就叫幸福村,如何?”
“幸福村,咦,还别说这名字真的好。”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好。
于是,才只有五户人家的小村子就有了个响亮的村名,叫幸福村。
大郎与阿信阿志三个大男人,还特特的去找了块大石头来,花了几天的功夫刻了个石碑,当村碑用。上面就写了幸福村三个大字,再涂上鲜艳的红漆,立在村头那条才整理出来的小路上,还很象那么回事呢。
因为这个季节不能种什么庄稼,大家的精力基本上花在挖田与修整村子四周的路上面了。
大郎也辛湖则以幸福村为中心,四处挑选地方,他们得挑一块够大,土地肥沃,而且离村子不近不远的地方,并且附近还要有块可以当祖坟的风水宝地,想办法买下来。当成他们的永业田与祖产。
“这是不是要请风水先生来探啊?”辛湖半开玩笑的问。
“咱们家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哪里讲究得了这么多。不过是看着都合适就差不多了。”大郎笑道。
话虽是如此说,但是他常年走南闯北,见识多了,自然也懂些基本的风水。所以最后,他看中了一块地方。这里远处背靠高山,前面是开阔的平地,一条大河蜿蜒伸展,有山有水有田,就连辛湖这个完全不懂的人都觉得这里想必会是个好地方。
“就这里了。我看还成,你觉得呢?”大郎说。
“恩,我也觉得很好。就不知道这里有多大?”辛湖说。
大郎心里有了个大概数,“我粗粗估算了一下,这里大约有三百亩大小。”
“三百亩是不是小了点?”辛湖问。
“不打紧,我们再靠近挑几块亩就成了。”大郎不以为然的说。
现在这里方圆十几二十里完全是荒的,人口又少,想怎么开就怎么开,给自己多弄个百八十亩真不算是个事。最大的困难就是得去多弄些人过来干活,然后把村子慢慢扩大。
“其实现在最大的缺口是劳动力,就靠他们四户人,这大半年专门开田恐怕也开不出多少来。这四户人加起来的劳动力也还不到十口,其余的都是小孩子。”辛湖有些担心的说。
“你说咱们去哪里弄人来?去买?还是怎么着?”大郎问。
“买?暂时肯定不行,总得等这里弄得差不多了,才能买人吧?”辛湖反对。连主人都没有,买些下人来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这样好了,我去翠竹村看看,看能不能说动几户人搬过来。”大郎想了半天,说。
翠竹村靠着他销竹器,整个村子的日子着实好过了很多。正是因为竹器,大郎想起了一件事,他打算弄些竹子过来栽种。如果本地产竹子,一些日常用和竹器,就不用大老远的去买了。比如竹篮子竹筐子,篓子等等。这些东西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家家户户要用到的。所以,他就打上了翠竹村的主意。
这个想法和辛湖一说,辛湖也赞成。翠竹村的竹器虽然好,但交通这么不方便,肯定不如幸福村有自己的竹子与竹器来的方便,况且他们也不是不管翠竹村了。只不过是想多发展出一条竹器运输路,减轻运输的成本而已。
“这里去翠竹村,路上一去一回少说也得二十天了,如果还能直接带人过来,只怕得花一个月时间了。”大郎说,他不想带辛湖去,想让她在这里歇着,而且这里也需要有人震场子。
辛湖倒是很明白他的顾虑,说:“那你带上阿志或者阿信去吧。有我在这里,大家的安全也多了层保障。”
“我也是这样想的。呆会回去就和他俩谈这事。”大郎满意的点点头。
结果两人回来时,在路上遇上了一支十来人的商队。这只商队想来也是走惯了这条路的,对于凭空多出来的一个村落,很是有些好奇。
一群人正挤在一起,对着新鲜落成的幸福村指指点点呢,见到他俩,有人连忙问:“你们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村子吗?”
因天色不好,他们正准备搭帐篷歇下来,就发现了那边居然升起了炊烟。有村落,如果能寻个落脚的地方,肯定是比在外面强得多,特别是他们带的货物,也很怕淋着了雨。
“当然知道啦。那是幸福村,我俩就是村子的啊。”大郎答。
“是吗?那你们村子招待客商吗?”领头的人问。
“可以啊。吃招待你们一行人吃住是没问题的。”大郎笑着答。
“哎哟,太好了。这条路,方圆十几里就没见个人影儿,总算有地方可以打尖歇脚了。”领队嘴里说笑着,眼里却暗藏着不相信。怕遇到黑店,或者打劫的土匪。
但虽然如此,却又想试试,毕竟他们常走这条路,如果真有可以打尖的地方,他们也就多了个歇脚的地方。甚至还可补充一些新鲜的吃食,对他们下面的旅程很有好处。毕竟出门行商,带的多半是货物,吃吃喝喝的东西虽然能带,但总不能还带一大堆新鲜的蔬菜吧,多半也就是带点米面与咸菜头,条件好的再带上些咸肉等等。想吃上新鲜的饭菜,也就只有沿途补给了。眼下,他们已经有大半个月没吃上新鲜菜了。
到了村头,大郎指着新鲜出炉没几天的村碑说:“你们放心,我们是正经的农户,从那边搬过来了。等你们下次再路过这里,咱们村子就不止现在这么点人了。”
这么一大队人,自然也惊动了村里的其他人,几个正在干活的大人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迎了过来,那些正在门口疯玩的小孩子们也停了下来,好奇的看着大家。
“嘿,志哥,信哥过来下。”大郎叫了一声,阿信和阿志过来了,大郎指着商队的人说:“这是过路的商队,要在村子里歇歇脚。他们怕我们是打劫的土匪。”
这话说的直接,搞得商队的人和阿信阿志都变了脸,又是急又是好笑。
“村长,你怎么开这样的玩笑呢。”阿信笑道。
这一声村长,又让商队的人心里一阵嘀咕。没想到这个年青人还是个村长,虽然这个村就五户人家而已,但是人家这房子都盖得格外好,比他们见过的农户家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就是个小地主都能算得上了。
“给大家说说,我们是土匪吗?”大郎笑道。
“怎么可能,你们知道芦苇村吗?”阿信问。
“知道,知道。那边不是有个养马场吗?”商队的人说。芦苇村的养马场现在很大了,名声在外,商队本来就是行商,走南闯北的,这里离芦苇村又不是极远,一说芦苇村他们就放松了警惕。
而且商队的人也看到了,这里男女老幼都有,鸡鸣狗叫的,家家门口还放着一些农用品,一看就是很正常的人家。
“我们有好多亲戚就在芦苇村,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我们都是本份的庄户人家。”阿信说着,说了一串芦苇村的人名,包括养马场的一些小官员。
阿志接着说:“我们村长和养马场的人极熟,还帮他们卖过不少马呢?”
商队的人这下子就更加放心了。
“你们就住在我家吧。我家就两口子,地方大。”大郎这才邀请商队的人。
但是,商队的人,还是很有些害怕大郎他们在吃食中下毒。是准备自己去做饭菜的,但是大郎已经吩咐辛湖去弄饭菜了,说是好好招呼商队的人吃顿好的。他是存了交个朋友的心,有心要好好拉拢这只商队。
辛湖带着两个女人在灶房忙碌着,很快的就弄出五个菜一个汤,都是用大盆子装的,品种不多,但分量十足。因为正好前天打了猎,家里还有不少野猪肉,她就煮了一大锅子野猪肉炖笋干,又蒸了几斤腊鱼,再搞了一个咸菜炒肉沫,炒了两个新鲜蔬菜。最后又添了一道鸡蛋汤。
这些香气扑鼻,热气腾腾的菜一上桌,就吸引得众人恨不得流口水。
“你们别担心,我和你们一起吃,说实话,你们这是运气好呢,我媳妇儿厨艺高明的很。下回你们再来,就不一定吃得上了。”大郎笑着,先动了筷子,把每道菜都吃了几口。
商队的人这才坐下来,拿出自己带的酒来,和大郎一起吃饭。
“哎哟,大兄弟,你家媳妇这厨艺果真不错。好吃,真好吃。”众人边吃边大声夸奖。这些菜都是真材实料,特别是那锅炖肉,大块的肉满满的一大锅子,这一锅子肉起码也五斤,吃得大家满嘴是油。蒸的腊鱼块,虽然是腊鱼,可是人家端了两大盘出来了。就是这两道,都是以斤来论了,这么大手笔。
普通的农妇肯定是做不出这样的菜来,毕竟农户家都很穷,哪里能吃得上这样的硬菜。就是过年,只怕也不敢这么大手大脚,商队的领头人,心里有了点底,这户人家不穷,还可能生活得很不错。
“那是,我媳妇这手厨艺非常有名。咱们家吃的不缺,她又尽爱折腾,明天让她好好整几个大菜,让你们尝尝。”大郎笑眯眯的喝了一口酒,很是自得的说。惹得大家纷纷大笑起来。
大家正吃着饭,外面就打起了雷。没一会儿,就下起了暴雨,豆大的雨点倾泄下来,噼里啪啦的打在窗棂上,被狂风一吹,差点儿把酒碗都打翻了,大郎连忙起身去关窗子。
“这雨来势可不小啊。”商队的人,心里暗自庆幸这会儿有地方歇脚。不然,这要是在外面,就这样的雨势,不足半个时辰,他们的货就要遭殃了。
“可不是。如果是下个大半夜的话,只怕明天,你们还得在我们这里住一天呢。幸好前两天我们打了一头野猪回来,这两天肉管够吃的了。”大郎说。这雨也下得太大了,他还打算明天就出门的,看来也得在家里歇两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