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出生时的神秘色彩
公元前551年的8月27日,一个千古流芳的人物出世了,他就是孔子。因为他一生的伟大作为不同凡响,所以后人将他的出生加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他的五世祖姓孔,世代居住在山东曲阜。孔纥在鲁国任陬邑大夫,他有妻,也有小妾。妻子姓施,先后生有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妾生了个儿子,脚还有疾,是个残废。在那男尊女卑的时代,人们很想多要儿子。
孔纥为了再要个儿子,于公元前554年,在年近六十岁的时候,又娶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妾,名叫颜徵在。颜氏过门两年,仍未生子。他们听说尼丘山很灵,便去求神要子。说来也巧,不久,颜氏竟然怀孕了,于公元前551年生下一个男孩。因他们迷信,认为这男孩是尼丘山的山神所赐,故取名叫丘,字为仲尼。又因当时孔纥比颜氏大几十岁,怕人笑话,便悄悄在尼丘山下租了一所房子,让颜氏在那里分娩。当地人不知道他们的关系,误认为是不正当生育,就讥笑孔丘是“野合”之种。这就是后来一些小说、戏曲往往将孔子演义成私生子的缘故。
聪明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拜师学琴
孔子有两句名言,叫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天资机敏而又勤奋学习,有疑难之处能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且不以此为耻辱;如果有三人在一起,其中必然有可以教我的人。孔子之所以能知识渊博,被称为大圣人,就是他从小虚心求教的结果。这个“深山学琴”的故事,便是他小时候虚心求教的一例。
孔丘家中并不富裕,大概在他七岁那年,便单独上山砍柴了。他年龄虽小,做事非常认真,砍起柴来不知道休息,所以每天都要往家送几趟柴,连比他大的孩子也没有他砍的多。
这一天,他照常上山砍柴,由于附近的柴都被砍光了,他就往深山里走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了一阵悦耳的琴声。在此之前,他听不少人弹过琴,但都不如今天的琴声浑厚有力。浑厚的琴声,使小孔丘忘记了砍柴,身不由己地顺声寻去。他爬过一座山梁又一座山梁,跨过一道溪涧又一道溪涧,最后在一座山梁平坦处的大松树下,发现一位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弹琴。孔丘知道,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做某件事的时候,最不愿意别人去打搅。于是,他蹑手蹑脚地来到老人背后,慢慢地坐在地上,侧耳静听老人弹琴。老人弹完一曲停了下来,孔丘仍然闭着眼睛,似入仙山梦境。其实,这老人早就发现了孔丘,只是没去理睬他。现在回头看见他那种如醉如痴的神态,会心地一笑,然后携琴而去。当孔丘睁开眼时,不见了弹琴老人,他以为老人是被自己打搅了才走的,心中很感内疚。
第二天,孔丘照样上山砍柴,又听到了琴声,他不忍心再去打搅老人,告诫自己不要去。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鬼使神差地来到老人背后,只不过怕老人发现,坐得远了点而已。当他又进入仙境的时候,琴声没了,睁眼一看,老人又不见了。他更感内疚。
第三天,孔丘又上山砍柴,这次,他下决心再不去打搅老人了。可过了一会儿,他还是被那动听的琴声吸引住了,身不由己地再次向老人弹琴的方向走去。不过,这次他坐的地方离老人更远了,为怕老人发现,还让一棵大树挡住。可是,他刚坐下来,就听老人停下弹琴,头也不回地对他说:“过来吧,别躲藏了,我早就看到你了。”
孔丘胆怯地走到老人身边,对老人道歉说:“老人家,对不起,打搅您了,并不是我有意这么做,是您的琴声太好听了,我情不自禁地就来了。您老别生气,我下决心今后不来打搅您。”
老人见他那副伤心难过、认真内疚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然后问孔丘说:“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上学没有?怎么上这里来了?”
孔丘说:“我姓孔,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今年七岁。我三岁丧父,哥哥腿有残疾,家境贫寒,无力供我上学,白天上山砍柴,晚上跟着母亲读书写字,所以对史书也略知一二。
老人听了,不禁叹道:“好一个聪明的孩子!”
随后,老人又问孔丘读了些什么书,并从书的内容中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孔丘回答,孔丘对答如流。老人见孔丘如此聪慧过人,十分喜欢,又问道:“你喜欢学琴么?”
孔丘说:“母亲说过,‘六艺’是立身之本,琴为乐,是六艺之一。我很想学,但我买不起琴,也请不起老师,只好听,不能弹,不过,因我听的多了,也能知其意境。”
老人一听,心有所动,对孔丘说:“既如此,我教你学琴好吗?”
孔丘闻言,大喜过望,立即跪地便拜说:“承蒙恩师见爱,收我为徒,我一定勤奋刻苦,决不负恩师厚望。”
自此,孔丘便一边砍柴,一边跟老人学琴。
孔丘学琴也确实刻苦。他每日既不误砍柴,又坚持练琴,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不管是三九严寒,还是冰雪盖地,没有一天不按时弹琴。他废寝忘食,精益求精。手指磨破了,用布包一下接着弹,一个音符记不住,就夜以继日地弹,加之他天资过人,一点就会,所以琴艺提高得惊人。转眼两年过去,孔子琴艺谙熟。
此后,他又不断摸索创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琴艺逐渐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有人在形容他的琴声时说:“似行云流水,像百鸟齐鸣,风听了不吹,鸟听了不飞,能绕梁三日而不退。”他终于成为春秋时期一位有名的鼓琴大师。
自演礼仪
孔丘九岁那年冬至,是鲁国举行郊祭活动的日子。据说,这种郊祭,就是祭祀天地,能使国家一年四季祥和。因此,上至国君,下到臣僚,都要参加,连周围几十里的民众也都自动前往祈祷。这一天,孔丘和哥哥孟皮经母亲同意后,也随人流去看热闹。
看热闹的人很多,人山人海。孔丘个儿小,在后边看不见,拉着哥哥从人缝中拼命往里挤,一直挤到了祭祀台的前边。由于他们两个是小孩,谁也没有注意他们。这一下,孔丘可看清楚了:祭祀台上,放着接起来的一片供桌。供桌上,有整猪、整羊,上百种水果;上千个陶器里,放着各种不同的祭品。祭品虽然繁杂,但君、臣、民的祭祀品各有定制,摆放条理有序。不一会儿,赞礼官隆重宣布:“郊祭开始!”接着,由国君到大臣,直至民众代表,开始了祭祀。各主祭人由于身份不同,祭祀的动作也大不相同。孔丘越看越感有趣,不知不觉地竟自行模仿起来……
从此以后,周围村镇不管举行什么祭祀活动,只要被孔丘知道了,就非要哥哥领着前去观看不可。渐渐地,围观看热闹的人少了,但孔丘还是每场必到,因为他是有意看门道,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
后来,他的思想终于产生了飞跃。他将母亲平时给的零花钱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到玩具摊上买了几个小俎豆(古代祭祀时放置祭品的器物模型),用水果做成各种不同的祭品放在里边,然后也按各种不同定制排列;接着,他一个人,先充当赞礼官宣布祭祀开始,随后又充当主祭人,根据不同身份,一次一次地分别模仿祭祀的各种动作。每次模仿,他都十分认真、细致,并让哥哥在旁指点,一次模仿不像,就来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哥哥认为差不多,像那么回事了,他再模仿下一个动作。
从这一天起,每逢学习之余,他都抽出一定时间演练礼仪。后来,哥哥嫌烦了,不再看他,孔丘便一个人练,常常入迷,忘了吃饭。
不久,孔丘自演礼仪的事让他外祖父颜襄知道了,便来到孔丘家中问其女儿是否真有其事。
他的女儿颜徵在说:“我正为此事发愁呢!我原以为这孩子是为了好玩,可现在竟入了迷。
您说该怎么办?”
颜襄道:“他的学业怎么样?”
颜徵在说:“对学业倒是没什么影响,他哥哥几天学习的东西,他一天就会;只是对礼仪如此用心,万一精神上出了毛病就坏了。”
颜襄一听,便将孔丘叫来,当场让他演习礼仪。孔丘早就听说外祖父学识渊博,更是礼仪专家,几次要求去见外祖父,可母亲总是不肯;今天见外祖父上门要看他演礼仪,心中当然高兴,遂十分认真地将自己平时所学到的演习了一遍。颜襄看后,觉得孔丘有些礼仪动作很是娴熟,不管充当什么角色,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禁不住惊喜异常地对女儿说:“这孩子可真是奇才啊!这样吧,让他跟我去,我愿将终生所学全部传给他。”于是孔丘被外祖父带走了。
一晃几年过去,孔丘掌握了颜襄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全部礼仪知识,为后来创立儒家学说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成为扬名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成了一代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