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形式的形象化的语言。它由两部分组成的,前面是假托语,多用形象比喻,是喻体;后面是目的语,即本意的解释,是本体。前后两部分互相依存,有固定的联系,密不可分。如:一斗麦子磨九遍——没见过世(十)面。前面的“一斗麦子磨九遍”是假托语,喻体,后面的“没见过世(十)面”是目的语,本体。
一、回族歇后语与回族民间谚语的区别及其特点
一般情况下,在广义的民间谚语范畴内也包括了歇后语。但是,民间谚语与歇后语在结构形式、内容和语言表达的效果上,都存在差异的。因此,谚语与歇后语是二种不同的民间文学体裁,回族的歇后语与民间谚语的区别也是如此。
1、回族民间谚语与歇后语的区别
回族的民间谚语与歇后语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比较大的区别。首先,从内容上看,回族民间谚语是经验的总结,而歇后语主要是用来表现回族民众生活中的某些情趣,和他们的某种行为和心理状态的。
其次,从结构上看,回族民间谚语可以由几部分构成,但互相之间没有比喻和解释的关系。而回族歇后语则由两部分构成,前者是假托语,即喻体;后者是说明或解释,即本体。从语言表达效果上看,回族民间谚语较为郑重、质朴,而歇后则诙谐、幽默、风趣。
2、回族歇后语的特点
回族歇后语是一种非常轻松幽默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它具有口头性、双关性和谐趣性的特点。口头性是回族民间文学本有的属性特征之一。回族歇后语是回族民间社会中,民众集体创作、共同使用的一种口头文学样式。它主要存在回族民众的口头上,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行在回族民间社会中。又因它的语言质朴直白而又生动形象,内容风趣幽默,具有极强的讽喻性和穿透性,很容易被人记忆,也便于口头流传,因此,它也成为回族民众最喜欢使用的口头语言。”。除此之外,回族歇后语具有谐趣性的特点。所谓谐趣性,就是指回族歇后语善于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词,表达深刻的道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黄河里尿尿--随大流”、“癞呱子跳门槛--又伤骺墩子又伤脸”、“叫花子睡碾盘--排子耍圆了”、“要乜贴(施舍)的丢了打狗棍--受狗气哩”等。回族歇后语取材十分广泛,贴近回族民众的生活,布局精巧而充满了想象性和新奇感,寓意深刻而又诙谐、幽默,因此,深受回族民众的喜爱。
二、回族歇后语的类型
回族歇后语的数量和类型都很丰富,如果按照回族歇后语的内容来分,可分为讽喻性歇后语和谐趣性歇后语二种类型;如果按照修辞方式来分,可分为谐音性歇后语、喻义性歇后语、双关性歇后语三种类型。
(一)回族喻义性歇后语
回族喻义性歇后语主要靠比喻、假借部分来说明道理的,即由喻体、假借体导出的歇后语部分,增强了目的语的说服力。喻义性包含比喻、借喻、拟人、对比和描述等修辞方式。它采用以此物喻彼物的方式,强调喻体与本体的重要关系,增强语句的感染力和信服力。一般来说,歇后语的喻体、假借体部分有的是用事,有的借用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还有的是以一种或几种事物。所以,在喻体、假借体部分构成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
山羊头上的肉——没多少(借代法)”。
冬天穿坎肩——抖家子(比喻法)。
老回回的亲甘草的根——越挖越深(借代法)。
老回回喝盖碗茶——先刮两下(描述法)。
要乜贴的丢了打狗棍——受狗气哩(描述法)。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夸张法)。
蚊子打哈欠一一好大的口气(拟人法)。
十八亩地里一棵谷——独根苗(对比法)。
豁牙子吃西瓜——道儿多(借代法)。
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描述法)。
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拆字法)。
(二)谐音性歇后语
回族谐音型歇后语是在喻义歇后语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谐音主要是指歇后语的后部分而言。由于歇后语的本体部分借助某个词与另外事物的同音(或音近)现象来代替,以说明道理。在本体中,字音的声母、韵母、声调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如声调不同),因而叫音近或谐音。如:茶馆里伸手——胡(壶)来、吃了坷拉喝渠水--解心上迷(泥)气、山羊头上的肉——没(美)多少。
(三)双关性歇后语
回族双关性歇后语是回族歇后语中数量比较多的类型,同时,也是回族民众最喜欢使用的口头语言。一般来说,双关语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效果,使语句具有双重的意义,“双关”也是歇后语最重要的修辞方式之一。回族双关性歇后语也有许多种型式,比如有谐音双关、借喻双关、假借双关、组合双关等。在回族双关性歇后语中,包括有以上几种型式的双关语,如:
纸糊的羊头--了(凉)不得(谐音双关)。
大街上买卖杂碎--提心吊胆(假借双关)。
穆民没有伊玛尼--丢了根本(借喻双关)。
搐鼻子骡子买了驴的价--吃嘴上的亏(组合双关)等。
回族歇后语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有的以生活物品作假借体,有的以人物和人的行为、典故等作比方,极富有生活情趣。如:二两羊毛絮褥子――摊不开、干槌棒子上抓脉――瞎摸、五黄六月穿皮袄――有家子、腊月里吃凉粉――寒了心了、饭瓦罐掉了耳朵――提不起来、香油炸麻花――干脆等等。还有的是以动物作比方,如:羊头上的毛――多长照旧多长、驴跑到楼上――没经过的事。还有的用某种植物作比方:十亩地里找了一根谷子――独苗苗、海里头栽花哩――根底深等。总之,回族歇后语诙谐而形象,想象丰富而夸张,再加上使用了地方方言、俗语以及回族经堂语,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