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56600000003

第3章 让事业成为你最重要的分

创造财富只是副产品,它不该成为惟一的目标。真正的目标应该是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以替他人创造利益。——盖瑞·布莱尔

人们通常对成功的理解都是事业上的成就,尽管这样的说法有些片面,但事业的成功是人生其他方面成功的基础,这其中包括金钱、人际关系、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

要想成就事业,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你必须百分之百热爱你的工作,这样你才会永远拥有一份令你健康、愉快、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你讨厌你的工作,那你怎么能在每天早上从床上爬起来,匆忙赶到单位,在办公室呆上8小时,然后风尘仆仆地回到家,而且天天如此呢?

难道只是为了赚钱吗?事实上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态,随随便便找了一份工作,可能那并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但迫于生计或对家人的责任,又无法摆脱。直到数年后才醒悟过来,发觉除了在为生活疲于奔命,丝毫成功的快乐也没有。

只有拥有自己喜欢的职业,你才能为之努力工作,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生活的目的是工作、体验、追求幸福。工作中有乐趣。金钱的效用只不过是以我们的劳务换取他人的劳务,不能感受自己有所成就,便无幸福快乐可言。——亨利·福持

学会享受工作的快乐

在许多人的思想里,休闲娱乐是快乐的,而工作是痛苦的。许多关于成功者的纪实传记或报道也都将其奋斗的历程描述得多么艰辛。这种意识无疑在误导着人们——成功等于苦难。

要知道,人有避免痛苦、享受快乐的本能。的确,工作是不像娱乐那样有许多感官的愉悦,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本身就是痛苦,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工作狂”。感官的娱乐只是一时的,终有曲终人散的落寞的时候。而工作所带来的快乐是精神的愉悦与成就感,这种快乐是充实的,甚至能充实你的一生。

真正的成功者都是热爱工作的,并将它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热爱,所以投入,不是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主动去挖掘工作的乐趣。

比尔·盖茨说:“我认为关键在于你能从你每天的工作中得到乐趣。对我来说,这种乐趣是与非常有魅力的人共事,致力于解决新问题。”

什么是乐趣?魏特利在他的《乐在工作》一书中将“乐趣”(JOY)单词的三个字母分解为三方面的内容:

J——全力做好工作(A Job well don e);

0——乐观(Optimism);

Y——重视你自己(You)。

全力做好工作而获得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倾尽全力决不会令你筋皮力竭,反而使你精神愉悦。全力做好一件工作之后,在家里过一个宁静的夜晚,或利用周末出外钓鱼,或存钱准备来日度假,这些生活的享受都是给自己的最佳补偿,能令你舒畅无比。

乐观与乐趣不可分割,乐趣来自确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终能与人有益。乐观则是预期自己和别人都能展现最好的一面,是一种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不论遭遇怎样的波折坎坷,都会尽其所能,化险为夷。

乐趣也不能与短暂的沉醉或一时的逃避混为一谈。周末的派对虽然欢乐,但千万不要说:“我只有在周末才觉得快乐。”要让每一天都值得欣喜,可喜可贺。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感觉,将我们得意与失意的各种经验,都化为多彩多姿的人生片断。

你也许接受了好多年来对工作的错误认识,你想要争取成功,但你看重的却是成功的结果——财富或是地位,而将过程的享受忽略。你没有发自内心地去热爱你的工作,因此,你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去获得你想要的。其实,追求财富与地位就像追自己的尾巴,越想追上它,就越在原地转圈;如果小猫只是一味地向前跑,它就会紧紧地跟随着。

几乎所有的励志书籍都提到了这一点:你能设想和相信什么,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完成什么。这样,你的工作变得有乐趣了;你因受到激励而愿付出代价;你能够预算好时间和金钱了。你对你的目标思考得越多,你就会越热情,达成愿望的欲望就越强烈。

由于你有了明确的目标,你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会很敏感地察觉到身边的机会。

成为行业中的No。1

想要事业取得卓越的成就,就要看一下,本行业或本领域中有哪些人有过深远影响的功绩。他们所做的与平常人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尽量向成功者学习吧,把成为行业中最顶尖作为你事业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话,你一定可以实现你所有的梦想。

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说过:“不管你是足球运动员,还是做软件公司,你的目标都应当是尽可能做到最好。如果你现在是第二的位置的话,你应当想到第一。我想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都希望能够越做越好,我希望今年的工作比去年更好,我的职位更高,我希望我们的公司能够成为第一。”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她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

当她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恶心得几乎要吐出来,太难受了。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别高:必须把马桶刷洗得光洁如新!

她陷入困惑、苦恼之中。这时,她面临着这人生第一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

这时,一起工作的一位前辈出现在她的面前,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

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让我们不得不被这种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所感动。

“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洁厕工!”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振奋的人;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公司要求的高水平,她很漂亮地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开始了她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历程。

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你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做得优秀,其实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但一定要选择一个重点,而且要成为这个行业中的No。1,这样你已经成功了。

将职业目标转化为事业目标

有了自己热爱的职业,你是幸运的。但不要将它仅仅局限在职业这一小小的范围内,而要将它与更大的目标——事业目标相关联。一旦将职业目标转化为事业目标,就会更加激励你去认真工作。试着回答下面这些问题,你就会将职业目标转化成为事业目标。你可以从下面的问题入手,充分挖掘你自身的潜力以及工作中的机会,就从现在开始,把结果订为你的目标,拟订行动计划,去付诸实施吧!

● 你可以创造什么机会来改进你的工作?

● 你如何将工作上的努力转化成财富?

● 你应如何明确地做,才能表现优异,并在专业领域中成为高手?

● 你的事业中有哪些为适应未来的趋势需要你去学习新技能的?

● 你可以明确做些什么、改变什么或消除些什么,好让自己的一切更有条理?

● 哪些专业证明或资格是你想取得的?

● 自行学习哪些技能(比方说演讲)可以对你的事业有帮助?

● 你能做些什么,来协助建立部门或组织内的团队工作精神?

● 什么职位、荣誉或是下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你想要获得的?你首先需要做些什么让这些成为自己应得的?

● 你能创造哪些机会以增进你的事业?什么时候开始做?

● 有哪些工作上不必要的中断或琐事可以打发掉或委托别人,以便提高效率?

● 在事业方面,目前有哪些事是可能暂时不会发生,然而一旦达成,会对你的事业有根本的改善?

◎ 即知即行

■ 真正的成功者都是热爱工作的,并将它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热爱,所以投入,不是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主动去挖掘工作的乐趣。

■ 尽量向成功者学习吧,把成为行业中最顶尖作为你事业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话,你一定可以实现你所有的梦想。

■ 你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做得优秀,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做,但一定要选择一个重点去做,而且要做得特别好,成为行业中的No。1.

■ 有了自己热爱的职业,你是幸运的。但不要将它仅仅局限在职业这一小小的范围内,而是要将它与更大的目标——事业目标相关联。

■ 乐观稳重且事业有成的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即把他们所在公司、部门、科室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把外加的一些目标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目标。

同类推荐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不懈追求,更是22世纪人们的热门话题。如何捕获成功?通向成功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本书告诉你!本书将向你传授如何才能走向成功之路?其内容浅显易懂,突出实践指导性。你不妨对照这些因素,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成功的资本?在当今社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益,熟悉成大事的规律,掌握成大事的策略,从而取得无往不利的大事业!
  • 我是特朗普接班人

    我是特朗普接班人

    本书非常契合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创业已成为国家和高校大力推崇的渠道.谁说非要等到毕业、出了社会才能赚大钱或开创梦想的事业?如果在学校就能从事梦想的工作,不需等到走入现实社会,那不是很棒吗?不管你信与不信,其实只要边求学边创业,你就可以马上──而不是在遥远的未来──拥有一份人人称羡的工作。无论你是现年十四岁、正准备升高中的天才中学生,还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大学新生或是五十五岁再回校园攻读MBA的资深主管,都不例外,校园创业将使你的未来更加无可限量。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的经历证明,在学校创业也可以是向更富足、充实生活(无论对自我成长或专业发展上)迈进的一大跳板。兰德尔·品科特要向你证明,学业与事业可以兼顾,而创办及经营能获利的校园事业,更是许多卓越企业家的最佳起点!建立创业家的思考模式,了解并善用校园及社会的丰富资源,你也可以实践梦想、创造价值。当全世界都在等待下个世代的接班人,你的梦想不必等到学校毕业才开始!
  • 好男孩家训—培养真正的男子汉

    好男孩家训—培养真正的男子汉

    本书内容包括:培养智慧的男孩培养勤奋的男孩培养博学的男孩培养上进的男孩培养自立的男孩培养自强的男孩培养坚韧的男孩培养理性的男孩培养博爱的男孩等。
  • 如何会说打动人心的话

    如何会说打动人心的话

    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掌握打动人心的说话艺术,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事业更成功,书中有针对性地介绍各种如何能够会说打动人心的话的妙技和高招,分别教给读者如何讲诚实坦率的话、情感真挚的话,赞美激励的话、慷慨激昂的话、充满哲理的话、理解宽容的话、以及激将的话、幽默的话和悲情的话等。本书内容是古今中外口才经验与智慧的总结、归纳和提炼、升华,其中许多实用性强的技巧,都是经过成功人士的实践和锤炼,相信广大读者经过学习和训练,也能够大大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也能够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说出入耳动听、打动人心的话。最后衷心祝愿阅读本书的读者都能够:掌握说话妙招,造就美好人生;领悟口才绝窍,成就非凡事业。
  • 守望的距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作品的读者群广涉青年学生、政界、企业界和文化界人士,作者在写作时心中始终悬念着这些隐藏在人群中的今日的朝圣者,使他们少受人生困惑和精神欲望的折磨。
热门推荐
  • 陪玩界的泥石流

    陪玩界的泥石流

    谁说声音不好听就当不好游戏陪玩?谁说不露脸不开直播就吸引不到人?谁说喜欢一个人就必须要让他知道?言情为主,游戏为辅。是游戏不好玩?还是陪玩不好当?你们两个怎么谈起了恋爱。
  • 终焉净土

    终焉净土

    万千神舰,威临宇宙,十万堡垒,终焉净土。众神的领域,终将破灭!
  • 一一得二

    一一得二

    “你可知道,清代有个词人,叫作纳兰性德的?他有一首《长相思》,开头就是‘山一程,水一程’。我的名字,就是取自这里。”我以为我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属于我的林间小溪,却原来不是。林溪从一只美丽的妖孽,神不知鬼不觉地蜕变成了一个恶魔。“林溪,回家吧!游戏结束了,我找到你了。你再也不能把我推开了……”本文慢热,文风小清新,情节生活化,涉及友情、爱情、亲情,以及生活中各种人为的调皮与搞怪、非人为的无奈与沧桑,起初暖心中带着些微虐,后来虐心中带着些微暖。如果喜欢,欢迎收藏,欢迎吐槽与指点~
  • 奥特超神传说

    奥特超神传说

    与奇迹之光的相遇,从那不平凡的一天开始。一个平凡的少年,注定踏上一条不平凡的路。不断穿梭于各个时空学习,领悟人生的意义。(前四十章有亿点毒,能抗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勇士)
  • 一世情缘胭脂泪

    一世情缘胭脂泪

    相思寄,雪纷飞,柔情似水深似海,白骨红豆寄情丝。相思寄,雪白头,胭脂泪,相留醉,不求几生几世,只求白首不相离。她是个颗石头,生而为神,天生亘古无情之命格,无心亦无情,却在遇到他之后,知情缘,晓情爱,入相思。他是魔界君主,以一己之力,掌控整个魔界,生性残暴,不知情为何物,却在遇到她之后蜂,红鸾星动,情深似海。从此之后,宠妻入骨……一日她说:“我今生只仰慕师傅一人。”从此之后,她家师傅的桃花,蜂蛹而至,来一个她灭一个,来一双她灭一双。后来她召告六界,“此生此世唯爱云泽一人”世人便明白有些事,是一个乌龙,本以为没人找她麻烦了,没想到云泽的烂桃花,比师傅的还要多。
  • 天庭家教

    天庭家教

    在天庭教了一年书的秦天知道自己在下界的肉身会被毁,跳下返凡池下界,发现下界已经是三年后,自己的肉身已经是武校的一个挨打受气的苦逼孩子。在天庭都是抓住神仙随便打的秦天哪受得了这口鸟气?于是秦天除了继续教天庭神仙知识的活之外,又多了些比如帮美女治疗啊,开发身体什么的兼职。天庭也要学习科学知识!(QQ书友群595019340,欢迎进群交流!)
  • 痞仙

    痞仙

    掌门的关门弟子,天赋异禀的铸器奇才,不能修炼真元力的废材,放荡不羁的修真界无赖,无视礼法的第一后辈,自封的修真界美女千人斩。到底哪个是他?答案,都是。
  • 今天的催文行动成功了吗?

    今天的催文行动成功了吗?

    直到遇到沈墨,顾浅才真正明白,当一个好编辑有多难!某编:大大~大大~昨天的4000字写、完、了、吗!某作者:没。某小可怜编:我要爬过去拔你网线了,大大!某不要脸作者:你来。来就来,怕你啊。撸起袖子来个托马斯催稿给你看看。闷骚套路大作家x情商掉线小编辑!
  • 有你的时光真甜

    有你的时光真甜

    【双向暗恋,超甜】许七七暗恋了顾宇凡十年,直到有一天——“许七七,我问你三个问题,你只需要回答是和不是。”……“你喜欢的人是我吗?”第三个问题。“是。”“许七七,你缺男朋友么?”顾宇凡勾唇,一副得逞的样子。(暗恋小文文,禁止转载与改写)
  • 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

    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

    本书为教育学者陶继新与著名教育改革校长李升勇的对话录,书中既有李升勇校长对改革过程的叙述,也有他高屋建瓴地理论升华,更有陶继新画龙点睛的评论,可以说本书是关于学校改革特别是大语文教育的一部“写真集”,适合学校管理者、教育学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