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契机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精力充沛、充满激情、随时随地都在准备着提刀上马,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厮杀一番的人;也有许多因为惧怕风险、裹足不前,当机会来临时,却白白地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的人;当然更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勤勤恳恳地为了自己的事业默默奋斗的人。
但是,对不同的人来说,当机会同样摆在他们面前时,有的人看到了机会也看到了挑战,勇敢地面对挑战,参与到机会的争夺之中;有的人看到了其中的风险,最终只是看着机会到来又离开,在犹豫中白白失去了竞争的机会;另外一些人呢?他们对于机会视而不见,机会对他们而言也没有意义。
这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这也说明机会随时随地都在,成功注定只青睐那些看到了机会,并且有勇气伸手去抓住它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抓住了机会就一定能够成功,但是,如果你没有选择的勇气,无法在机会到来的时候走出关键性的第一步,就永远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
机遇同时也是挑战,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成千上万的英雄豪杰从全国各地聚集到这个充满了希望的新兴城市。这些人中不乏机会主义者,也不乏胸怀大志的能人志士。不管他们来自哪里,有什么样的背景,怀着什么样的想法,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怎样的预期,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创造辉煌,开创一片新天地。
能做到这一点注定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能够挺过长期的残酷竞争,最终才能脱颖而出。
竞争在淘汰失败者的同时,也注定会成就那些真正的成功者。任正非和他创办的华为就是这些成功者之一。
时势造英雄,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白手起家的任正非用两万多元的注册资金创造出未来华为的神话,并且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通信制造业的历史。这在当初肯定是没有人能预见到的。
他出身平民,43岁还默默无名。1987年,他在深圳的一间破厂房里创建了同样默默无名的小公司———“华为”。
在以后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名不见经传的“华为”奇迹般地发展为销售额220亿元、利润30亿元的电子百强企业,资产扩张了1000倍,成为了国内同行的领航者。
2000年,任正非位居枟福布斯枠中国富豪排行榜第三位,个人资产估计为5亿美元。2004年,枟福布斯枠推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私营公司100强排行榜,他的公司以2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79位,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公司。
2005年,美国枟时代枠周刊评选出“2005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任正非入选全球“建设者与巨子100名”排行榜,作为中国内地的唯一入选者,与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苹果电脑的CEO史蒂夫·乔布斯等跨国公司大腕比肩。
2007年,枟世界经理人枠评选“15年来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任正非入选。枟中国企业家枠称他为“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企业家”,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管理界。
他的称号还很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华为的精神教父,立志要做“中国的IB M”的商界奇人,让对手睡不安枕的战略游弋者? ?
这些称号无不印证着一个成功者背后的竞争智慧和视野。尽管多年以后,任正非本人曾戏谑地说过,成立华为是一个胆大而妄为的举动。在一个机会和挑战并存的年代,敢于站到残酷竞争舞台上的任正非显然有他非凡的眼光。时代的潮流浩浩汤汤,机遇孕育其中。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抓住大势,做出合乎天时的选择。任正非胆大,但未必妄为。在开始回顾任正非的大胆和妄为,寻找在这一过程中他的竞争智慧之前,让我们先记住艾略特的一句话———
“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时机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时间的浪潮冲刷成废物的。”
案例1·初创华为———任正非的偶然之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空气里燃烧着希望。在喧嚣的深圳,感受新鲜的气息,任谁的雄心都会被激发出来,昔日的技术专家真正地走进尘世,创业的激情正在孕育。放下一切走街串巷,风雨兼程。如果你始终只是观望,成功将永远与你无缘。”
枟军人总裁任正非枠一书中这样写道。就是在那个改革开放刚刚提出不久的时代,告别贫穷、走向富强,成为那时全中国人的夙愿。改革开放政策让整个中国都沸腾起来,机会千载难逢,每个中国人几乎都行动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过而立之年的任正非辞去了团级干部的职位,来到深圳这座新兴城市。改革开放让那时的深圳街头充满了机遇和希望的气息,同时也能清晰地闻到一个机会时代浮躁的味道。
1982年,任正非从四川某部队转业到深圳,先是在深圳蛇口的南油工作了两年。在南油集团工作的那段时间,任正非明显很难适应新工作环境。他是当兵出身,最大优点是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吃苦耐劳;但他那时的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还不适应商品经济、军队中绝对服从的意识浓厚等,这些都影响着任正非个性的发展。这也并不奇怪,刚脱下军装,任正非面对市场经济中如林的强手,思想意识和服务意识都跟不上,再加上不熟悉环境,这一度让他陷入困境。面对商品经济的大潮,那时的任正非还缺乏驾驭的能力,在他身上体现出的军人式的朴实与耿直难免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栽跟头。
但同样也是军人特有的韧性和坚强的意志成就了任正非。在深圳南油集团工作的时候,任正非曾经给老总立下“军令状”,要求将南油旗下的一个分公司交由自己管理,但是没有被批准。后来他又开始做电子产品贸易的生意,军人式的坦诚让他一个不小心,就被人骗去了100万元。之后,任正非决定开办一家自己的电子公司,但结果也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微薄的收益只能使公司在生命线上徘徊。
可以说在这几年里,挫折才是任正非真正的伙伴。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已经把任正非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无处就业的他似乎也只剩下了拼一下、赌一把,这条冒险的路可以走了。
1987年10月,一家名叫“华为”的集体企业在深圳诞生了。和现在鼎鼎大名的华为比起来,当时这个名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它诞生在深圳湾一处杂草丛生之地,当时只有两间简易房。这个投资只有两万多元的小公司主要经营程控交换机、火灾警报器、气浮仪开发生产及相关的工程承包咨询。最初的两年,他们主要是代销香港的HAX交换机,靠差价获利。
在华为创办初期,任正非和父母、侄子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在阳台上做饭,生活十分清苦。父母为了省钱,经常晚上出去买便宜的菜。
从这些情况看,与其说华为的创办是任正非的幼稚与胆大妄为的举动,不如说是穷途末路的无奈之举。他似乎是出于形势所迫,最终走上了通信行业这块领域。而他也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程控交换机的代理行业。程控交换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刚刚活跃在中国市场的一种设备,有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希望任正非帮他卖一些产品,而此时的任正非还根本不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来龙去脉。而通信圈里的人都清楚,这个行业风险很大。
那个时候,中国的交换机市场还处在外国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大型交换机和用户机大多是来自国外的大企业和它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那时中国商品严重短缺,交换机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很大,国外引进的产品供不应求。如果仅仅是做代理的话,也不会有很大的风险,还能获得稳定的利润。
问题是任正非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代理商。他立志要打造出中国自己的品牌,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把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建立在信任自己的基础上。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才会获得平等与尊重。”在他看来,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能与国外的那些行业巨头抗衡。
做一个与国外行业巨头抗衡的自主品牌,就当时华为的情况来看,这更像是在痴人说梦。当时,面对当时国际巨头的垄断,许多中国企业都知难而退。对于刚刚创建不久的华为来说,要想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显然是一条无比艰难的道路。不过,中华要有为。“华为”这个名字从一开始就蕴藏着任正非的潜龙之志。
华为创立初期,先是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此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孤注一掷的行为最终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C&;;amp;C08交换机,由于它的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 /3,功能上也并不比同类产品差,这给华为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市场前景。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
但是,市场的环境还不能像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当时,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那肯定是以卵击石。而且华为刚刚崭露头角,国内市场就迅速进入恶性竞争阶段,国际电信巨头依仗雄厚财力,开始大幅降价,妄图将华为等国内新兴电信制造企业扼杀在摇篮里。华为面对的形势非常严峻。
但是,任正非最终还是创造了一个奇迹。1994年11月,华为万门机诞生了,而且还在首届中国国际电信设备展览会上获得了成功。这一年,华为的销售额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利润达到上千万。
借助万门机的横空出世,华为异军突起,规模不断扩大。到了1996年,华为在国内的销售额达到26亿人民币。在国内行业中遥遥领先的华为开始了向国际市场进军的道路。
扩张,这是华为接下来的策略。1996年,踏入香港市场,1997年进军俄罗斯,1998年打入印度,2000年攻入中东和非洲,2001年又迅速扩展到东南亚和欧洲等地,2002年成功登陆美国。到了2003年,华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海外市场的布局。
商场如战场。靠着智慧、胆识和魄力,任正非迎难而上,凭借他非凡的远见和敢于突破常规的胆识,为华为的生存杀出了一条血路,最终在国际巨头咄咄逼人的围困中冲了出来,最终结束了国内通信行业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历史。
案例2·深水大鱼———电子通信行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鞋厂派了两名市场调研员到一个陌生的土著聚居地做调研。一段时间后,两个调研员都回来了,并且分别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研员甲在报告中说,当地人都不穿鞋,因此在那里不会有市场。调研员乙得出的却是相反的结论,他说,正因为当地人都没有鞋穿,因此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这个故事没有告诉我们结果。两个调研员的判断也都有一定的道理。调研员甲的报告有些保守。调研员乙则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也意味着那将是一条充满了风险的道路。
讲这个故事是因为在最初创建华为的时候,也面临着两个类似的选择。任正非后来也曾自我解嘲似说过,无知使他跌进了通信设备这个天然的全球力量竞争最激烈的角力场。
真的是这样吗?关于这一点,我们还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当时中国电信行业的形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电话普及率还不到0.5%,原有的固定电话网设备正由传统的步进制、纵横制向数字程控交换转型。那个时候,中国正处在商品严重短缺的时期,程控交换机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也很大。中国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世界各国程控交换机厂商。当时从省到县各级电信局都有采购权,由于很多国外产品都有政府贷款,只要购买回机器,马上就可以建设,投入使用。也正是这种混乱的市场局面,最终形成了中国通信史上有名的“七国八制”,即日本NEC和富士通、美国朗讯、加拿大北电、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和法国阿尔卡特八家产品共同瓜分了中国市场。
当时中国的策略是以市场换取技术,但是,这是有代价的,以这种方式购买到的交换机价格非常昂贵:欧美厂商的交换机价格一般是每线300~400美元,日本厂商便宜一些,也需180美元。跨国巨头们就是仰仗着垄断技术,宰起人来毫不手软。曾经中国人装一部电话,初装费最高会收到5000元,而且即便是交了钱,还要排队等几个月乃至一年。而且,这些产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制式的交换机互不相通,也造成了中国通信市场的混乱。
在这种混乱的形势面前,任正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和当时进入这个行业的许多人一样,选择做贸易。当时很多聪明人都选择了只做程控交换机生意。他们从香港或者台湾把形形色色的交换机产品弄进海关,转手倒卖,或再贴个自己的标签,卖出去就能赚大钱。举个例子说,北京中关村的早期风云人物、华科公司老板许瑞洪把进口组件搬进暑假学校的空教室,找来一帮学生组装机器,教他们插元件、电焊,连生产许可证都没有,贴个“华科100”的标志居然供不应求。一个暑假装起500台120门小用户交换机,每台成本20000元,能卖75000元,一个暑假就赚了2000多万。
不过,任正非却意外地选择了另外一条更有风险的路,也就是搞技术自立、发展民族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但是这谈何容易?一方面是过量进口、低价倾销和走私进口的交换机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影响了国内企业的正常生产,使我国原有的纵横制交换机产业发展受阻。另一方面会由于通信发展迅速,程控交换机市场大,很多国内厂家都想抢占这个市场,但大都鉴于技术瓶颈一时难以实现突破,鲜有成功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任谁都会觉得,任正非的选择很难理解,放着唾手可得的钱不赚,却去劳神耗财地搞科研,这“实在太傻了”。
做实业,尤其是研发型的高科技企业,这确实是“太傻了”。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从产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原料采购、成品销售、售后服务,到与之相关的人员管理、组织设计、流程运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其中的变数很大。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持续的认真务实精神和过人的毅力。
不过,从当时的电信行业来看,这里水很深,水深也意味着有大鱼。如何在这潭深水中捞到大鱼,这正是任正非先人一步的果断抉择。他有这样的勇气。
敢于创办企业是一种勇气,敢于冒着倾家荡产、甚至跳楼的危险也要搞研发更需要一种勇气。任正非是有这样的勇气的。技术出身的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也迅速领会到了其中所孕育的商机。他对当时贴着形形色色标签的交换机充斥国内市场现状感到不满,并且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华为诞生了。
华为一诞生,任正非就在破落的民房里规划他的事业,描绘未来的远景。任正非那个时候就大胆地提出要“做世界级的、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也就是这个在当时不可思议的提法让任正非获得了一个称号———“任疯子”。
到了1991年12月,华为开发出的BH-03交换机终于通过了全部的基本功能测试,电话打出接入通、音质良好,首批3台价值数十万元的交换机很快就发货出厂了,任正非和华为终于熬过了创业的艰难时刻。就当时他面临的情况来看,华为收到的预付款已经全部用完,账上资金也几乎用完,再发不出货就要破产了。这种情况终于还是没有出现,任正非成功了。
1991年12月31日晚,华为全部员工开了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庆功会,他们用简单的自助餐隆重庆祝第一个有华为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出厂。这是一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胜利,也成为华为创业崛起之路上关键的一步。1992年,华为的产品大批进入市场,产值一举突破亿元,利润过千万,员工人数也超过100名。
任正非真的在电子通信行业捞到了一条大鱼。但这只是起步,也可以说,他所面临的挑战和残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但是这也为华为进一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关于这一点,任正非也说过:“机会是由人实现的,人实现机会必须有个工具,这就是技术,技术创出产品就打开了市场,这又重新创造了机会。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
案例3·奇迹———偶然之中总有必然
1992年,华为的产品大批进入市场。过亿元的产值也许只能证明任正非的冒险是成功的,这种奇迹似乎充满了偶然的成分,并不能说明华为自此就走上了坦途。他们还需要把目光放得更远。
事实上,任正非在做出要做一个研发型的高科技企业的决定的时候,就给华为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发展民族工业,立足于自己的科技开发,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目标是占领中国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外同行抗衡。
这说明从一开始任正非就有与最强对手一争高低的勇气,尽管当时人们都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太可能的幻想,一个“疯子”的狂妄。试想,一个没有雄厚的家底,也没有更多政治背景的人,却选择了一条最有风险、也最为艰难的竞争之路,成功的胜算能有几何呢?
也许任正非比很多聪明人看到的更多,思路也更清晰。如果要看清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再回顾一下当时整个中国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当时的中国刚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自党的十三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整个国家面临的情况是基础弱、底子薄、财力物力技术都有限。正因为如此,要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国家也不得不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开放政策。这必然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我国企业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被外资垄断的市场,面对强大的对手,生存都会是一种很艰难的事情。
1987年华为创立的时候,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困境。当然,这样的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挑战这个被外资垄断的中国市场,“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中国就会永远受制于人。但是谁会有这样的见识和魄力呢?就任正非后来介入交换机市场的时机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通信市场早已经形成了外国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做实业、搞技术研发意味着“九死一生”。相反,做代理既没有大风险,又有稳定高额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许多国内企业确实也在这种抉择面前知难而退了,纷纷依附于实力雄厚的外国大品牌,用这种方式放弃市场,换取稳定高额的利润。结果可想而知,由于中国缺少自主品牌,结果是更加受制于人,打造民族品牌的道路也变得更加难走。
任正非的看法是不同的,在他看来,如果仅仅满足于做国外产品的代理商,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他要为自己的发展找一条出路,同时也要为民族品牌杀出一条血路。面对摆在眼前的重重困难,任正非的决心是坚定的。他说过:“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把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建立在信任自己的基础上。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平等与尊重。”
为什么任正非这么热衷于自主品牌的研制和开发呢?他在后来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中给出了答案,他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地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一时间合资合作浪潮此起彼伏。而当时中国还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许多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国内工业体制、技术改造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合作的结果是让出了大片市场,使国有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劣势中。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代价太大了。他认为,技术自立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工业独立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自强。
摆脱以市场换技术的竞争劣势,这也是中国电子通信行业的突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中国通信行业进入大发展阶段,中国也建立了贯通全中国、连接世界的世界第二大通信网。而且以万门机的诞生为契机,巨龙、大唐、中兴相继成立。包括任正非创办的华为在内,这也是当时通信制造领域最好的几家企业。它们的名字头一个字连起来恰好是“巨大中华”。这也成了一个美好的寓意,它代表着民族通信业的崛起。
随着万门机的研发成功,“巨大中华”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并且突破了在国内电子通信市场上国际巨头的重围,渐渐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国通信行业也因此形成了“巨大中华,四柱擎天”的格局,“七国八制”的局面成为了历史。
这个时候再看任正非的选择呢?我们只能说,在最初看似偶然的抉择中,任正非是在恰当的时机做了恰当的选择。天时、地利、人和把他推上了市场这个充满了残酷竞争的角力场。当然,这并不容易,商场如战场,残酷的竞争将遵循无情的优胜劣汰法则。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任正非带领华为和大大小小的对手的遭遇战这才算刚刚开始,他要面对的将会是一次又一次生与死的殊死较量。
不得不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神话。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人都投身到这场历史的洪流中,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这个传奇时代的传奇人物。这是时代给他们的机会,当然也是他们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有勇气在历史性的机遇做出选择的人就一定会成功。参与竞争的魄力、勇于站到市场经济的竞技场上一展身手的,可能是一个英雄,也可能是一个莽夫,或者只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这些在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都不难找到例证。而最终能够活下来、成长壮大的,只会是那些一开始就能拨开层层迷雾,找到自己的道路,并坚定走下去的人。
分析本章案例,有以下的启示:
1 每个时代都有机遇,看清楚机会,抓住它。认识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必要的。只有清晰地看到时代契机的人,才有可能抓住属于他自己的那个时代的机会,成为接下来竞争舞台上的主角。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任何的成功也都不是靠着一次意外就能完成的。在现在的商业竞争中,许多公司垮下去,不是因为机会少,而是因为机会太多、选择太多。太多伪装成机会的陷阱,使许多公司步入误区而不能自拔。机会,就是炙手可热的战略资源。
2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没有人做的事情可能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做起来有更大的困难。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背后,也意味会有更大的利润。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或者是别人不敢走的路,就意味着从竞争的一开始,你就会是领先的。
3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弱点。一个明智的抉择意味着扬长避短,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那些别人能够做得很好的事情未必自己也能做好,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入手,就能凸显出自己特有的竞争力,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做一个长远的规划,不要贪恋短期的利益。把握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效益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要看清楚长期效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并不容易。做大事的人从一开始就应当确立一个长远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5 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如果你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误,就应该相信自己,坚定自己走下去的决心。暂时的失败、挫折和事业的低迷期都是一个创业者必然会经历的,坚信自己的选择,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不抛弃不放弃,就能度过难关,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