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随喜
已经是三伏天了,庙里的草地上仍然是一片枯黄。小和尚说:“师父,快撒点草籽儿吧,这草地多难看哪!”师父赞许地看着小和尚说:“好啊!等天凉了,随时吧!”中秋,师父买了包草籽儿叫小和尚去种。在阵阵秋风吹动下,草籽儿边撒边飘……小和尚急得喊了起来:“师父,不好了!许多草籽儿都叫风给吹走了!”师父不动声色地说:“嗯——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儿。随性吧。”种子刚刚撒完,就引来了一群麻雀。
小和尚急得直跺脚:“坏了,坏了!草籽儿都让麻雀给吃了。这,这可怎么办呢?”师父和颜悦色地说:“别急。种子多,吃不完,随遇吧。”播种那天夜里,忽然下了一阵暴雨。清晨,小和尚到院里一看,就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可完了!草籽儿都让雨水给冲走了!”师父毫不介意地说:“冲到哪儿就会在哪儿发芽儿,随缘吧。”七八天过去了,枯黄的草地上居然长出了一片青翠可人的绿色的苗苗!原先没有播种的地方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好看!太好了!”师父眯起笑眼,慢慢点着头说:“随喜,随喜!”随遇而安的内涵应该是:不焦急、不慌乱、不悲伤;随时、随遇、随缘、随喜。
花儿为什么会开
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问一群孩子:“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花儿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花儿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穿的衣服更漂亮。”第四个孩子说:“花儿想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把它摘走。”
第五个孩子说:“花儿也有耳朵,它想出来听一听,小朋友们唱什么歌。”年轻的幼儿园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老师原先准备的答案十分简单,简单得有几分枯燥——“花儿为什么会开?”“因为天气变暖和了!”感觉丰富的心灵,是诗意之花生长的最好土壤。
头发中的世界
让我长久地、长久地闻着你的头发吧!让我把整个脸庞都埋在里边吧——就像一个口渴的人把头伸进一股泉水里;让我用这只像一块散发着香气的绢子的手来抚摩这密发吧!也好摇醒那飘游在空中的回忆。
啊!如果你能知道在你浓密的头发中我所看到的一切,感到的一切和听到的一切,该多好!我的心在芳泽上飘荡,就像别人的心陶醉在音乐之中。你的头发里藏着整整一个梦,到处是白帆,到处是桅杆。这里更有浩瀚的海洋,大洋上的季风吹动着我,奔向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那里的天空更加湛蓝,更加高远;那里的大气中飘着果香、叶芳和人体皮肤的馨香。
在你密发的海洋里,我瞥见一个小港,充满着哀伤的歌声,拥挤着各民族的强壮汉子;在永远被炎热笼罩着的苍天下,各式各样的船只停泊在那儿,显出那精致的复杂的构造。啊!抚摩着你浓密的长发,我又感到长久的忧郁和寂寞。美丽的船儿在水波上轻轻地游荡着,在舱房里的花瓶旁,我久久地坐在沙发上,痴痴地望着我面前那小巧的凉水陶壶……
在你那火炉般炽热的头发中,我又呼吸到掺有糖和鸦片的烟草气味了;在你头发的静夜里,我看到热带蓝色的天空在闪耀;在你毛茸茸的头发的海滩上,我又沉醉在柏油、麝香和可可油的混合气味之中……让我长久地衔住你乌黑粗大的辫子吧!当我轻嚼着你这倔强的、富有弹性的密发时,我仿佛在吞食着回忆……即使是生活中最平常的现象,内心充满诗意的人也能从中发现生命力、发现光芒、发现幸福。
心中的石头
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一直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锄头,还弄坏了他的播种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横亘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一天,在又一把锄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这么多麻烦,老农终于下决心要处理掉这块巨石。
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他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轻而易举地清出地里。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来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禁不住一脸的苦笑。早日扫除痛苦,快乐才会早日到来,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烛光下的先知
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应门,就自行进入。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着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
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黯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光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异乡人这才发现,烛光虽然不太明亮,但周围的确连一只飞蛾都没有。越炙手可热的位置、越一本万利的行业,就有越多的人竞逐,就像飞蛾绕着煤油灯飞舞。置身其中,就会不断受到骚扰。不同的光,吸引不同的人。不愿与飞蛾共舞,受其奴役,就要自觅光源,找个安静怡人的角落,点燃自己的蜡烛。也许不能大放光彩,但毕竟是个干净、明亮,自己挣来的地方。在喧闹的人世间,为自己觅一方净土,养养那浮躁的心。
另一个自己
通常时候,一杯清茶,一段白天的独处的寂寞时光,或者入睡前一段铅华洗尽的夜晚,窗外是早春或者暮秋细密的凉凉的风,CD机里响着绵绵长长的带着苦涩又显得疲倦伤感的音乐,它就走来了,它那样真切地走近我,靠近我柔软的心,伫立下来,然后,我们相视而坐,细语般交谈。
然后,我们会被一阵现实的喧哗所打断。譬如有人敲门,或者只是一阵急迫的电话铃声,它忽然就匆匆离去,头也不回一下就离开我。它是那样的脆弱与虚幻,那样的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
我必须在现实的嘈杂中努力挣扎着进入一种“深度”,才可以打开生活之外的另一扇窗,保存它,保存住我的另外一种生活,才不至于被广阔而强大的现实洪流所完全地湮没。更多的人死于欲望,也依然有人沉浸自我,哪怕只是一瞬间。找点空闲,让自己与另一个自己倾心交谈,也是诗意人生的可行途径之一。
现在就来拥抱我
在日本,有一位伟大的女禅师,名字叫慧春。慧春很年轻就出家了,当时日本还没有专给尼姑修行的庵堂,她只好和20名和尚一起在一位禅师座下习禅。慧春的容貌非常美丽,剃去了头发、穿上素色的法衣非但没有减损她的美,反而使她的姿容更显得清丽脱俗,因此与她一起学禅的和尚,有好几位偷偷地暗恋着她,其中一位还写了情书给她,要求一次私下的约会,慧春收到情书之后,不动声色。第二天,禅师上堂说法,说完之后,慧春站起来对着写信给她的和尚说:“如果你真的像信里写的那样爱我,现在就来拥抱我!”
她说完后,当场就有几位和尚满头大汗的开悟了。这是非常动人的习禅故事,它表达了一种当下承担的精神,学禅的人对于开悟固然必须承当,但对于生命,是不是也该有相同的承当呢?禅的生活,不是依靠想象力的生活,当然也不是寄望于天堂的生活,而是公开明朗地面对此时此刻的生活,看见心念中的阴暗面,把它翻转过来,使其明亮。
慧春所说的“公开的拥抱”,正是“公开的爱”,也就是“光亮明朗的生活态度”。对于禅者,每一个心念、每一个生活动作,都可以摊开在阳光下检视。你能承当吗?你有光亮明朗的生活态度吗?追求诗意人生的人们,请从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开始!
小毛毛虫的智慧
一只小毛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欢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毛虫,被抛弃在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小毛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
它,一只小小的毛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小毛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临近期限的时候,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以后会怎么样?”与世隔绝的小毛毛虫问。“一切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小毛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要耐心些,以后你会明白的。”时辰到了,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竟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学会欣赏自己,是创造诗意人生的开始。
驯兽师的故事
多年前,曾经有一个风靡一时的电视转播节目,播放马戏表演实况。其中有一段孟加拉虎的表演,特别受观众的喜爱。一天晚上,驯兽师像往常一样开始演出。在众人瞩目之下,他领着几只老虎进入铁笼子,然后将门锁上。接着摄像机缓缓靠近铁笼子,表演正式开始。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紧张地注视着聚光灯下的铁笼子,看驯兽师如何潇洒地挥舞鞭子、发号施令,看威武的老虎如何听命于驯兽师,服服帖帖地做出各种杂耍动作。
演出越来越精彩,观众的情绪越来越高。可是就在这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现场突然停电!这名驯兽师被迫待在兽笼里与凶猛的老虎为伍。黑暗中双眼放光的孟加拉虎就近在咫尺,它们能清楚地看见他,而他却看不到它们,只有一根鞭子和一把小椅子可作防身之用。在长达近一分钟的时间里,观众的心情忐忑不安,都为笼子里的驯兽师担忧。
然而,在灯重新亮了以后,大家惊喜地发现驯兽师竟然安然无恙!之后,他平静地将整个演出完成。在后来的采访中,有记者问他,老虎能在黑暗中看见他,而他看不到老虎,他当时是否害怕老虎会朝他扑过来。这名驯兽师说,一开始自己确实感到毛骨悚然,但他马上就镇静下来,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虽然他看不见老虎,但老虎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我只需像往常一样,不时地挥动鞭子、吆喝,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不让老虎觉得我看不到它们。”“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然而做起来并不容易!不难想象,如果驯兽师被停电这一意外吓呆了,没有做到“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其实,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我们也会与“黑暗中的老虎”不期而遇。只不过那不是凶猛的野兽,而是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当困难和挫折不期而至时,许多人不知所措,放弃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而有些人却能冷静下来,“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依然保持着先前的拼劲和勇气。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他们的不同不在于他们是否拥有理想,是否为理想付出努力,而在于当遭遇困难与挫折时,他们是否还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与努力。也就是说,当面对“黑暗中的老虎”逼视时,他们能否做到“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人生总是充满变数,艰难、困苦和意外情况会遍布一生。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这是诗意人生的第一个口号。
永恒的灵魂的创造者
一位作家在访问丹麦归来后深有感触地说:“当着丹麦人的面,如果你破口大骂他们的国王,他很有可能会对你不理不睬;“如果你批评他们的乳酪味道不好,他们可能会骂你无知;“如果你提到安徒生而没有显现出尊敬的表情,那么,你就有可能挨耳光。”诚然,权势只能赢得一时的荣耀,却换不来万世的景仰。只有永恒的灵魂的创造者,才会获得人们永远的认可和惦记。
最平静的画面
国王提供了一份奖金,希望有人能画出最平静的画。许多画家都来尝试。国王看完所有画,只有两幅他最喜欢。一幅画是一个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出周围的群山,上面点缀着如絮的白云。大凡看到此画的人都同意这是描绘平静的最佳图画。另一幅画也有山,但都是崎岖和光秃的山,上面是愤怒的天空,下着大雨,雷电交加。山边翻腾着一道涌起泡沫的瀑布,看来一点都不平静。
但当国王靠近一看时,他看见瀑布后面有一细小的树丛,其中有一母鸟筑成的巢。在那里,在怒奔的水流中间,母鸟坐在它的巢里——十分的平静。国王选择了后者,这份奖金给了这一幅画的画家。真正的诗意从来不从风平浪静里来,真正的诗意一般从闹中取静来。
别陷入他人的评论中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法劳关锁,一朝法尽光生,照破山河星朵。’”语气中免不了有几分得意。
杨岐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白云怔在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心里很愁烦,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怎么也找不出他大笑的原因。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去问师父为什么笑。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朗。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不要被流言和恶意的批评所烦扰和左右,才能专心做自己的事。
骑士去旅行
一位胆小如鼠的骑士将要进行一次远途旅行。他竭尽所能地准备好应付旅途中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他带了一把剑和一副盔甲,为的是对付他遇到的敌手;一大瓶药膏,为防太阳晒伤皮肤或被藤条剐伤皮肤;一把斧子,用来砍柴火;一顶帐篷、一条毯子、锅和盘子以及喂马的草料。
他终于上路了——叮叮当当,咕咕咚咚,好像一座难以移动的废物堆。当他走到一座破木桥的中间时,桥板突然塌陷,他和他的马都掉入河中,淹死了。临死前那一刻,他很懊悔,他忘了带一个救生筏。过分追求完美,与诗意人生背道而驰,因为没有任何一次旅行能做到准备完全充分;过分迷恋物质,更与诗意生活不沾边,因为太多的物欲蒙蔽了你的双眼,捆住了你的手脚,毁坏了你的心灵。
让自己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