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末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译文”
一个人是否能够摆脱烦恼的困扰,完全在于自己意志的掌握,只要你内心清净了,无杂念介入,即使生活在屠宰场或饮食店中也觉得是一片静土。反之即使你手持一琴一鹤,而且居室内外摆满了名花奇卉,假如你内心不能安静,苦恼仍然会困扰你。所以佛家说:“能摆脱尘世的困扰就等于到达真实境界,否则即使身穿袈裟住在僧院里却和俗人没什么区别。”这诚然是一句至理名言。
“解说”
僧俗之别,只在一念。若心静则无论身处何方,世界均是一片净士。若心中不静,即便是形式上做得多么好,事实上仍然没能挣脱欲海欲波。所以,生活于世,要抓根本,从根本上理解世界,把握世界。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方可从心所欲,不为条框所约束。济公酒肉穿肠过,仍是活佛,就是因为他抓的是普渡众生之根本。所以像济公这样的佛,远比只知拘泥形式,苦心自修的佛徒修得的品位要高。
“例解”
出世之道在涉世中
列子说:“过去圣人凭借阴阳二气来统治天地。是不是说有形的天地产生于无形的阴阳?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天地从哪里产生的?所以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是气体形成以前的状态;太初是气体刚形成时的状态;太始是物品形成的状态;太素是质量开始形成的状态。气、形、质完备结合为一不可再分拆,这便叫做浑论。浑论是说它浑然一气不曾离拆过,看,看它不见;听,听它不到;抚摸,摸它没有触觉,所以叫它为‘易’,‘易’没有形状,没有迹象。易化而为一,又由‘一’徒为为‘七’,‘七’衍变为‘九’。‘九’是气的变化的终结,又回过来变为‘一’。‘一’是表的变化的开始。清而轻的上升浮为天,浊而重的下沉凝为地,得中和之气的便成为人类。所以天地含着精华,千万种物品变化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