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10300000057

第57章 避免与上级发生冲突

在处理与上级关系时,要懂得权变之道。上级的命令要执行。上级的意图要领会。如果自己的主张与上级有分歧,要避免与上级发生冲突,要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既办成了自己的事,又得到上级认可。

前面我们讲过,上级喜欢听话的下属,喜欢那种接到任务后没有任何借口、保证完成任务的下属。但是,假如你是一名中层领导,负责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工作,你该怎么面对自己的上级呢?如果上级不了解下面的具体情况、指手画脚、干预太多怎么办?如果上级昏庸,教条主义怎么办?这时候,你要懂得权变,懂得迂回,既不能违背他的命令,又要做成自己的事。

曾国藩生在晚清,是朝中最有实力的大臣,他的上级就是昏庸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贵族了。他一方面靠自己的忠心,消除了朝廷的顾忌,敢于向自己放权。另一方面,他同时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权势,用实力说话,即使朝廷有顾忌,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样,既维护了自己,避免了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又保持了国家的安定,避免了政治局面的大动荡。

但是清朝毕竟是满洲贵族的天下,他们重用曾国藩等汉人,实在是迫不得已,内心深处仍然有强烈的民族歧视。为了防止曾国藩离心离德,背叛自己,朝廷在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的同时,也安插了湖广总督官文、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等满蒙贵族钳制他们。对此,曾国藩心知肚明。为了消除朝廷的疑忌,太平天国刚刚被镇压下去,他就下令将自己直属的曾国荃部湘军大部分裁撤。当时朝廷也认为这是最安全的。他们觉得太平天国被消灭了,保存一支自己无法控制的军队,才是最危险的。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除了湘淮两系,清朝其他的武装力量已经彻底腐朽,难堪重任了。

同治三年(1864),正当曾国藩分期分批裁撤湘军之际,僧格林沁及其马队被捻军在湖北牵着鼻子走,接连损兵折将。清廷万般无奈,命令曾国藩率军增援湖北。

朝廷的这次调遣,对湘军非常不利,所以曾国藩的态度也十分消极。其一,攻陷天京以后,清廷咄咄逼人,大有卸磨杀驴之势,曾国藩不得不避其锋芒,自翦羽翼,以释清廷之忌,为此曾国藩也满腹愁怨;其二,僧格林沁骄横刚愎、不谙韬略,向来轻视湘军,如果曾国藩统兵前往作战,势必会形成湘军送死有分、论功行赏无缘的情形。此时,曾国藩正处在十分无奈的两难之中,不听从调遣,是不忠;听从调遣,是不利。公开拒绝不服从,是一个封建臣子难以做到的,而遵命前往,又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果。万难之中,只好采取拖延之法。

曾国藩十分清楚,僧格林沁大军在黄淮大地上穷追不舍,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早晚的事,他断言:“此于兵法,必蹶上将军。”因此,曾国藩按兵不动,静坐江宁,观其成败。

果然,高楼寨一战,僧格林沁全军覆灭,这位皇亲国戚竟然被一个年轻的捻军战士杀死。经过这一仗,捻军声势更加浩大,他们纵横山东、河南,威逼京津。朝廷不得不急忙再次请出曾国藩,命他办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务,所属三省八旗、绿营地方文武员弁均归其节制。两江总督由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为曾国藩指挥的湘军、淮军筹办粮饷。

这本是曾国藩预料中事,当接到再次让他披挂出征,以解清廷于倒悬之急的命令时,他却十分惆怅。在这瞬息万变的政治生涯中,他很难预料此行的吉凶祸福。因此,还是采用拖延之法。

在攻陷天京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曾国藩经历了诸多政治变故,颇有些心灰意冷。当他接到“赴山东剿捻”的旨令时,切实感到“诧叹忧愤”,而且在以后的几天里,他连连接到急如星火的催令,命其统兵北上,然后绕至北面向南逼剿。曾国藩从催令中看出此时清廷的着眼点是在于解救燃眉之急,确保京津安全。这是清廷的一厢情愿,而此时曾国藩所面临的出征困难却很大。

湘军经过裁减后,曾国藩北上剿捻就不得不仰仗淮军。曾国藩心里也清楚,淮军出自李鸿章门下,要像湘军一样,做到指挥上随心所欲,是很难的。另外,在匆忙之间难以将大队人马集结起来,而且军饷供应也不能迅速筹集。于是,曾国藩针对一个时期里捻军的活动规律、僧格林沁覆灭的经验,以及自己所面临的困难,特向清廷上奏,陈述万难迅速出征的原因。在提出不能迅速出征的三个主要原因后,鉴于僧格林沁“贼流与之俱流”的经验教训,曾国藩认为必须以逸待劳。

曾国藩做事向来是未雨绸缪,对于清廷只顾解燃眉之急的做法,实在难以从命。连僧格林沁这位朝廷宠臣,在战马优良、枪炮齐备、粮饷充足的条件下,与捻军周旋四年多的时间,尚且落得个全军覆没,本人也葬身沙场的结果。而自己兵力单薄,孤军深入黄淮平原,难以调度各方,况且,一个时期里,朝廷处处防范,若继续带兵出征,不知还将惹出多少麻烦。因此,他推辞说:“仰恳天恩,另简知兵大员督办北路军务,稍宽臣之责任。臣愿以闲散人员在营效力,不敢置身事外,忘尽瘁之大义。亦不敢久绾兵符,自知将致偾事而不预为一区。”曾国藩以“不敢久绾兵符”来向朝廷声明,自己并没有贪恋军权的企图。又说“不敢置身事外”,是说自己责无旁贷。话说得好听,可就是不出山。

尽管他向清廷一一陈述了不能迅速启程的原因,但又无法无视捻军步步北进而不顾,正在其左右为难推脱延缓之际,李鸿章派潘鼎新率鼎军十营包括开花炮一营从海上开赴天津,然后转道赴景州、德州,堵住捻军北上之路,以护卫京师,给曾国藩的准备和出征创造了条件。这样从同治四年五月末让他出征,约经过了二十几天的拖延后,曾国藩才于六月十八日登舟启行,北上“剿捻”。

正是通过拖延的办法,曾国藩赢得了应付事态的时机,也避免了与朝廷上司的直接冲突,能够在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之际,促使或者等待事态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于万难之间做到了游刃有余。

李鸿章在处理与上级关系时,也颇懂权变之道。

对李鸿章来说,他最大的上级就是慈禧太后,如何得到这位野心家和权力狂的信任,是最关键的。慈禧太后是个不折不扣的顽固派,李鸿章则是兴办洋务的改革派,如何协调好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治十三年(1874),两宫皇太后谒祖陵的时候,召李鸿章护送,这就给了慈禧太后一个判断李鸿章的个人品性的机会,也给了李鸿章得到慈禧欣赏的机会。第二年,围绕着同治帝去世和慈禧发动政变将光绪帝推上帝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给慈禧提供了另一个机会以验证李鸿章的忠诚和能力。由于朝廷中的一些大臣极力反对慈禧让他的外甥继承帝位的计划,慈禧便向担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求援,请他率兵进京支持自己的行动。

李鸿章没有亲自率军进京,而是派了一支淮军,让慈禧的心腹亲信、护军统领荣禄指挥进京,对反对派给予镇压,终于把光绪皇帝推上了帝位。

李鸿章没有亲自前去,是不愿意加入到最高权力的争夺中,成为别人的牺牲品。但当时手握大权的是慈禧,他又不得不服从命令。他把军队交给慈禧的心腹,既表示向慈禧效忠,又避免了深入到权力斗争的核心,即使事情不成,他也可进可退,游刃有余。政变两个星期之后,李鸿章才从天津到达北京。四天内,他三次觐见慈禧太后,表达了他对慈禧的尊重和服从。这样,他在慈禧太后心里的地位更高了,这也是慈禧一直放心把很多大事交给他办理的原因。

百日维新之后,慈禧企图废了光绪,另立皇帝,想争取李鸿章的支持。李鸿章向慈禧太后明确表示:“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口头上表示不参与,实际上是不同意慈禧的做法。虽然李鸿章当时已经失势,但在慈禧的心目中,仍然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李鸿章用这种不参与的方式委婉地拒绝了慈禧,在内外强烈反对面前,慈禧也不敢贸然行事,这一废立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慈禧对于维新变法的志士采取了大肆屠杀和打击的对策,对此,李鸿章大胆指出“捕新党之谬”,没有明确支持,而且暗中设法为一些“新党”开脱,对逃往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的安危深表关心。但在慈禧太后面前,他又不得不对康、梁及其他维新变法的志士故做贬低之词,迂回周旋,以达保护自己的目的。慈禧太后曾经向他询问康、梁是什么样的人,李鸿章回答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乃书院之书生,属市井讼师之类人物,无可忧虑。”慈禧太后又问是否有外国人做庇护?李鸿章回答:“外国人不知中国之情况,误以其国家志士以待之,故容留他们,然最终当识破其面目,至其时驱赶他们恐其不解其恨。”一面避免牵连自己,一面委婉缓解慈禧太后对康、梁等人的仇恨,减轻对“新党”的残酷镇压。

服务上司要灵活,其中的分寸最难把握。李鸿章从曾国藩那里学到了其中的奥妙,所以才应用自如,有备无患。

同类推荐
  • 赢在职场:想当好老板,先当好秘书

    赢在职场:想当好老板,先当好秘书

    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员工、管理者或老板,那么,这本书将告诉你一个快捷方式——向优秀的秘书学习!从秘书那里学来的经验能让人迅速成长,因为能将秘书工作做得完美的人,一定是胸有丘壑而细致入微,高瞻远瞩又不露声色,思维敏捷又能执行到位。很多你在职场学不到的东西,只能靠经验丰富的资深秘书言传身教。本书从行动力是做出来的、控制力的两大命脉、刻意训练自己影响人的能力、权力是把多刃剑四个方面,讲述了优秀的秘书的处事方式,为所有的员工、管理者、老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感动中学生的友情故事

    感动中学生的友情故事

    本书是一套中学生课外读物,收编了古今中外著名的诗歌、小说、历史故事等,共18册。
  • 人生总会有办法:用黄金思维解决难题

    人生总会有办法:用黄金思维解决难题

    思维控制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不同的思维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产生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行动产生不同的结果。做任何事情,如果缺乏良好的思维,就会自塞闭路,障碍重重,非但难以解决问题,而且还会使事情变得愈加复杂。只有具有良好的思维,才能化解生活的难题,收获理想的硕果。正确的思维是开拓成功道路的重要动力源。
  •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该书从为人处世、求知惜时、人际沟通、修身养性、情感智慧几个方面撷取了一百条至理名言及与之相关的文章,涵盖了许多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道理,方便读者能分门别类地感悟的人生智慧。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为什么蛇能够生存五亿年?为什么钱学森抵得上一个师?为什么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将为你揭开他们生存、成功、创富的法宝和利器,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无论是名人还是凡客,无论古今中外,学习都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个体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热门推荐
  • 我的武技能亿万倍增幅

    我的武技能亿万倍增幅

    穿越到异世界,罗毅觉醒了无限增幅系统。无论任何武技都能几十倍、几百倍、几万倍、几亿倍的增加威力。基础拳法通过增幅,瞬间能爆发出崩裂山河的威力。最差的低级火焰术通过增幅,能瞬间焚烧整座城市。无人问津的防御术通过增幅,即便是剑神的必杀也伤其不了分毫。那如果是神级武技通过增幅呢?罗毅轻笑道:“那整个大陆可能都会被我毁了。”
  • 寻鬼三人行

    寻鬼三人行

    如果,这世界上有鬼的话,那么就让我把它寻出来?如果没有的话,就让我证明出来。一切,看了才知道
  • 诗如少年的歌

    诗如少年的歌

    我用最真诚的文字写下你的青春,你的青春渲染了我诗歌中的画意。
  • 废材重生:学霸才女在青楼

    废材重生:学霸才女在青楼

    飞机失事,苏轻挽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谁曾想她竟然赶上了重生潮流,重生了。可姨娘庶姐狠毒,未婚夫对她置之不理……她的身边,处处潜伏着危机,她,该如何?既然别人要她死,那么她只好让别先死了!第一天来到异世便救下一个妖孽男人,竟是名满天下的第一公子楼忘生。后来,她看上他的绝世身手,他看上她的才华,他们合作,各自利用,各自所需。谁料,某天这个第一公子竟然在她出嫁之日劫了她的花轿,真是气煞她也。
  • 鬼眼天师,仙界灵异录

    鬼眼天师,仙界灵异录

    筱雨霂偶然获得了天师传承,独自流浪在外界捉鬼。筱雨霂表示真是够了!却不料,下一秒——哎~那位帅哥,你别走,看你的穿着,一定身家不菲!你等等,唉~我们一起走!
  • 老男孩的电竞梦

    老男孩的电竞梦

    当我们为了生活而劳碌奔波的时候,是否还能想起曾经年少时自己的梦想?当我们面对残酷的现实压力的时候,是否还有勇气去坚持年少时自己的梦想?年少轻狂时,我们常把梦想挂在嘴边,愿意为之付出自己全部得生命热情,但最终,大多数人的热情,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冷却,梦想也在生活的劳碌奔波中,变成了只是“曾经”。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只是一群而立之年的大男孩,在现实和生活压力面前开始迷失自己。为了摆脱生活压力带给自己的困苦,他们聚在一起去找寻曾经被他们所遗失的梦,去找回曾经那个充满生机的自己。
  • 花千骨番外之纯之风

    花千骨番外之纯之风

    千骨死,尊上疯!欲杀天下人!竹染一命换一魄!想知道后面的就快来看!
  • 太古猎妖师

    太古猎妖师

    少年龙御风,身怀无上神魂,却被当做废物,自此,受尽欺凌侮辱!偶得镇妖塔,开启绝世神魂,修神龙逆天诀,从此,震烁太古世界!从蛮荒古域,到繁华中域,直至诸天万界,以一人之力,盖压当世天骄,纵横万宗千门,成就不朽至尊之王!
  • 魔法或剑

    魔法或剑

    魔法与剑的位面。抱歉,通关难度太大,请作者及时调出金手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