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整个青年时代,其实生活得并不平顺,20几岁的年轻人,不应该经历的事情,我几乎都经历了。如果说有什么值得欣慰的事情,这就是穿了几年绿色军装,曾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军人。可以这样说,要是没有这一抹绿色,我短暂的青春岁月都是暗淡无光的。尽管我没有上战场参加战斗,甚至于连枪都未摸过,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军人情结,今天想起部队仍有家的感觉。
回想我参军的时候,那是个极不平凡的年代,国家新政权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人思奋斗,充满理想和追求的年轻人,很想在未来有一番作为。谁知一夜之间炮声又响,中朝边境开始紧张起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顿时响彻整个神州大地。这口号如同一股强劲的风,吹进学校、工厂、农村、家庭,鼓动起渴望战斗的心帆。参加解放军、参加军干校,参加志愿军去邻国朝鲜,就成了那个时代青年人自觉而又执着的行动。许多人为了投身这股潮流,不顾家人亲友的劝阻,偷偷地报名参军参干。看一个青年要不要革命,是不是真正要求进步,参军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志。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背着父母穿上军装的,只是没有经过战斗的洗礼。
诚然,正像对于所有事物的认识一样,总是有个渐渐演变的过程,我对于人民军队的认识亦是如此。虽然穿上绿色军装成了战士,生活方式已经不同于老百姓,但是思想作风还远没有改变,真正有点儿战士模样是在一年以后。在部队的时候经常听首长说,“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解放军是个大熔炉”,听了也就听了,并未真正认识。转业以后到了地方机关工作,有些好的作风习惯显现出来,同事们说:“当过兵的人到底不一样”,这时才豁然意识到,这些作风是在部队养成的。对于首长说的话开始真正理解。
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不管是书读到小学中学,还是读到大学乃至更高,不过那也只是书本知识,最多也就是让人学些生存技能。但是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哪怕只是住上半年一载,对于人品德意志的锻炼,都可能是一生受用不尽的。我在离开部队转业地方机关不久,在两次政治运动中连遭厄运,后来又是长达22年的流放,倘若没有部队的那段生活潜移默化地对我品德毅力的影响,很难想象我会坚强地挺过来。同样,我在部队当兵的时候,诚实、坚定、正直、正派,好像没有谁刻意要求,就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所以在后来政治生活正常时,有的朋友对我说:“你受了那么多挫折磨难,好像一点儿也未变得圆通世故”,听后我只是用淡淡一笑回答。心里想,怎么可能呢,当了几年兵,总得留点兵的痕迹吧。老战士连枪林弹雨都不惧,我哪能被一时困难吓倒?战士自有战士的情怀。
除了对意志的锻炼和磨励,在部队几年的当兵生活,还让我开始有了集体观念,渐渐地懂得如何关心他人。记得未当兵时在家里,母亲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说我“油瓶倒了不扶”,当兵两年后回到家里,主动学着做点家务,这下可乐坏了父母亲,他们简直是赞不绝口,一个劲儿地夸部队教育好。的确,这绝不光是我一个人,任何一个当过兵的人,只要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冶炼,就会成为一块好钢材。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跟严格的集体生活有关,倘若是经过生死攸关战争的老战士,那种集体观念和对他人的关心,就更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直到今天,当年的战友见面,或者远隔千里通信通电话,说起在部队一起生活的情况,谈得最多的还是互相帮助的事。可见,部队对于我们的成长多么重要。正像人们说的那样,只要你当过兵,穿过神圣的军装,这一生都会以此为荣耀,当然,更会以战士的标准约束自己。
跟今天服役的年轻战士比,我自然是个真正的老兵。尽管离开部队已经几十年,对于今天军营生活非常陌生,但是有一点我相信是相通的,这就是对于部队的情缘。别看我的年岁比他们要长许多,只要谈论起部队的生活来,相信我们之间绝不会有隔膜,因为我们的青春都染着鲜嫩绿色。绿色是青春的标记,绿色是军人的象征。我永远赞美绿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