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73900000005

第5章 聂帅钦点(1)

施展才华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是孙家栋经常说的一句口头语。事业需要学有所成的孙家栋,事业也将给孙家栋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孙家栋等23位留学苏联的军校状元学成回国前夕,新组建的国防部五院急需要技术人才,聂荣臻元帅向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提出要人,刘亚楼上将心疼地诉苦说:“聂帅,你提出要人,我怎么也不敢不给,但给你三分之二,给我留8个行不行?”聂帅真的就给刘亚楼司令留了8个人。孙家栋的名字被圈点到了国防部五院的名单里,国家需要搞导弹,孙家栋带着他留苏期间寒窗积累的航空发动机理论开始了新中国导弹发动机的研究。与孙家栋一起分配到国防部五院的同窗战友来到新中国刚刚起步的用武之地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他们这些同窗好友日后大都是中国航天事业开拓发展中的一代天骄,成为中国航天领域里享有盛名的专家。

1958年4月20日,学习飞行器发动机技术的孙家栋,拿着一纸调令来到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此时,中国的高层领导正在筹划着中国导弹武器的战略发展。

早在1956年初,毛泽东主席在国家最高国会议上就豪迈地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已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祖国导弹武器的研制已正式起步。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第一宝贵的财富!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所谓的导弹还很陌生,拿来外文资料后,就连有丰富外语经验的翻译也不知该如何翻译Guidedmissile这个名词。因为在中国当时的英汉词典里还没有这个名词。有人将这个词译作“飞弹”,有人译作“带引导的弹”,但都不标准也不形象,最后还是由钱学森给以定义,确定译作“导弹”。

导弹,简单地说,就是依靠自身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推进能控制其飞行弹道,将弹头导向并毁伤目标的武器。它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需要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以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也可以在没有氧气的外层空间飞行。要实现导弹飞行速度脱离地球引力飞出大气层,就必须要达到7.9公里秒的第一宇宙速度,导弹或运载火箭的加速度是利用其推进剂的消耗使自身质量不断减轻,高空大气层逐渐稀薄而产生的。导弹与火箭的原理相同,采取制导功能用于投送弹头的运载工具称之为导弹,无制导运送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或其他有效载荷的运载工具称之为火箭。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经济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在一无设备、二无资料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导弹事业可谓是一张白纸,两手空空。新中国的领导人从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地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决策,把导弹武器项目列为国家的重点工程,以满足工程需要为出发点,缺资金给资金,缺人才立即调配。创业之初的短短几年,国内比较知名的技术专家便云集到了研究院。国家为研究院调集了数以千计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科研生产第一线。

在一次国会议上,当研究到我国搞尖端武器的议题时,毛泽东主席习惯性地将大手一挥,深思熟虑地用湖南口音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下决心搞尖端!这个决心不能动摇!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元帅昂起发亮的大脑门,瞪着犀利的眼睛,用浓重的四川口音一字一顿道:一定要搞尖端技术!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尖端技术搞上去!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我的腰杆就硬了。

导弹技术的发展既依赖于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导弹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集中,已经构成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综合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那时候,研制导弹的单位是一个对外严格保密的单位,孙家栋回忆当年刚开始到国防部五院对保密工作要求的情景时说:“我们的单位对外的称呼叫0038部队,入伍的人不能对父母和妻儿透露任何有关单位性质和驻地的情况。那时候还没有打电话的习惯,何况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根本不可能那么随便接触到电话。见到过去的同学朋友,肯定都要问问你,你哪儿去了?就给他们编。现在都想不起来当时怎么编的。有时候第一次编完了以后,第二次再见到,自已也忘了,又编一个。人家感觉你这人很奇怪。那也没办法,这种事情有很多。有的同志在写信里头不小心,说出去了,就受处分了。有的同志出去谈女朋友,一谈起在做什么工作,经常吞吞吐吐地把女方弄得莫名其妙,最后不少都吹了。50年代,在空军部队里的保密是很严的。在苏联学习的时候,也算是学的保密专业,要求也很严。回来以后,刚一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人都有个保密包,单位专门做了一个大口袋,绿色帆布的。再给你发个保密本,你领的时候都要签字。保密包顶上的封口有两个绳头搁在表面上,有块俗称‘火胶’的橡皮泥把两个绳头按上。按上以后你自已有个戳子,盖个戳,完了交到保密室。保密员看你这个有戳,给你收起来。晚上下班只要你离开这个楼,你文件包里所有的文件都要交到保密室。保密室一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因为有时候晚上要加班设计啊。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你要办个手续得签字,才能领出来。你领包也得看一下,我昨天盖的那个戳子有没有人动过,证明没人动了,你再领出来。就是这么一整套保密手续。”

幸遇恩师

孙家栋经常说:“我从苏联回来搞导弹,得益于当时许多开创我国导弹事业的师长,他们对新中国导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人师表的刻苦攻关精神,不仅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而且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钱学森更是我尊敬的领导和良师益友。”孙家栋在苏联学习时就曾听说过钱学森的名字,当时钱学森在国际上已经是知名的科学家,没想到回国才这么短时间就可以在钱学森的身边工作。孙家栋心中暗想,这可是个好机会,有这样的老师在身边,如果学不成,一定是自己不用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请教。

1956年10月8日,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航天发展最早的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聂荣臻元帅亲自主持研究院成立仪式,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

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实力水平,当时,在国际上确实引起了场不小的震动。

1957年11月16日,正式批准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即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周恩来总理任命钱学森兼任一分院院长。5个月后,孙家栋来到一分院下辖的导弹总体设计部开始了中国的导弹研制生涯。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导弹事业有规划、有步骤、有机构、有组织地全面展开。

2005年9月,孙家栋在参加钱学森归国50周年座谈会后,对采访他的记者恳切地谈了许多他自己的感想。钱学森在孙家栋的心目中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孙家栋回想一生走过的道路认为能在钱学森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十分幸运的。纪念钱学森归国50周年,不仅是表达对这位耄耋老人的敬意和祝福,更重要的是以回顾这位爱国赤子、科学巨匠走过的光辉道路,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同志,立志为祖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突出贡献。

孙家栋回忆起1958年从苏联留学刚回国,跟着钱学森搞火箭搞导弹,真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能在新中国刚刚创立两年的国防尖端科技部门工作,可以为国家干一番事业。担心的是,自己学的是航空专业,导弹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当时周围的同志,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纺织的、文史的,就是没有学导弹理论的,孙家栋所学的航空理论还算与导弹专业离得最近。那时候,钱学森亲自给讲授导弹概论,编制课程大纲请庄逢甘教授讲空气动力学,请梁守盘教授讲火箭发动机,请朱正教授讲制导……在实际工作中,孙家栋先后担任了工程总体组长、总体室主任、总体部副主任,直接在钱学森的领导下从事导弹设计、研制、试验工作,可以说是耳提面命,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孙家栋回忆中国航天走过的历程,感到钱学森在中国航天初创时建立在科学思考基础上的魄力和为国家为民族不怕担风险的大无畏精神,对孙家栋以至那一代人都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立后,孙家栋又参与了钱学森主持制订“三星规划”(东方红一号、返回式卫星和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工作,这些规划为中国的空间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孙家栋作为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院长,体会更加深刻。钱学森在技术发展途径中所起的作用是别人无可替代的,但钱学森非常谦虚,每当讲到成绩,他从来都是把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指导放到前面,把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创造放到前面。钱学森的崇高科研道德和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孙家栋。

钱学森平易近人,对青年人关怀爱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持每周都要抽出时间与孙家栋他们这些设计人员讨论技术问题,若有什么不妥,他会耐心引导、解释,很少直接批评,总是给以启发式的教育。就是在一些小节上也不例外,记得有一次开会的时间是北京的年底,那个季节天气比较冷,门窗都关着,因为有人抽烟,钱学森看到有人被呛得咳嗽,便什么都没讲,起身走到窗前打开了一扇窗户来散气,抽烟的同志感到自已的不妥,立即把烟给熄灭了。

钱学森严谨的工作作风令孙家栋终生难忘。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火箭即将运往发射基地,按惯例产品出厂前要完成装配、测试工作。其中惯性制导系统的平台上的4个高精度陀螺要精确地装好,再拆开,包装好运往发射基地。当时由于时间紧,车间师傅跟孙家栋说,4个陀螺是同一批次生产的,第一个能装上,其他3个应该没问题,时间紧,是不是可以不再装了?孙家栋觉得安装师傅说的有一定道理,便同意了。万万没想到在发射场装配时,却出现了问题,怎么也装不上,只好立即向钱学森院长报告。钱学森听了汇报后并没有批评孙家栋,而是出主意进行仔细研磨后再试装。加工研磨时,钱学森也来到现场仔细察看排除故障的情况。那种精密部件研磨是很费时间的。钱学森也不说话,背着手走来走去。孙家栋和工人师傅从下午1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才装好,钱学森在现场就一直陪到凌晨4点。大家几次劝他回去休息,但他就是不走。这件事给孙家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批评,但那种无声的力量让人感到比批评更严厉。从此,大家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后来,孙家栋把这种严格要求的作风带到了空间技术研究院,有人说孙家栋太严厉了,孙家栋便解释,钱学森为我们树立了严谨的好作风,我们必须认真办好每件事。

钱学森敢于负责、勇于替下属和青年同志承担责任的作风也为孙家栋起到了榜样作用。1962年的一次导弹发射时失败了。导弹失败对搞总体的人来说压力非常大,故障原因分析时,钱学森看到孙家栋他们灰溜溜的,就主动以自己承担责任的方法为大家减压。钱学森说:“如果要有考虑不周的原因,首先是我考虑不周,责任在我,不在你们。你们只管研究怎样改进结构和试验方法,大胆工作,你们所提的建议如果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如果失败了,大家一起来总结教训,责任由我来承担。”钱学森的一席话一下子把孙家栋的顾虑都打消了。孙家栋自已当了领导后,看到年轻人工作上有什么差错’也常常像钱学森那样,替他们担责任,鼓励他们放下包袱,把事情办好。

2004年12月10日,孙家栋去看望了钱学森。由于钱学森的身体原因,大家都很不容易见到他。那天钱学森的精神相当不错,孙家栋打心里非常高兴,钱学森问这问那也显得很兴奋。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段简短的人生座右铭,就是他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一生以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真实写照。此时孙家栋对钱学森的内心世界一定比别人有不同的理解,因为孙家栋与钱学森有过别人所没有的工作和交往经历,孙家栋更能理解钱学森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

2009年3月5日,孙家栋的秘书李钢面带喜色,兴奋地递给孙家栋一封贺信,那是钱学森祝贺孙家栋80岁生日的亲笔签名信:

孙家栋院士:

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

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希望您今后要保重身体,健康生活,做一名百岁航天老人。

谨祝生日快乐!夫人面前代致问候!

钱学森二OO九年三月三日

孙家栋一字一句地认真看着信,心里涌动着阵阵激情,孙家栋深为几近百岁老师的赞赏和祝福所感动。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钱学森带领大家搞航天的那个年代,几十年过去了,孙家栋忘不了钱学森在中国航天开创的那个年代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的日日夜夜。同样,中国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也鼓舞着两位航天科学家。

孙家栋即刻给钱学森家里去了电话:对老师的祝福我从内心表示深深的感谢,更为钱老在信中7次出现‘您’这个称呼所感动,钱老称我80岁为大寿更是不敢当。钱老对待科学、对待事物都是那么谦虚,几十年过去了对我这学生仍然是关怀备至,老师严谨认真的一贯作风,值得我一生受用。

钱老办公室的人员说:“按照钱老的意思拟好信,钱老修改后又给钱老读了一遍。钱老一字一句认真听完后,签上了自已的名字,然后颇有感触地说,家栋都快80岁了,在我的眼里,他还是一位28岁的年轻人呢。”

同类推荐
  •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莱昂纳德·科恩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是他最权威的传记,为了最细致入微地勾勒出一幅科恩画像,展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科恩,西蒙斯一路追寻科恩的足迹,从科恩的出生地蒙特利尔开始,途经科恩曾驻足过的伦敦和希腊小岛伊兹拉,再到科恩音乐事业的发迹地。无论是循着科恩的足迹走过孟买的小巷,探访他入住过的切尔西旅馆房间,还是精细入微地剖析科恩的诗与词,西蒙斯不遗余力地寻找着科恩之谜的答案。在她富有洞悉力的笔触下,科恩作为一个艺术家以及一个男人的种种经历真实地浮现出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本书是“大唐才子诗传”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照时间的维度记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但是他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用诗歌倾吐着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苦难的抗争,最终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诗名。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

    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体裁涵盖回忆性的随笔散文、创作谈、访谈、序跋等。
  • 抗清逐夷复宝岛:郑成功

    抗清逐夷复宝岛:郑成功

    以大气跌宕、生动而又不失客观的语言,详细地讲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抗击清军,收复台湾的经过。通过书中的这些情节和对话,不仅展示出了郑成功的文韬武略,而且更加体现出了他的忠心爱国,不顾生死的精神。他的光辉事迹为后世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并且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热爱自己的国家。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那年的夏天

    TFBOYS之那年的夏天

    曾经的我们,青涩懵懂!我们只是彼此的陌生人。那年的夏天,我们认识了你们。我的身份遥不可及,而你也是那么遥远。我们从相识再到相恋!我和你,终究能在一起么?那年夏天的承诺,还能实现么?十年的约定,我将永远不会忘却!我爱你!TFBOYS。
  • 仲我

    仲我

    他叫云不群,本该是一名努力奋斗的高中生,可就是因为个迟到毁了一切,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寄宿在另一个人的体内,家国情仇开始成为了他心中的问题,到后来才领悟,其实,这就是自己!
  • 神仙和野鬼

    神仙和野鬼

    枫鹤学院最出名的两尊大神:裴卜心,十堂课九节溜之大吉,如果老师某一天在教室看到了生面孔,那不是转学生,是玩腻了回教室体验生活的玩神。明舒迟,十堂课十节都在沉睡,如果老师某一天看见他抬了脑袋,那不是浪子回头,是老趴一边趴累了,换边脸继续睡。每年成绩评定:一个倒数第二,一个倒数第一。倒数第二的是因为好歹有几分儿,倒数第一是因为一分儿都没有。裴卜心第一次直面睡神的脸,是在一个晦朔凉薄的夜晚。明舒迟一脸嫌弃道:“别盯着我看了,我怕你把持不住啊。”罢了潇洒离去。某人立在原地擦擦口水,她,她已经把持不住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出名就变强

    我出名就变强

    苏东得到一个抠门、情绪化、乱涨价的系统。没办法,为了变强,只能不断的出名,获取兑换值。天骄争霸可以出名,嫌太麻烦……建功立业可以出名,嫌难度大……搞绯闻也可以出名,这个强!
  • 骑砍世界的狩魔猎人

    骑砍世界的狩魔猎人

    现实世界平凡少年上身巫师世界狮鹫派猎魔人。紧接着又穿越到了骑砍世界。“见鬼,连女术士,魔怪都穿越过来了。”“看来这个世界也需要猎魔人。”
  • 三国之陈布传

    三国之陈布传

    虎牢关前,陈布与吕布步斗数十合,骑战二百回合不分胜负,从而名震天下,夺得刘备三兄弟明震天下之头筹
  • 魔土世界传奇

    魔土世界传奇

    七个独立的魔幻大陆组成了整个古老而神秘的魔土世界。每块大陆上生存着不同的生灵,故事从人类与半兽人征战不休的幻象大陆开始。
  • 网游之幻想领土

    网游之幻想领土

    一片幻想的领土,一张空白的画布,看王星在上面创立传奇
  • 圣魂魔神

    圣魂魔神

    赵炎天,一个从小被成为废物的少年,在离家出走中发现了自己藏在身体里非同常人的神密力量。一步一步,从当初纯真的少年变成了人神皆恨的魔神。天地唯我灭,乾坤为我破。人神惧我心,万宇化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