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2200000021

第21章 贵阳弘道(2)

当时,陆氏并非主张少读书,只是求圣贤之道不须过多专注于书中。他亦主张躬行,丞相周必大便称赞说:荆门之政,正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陆九渊比朱熹小九岁,淳熙二年,应吕祖谦之邀,陆氏位于上饶铅山的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一场有关“心”与“理”的大辩论,史称为“鹅湖之会”。

在鹅湖之会前,陆以朱学为支离、朱则以陆学为禅学,二者的对立已经形成。在朱熹看来,理生万物,心具众理而生万物,故主张即事物穷理;陆认为心涵万物,心即众理而成宇宙,故主张离事自悟。

陆氏以自己的发明本心为博大悠久的易简功夫,而以朱熹的读书穷理为终究沉沦的支离事业,结果竟令一向好学深究的朱熹大惊失色!朱熹这个人,向来逞强好辩,谦和的吕祖谦等人往往都让他三分;但是陆九渊却生性有些负气自傲,他与朱熹遇在一起,真可谓是棋逢对手、水火难容了。

不过,君子和而不同,激烈的辩论并没有因此伤害到朱、陆二人的友谊,况且这样的思想碰撞对双方都有好处:一方面,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分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方面,也促使他们各人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自我反省。因此,鹅湖之会后,朱、陆二人都表示出要考虑对方观点,克服一己之偏的意愿。

当然,他们对于一些具体的经学与理学问题还是多有一致的。至于对陆学是否是禅学,朱熹在鹅湖会后也作了一点保留;陆九渊兄弟的思想近似,朱熹后来在给别人的信中还是对他们作了基本的肯定:“子寿(子静)兄弟气象甚好,其病却是尽废讲学,而专务践履,却于路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为病之大者。要其操持谨质,表里不二,实有以过人者。”

后来,朱、陆二人常常书信往来,论辩不已,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在朱熹的影响下,陆氏开始注重讲学。他曾在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讲到动人肺腑处,居然令听者泣下。

对此,朱熹不得不承认:陆氏之言,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

可见,朱与陆的分歧并没有那么绝对化,这从朱、陆的学生互相转来转去就可以看出来:陆的学生有转而跟了朱的,朱的学生也有转而跟了陆的。

陆九渊还承认王安石乃“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对他的学术也有某种肯定:“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

在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主流的社会历史氛围中,陆象山的这种见识也是非常难得的。但是他又认为王之学术没有触及根本,乃至不甚苟同其政治改革。

任地方官时,陆氏一向政绩颇著,然而他仍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但是陆氏注重实践,主要靠自身修养立境界,靠门徒扩大影响,而不好立文字,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只有书信、少量诗文及弟子所记的语录传世——在这一点上,心学大致讲求述而不作,守仁也是如此。

守仁曾评价说:“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指周子、程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孟氏之传。其议论开阖,时有异者,乃其气质意见之殊,而要其学之必求诸心,则一而已。故吾尝断以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

陆九渊的学说,经过其弟子傅子云、傅梦泉、邓约礼、杨简等人的发挥,又经过元代赵偕、祝蕃、李存等的继承,到了明代时,才有了陈献章、湛若水等人的发展;直到守仁这里,始集大成,开始将陆氏心学发扬光大,从而也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或称“陆王心学”。

No.4 知行合一

守仁虽在龙场不辍讲学,但他也不时会流露出思乡心切、意欲北归的情绪。有位学生看在眼里,似乎对守仁有些不满了。

“先生曾跟您先前的同僚说,对皇上还有所留恋,而今您被发谴至此,却急于想要离开,难道您已经改变初衷了吗?”那位学生疑问道。

“不是,是我觉得在这里太闲了。而今我又病着,这里不利于我养病啊。”守仁讲学以启发为主,并不复杂;他又强调落实于行,自己也需要认真思考和体悟的时间。

“先生既拿养病做理由,但是我却听说过听从天命的道理。您说您在这里太闲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您昔居高位而今处微末,昔在天子脚下而今在边远,您是对此不满意吗?孔子从前也做过小吏啊!”

“呵呵,哪里是这个道理呢!君子之仕也以行道,不以道而仕者,这就是窃居官位啊!而今我却不得行道。自来也有为俸禄而做官的,也未必做得不好,孔子当初做小吏便是如此吧。然而他能把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反观我自己呢?就很惭愧啊!我祖上有些田产,力耕足以供朝夕,你认为我到这里做小吏是为了行道呢?还是为了求俸禄?”

“不过先生此来龙场,谴也,非仕也。先生于父母,当惟命之从;臣子之于君主,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您偏要违拗君主的意思,这不是不恭吗?”

君子是最讲“理”的,但是如果不知变通,那就是愚了,名教就会成为杀人的利器。守仁常见有人食古不化,乃至于成为没有人性的怪物,所以必须要让这位学生心服口服,而且还要他懂得些变通的道理。

“我此来也,谴也,非仕也;不过我之被谴,还算是出仕,不是有人偏要役使我。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我不远万里来到此地,以承谴也,然而犹有自己的职守在。只是如今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宜这份差事,才想到要离开,不是对朝廷不满……君犹父母,事之如一,固也。不过我们奉养他,难道就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如果一味地听从父母之言,而不能秉持一定的原则,这只是妾妇的顺从,还不算真正的恭敬!”

那学生开始点头,已经有些明白守仁的苦衷,不过他又疑问道:“圣人不敢忘天下,贤者而皆去,那么君主又该与谁一起治理国家呢?”

“贤者怎么可能会忘天下之事呢?那在波涛中淹死的人,是波涛盖过了他泅水的才能;陆上的波涛,对于我而言,就是做胥吏而埋没自己的才能。我是怕这个啊!”

是啊,人谁不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广阔的舞台,有更广大的施展空间。不过那学生又疑问道:“我听说贤者之造福于人,只要能够为世所用,就不会考虑官位的大小。既然先生那样说,难道有什么官位是对贤者不利的吗?”

“贤者之用于世也,行其义而已。义无不宜,无不利也。然不得其宜,虽有广业,君子不谓之利也。我也听说,人各有能有不能,惟圣人而后无不能也。我自觉尚不能算是一位贤者,但你却拿圣人的能力来要求我,这适宜吗?”

“那也就是说,先生不屑于用世吗?先生若屑于用,则兰蕙荣于堂阶,而芬馨被于几席;若是把它割了,还可以拿来盖在墙上。以草木之微,尚且可以两用,而况贤者乎?”

守仁觉得这个学生还真是固执,但还须跟他仔细讲道理:“兰蕙荣于堂阶也,而后于芬馨被于几席;你割了它,又可以拿来盖在墙上。但是你偏将兰蕙割掉拿来作盖墙之用,你这到底是爱它呢?还是害它呢……”

最后,这个学生总算被守仁暂时说服了。

就是在这一年,守仁开始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并大力散播。

徐爱当时并不在守仁身边,他是后来才有幸得闻这一师教的。不过他在初理解时,有些模模糊糊,于是便跟一帮同学讨论。他们一时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就请来守仁加以决断。

“曰仁,你试举一例来说吧。”

“如今有人明明知道对父亲要行孝道,对兄长应该讲悌道,但他却不能行孝悌,可见这知与行分明是两事。”徐爱道。

“其实,这种人的知、行已被私欲所隔断,非其本体也。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复本体,故《大学》指出真知行以示人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懂得美好之色是知,爱好美好之色是行;只要看见美色时心中已经爱好了,不是看见之后再立个心才去爱好。恶恶臭也是这样……又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此便是知行之本体。

又比如,知痛、知冷、知饥,必须是自己已经痛过、冷过、饥过才叫知道,可见知、行如何分得开?圣人教人,一定要这样才叫知,否则便不是真知,这是何等紧要切实的功夫啊!如今有人煞费苦心,一定要把知行分成两件事,这是什么用意呢?我如今又把它说成一件事,又是什么用意呢?如果不懂得立言的宗旨,只管什么一件事、两件事,那又有什么作用呢?”

“那么先生,古人分知行为二,是否是要人看清二者的区别呢?这样一边对知下功夫,一边对行下功夫,功夫才能落实吗?”

“此正失却古人宗旨。我曾说过,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为二者,缘世间有一种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是之为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知而后行无缪。又有一种人,茫茫然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是之为揣摸影响,所以必说行而后知始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若见得时,一言足矣。今人却以为必先知然后能行,且讲习讨论以求知,俟知得真时方去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

“先生所言极是,今之学者即病在这虚伪二字上;而且把道理弄得烦琐,一生也未必真正求得个明白,更不去行了。”

“嗯,我今说知行合一,使学者自求本体,庶无支离决裂之病。这也不是我要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本如此;今日若得知宗旨时,即说两个亦无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得济甚事?只是说闲话罢了。”

“先生的用心学生已经大略明白了。”

后来,这次对话便被徐爱收入到了《传习录》中。

No.5 书院主讲

讲学贵阳书院,使得守仁的思想有了更大的传播的空间,也更利于传播他的声望,实现他的毕生追求。

有见于自己的切身体会,守仁对于学生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还在龙场的时候,他就立有教条,要求学生在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个方面下功夫。

他在此前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就写道:“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如今,守仁又将这些教条在贵阳书院颁布。

同类推荐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苹果教父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年轻人热血创业的偶像。震撼世界的新潮科技之先锋人物。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甫洛夫门捷列夫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甫洛夫门捷列夫

    本书对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三毛传:流浪是最好的疗伤

    三毛传:流浪是最好的疗伤

    《三毛传:流浪是最好的疗伤》,本书从三毛的一生情感经历入手,跟着三毛成长的脚步,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她感情的起起落落,身临其境的感受她每一段感情的甜蜜与喜悦。三毛是浪迹天涯的游子。回望三毛的一生,多数的时间是在异乡漂流。想来也并非都是为了爱情,还是因为她骨子里蠢蠢欲动的渴望,她迷恋放逐。为了追寻远方的梦,她告别亲友,选择一个人徒步天涯。她用双脚走过五十多个国家,她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文化苦旅”。人生如梦,是常人性情大作之时的感慨,然而,对于三毛,人生真真像极了一场梦。她在三十岁之前便已经在如梦的境地中游走了西班牙、巴黎、柏林、芝加哥等。多少个时日,她是在陌生的地方醒来的,多少个时日,她在晨起的阳光中用力思考自己身在何处。因而,她时常打趣自己:真不知是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颠颠倒倒,半生也就如此过去了。梦中的橄榄树在向她招手,于是她用纤弱的肩膀,背起沉重的行囊,走遍万水千山。前世的乡愁,今生的姻缘,她一直在流浪,一直在寻找。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麦克阿瑟传

    麦克阿瑟传

    杰弗里·佩雷特著的《麦克阿瑟传》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传记,是关于美国历史上一位最独特的人物——麦克阿瑟将军动荡的军旅生涯和破灭的总统梦想的第一部翔实和准确的记录,具有无可匹敌的坦率和权威性。大量关于麦克阿瑟的官方军事文献、报告、书信和日记的首次披露,极富感染力!《麦克阿瑟传》将一代名将是如何从不断战胜自我到战胜日韩,最后被总统逼退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来不及遇见你

    来不及遇见你

    孤儿院长大的凌菲,接受云氏继承人云啸接济一笔钱后消失,控制欲极强的云啸在两人再次相遇后选择不放手,然而为身世所累的凌菲敏感而自卑。两个心无旁骛挚爱彼此的人,因为人生际遇和成长背景的差异,爱的艰涩而困顿。
  • 点猫成虎

    点猫成虎

    苏黎黎,自小家境优越,自信甜美,人见人爱……可在小学五年级那年变了,碰上“女魔头”的老师,又遭家庭破损,至此沦为“病猫”一只……静观尘世的她为清理身边源源不断追求者,不惜带上了“gay“的标志...步入职场成为AC公司职员,被误会为“总裁情人”却还蒙在鼓里……总裁“顺应民心”认下她……“病猫”的她要如何逃脱?还是乖乖顺从?看他如何把“病猫”变回“母老虎”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贺秋来

    贺秋来

    秋来只是一个普通女生。世上没有单纯的善恶对错。
  • 网游之兽神代言人

    网游之兽神代言人

    一个莫名奇妙的机遇,就此开启陈启在《神界》中的特殊旅程。紫电狮鹫,魔法龙......一个一个要照顾的客人层出不穷。比蒙将军,美杜莎女王........强悍的向导等待着他去寻找。血腥觉醒,野蛮战阵,无数特殊系统和技能让他呼风唤雨。踏尽万里崎路,寻找兽神的祭祀神庙,战争遗迹.......这是一个崭新的网游,这是一个网游竞技的时代,当陈启获得了兽神赐予他的代言人地位的那一刻起,一个网游奇迹,就不可避免。
  • 星梦轻蓝I但为君故

    星梦轻蓝I但为君故

    如果有一天你们看见了那个喜欢穿蓝色衣服的叫欣蓝的女孩,请替我告诉她,我还想再听她唱一次歌……
  • 凤破九霄:邪妃难惹

    凤破九霄:邪妃难惹

    她,世界头号杀手组织的首领,意外身亡,重生为煞星,就不再是任人欺辱的孬种!什么?她勾引太子?她不屑地惊天一问,“我有没有上了你?”“白家二小姐又怎样?千金之躯又怎样?只要我愿意,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而他狂傲之极的话炸响,任何人都妄想欺负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沙漠动物探索大百科

    沙漠动物探索大百科

    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沙漠动物辑录成册。全书分为五个章节,将沙漠动物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昆虫类等,介绍了沙漠动物的习性、觅食特点、繁殖方式等知识。
  • 有了系统来修仙

    有了系统来修仙

    做任务领积分,遇到万苦磨难,只为了找到自己的父母。
  • 一梦沉痴

    一梦沉痴

    你可曾为自己的不足自卑?这世上有着这样一个地方,让人获得机会,弥补任何躯体上的不足,为此,我日夜不休地努力了十五年,终是站在了这里……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光鲜亮丽,我们总要面对自己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这样的面对,勇气由谁来给?女主前期追寻天方夜谭,男主前期被迫歪瓜裂枣。这是一个三寸丁和丑八怪,徒弟?与师父的修仙故事。PS:全文大背景系作者杜撰,请勿较真;一周至少一更(随机更,多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