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年秋八月己丑,兴宗崩,即皇帝于柩前,哀恸不听政。辛卯,百僚上表固请,许之。诏曰:“朕以菲德①,托居士民之上,第②恐智识有不及,群下有未信;赋敛妄兴,赏罚不中;上恩不能及下,下情不能达上。凡尔士庶,直言无讳。可则择用,否则不以为愆③。卿等其体朕意。”壬辰,以皇太弟重元④为皇太叔,免汉拜。……
九月戊午,诏常所幸围场外毋禁。庚申,诏除护卫士,余不得佩刃入宫;非勋戚后及夷离堇、副使、承应诸职事人不得冠巾⑤。壬戌,诏夷离堇及副使之族并民如贱⑥,不得服驼尼、水獭裘⑦,刀柄、兔鹘、鞍勒、纟戾子不许用犀玉、骨突犀;⑧惟大将军不禁。……
十二月丙戌,诏左夷离毕⑨曰:“朕以眇冲⑩,获嗣大位,夙夜忧惧,恐弗克任。欲闻直言,以匡其失,今已数月,未见所以副朕委任股肱耳目之意。其令内外百官,此秩满,各言一事。仍转谕所部,无贵贱老幼,皆得直言无讳。”
《辽史·道宗本纪》
【注释】
①菲德:谓德行微薄。
②第:只;仅仅。
③愆(qiān):过错;罪过。
④皇太弟重元:指耶律重元,辽圣宗耶律隆绪之次子。
⑤“非勋戚”句:夷离堇,官名,职掌兵马。副使,官名,为正使的属官;辽代节度、观察等正使之职都有此类属官。承应,官名,辽北面皇族帐设有承应小底局,局下置笔砚小底、寝殿小底、习马小底等帐官,负责皇族日常生活方面的事务。
⑥并民如贱:义不可通,疑“民如”两字倒误,当作“并如民贱”。
⑦“不得”句:驼尼,指用骆驼毛编织的衣服。水獭裘,指用水獭皮制成的裘衣。
⑧“刀柄”句:兔鹘,即皮制腰带,又称吐鹘。骨突犀,兽角名,可以制为器物,亦写作“骨睹犀”或“骨咄犀”等。
⑨左夷离毕:官名,职掌刑狱。左夷离毕为副职。
⑩眇冲:幼小。
【译文】
辽兴宗重熙二十四年秋八月己丑日,辽兴宗耶律宗真去世,辽道宗在兴宗的灵柩前登上了皇位,因悲痛哀伤,没有临朝听政。辛卯日,文武百官上书诚请道宗听政,道宗答应了,并下诏书说:“我以微薄的德行,身居百官万民之上,担心我的智慧和知识有所不及,官员中会有人不信服我;又怕滥收赋税,赏罚失当;还怕朝廷给百姓施加恩泽,百姓的情况不能上达朝廷。凡是你们官员、百姓,都要直言不讳地(给我提意见),可行的意见就采用,不可行的也不认为是过错。希望你们体察我的心意。”壬辰日,拜皇太弟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免去汉人的跪拜之礼。……
九月戊午日,道宗诏令皇帝经常所去的围猎场外面,不再设禁。庚申日,诏令除担负护卫工作的士兵外,其余的人都不得佩带刀剑入宫;不是功臣的后代及夷离堇、副使、承应官署的各类公职人员,不能戴头巾。壬戌日,诏令夷离堇及副使之类的官员应像普通百姓一样,不得穿驼毛衣、水獭皮衣,所用的刀柄、皮腰带、马鞍马勒、纟戾子不得用犀牛角、玉石、骨突犀作装饰;除大将军不受此限制。
十二月丙戌日,道宗向左夷离毕下诏书说:“我幼年而得以继承皇位,日夜担心着急,恐怕不能胜任。我希望听到你们直率的言论,以纠正我的过失。现在已过去了好几个月,还没见到我所任命的大臣有为我出谋划策,通报情况的意思。现命令朝廷内外的百官,等任期满时,各人要向我进谏一件事,并且转告各自的部下,无论贵贱老幼,都能直言不讳地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