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2200000008

第8章 落第举子(3)

子瞻曰:“噫嘻!予固疑其为涛声也。夫风水之遭于澒洞之滨而为是也,兹非南郭子綦之所谓天籁者乎?而其谁倡之乎?其谁和之乎?其谁听之乎?当其滔天浴日,湮谷崩山,横奔四溃,茫然东翻,以与吾城之争于尺寸间也。吾方计穷力屈,气索神惫,懔孤城之岌岌,觊须臾之未坏,山颓于目懵,霆击于耳聩,而岂复知所谓天籁者乎?及其水退城完,河流就道,脱鱼腹而出涂泥,乃与二三子徘徊兹楼之上而听之也。然后见其汪洋涵浴,潏潏汩汩,彭湃掀簸,震荡泽渤,吁者为竽,喷者为箎,作止疾徐,钟磬祝敔,奏文以始,乱武以居,呶者嗃者,嚣者嗥者,翕而同者,绎而从者,而啁啁者,而嘐嘐者,盖吾俯而听之,则若奏箫咸于洞庭,仰而闻焉,又若张钧天于广野,是盖有无之相激,其殆造物者将以写千古之不平,而用以荡吾胸中之壹郁者乎?而吾亦胡为而不乐也?”

客曰:“子瞻之言过矣。方其奔腾漂荡而以厄子之孤城也,固有莫之为而为者,而岂水之能为之乎?及其安流顺道,风水相激,而为是天籁也,亦有莫之为而为者,而岂水之能为之乎?夫水亦何心之有哉?而子乃欲据其所有者以为欢,而追其既往者以为戚,是岂达人之大观,将不得为上士之妙识矣。”

子瞻展然而笑曰:“客之言是也。”

乃作歌曰:“涛之兴兮,吾闻其声兮。涛之息兮,吾泯其迹兮。吾将乘一气以游于鸿蒙兮,夫孰知其所极兮。”

弘治甲子七月,书于百步洪之养浩轩。

此赋模仿《赤壁赋》之笔法、旨趣,气象绝俗,只此一赋,便足使守仁傲视于当时文坛。

① 彭城是徐州的旧臣,这里曾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

然而作诗虽好,但久了也让守仁内心备感空虚,男儿立世,总不能仅以诗文了此一生吧。

对于做圣贤的念头,守仁总是不愿彻底放下,只是苦于找不到门径,乃至于无所进益。想找众位诗友们一起讨论,可知音难觅;又四处求师问友,结果同样非常失望,只得尽尝独学无友、孤陋寡闻的苦寂滋味了。

当然,这普天之下享有盛誉的名师也不是没有,但千里寻师,守仁觉得自己暂时还没到那一步;目前还是自己先探求一番经典中的微旨要紧,否则便是寻到了名师,人家也未必肯收自己做弟子。

有一天,守仁偶然读到朱子的《上(宋)光宗皇帝疏》,其中有一段话:“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守仁似有所悟,顿感心头一亮!这个奏疏自己以前也是读过的,却无动于衷。

为此,朱熹在其他著作中还有针对这一问题的专门解释:“程(颐)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凡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

而守仁现在回想十年前娄谅先生所言,大约正是这个道理——先时,自己探讨虽博却没有居敬持志、循序渐进,乃觉为圣无门,可如今门径却不期然让自己给找到了。

欣喜之余,守仁于是暂时抛下了辞章诗赋,拒绝了诗友们的热情相邀,又兴味浓厚地钻研起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学了。

但是没过多久,守仁忽而又感到迷惑了:虽然自己一直确实在循序渐进地认真读书,但那事物的“理”与自己的“心”却总是相互龃龉,按“理”该这样做,可“心”偏又要那样想;弄到头,物理归物理,我心归我心,总还是判若两途。

比如对待一位自己所不喜欢的人,按“理”说应该秉持忠恕之道,乃至于以德报怨②;可是按照自己的“心”,还是不如对这个人避而远之为好,乃至对他薄施惩戒。对待自己亲近的人或朋友,按“心”总是想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平素其实并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爱戏谑的个性;但按“理”,又要正心,又要诚意。

守仁越是心急于调和这天理与人心,反而越是感到毫无头绪,愈觉圣贤自有天命,不是人人都做得的。

“王守仁啊王守仁,你真是天下至拙之人!以往你还自作聪明,其实你才是这天底下第一号的大傻瓜!”他如此自嘲。

由于心中郁结了太多的愁闷和烦躁,结果守仁为此大病了一场。

② 语出《礼记》: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听说守仁病了,诗友们都来探望,守仁的心情倒一下子好了很多。

“伯安哪,你心气儿过高,说老实话,朱子那一套说教根本不适合你。”老魏语重心长地对守仁说道。

“老大人教训的是,近日愚侄也有所反思,愚侄焦虑过甚,总妄想一朝成圣成贤,殊不知工夫尚浅!虽悟朱子‘读书之法’,然去其‘读书之本’尚远矣,而至汲汲于功利……”

“你年纪轻轻的,抛不开功利倒是对的,若你这会儿子就看淡了世间的万般,那岂又与僧道何异?又弃忠孝人伦于何地……”

一时间大伙都跟着笑了,守仁也乐得从床上坐了起来:“听老大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愚侄向以天下为己任,太想有一番作为了,本想着朱子教人做圣贤,却没想到那么费工夫,看来一生光阴都不敷用啊!”

“呵呵,你这读书,看似‘循序渐进’,却并没‘居敬持志’,固而不能持之以恒!《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恒心的人只在乎脚下的这半步之途,而不乎什么千里之遥,因为其坚持不懈,故而他终至于千里……反而是你,每每想到前路漫漫,便长吁短叹自己来日无多,终于无心坚持……”

“就如这驾车远行,如果你那骡马一开始就晓得自己要负重千里,恐怕没待它上路,它已经累得趴下了,哈哈……”这时一人玩笑地譬喻道。

“精辟!欲速则不达,看来以我这觉悟和个性是不能就朱子之学了,我还是回过头来,安安心心地舞弄我的辞章吧,呵呵。”

No.5 入山之志

想法可以随时改变,但个性却是不那么容易改变的。

在守仁看来,要做就应该做最好的,文章艺能究竟是小道,既成不了儒家的圣贤,那么索性就一生不问世事,做个得道高人吧。

就在弘治十一年的时候,守仁又结识了一个名叫尹继先的道士。

尹继先是陕西临洮府人,弘治年间他一度在南方游历。他自言自己生于南宋初年,虽然已三百余岁,可依然鹤发童颜、神采焕发,还到处替人排忧解难,俨然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

守仁本来是不大相信这种道听途说的逸闻的,但是无独有偶,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张三丰似乎的确是活了二百余岁。传说张三丰其身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他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且事能前知。其行踪不定,还曾死而复活……

类似的记载颇多,不由守仁不起一些向往之心。因此,有一回,当守仁听说尹继先到了南京,便慕名专程前往拜谒。

尹继先一见就喜欢上了守仁,结果带着他同吃同住了上百天;出于器重之意,尹继先又特意向守仁传授了一些养生之术。

守仁照着尹道长所授秘法进行修炼,不多日果然觉得耳聪目明;比之先前被宋儒的学说弄得那般头晕目眩,冲动之下,守仁顿生出世之心。

“道长,我曾经误入歧途,到今日才晓得道之所在,请您收我为徒吧!”

尹继先看着虔诚的守仁,只是含笑不语。守仁以为他在考验自己,于是又跟着道长生活了十余日,并将自己的仆人打发回了老家。

不过,那种清苦的修行生活确实让守仁这个世家子弟有些吃不消,很快他就有些精神不振,并伴着出现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适。

这时候,尹继先终于开口说话了:“伯安哪,你虽聪明绝顶,但身为贵介公子,天生筋骨脆弱,是没法学我这等皮糙肉厚之徒的……”

“道长,我这才不过刚刚开始嘛,慢慢习惯也许就好了。”守仁还不死心。

“呵呵,我所以能够入道,全因这吃苦耐劳,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皆能视作无物,一般人是受不了的;若要强求,反送了性命岂不可惜!你好自为之吧……”

“道长放心,我守仁既然打定主意要跟随您入山学道,就是已将生死置于度外!况且,我家兄弟也非我一人,纵须尽孝,也不打紧的,求道长成全!”

“呵呵,我虽粗野山人,浅陋无识,但也知你来日必定前途无量!我纵不与世事,又怎么忍心毁了你这达官显宦、兼济天下的好苗子……”

“守仁愚下之辈,愧何以当!”

“你求圣心切,故而急火攻心!你今日又转而求道,终是一时的迷乱……不过,你虽然没有长生的缘分,却能够以勋业显于当世,也并非平白到这世上走一遭……”

尹继先一番苦口婆心,总算暂时打消了守仁入山求道的念头。

守仁回想尹道长的话,既怅然,又振奋,尽管没能遂愿,可到底又多了一层对道士的敬重与向往之意。

自此以后,守仁对于佛老之书读得更勤了,而他也终于了悟何以朱子早年曾沉浸佛典了——那是对于现实中的自己的一种失望。

不过,后来守仁又有所新的洞见:朱子早年曾师事胡原仲等武夷三先生,三先生皆是好佛老的,故而又将这浓重的佛老之气传染给了朱子,以至于令他出入佛老达十余载。

原来,自五代北宋以降,古典经学衰微,便为佛老之兴盛造成了条件;其后高僧辈出,佛老之教遂愈加精致化,因此愈加对于士大夫们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之力。后来,中原沉沦于异族统治之下,身为南宋士大夫的武夷三先生等新一代理学家,既不肯寂寞自弃,又想超世解脱,精神出入于佛老在所难免。

更有,绍兴十八年身为举子的朱子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在答题过程中,朱子援佛入儒,结果他的试卷赢得了那些佞佛好老的考官的青睐,而得高中。此事又成为朱子师事僧人道谦的直接契机,乃至于他初入仕途时竟是带着一身的禅气。

后来朱子虽迷途知返、回归儒家正统,但在修治身心方面却于佛老处着实获益良多,终于成就为一代集大成的理学宗师。

同类推荐
  • 传奇邵逸夫

    传奇邵逸夫

    本书介绍了邵逸夫先生传奇的一生。全书分为“邵家起申城‘天一’应运生”、“分兵战南阳星城结良缘”、“金龙创辉煌邵氏兄弟立”、“影城竣工日名满香江时”等8章内容。
  •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本书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的大文学家,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大学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成年后,他遇见爱情,经历艰难,修成正果,继而留学深造走向世界。回国后与妻子相濡以沫,患难而来,坚持文学创作。他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有千古名篇《管锥编》,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其文才横溢,妙喻连篇。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将带你走进一代文学巨匠钱钟书的人生沉浮。
热门推荐
  • 我要做魔神

    我要做魔神

    几百年前,神魔大战后,世界恢复了短暂的平和然而暗流涌动,光明笼罩下的黑暗蠢蠢欲动艾伦从沉睡中苏醒,面对世界的变化,他该何去何从,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化身为魔神。“你会死的。”“谁都会死,为什么不能是我。”
  • 画九天晚风

    画九天晚风

    “公主,鬼帝叫你过去。”一旁的垂着头丫鬟说道“父皇叫我?是不是又什么事?”一旁长着十分精致的脸的女孩说道一旁的丫鬟抬了抬头看了一下这个极其漂亮的公主。
  • 无界之绝世爱恋

    无界之绝世爱恋

    他叫幻天行,一个十分传统的男生,找个女人成家立业注定是他大半生努力的目标。但一场奇幻之旅,改变了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爱,超越一切规则和界限,爱是包容,也是忍耐,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永不休止。
  • 帝之决

    帝之决

    始于混沌,终于混沌,万载不变的铁律,无法跨越的鸿沟!想要不灭,唯有踏上帝之路,破万法,斩万道,得帝之真诀,练就混沌不灭体,方能立身诸天外,存于混沌中,永生不灭!
  • 背阳面阴

    背阳面阴

    山鸟,飞不动了,也就化成了山。这山一百年长绿,五百年长青,一千年养活了脚下十代人。
  • 战神七小姐

    战神七小姐

    一个强者之魂,进入一个弱者之躯,当她成为了她,在一个崇尚武力,强者为尊的大陆上,一次生死搏斗,她用实力洗刷了她的骂名,从“废物七小姐”到空前绝后的天才中的鬼才第一,一头黑发,一身红衣,她走上了强者之路,疯狂的追随者们,姐靠得就是实力!
  • 塔岗

    塔岗

    如果能够在未经世事的美好年华里就遇到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该是何种幸运呢?可惜命运常常不是那么慈悲,轻易的得到终究也轻易的失去。十七岁的女孩儿罗可洛去三百年前的邦普德·罗·雅拉的梦里寻找十六岁那年死去的修薄夏,也为着白长秋长生却没有灵魂的诅咒去解开雅拉的心结,却揭开塔岗最大的秘密——曾经的神不再是神,而是嗜血的魔鬼,究竟他会长久的沉睡,还是再度觉醒?从小一起长大的良琴和马向川,后来遇见的会灵术的无赖林川和他漂亮女友凌湘乔,与修薄夏长着一模一样脸庞却善变又冷淡的梁晨,终究在这个梦里,谁会得救,谁会解脱,谁应该为了慰劳魔鬼而长眠于此?
  • 玄界之行

    玄界之行

    茫茫宇宙,有一点光芒忽隐忽现,却特别耀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徐徐前行........然后,故事从这里开始。
  • 听我侃通鉴

    听我侃通鉴

    对于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我只想用这本书来满足我对历史的那种永不湮灭的热情。这本书是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衍生版,是我边看,边写,边记的读史心得。
  • 异世界的重生神明

    异世界的重生神明

    诸神黄昏中死去的一位神明,他的神格意外的在一位异世界的少年身上重现,虽然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但是随遇而安吧,先去学院学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