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人一生下来,首先是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接受父母的教化。由于父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不同的文化修养,给予孩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所以,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特定心理品质的培养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方面不可取代的。人们常说,不同的家庭给孩子不同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及由父母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同的家风、家规、家庭关系对人的性格、气质、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也极大。
我国现代教育家、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自一出生,就得到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保护和关怀。幼儿在家庭中得到温暖和爱抚,对幼儿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发展特别重要。同时,幼儿个性形成的最初基础,也是在家庭中奠定的。家庭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极大的。幼儿在父母那里学说话,认识周围的事物,模仿父母的言行,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性格。”
家庭环境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比如家庭的居住条件、父母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亲密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类型等等。这些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在程度上是有差别的,有的直接影响性格的形成,有的是间接地影响性格的变化。孟母三择邻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孟母为了给孟轲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次次地搬家,孟子能够长大成才,与其周围良好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家庭结构和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终其一生。
家庭按人口和序列的组成不同,形成不同的家庭结构。一般有单身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几种。家庭结构对人的性格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单身家庭指家庭中只有父亲或只有母亲组成的家庭。单身家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一方死亡,一种是离婚。父母一方死亡而产生的单身家庭相对离婚而产生的单身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创伤要轻得多。人们对死亡者总是宽容的,会时常提起死者的好处,所以,孩子虽然失去了一位亲人,心理还是平衡的。但是离婚却会给儿童带来很大创伤,对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父母离婚前,是处于一个冲突阶段,因感情的破裂而互相指责,甚至摔打东西,这会使孩子产生很强的紧张和焦虑感,在他人面前感到羞愧,心事重重、孤僻、伤感。
父母离婚后,由父母亲的一方带着孩子生活,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减少了,家庭内部的关系单调了。但是,孩子却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其他方面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复杂程度往往是孩子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比如,父母离婚后。离开的一方有时会偷偷地回来看望孩子,这可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而产生争端。孩子会明白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不能再生活在一起,不能再爱他了。父母为了争取到孩子的爱,可能会对孩子说对方如何不好,这在孩子心目中,会对父母的形象产生疑惑。也可能父母离婚之后,双方都不愿意要孩子:使孩子陷入极大的痛苦和矛盾之中,从而产生一种被人抛弃的创伤,这在孩子性格的形成中,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出现不同侧面、不同程度的缺陷。比如平等观念强烈,但欠缺同情心;忍受力强但意志薄弱;思维独立性强但发展方向不正确,欠深刻。
主干家庭是家庭中有三代人,由祖父母、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祖父母辈或父母辈有失偶的也包括在内。这种家庭形式俗称为“大家庭”,是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形式。这种由祖孙三代人组成的主干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孩子在家庭中要和三代人打交道,扮演多种角色。他们不仅是父母的子女,而且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孙子或孙女。如果有兄弟姐妹,就又多扮演一种角色。在这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在核心家庭中会得到更多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