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每天制造出来的垃圾所包围。这些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被拉去填埋,侵占土地、污染环境。长此下去,我们的星球会不会变成无法生息的垃圾场?“Recycle”——回收,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垃圾分类回收造就的最终是一个资源循环型的社会,即通过分类回收人们完全可以把垃圾重新变成资源。回收利用一吨废纸就可再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从每吨废塑料中可回炼出600千克无铅汽油和柴油;从废电池中可以提取宝贵的稀有金属;炉灰经过改造可以做建筑材料;菜叶、果皮等生物垃圾也可以再生利用为绿色肥料……因此,没有永恒的垃圾,只有被放错的资源。资源回收不仅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意味着发展经济。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剧减,人类社会不得不转变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由过去的“牧童经济”转向“宇宙飞船经济”,前者把自然当成随意放牧、随意扔弃废物的场所;而后者则是珍惜空间与资源,经循环再生后几乎没有废物。
把垃圾扔进垃圾箱,这是人皆共知的卫生常识,从卫生的角度看司以是100分,但从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的角度看就不及格了,因为正是我们每个人把垃圾混扔在一起,这些垃圾只好被当成“废物”送去填埋和焚烧了。因此,要让垃圾变成资源,首先就要在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它涉及从源头分类到综合利用的一系列环节,因而,垃圾分类方案的设计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对生活垃圾的管理要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分类投放一分类收集一分类运输一分类处理一分类利用的“链式系统”。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垃圾中的资源,又可以简化后期处理,必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垃圾分类还有超越垃圾处理本身的一个最重大的意义。通过垃圾分类,公民容易理解自己与环保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垃圾公害的制造者,也是垃圾公害的受害者,更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们要改变这样的偏见:我只是环境公害的受害者,别人或企业是环境公害的制造者,政府是环境公害的治理者。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是一种个人行为,要保护民族的生存根基,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人人有理由通过举手之劳来参与环保。
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在国内外已有多年的实践应用。世界发达国家通过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再利用的比例已高达45%以上。据报道,上海浦东许多居民小区垃圾桶分红、黄、绿三种,红色垃圾桶上标明有毒有害垃圾的形象图片,黄色垃圾桶和绿色垃圾桶上分别标明废玻璃和可焚烧垃圾的形象图案。通过分桶投放是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利用的首要前提,意义十分重要,但实际运作中要以市民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为支撑。据报道,国内某些地区就出现了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遭遇居民生活惯性“抗击”的窘境。如某市环卫部门近年来在各主要路段投放了1000多个垃圾分类收集箱,但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一个箱子里的垃圾是市民将垃圾分类投放的。那么,垃圾分类收集为何遭冷遇?通过对市民采访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方面,许多市民对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哪些垃圾无用没有明确的概念。另一方面,市民的积习难改。可见,垃圾分类回收绝不是设置几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就能实现的,它是一种十分复杂、需要坚持不懈的系统性工作。下面介绍的日本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借鉴。
在日本,倒垃圾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而且要先将垃圾预处理好后再倒,垃圾大致分为五种。第一类是资源物资,包括啤酒瓶、饮料瓶、罐类,还有报刊、纸箱、旧衣物等,处理这类垃圾时,要求将瓶、罐等容器洗净,并装入专用的“资源回收袋”。第二类是可燃垃圾,包括菜叶、果皮、纸屑、木块、油类等,菜叶要滤净水分,油类不能连瓶倒掉,必须浸入纸或布内。第三类是不可燃垃圾,包括陶瓷器皿、玻璃等,这类垃圾需用透明塑料袋装好。第四类是有毒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体温计等,它们要装入特备的“处理困难物品的专用袋”。第五类是大垃圾,包括家具、自行车、大型电器、汽车等,此类垃圾需与有关专门部门联系,请他们派车处理。
日本资源贫乏,能源紧张。“垃圾是有用资源”、“从垃圾中淘金”——这种意识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中。日本政府把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之一,并在打造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保证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达到良好效果,日本《废弃物处理法》对20多种行为制定了程度不一的惩罚标准。轻者,将被处以最高为30万日元的罚款;重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最高可达1000万日元的罚款;最重的惩罚主要针对“废弃物非法投放罪”,除了将被处以5年以下徒刑外,还将被课以最高1亿日元的罚款。
在日本,人们把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企业形象地归入“静脉产业”,因为这些企业能使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一样。生活垃圾堆肥、生活垃圾发电、生活垃圾发酵生产沼气、建筑垃圾和焚烧灰渣生产水泥或混凝土等等都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另外,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废弃废旧轮胎也就越来越多。据悉,废旧轮胎经加工可回收胶粉等有用物质,并用于生产减震材料、塑胶跑道、橡胶地板、防水卷材、铁路(地铁)轨枕等产品,是“十五”期间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绿色环保产业。
七、填埋生活垃圾
填埋作为城市垃圾最终处置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处理量大、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据报道,目前我国垃圾年填埋量达到5000万吨以上,到200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70%将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厌氧型卫生填埋是国内外垃圾填埋场应用的主要类型,它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操作方便等优点。
垃圾填埋涉及转运、推铺、压实、覆盖、复垦、渗滤水处理、沼气处理与利用、防渗、恶臭防治等十分复杂的过程。下面简单介绍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常操作的主要过程。填埋时,应分区进行,尽可能缩小每次填埋的作业面。每天的垃圾堆放高度一般为2~3米。填埋过程中经历运输机(车)倾倒、推土机摊铺、压实机压实和土壤覆盖。压实的作用是减少垃圾体积,以便下一轮倾倒和摊铺。土壤覆盖的作用是保温、控制臭气散发、减少“四害”(蚊子、苍蝇、老鼠和蟑螂)等,日覆盖厚度为30厘米左右。
当垃圾填埋到所要求的最终高度后,就需要对整个填埋区进行厚度为60~100厘米的终场覆盖,目的在于防止雨水下渗和火灾、减少风蚀及鸟类和其他动物的光顾,同时为恢复植被提供基础。从内部过程来讲,垃圾填埋场是一个生化反应器,垃圾在生物发酵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使得填埋层温度达到50℃左右,还会散发硫化氢等气体,这些情况都不利于植物的成活与生长。尽管如此,垃圾填埋场还是可以种植许多植物,如夹竹桃、四季青、龙柏、石榴、棕榈、海棠、苦楝、刺槐、女贞等木本植物及牛筋草、知风草等草本植物。植被恢复对垃圾填埋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改善填埋场景观、防止填埋场水土流失和控制二次污染,减少害虫、蚊蝇滋生等。据报道,填埋场产生的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是抑制植物成活与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终场覆盖土层厚度最好在60厘米以上。
为控制垃圾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填埋场表层应建设有完善的雨水沟渠系统,以便将地表径流向场外引流,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填埋场底层除设置防水层(又称衬垫或衬底,通常是粘土夯实层或土工布及高密度聚乙烯膜等)外,还需要建设完善的渗滤液收集管道和输送系统,以便完成渗滤液的回灌及场外集中处理。
在填埋场,还应安装间隔为50~100米的矩阵型沼气导排管道系统,以便将产生的沼气及时排出。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安全(防止爆炸),而且在于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另外,沼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生物质能源,通过管道收集可以开展综合利用。据资料报道,如果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场中有3%的比例建立沼气收集利用装置的话,按每千克垃圾产生0.07立方米沼气计算,则每年回收利用甲烷12万吨,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从国外实践看,发达国家早已普遍进行城市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利用,有优惠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商业运作模式可以借鉴。
终场后的填埋场还有两项资源可以利用,一是土地资源,二是已稳定的矿化垃圾。如英国的利物浦国际花园、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环城绿化带等都是在填埋场上建立起来的。
随着城市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以及对垃圾妥善处置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垃圾填埋场的规划、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环保局专门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对填埋场选址、填埋场工程设计(放渗,气体输导、收集与排放,入场填埋物的类别和性状,大气、废水和噪声污染控制)等都规定了实施细则,这将对保障我国城市垃圾填埋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八、控制噪声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却忽视了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险。噪声,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是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点看,凡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并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碍的声音都是噪声。一股人适应的噪声强度为15~30分贝。一般认为低于40分贝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40分贝会影响睡眠,60分贝以上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谈话及娱乐。70分贝开始损害人的听觉,85分贝以上人感觉不舒服,115分贝以上健康受损伤。因此,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噪声对听力的影响。噪声对人体健康最显著的影响和危害是使人听力减退和发生噪声性耳聋。长期在噪声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则产生听觉疲劳,听觉敏感性随之下降,听力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使听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即形成噪声性耳聋。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500赫兹、1000赫兹、2000赫兹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分贝,称为噪声性耳聋。有资料表明,90分贝以上的噪声,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听力保护标准定为90分贝(A),它能保护80%的人。由于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不积累,所以短时期处在9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也只产生暂时性的病患,在脱离噪声环境的一定时间内,耳朵还会嗡嗡作响,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甚至听不清别人的一般说话声,休息几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因此,噪声的危害关键是长期作用。
噪声性耳聋可分:轻度一听力损失15~40分贝;中度一听力损失40~60分贝;重度一听力损失60~85分贝;全聋一听力损失85分贝。
法国听觉专家梅耶耳比斯奇向音乐迷发出警告:听摇滚音乐会比戴立体声耳机听音乐或是迪士斯科舞厅更易损害听力他研究了1364个年龄在14~40岁的人,其中大音量的音乐对经常光顾音乐厅的人的听力影响是十分惊人的。在“喜欢听音乐会”这一组,40%的人都表现出暂时性听力减退的症状,如觉耳旁好像总是有铃声在响——耳鸣,还有所谓的“闷听”——耳朵里仿佛塞了棉花和羊毛。每个月至少到音乐厅去听两次摇滚乐的人差不多有2/3也出现这些症状。雯令人担忧的是,那些经常听现场音乐会的人中,患永久性听力减退的人数明显增加。与18岁的健康人比,经常听音乐会的人对高频段声音的听感平均下降9分贝。一般来说,人年岁大的时候,通常对高频声音的敏感度下降。经常听摇滚音乐会,尤其是那些特别喜欢听重金属摇滚乐的人力速了他们自己的衰老进程。摇滚乐在高频区对耳朵的损害要比占典音乐厉害得多。
其二是噪声对睡眠的影响。一定强度的连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数量,使人多梦,缩短睡眠时间,如打麻将的嘈杂声使房主睡眠严重不足,引起神经衰弱。当声强达到50分贝时入睡就有困难,尤其对病人、儿童、老人的干扰更大。突发性的噪声还会使人从熟睡中惊醒。当睡眠受干扰而无法入睡时,会引起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疲乏、失眠等症状,使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易出差错。在噪声环境里,神经衰弱的发病率可达50%~60%。
其三是噪声对人体生理的影响。长时间接触噪声,对全身各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噪声刺激,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状态失调,也有报道噪声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就会出现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血压升高。高强度噪声可致大脑功能低下,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促进心肌收缩,从而导致心动过速。消化系统受到噪声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胃酸降低,食欲不振。长期在80分贝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会受影响,胃的收缩能力只有正常人的77%,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噪声对人体的生理影响还涉及内分泌、免疫等功能,当噪声过高,就会造成免疫细胞处于长期抑制,从而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接触纺织噪声的女工初乳中的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低于不接触噪声的女工。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空军在俄克拉荷马市上空做超音速飞行实验,飞机每天在1万米的高空飞行8次,6个月以后,当地一个农场饲养的1万只鸡竟被飞机的轰鸣声“杀死”了6000只,幸存的4000只鸡,有的羽毛全部脱落,有的干脆就不下蛋了。噪声对胚胎发育也有影响,动物实验发现大鼠和豚鼠在怀孕期量到实验噪声的刺激.可出现眙儿体重下降。