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高安等人已护送使臣来到潼国,接待他们的官吏将他们安排在招待他国使臣的驿馆里。
第二天在潼国的早朝上,惠国使臣被宣进殿,对着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行朝拜之礼“惠国使臣李道臣参见潼国皇上,祝愿皇上江山永固,万寿无疆。”
“平身吧,你国皇上派你们来我潼国是有何事啊···咳咳咳···”
这潼国皇帝看起来年纪老迈,说话都甚是费力,但仍然有着一股皇家的帝王之势。
“回皇上,我惠国现在因贵国而遭受战乱之祸,吾皇命我等不分日夜赶来贵国,希望贵国能伸出援助之手,派兵助我击退来犯之敌。”李道臣诚恳的对着皇帝说道。
此时,朝中的一位大臣对着李道臣悠悠的说道“你惠国遭遇战事,怎说是因我潼国而起,想让我国出兵救你,却也不用这般言辞吧。”
李道臣继而转身对着这个大臣说道“这位大人你有所不知,此次安国与察国调派百万大军,绕过贵国,从草原方向向我国发兵,目的在于攻下我惠国之后,成两面之势在来攻打贵国,我惠国已奋战多日,还往皇上能抓紧时间派兵助我。”说着李道臣又面向皇帝恭敬的说道。
皇上听到后,却是对着朝中的大臣们问道“众位爱卿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啊,我们是派兵还是不派兵啊。”
听到皇帝这么问,朝中的大臣们都纷纷议论了起来,有支持派兵的,也有持怀疑态度的,还有劝皇帝不予插手此事的。
当大臣们都议论纷纷的时候,起先说话的大臣对着李道臣说到“听大人所说,此次是安国与察国同时发兵攻打你们惠国,而且兵力不下百万,按你潼国的国力兵力,这时候怕是已沦陷过半了吧,如再等我们发兵前去,惠国只恐是已改了国号了吧,到时我们岂不是徒劳发兵吗。”
“大人是有所不知,虽然安国与察国来势凶猛,但也休想踏入我惠国半步,我惠国有苏老元帅镇守,既是他有百万之军,也难攻破我惠国一寸之地,更何况苏元帅之孙更是骁勇过人,一日之间击杀两国四十余万兵马,只叫两国大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李道臣说这话的时候显得甚是自豪。
当他说完后,潼国朝堂上顿时嘈乱声四起,就听有人说道“胡吹大气谁不会,一日杀敌四十万,你们惠国的兵马难道是天兵天将不成,既然你们惠国有如此善战之兵,还为何要不远万里来我国求助。”
“是啊,是啊,说的有道理···”
“差点就信以为真了···”
“什么一日杀敌四十万,我看惠国此时已经不复存在了吧。”
······
听到众人的议论声,李道臣还想和他们争辩几句的时候,就只见潼国皇帝对着下面摆了摆手,然后整个朝堂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咳咳···不论你所说是否属实,此事我也会酌情考虑一下的,毕竟我潼国也年年享你惠国供奉。”
说着他又对着身边服侍的宦官说道“传皇子们上殿。”
当潼国的十几位皇子都被宣进殿,对着皇帝朝拜之后,皇帝对着他们说道“皇儿们,今日惠国派来使臣向我潼国求助,他们国家正被安国与察国攻打,你们说我是派兵还是不派兵。”
这些皇子们听到皇帝这么问,都稍作思考后,给出的答案与之前大臣们的大致相同,都是各持己见,有的说应当派兵,有的说要隔岸观火。
这时只听皇上说道“商儿,你是大皇子,这件事你觉得该如何抉择。”
被皇帝问到的是潼国的大皇子潼商,虽然现在还只是个皇子,但他的年纪也快接近五十了,只听他对着皇帝说道“回父皇,我觉得此事我们无需插手,他们惠国的战事我们不必把战火引到这边来,想那安国与察国如果想攻下惠国之后在图谋我国,怕他们也没那个本事。”
这大皇子说完之后,便有大臣也跟着传来附和之声,赞同他的观点。
这时一直没有发言的潼国丞相诸葛唐均,听到大皇子的言辞之后却是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
其实现在潼国国内,皇帝年岁已到大限,膝下的众皇子们也都为争夺皇位而暗下拉党结派,这诸葛唐均就是大皇子这一派系的。
皇帝听大皇子这么说之后,也没说什么,而是对着一个年纪颇小大约有十二三岁的一个皇子说道“通儿,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与朕听听。”
“是,父皇,儿臣觉得,我们应派兵援助惠国。”潼通小皇子对着皇帝说道。
“哦,你为何觉得我们要派兵助他们呢,说说你的理由。”
“回父皇,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小河之水若是被人抽干,必将央及大河,现在看安国与察国是对我国构不成任何威胁,但如果真的被他们攻下潼国,成两面之势夹击我们,到时我们也必会大费一番手脚,那个时候更是耗费国力与资源,不如趁现在将此隐患泯灭在萌芽之中。”
顿了顿之后,他又说道“更何况惠国以南是海域,如果等两国攻陷了惠国之后,我们在攻下两国,这只会让我们潼国的防线越拉越长,而且对于海防我潼国却是无一将领精通,听闻惠国与其他国家不同有着两位元帅,其中一位正是海域防卫的元帅,所以保住惠国,我们也不必担心南海方向的防卫了。”
皇帝听后,微微的笑了笑,却对谁的意见都没有说什么,而是让他们退下了。
这时皇帝对着李道臣说“你们惠国的战事,明日早朝之时我会给你一个答复,你这一路奔波也是辛苦不已,就先到驿馆休息去吧。”
说完皇帝便让宦官清退早朝,李道臣听到皇帝已然这么说了,他就也不好在说什么了,但心里却是焦急不已,正当他退出朝堂,向皇宫外走去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后面叫他“前面的可是李道臣,李大人。”
李道臣顺着声音转头看去,顿时便目瞪口呆起来,片刻之后他不可置信的对着来人说道“你是···顾将军,你不是已经···”
叫住李道臣的正是两年前,潼国公主带走的故远征之子,也是惠安公主的恋人,此人与苏慎一一样,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之处,被封銜受禄,而且他与公主之事也都尽人皆知,惠国朝中显有人不识得他的。
“没错,正是我啊,李大人,我听闻今日朝中有惠国使臣前来求援,我便从军营之中匆匆赶来,没想到已经下了早朝,对了,惠国发生了何事,皇上竟派你来潼国求援。”
“此事说来话长,不如你随我下到驿馆在详细说明吧。”
“好,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在路上,故远征之子向李道臣询问了父亲与公主的消息,还有惠国现在如何。
李道臣也好奇的对着他问道“两年前听闻你随潼国公主离去的时候,与潼国公主一同身亡了,惠安公主知道后便是守在自己的行宫之中半步不出,为何现在你·····”
看着李道臣满是疑惑的表情,他笑了笑之后说道“两年前,我随潼国公主回国的时候,在一天夜里忽然遇倾盆大雨,雷声大作,公主所乘马车的马匹受惊之后便发狂疾驰,我便上前追赶,岂知道路颠簸,等我追赶上的时候,公主已被甩下马车晕厥过去,当时一声炸雷过后,我也因旧病复发而跌下马一同昏去,在醒来时已是到了潼国,说来也是奇怪,自从那夜之后我的顽疾却是莫名的好了。”
顿了顿之后,他又说道“其实这两年我一直都在惦念着公主,总想回到惠国,但现在潼国皇帝现在已到暮年,帝位在众位皇子之中争来争去,我答应公主要助她胞弟争夺皇位之后,她与我一同回到惠国。”
二人一路步行,说着说着便到了驿馆,李道臣将惠国面临的状况都一一叙述给他听,没过多久后,就听到高安等人在外叩门。
高安进来之后,还没询问事情进展如何,就看见了顾远征之子,当下也是一愣,然后不确定的说道“你···你是···”
还没等话说完,就只听李道臣说道“你没看错,他正是两年前被传已亡故的顾将军。”
此时在看顾远征之子,他看见高安等人之后,就不住的在高安刘琦等人身上仔细打量着,李道臣还以为他是不认识高安等人的缘故才会如此,便向他介绍着“这是大半年前皇上亲封的左右骁骑高安高将军,他身后都是当时一同被封的正骑校尉,他们都是护送我此次前来的将军。”
在看顾将军像是没听到一样,依然在高安他们身上打量着,片刻之后,高安对着他喊道“顾将军,顾将军。”
当他回过神来之后,就听高安问道“顾将军在看什么,我们身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说着也在自己身上上下翻看着。
“敢问高将军你这一身行装是何人设计的,我离开惠国时,军营里可是没有这样的装备的。”
“你说这身装备啊,这是骁骑大将军为我们设计制作的,这种装备,整个军营也仅有四十套而已,还有这些短刀弓弩都是他设计打造出来的。”说着高安还拍了拍腰间的短刀。
“高将军可否容我一观。”盯着高安的兵器装备说道。
高安也不二话,直接就摘下佩刀与十字弩递了过去。
顾姓将军接过短刀,看着看着身体竟有些颤抖起来,然而另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突然就朝着高安等人出手了,高安等人反应也是不慢,左右闪避,并不时反攻过去。
只见高安一个手肘直接捣向他的心窝,但却扑了空,顾姓将军猛然向后一退,接着以跪姿向后滑行避开了刘琦李升等人的攻击,然后猛然一转身,举起高安递给他的十字弩对准了高安的脑袋。
高安看着弩箭的指向,不断的判断箭支发出后会射击的轨迹,他也不断的以翻滚跳跃想要避开,但他发现他的一举一动就像是被对方提前猜到一样,无论怎么闪躲都避不开弓弩的端口。
这时高安也不在闪躲了,而是阴着脸,身上散发着阵阵杀气“敢问顾将军这是何意。”
其实高安等人这时的心里也是震惊不已,在他们心里,除了苏慎一,他们不相信还有谁能这么轻易的战胜他们。
只见那顾姓将军一下子把弓弩抛在一边,激动的来到高安身边“你们的这身本领是谁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